1. 掌握润滑系的维护方法。
2. 了解润滑系的压力检测方法及分析造成发动机压力异常的原因。
中职班:6 高职班:6
1. 导入新课。
2. 检查讲评学生完成导读工作页情况。
3. 对照发动机实物,进行润滑系的维护和压力检测作业示范。
4. 组织学生对发动机进行润滑系的维护和压力检测作业实习。
5. 巡回指导学生实习。
6. 结合实际操作步骤及影像资料,进行理论讲解。
7. 组织学生“课后阅读”讨论。
8. 本任务学习测试。
9. 测试结束后,组织学生填写活动评价表。
10. 小结学生学习情况。
轿车1台、发动机台架2台、机油压力表6个、机油和滤清器若干、本任务学习测试资料。
某汽修厂王师傅接到一张“丰田汽车仪表中机油指示灯常亮工时单”后,叫徒弟先去检测下,徒弟检查了仪表电路都没问题,然后检查是机油太脏了,要换机油和清洗,换机油和工时费要1000元,车主一看要那么贵就疑问地说“我是仪表有问题,而且上个月为了开长途在东北换的机油,还在加油站加了添加剂,为什么要换你们的机油啊”。然后师傅就解释给车主听。如果让你解释,你会解释吗?看看下面就知道了。
1. 机油油面高度检查
打开发动机舱盖,抽出机油标尺,用抹布将其上油迹擦净后,再插入机油尺导孔中,停留片刻,把机油标尺拔出来查看。
注意:车要停在水平路面上。
提示:若油迹在上下(MAX和MIN)刻线之间,即表明机油油面高度正常,机油量合适。
注意:汽油机停机5分钟后,机油液面应在机油尺的L和F之间。
2. 确认换油时机
根据生产厂家出厂要求,按里程或时间更换。
根据机油使用中质量变化程度决定是否更换。
提示:正常情况下每5000km(或6个月)更换发动机机油,在使用条件恶劣时,每2500km(或3个月)更换。更换间隔期随车型,使用状况而不同,所以请参照维修计划。
3. 机油质量标号的选择
应根据发动机负荷和转速范围以及车辆工作环境是否合理确定,汽油机机油不能和柴油机机油互用,不同标号不同生产厂家的机油不能混用。
提示:该机使用机油规格为:SAE 10W-30,API等级:SG级以上。
●是不是数字越小对发动机就越好?
4. 发动机热机
起动发动机运转至正常温度后,再将发动机熄火,在热车状态下放出曲轴箱中和滤清器内的旧机油。
●为什么要在热车状态下放机油?
5. 将轿车举升
举升车前要将加油盖打开。
提示:正常情况下每5000km(或6个月)更换发动机机油,在使用条件恶劣时,每2500km(或3个月)更换。更换间隔期随车型,使用状况而不同,所以请参照维修计划。
6. 放油
应并把油底壳放油螺塞上吸附的铁屑清除干净。检查放油螺塞密封垫及其螺纹有无损坏。
提示:如果在机油盘内有大量的杂质,用轻质锭子油冲洗,绝对禁止用汽油或煤油冲洗。
7. 机油滤清器的拆卸
用专用维修工具拆下机油滤清器。
注意:检查和清理机油滤清器的安装表面。
提示:正常情况下每10000km(或12个月)更换,在使用条件恶劣时5000km(或6个月)更换。
8. 机油滤清器的安装
在新的机油滤清器的垫片上涂抹干净的机油;轻轻地将机油滤清器拧入,等垫片触及底座时加以拧紧;用专用维修工具再拧紧3/4圈。
注意:检查新的机油滤清器的零件号是否和原来的相同;
提示:更换时,将滤芯拧到规定力矩即可,力矩不可过大,以防损坏O型密封圈。
9. 吹净
将车放低,用压缩空气从加油口吹净管道中的脏油。然后用工具按规定力矩把油底壳放油螺塞拧紧。
提示:有的车型放油螺塞密封垫要每次更换,放油螺塞密封垫及其螺纹有损坏必须更换。
10. 加油
在从加油口注入机油时,应把加油口擦净,以防混入杂质。加入机油后,须待5分钟后方能检查机油油面的高度。加注完毕,应把盖子盖好。
●一般小车加注的机油量为多少升?
