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一章

近世女子教育之思想

德川时代之女学论

我国古时以家庭为中心,虽略备教育机关,以实施上下女流之教,然妇女教育之必要,久为世所不认。迨至西历十七世之初纪,世称为德川文教复活之时代,诸种文艺并起,林罗山著《巵言抄》一书,由儒教主义立说;铃木正三著《肓安杖》一书,由佛教的见地立说,皆以女论列首。此问题之端绪,已早开矣。

挽近唱女子教育之必要者,实由于我国阳明学派鼻祖之中江藤树(西历一千六百八年至七十八年),著《春风》一书,发表其意见,且专为训戒女子故,著《鉴草》六卷。其意谓:女子不可但嗜吟咏风流之事,须有修心学问,养成孝顺慈悲正直诸德,以经理一家。其徒熊泽蕃山(西历一千六百十六年至九十七年)复著《女子训》及《女子训或问》,更进其师说,谓:妇女不但务知伦道而巳,须自能立志,读《孝经》、《四书》及圣贤经传,以通圣学之心法,于德育为主眼之中,稍及智育。

然降至贝原益轩(一千六百三十年至一千七百十四年)其学说更为精致。益轩者,实近世教育家之泰斗,其对于女子教育,所论多从来学者所未及之点。盖藤树蕃山二人,其言女子教育,多在于德育,而益轩则谓妇女之失德,多由于不智,故独唱智育之说,且历言当时学者往往轻视之算数、经济等之实益。谓女子与男子其立于社会上之地位不同,故其教育法不可不异。所定教育法,凡女子自幼至七岁,所授教育与男子同,七岁以后与男子别席而坐。教课以假名为主,并习汉字,诵《正格古歌》,次读《孝经》、《论语》及《曹大家女诫》。十岁后一切不外出,习缝织,教以算数,使之注意经济之道,戒鄙俗淫猥之文学歌谣,教以四行所谓妇德、妇容、妇言、妇功,以期他日出嫁后为完全无缺之妇人。氏之此等见解,载于其所著之《和俗童子训》中,后人取其意旨而简约序列之,讬贝原氏之名,刊为一书公诸世,即所谓《女大学》一篇也。此书适于当时社会,大为世所欢迎。

其后,大江玄圃著《女学范》,妇女读本多推本书,又为寺子屋之读本习字本,中流以下之女子多读之;即中流以上之家庭,皆缮写一本,以备儿女之教训,且于嫁娶之际亦有用。此书为新妇赠物者,以至于明治时代,皆为女子所渴仰。盖德川时代之妇德,实多由于本书所感化者也。本书全篇计十九条,以敬顺二字为主眼,其所缕述者多就《周礼》所谓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德而言,而尤采七去之古训,鄙再嫁,唱贞列,严男女之别。

至享保十年(西历一千七百二十五年),《女小学》一书复传于世。一篇之主旨与《女大学》同,谓“女子以夫为其所天,夫妇之谊与君臣之义同”。其后,与益轩前后继出之中村惕斋、藤井獭斋等,亦著《女子教训书》以尽其指导之力,然亦不过儒书之翻案而已,无别具进步之教育主义也。松平乐翁(一千七百五十八年至一千八百二十九年)亦注意于女子教育,尝著《难波江》一篇,以应新夫人之需,后复著《乐翁假名笔记》,以垂女训,其条规虽亦适切,然亦不过鼓吹儒教主义而已。松平乐翁之素志,谓女子最贵温柔和顺,宁以无学问为良,故对于男子教育,尚加注意,而女子教育,则未言及何种施设,尚袭儒教主义之旧习而已。其他德川时代种种女训,皆基于此等儒家之思想,苟女子受其羁勒,则终无精神的活泼之机也。

古代之人妇

然返征诸历史所载,妇女之所以如是萎靡退缩者,决非一朝一夕之事也。我邦上古固有之风,本无男尊女卑之弊,攷上古史乘所载,妇人与及政治涉及武事,与男子同尽社会的事业者,其例不胜枚举。降至第六世纪,调伊企雠之妻大叶子,垂死于韩国之城以示其不可夺之义烈,上毛野形名之妻助其夫往平边夷,亦其一例也。然其后佛教渐盛,谓女子之性邪悭,而罪劫甚深,当抑其元气。

至第八世纪时,女帝相继即位,宫中之势盛,故多有气力之妇人,和气法均尼与弟清麻吕谋挫僧道镜之非望,吉备由利与大臣相应拥立光仁天皇,皆与国家大有关系者也。至第十世纪,其气力渐耗,倾于文学,唯以优柔美态为务,由其内观之,风俗实日渐颓靡,而自表面上察之,虽与宗族男子相会,亦有含羞之态,其纤弱如此。迨至第十二世纪武士之风盛,频唱贞士道,男女之别极严。

镰仓时代

至镰仓时代,其对于女子训戒,多劝其念佛信心,若心有忧愁,则立即出家,又有十岁以后,勿令行出于奥之说者有之。

战国时代

更进而观十六世纪武家之家法,如读甲斐之《武田信玄家法》、土佐之《长曾我部元亲百个条》,或读小田原北条家之《一族幻庵所》与北条氏康之《女之消息》,皆有禁遏妇人外出之风。