A 1升
B 4升
C 10升
选择( )
11. 查漏
启动发动机运转几分钟后,再将车举升,查看放油螺塞和机油滤清器处有无渗漏现象。
●正常的发动机机油消耗量是多少?
A 0.2升每100公里
B 0.2升每1000公里
C 4升每1000公里
选择( )
1. 机油压力指示灯
可根据仪表盘上机油压力指示灯来判别。当机油压力指示灯闪亮时,表明机油压力低于规定值,应停机查明原因后再起动发动机。应根据不同转速进行机油压力试验。
注意:前提:机油压力指示灯指示正确。
●怎样判断机油指示灯是好的?
2. 安装油压表
有油压测试口的,可将油压表直接接在油压测试口上,没有油压测试口的,将三通油压表串接在机油压力传感器的位置。
●安装机油压力表是在什么状况下?需要给系统泄压吗?
3. 读取油压表上的示值
打开点火开关启动发动机即可测量怠速油压。应根据不同转速进行机油压力试验。
●正常转速下的机油压力是多少?
怠速下机油压力值及极限值是多少?
4. 油压异常分析
发动机机油压力高低标志着润滑系技术状况的好坏,一旦机油压力出现反常现象,应立即查明原因,予以排除。现将机油压力常见的反常现象及原因简述如下:
发动机机油起到如下作用。
(1)润滑功能
(2)清洁功能
(3)密封功能
(4)防锈功能
(5)冷却功能
更换发动机机油的重要性
发动机机油使用后会变质,或者即使没有使用也会变质。
由于发动机机油去除了发动机中的污垢和油污,它会变脏,然后变黑。
如果不更换发动机机油
更换(对于多数国家而言):每5000公里。
发动机被损坏,而且变得更难以起动。
没有更换机油而连续加注发动机机油会导致机油品质下降。
发动机机油在正常情况下也会一点点地被消耗掉,润滑后,一小部分机油会随燃油燃烧。活塞环磨损严重,弹力不足;活塞与气缸壁间隙过大;气门导管磨损过甚;气门杆油封失效;机油泄漏;曲轴箱通风不良,发动机温度过高等。
故障排除:先排除发动机各密封部位是否漏油,然后起动发动机加速运转,查看排气管是否冒蓝烟。若冒蓝烟,检查机油加注口有无冒烟,若冒烟则多为活塞、活塞环、气缸壁磨损过大所致;若加机油口并不冒烟,则说明气门与气门导管磨损严重所致。
若以上检查良好,则检查曲轴箱通风装置工作是否良好、发动机温度是否过高。
若曲轴箱进气口滤网堵塞,曲轴箱通风装置会将机油吸进气缸烧掉。若发动机温度过高,会加速机油蒸发、泄漏。
根据国际标准GB3734-84的规定,机油与燃油消耗比为小于1%。按此推算,发动机排量为1.6~2.0升,100公里燃油消耗为10升的轿车,其机油消耗量应小于1升/1000公里。
国外对轿车发动机机油消耗量并未作法规性强制规定,一般认为在最初行驶的10000公里磨合期中,机油消耗量可能达到0.3升/1000公里,在行驶10000公里以后,机油消耗量将维持在0.2升/1000公里之内,而维修手册中则表明只要机油消耗量小于1升/1000公里均为正常。
发动机机油的分类,可以是API等级(根据品质性能),也可以是SAE等级(根据黏度)。请参考用户手册,了解所适用的机油。
SAE的黏度分类指示:
这些指标指明油料使用的环境温度。(例如:“10W-30”)号码越大,油的黏度越高。
前一个数字越低,如“10”,油在低温时变硬的可能越小;第二个数字越高,如“30”,油在高温下变稀的可能越小。
![]() |
![]() |
“W”表示“冬季”,表示这个黏度是用于低温的。
API机油质量等级:指出机油能承受的行驶条件范围。对于汽油发动机而言,适用机油是SA SL等级,但只有SE或更高的等级是用于汽车的。SL等级是机油的最高等级。
*对于柴油机,机油划分为从CA至CACF-4的等级,CF-4为最高质量等级。
*2002年3月
ILSAC的油品质量分类:
这些油品除了通过API标准外,还通过了ILSAC 的燃油消耗测试。
根据其燃油经济性能它们分成GF-1级及GF-2 等级。GF-2是顶级。
什么是发动机机油滤清器?