德川时代

然至德川时代儒教旺盛之期,全国儒家痛诋妇女泥于佛教法语之通弊,欲脱女子于梵氛之中。又以儒教之严格主义律子女,益倾于男尊女卑之流弊,盖亦不得已之顺序也。

王朝时代之异彩

如上所述,当晚近儒家对于女子教育之思想,于社会上最占势力之时,又有一流之教育思想久已贯通者,即由西历十世纪之末至十一世纪之初,当我平安朝之中叶,当时之社会的现象,一时有以促女子教育发达之一事是也。盖是时当藤原氏全盛之世,藤氏一族之中,欲得为皇室之外戚以竞得势力,各励于教育其子女,以备他日皇宫中宫之选,故须多数之女教师。彼等常从姬君入内任女房之职,其才学之有无,与姬君之势力大有影响,且与外戚之势力消长关系颇大。

故才媛应时而出,其中以十一世纪初期一条天皇之时为最盛。是时藤原道隆之女定子为皇后,其弟道长之女彰子(上东门院)为中宫,互争势力,才媛附随于两宫之侧甚多。是时代表定子之侧为清少纳言,代表彰子之侧者为紫式部是也。清少纳言颇富于气概,以简劲之笔著《枕草子》一书。

源氏物语

紫式部有贞淑之质而节操坚固,以优丽之笔,著《源氏物语》五十四帖,皆为一代之名著焉。然此书乃写当时社会之状态,虽非以教训为目的而作者,而其文章之巧妙,式部性行之笃实,大为后世所钦服,不但久为歌咏文章之模范,徒供男女学者渴仰已也。

其后以此等书为标准,而立教育之基础者有之。至平安朝皆以优美柔态为女子之理想,续至镰仓以来武门政治,社会之风一变。然以京都为中心之上流社会教育,犹袭此方针,如阿佛尼所著《乳母之文》及永德之《竹马抄》,一条兼良《赠将军义政夫人之训戒》等,皆可引以为证也。尔来上流社会久以式部为理想,以源氏之人物为典型,察其所素养之风仪焉。

下至德川时代,贝原益轩、大江玄圃、大气能绫足等一流,采儒教主义以教育女子,全然与本书反对。虽提唱不可使女子见此种淫俗之书之说,而儒者及劝自家主义之说者,亦采本书为则者有之,如熊泽蕃山等则以源氏譬诸中国之《诗经》,谓此书为叙本邦之风俗人情,传礼乐之书,式部之用意,乃写其人情之正否以垂戒后世者。若夫元禄之《本朝贞女鉴》等乃传说有职故实而已。其言辞之幽雅未有及源氏者,书中如《紫之上明石之方》等章,皆可为妇女之模范,其书凡十三册,自装饰以至修心,无不引源氏中之人物为戒者。

他如藤井獭斋所著之《女万宝操鉴》,井泽所著之《大和女训》等书,亦不排斥本书,且有采其记事以为妇女之鉴者,盖此书不但适于女子智育之资,而且可以修养女子之德性也。故是时上自幕府营中贵绅邸第,下至奴婢,无不手各一卷以听讲者,其循此主旨所教化之妇女,自有贞静优美之风。是亦可为一派之理想也。

贞女道

然兹有尚宜注意者,即所谓贞女道之一流是也。平安朝中,男女间风俗颓废,其反动力遂生,由平安朝末叶至镰仓初代所渐次发达之武士道,渐移诸妇人之间,而成其所谓贞女道者。谓“凡为妇女,嫁娶之后,当凛若秋霜,宁有杀身之惨,而不可有失节之辱”。至建长四年(一千二百五十二年),为本邦教训书魁首之《十训抄》,复于夫妇之间加以训戒,尔来鼓吹此来之说,著书不绝。

盖武门时代,其身一为武士则常有不测之变,妇人虽亦心忧之,而内则有刚健不屈之气象,以全节烈为务,是即武门之家,所以重实践教育,而有斯巴达妇人之概也。于是乎如袈裟御前杀身全节者有之,如武田胜赖夫人之偕夫伏刃,如柴田胜家夫人之殉夫死节,指不胜屈,皆此说实践教育之结果也。

至德川时代,此种理想仍相继不绝,近世武士道鼓唱者山鹿素行(一千六百二十二年至八十五年)之《女子教戒》,盖亦代表此教育主义者也。其言曰:“为士人之妻者有代夫治内之责任,决不可以贫富而改其节,以存亡而易其心,当时有当贼死敌之节操,故不可以柔懦之教施诸女子也。”

最近所出版之吉田松阴(一千八百三十一年至五十九年)之《女诫》亦然。是时又有《本朝烈女传》、《本朝女鉴》等书,续公诸世,亦多就妇女之贞烈而言,故当时如山内一丰、细川忠兴、木村重成诸夫人之贞烈等,足以发挥此主义之事例不少。盖此种教育主义,与儒教之专以敬顺为主,及源氏之专以优柔为主,稍异其趣,是亦女子教育之一派也。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