它是清除机油中的炭、油污和金属颗粒的部件。
如果发动机机油滤清器没有更换
如果滤清器阻塞,机油就不能流过滤清器。然后释放阀开启,将脏的机油送入发动机。
更换间隔期
按照行驶的距离或者时间来更换发动机机油滤清器,因为不可能通过目视来判断变质的程度。
更换(在Corolla上,对于多数国家而言):每10,000公里(6,000英里)或1年。
更换的间隔期随车型和车辆的使用状况而不同,所以请参照维修计划。
机油压力的检测:
(1)机油泵性能,限压阀调整、机油道、滤清器,工作温度影响油压。
主轴瓦间隙每增0.01mm,油压降0.01MPa。
润滑系的组成
(2)常用转速,压力为0.196MPa~0.392MPa(2~4)kg/cm 2 。怠速低于0.05MPa为极限压力。
机油品质影响因素:杂质污染,燃油稀释,高温氧化(积炭、尘埃、磨损粒)
措施:三滤定期更换,曲轴箱通风,冷却,点火,防漏。
发动机工作正常时,从排气管排出的烟气应该是无色透明的气体。但因其工作条件、环境状况随车况频繁变化,烟色也会成淡灰色或黑色;发动机出现故障也会随之改变烟色。根据烟色,我们就可以判断并排除故障。
1. 排黑烟 排气管冒黑烟,表明混合气过浓,燃烧不完全
其主要原因:汽车超越或发动机超负荷;气缸压力不足;发动机温度过低、化油器调整不当、空气滤芯堵塞;个别气缸不工作及点火过迟。
排除时,应及时检查阻风门是否完全打开,必要时检修;熄火后从化油器口看主喷管,若有油注出或滴油,则浮子室油面过高,应调整到规定范围,拧紧或更换主量孔;空气滤清器堵塞,应清洗、疏通或更换;必要时调整点火正时等,即可消除排黑烟的现象。
2. 排蓝烟
排气管排出蓝色的烟雾,这一段是大量机油进入气缸,而又不能完全燃烧的结果。拆下火花塞,即可发现严重的积炭现象。
应检查:机油尺油面是否过高;气缸与活塞间隙是否过大;活塞环是否装反而泵油、环折断(或磨损严重)、混合气中窜入机油;进气门导管磨损或密封圈损坏,机油吸入气缸,以及机体面向缸盖油道附近的缸垫烧蚀等,必要时要予以修复。
3. 排白烟
汽油中含有水分或冷却水漏入气缸、发动机过冷、燃油未完全燃烧而形成的雾点或水蒸气,随废气一起排出形成白烟。
冬季或雨季停放的汽车初次发动时,常常可以看到排白烟。这不要紧,一旦发动机温度升高,白烟就会消失。这是排气管、消声器内冷凝部分水气所致。此状况不必检修。
柴油车在寒冷低温下使用时,其燃料和空气混合时的物理化学过程条件差,常见冒白烟现象。这种情况也不算什么问题。随着发动机温度上升,白烟会逐渐减轻直到消失。如果是由于柴油和喷油压力低、喷油器中喷油嘴针阀在开启位置时卡住或供油时间延迟,致使部分柴油在气缸中没有燃烧,形成白色油雾从排气管冒出,就会降低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并浪费能源,必须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在汽车使用中,观察排放烟色是诊断故障的常用方法和依据之一。通过烟色,找到故障病根,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和措施,就可将故障排除。
“开自己的车,让别人去加油!”是有车族的愿望。在油价居高不下的今天,如何省油、省钱是有车族最关心的事。这种氛围下,不少车主寄希望于节油添加剂。但是,节油添加剂会有实效吗?
走进某汽配城里在任何一家汽车用品店里都会看到,不下十来种的节油产品都摆放在较醒目的位置。据店里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市面上的节油产品主要是汽油添加剂、机油添加剂和节油装置等几大类,添加剂以美、日的进口产品居多。最近,节油产品销量看涨,现在,该店的十多种节油添加剂,每月都可以卖出几十瓶。节油的实际效果如何?对于笔者的疑问,几位销售人员明确表示:“节油产品可以省油20%以上,一箱油多跑100公里没问题。”
曾用过某节油添加剂的林小姐对笔者说,她给自己的伊兰特加过一种添加剂,开始觉得好像发动机声音轻了些,但连用了几瓶之后发现平均油耗几乎一样。现在已经放弃不用了。
现在普遍应用的电喷车其燃烧效率可达到近98%,留下的节油空间仅在2%~3%左右。在汽车技术行业,如果长年的研发能带来3%左右的节油效果,就可以算是非常显著的研究成果了。就算能降低3%的油耗,对实际使用来说也不太明显。
对于市场上的各种添加剂,目前业内所公认的只有“清净”作用,至于一些产品所宣传的抗磨、减噪以及降低油耗等作用,大多没有被认可。即使能起到一定作用也是经由“清净”作用,清除积炭后所达到的间接效果。由于目前我国尚无添加剂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添加剂生产企业所执行的都是自己的企业标准,不少产品是以企业盈利为目的而生产的,没有经过权威部门的专业认证,因此宣传中许多功能实际上是厂家的炒作行为。
如果现在使用机油添加剂的话,会使积炭脱落后堵塞油管、滤网等,严重的会导致发动机瞬间烧坏。汽油添加剂也是同样道理,燃烧室、气门、进气歧管内的积炭会因为添加剂而脱落,造成拉缸等问题。
目前市场出售的各种油料添加剂,许多都没有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由于没有一个权威的部门检测认定,所以是否有增加动力、降低噪声、提高尾气排放标准功能,用后是否对车有损害等,都是未知数。如果车主使用添加剂,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同时,要向厂家特约维修商咨询是否允许使用。
汽车油耗高低主要受到车况、路况、操作及用油匹配情况等因素制约,想凭借添加剂达到节油的目的是不实际的做法。因此对于新车来说,没有必要使用添加剂。而较长车龄的老车,如果出现油耗增加、伴有烧机油的情况,则可以考虑定期使用一些抗磨剂,以减少机件之间的咬合间隙,使油耗趋于正常。
定期做保养对爱车的车主而言是应该时刻记在心中的。但维护车轮可能会被忽视。实际上正确的胎压除了可以减少轮胎磨损,还对省油有很大帮助,所以需要经常检查轮胎的磨损程度。如果轮胎磨损严重,会经常出现打滑现象,增加耗油量。如果轮胎充气不足,耗油量也会增加。定期检查胎压是每个车主必做的功课。
平时开车应该养成良好习惯,长期坚持下来,对于省油特别有用。
1. 当路况允许时尽量使车辆保持在经济车速行驶
每种汽车都有自己的经济车速,这可以在车辆使用手册中查到,在此车速下行驶耗油量最低。一般家用轿车的经济车速大都在75~90km/h之间。在我们现有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下行车虽然很难达到这一要求,但在条件好的道路上行驶时,应尽量控制在此车速以内。
2. 行驶中应尽量避免突然加速和减速,掌握正确的换挡时机
开车省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踩油门要轻。另外,不必要的刹车次数多了,油耗必然增加。在交通拥堵的时候,频繁停车起步的情况下驾驶动作更要轻柔些。急起步、急刹车势必增加油耗。
3. 空挡滑行未必省油
空挡滑行时以怠速供油,拖挡时速40公里以上时不供油。这样就有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当需要滑行时,速度在40公里以上时,拖挡,当速度降到40公里以下,摘挡空滑。当然,具体车型不同情况也会有所不同。
(评价内容与实际比对,能做到的根据程度在相应等级栏中打√ 号。)
活动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