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密开宗》
维廉显理之《化学提要》(一千八百二十八年,即文政十一年刊行)有由德文重译而成兰文者。宇田川榕庵更译以日本文,名曰《舍密开宗》,天保十年(一千八百三十九年)印行之。日本攻究化学者以之为鼻祖。《舍密开宗》虽仅说化学初步,而于理学未开之世得此翻译固非易事。其所加注释尤多基于译者之观察实验,且证以日本及中国所常见之实例。《舍密开宗》之发刊使一部人士觉讲究化学之利。川本幸民、桂川甫周、宇都宫三郎等于明治之前已研钻斯学。
德川时代之化学实验处
德川幕府知斯学之要,命开成所附设化学实验处。此时实验处之器具未完备,热心从事实验者或取庖厨器具,以供其用云。帝国教育会长辻新次氏曩在该实验处,经历化学实验之艰苦。东京化学会之开第四年会,辻氏演说其当时之实情,听者感焉。其详该会志纪之。庆应元年(一千八百六十五年)开成所聘兰人克拉场吗,充化学教授之任。未几而有明治之革新,化学实验处遂至废绝。
始聘外国化学教师
明治初年设化学实验处于大坂,器具稍备,以克拉塌吗充教授,未几而聘律铁儿博士,使代克氏。
大坂化学实验处
大坂实验处,讲授定性分析之初步,且令实习简易之化学工艺,略如江户实验处。此实验处迨后年移置东京,亦遂废绝。
亚锦秃孙教授
先是有开成所之再兴,政府宣布教育新制度,以西邦理学为须要之学科。明治七年聘英人亚秃锦孙,备完全实验室而开始高等化学之讲授。亚秃锦孙,在教授之职七年,所讲之学科涉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理论化学、工艺化学及冶金术诸目。讲演各科,每周凡数小时。其间常在实验室监督学生之实验,劳无倦色,且自励行必要之攻究,而助学生之奋进。予亲承其教,知理学之真路,惟有不挠之精神者始可行之。
代巴斯教授
英人代巴斯博士,与亚氏同年到日本,为旧工部大学校所招聘,任化学教授。明治十九年工部大学校之归合于东京大学也,博士转任理科大学教授,常谓攻究理学者,只致力于理学而已。博士奉职甚长,热心启沃学生,明治三十二年解任还英国。
无机化学
博士之实验攻究,于无机化学,尤发光彩。其论文录于《理科大学纪要》者五十有余篇,多资于日本化学之发畅。
松井教授
以东京大学之初期言之,现农科大学长松井博士,留学美国五年,明治十三年毕业归朝。
樱井教授
予则留学英国,明治十四年归朝。是岁亚秃锦孙,还英国,于是松井博士与予,分任化学教授之职。十八年始分纯正化学、应用化学二科。松井博士教授应用化学。既而新设工艺部,应用化学科乃分离于理学部,而松井博士亦去该部。未几,工艺部又合旧工部大学校,而构成工科大学。
垪和教授
理科大学,专讲授纯正化学。代巴斯既有功于无机化学之发畅,明治三十二年,垪和博士承其后,而实验经究,亦如代巴斯之时。博士攻究窒素及硫黄之复杂化合质,而有所得。其论文已经发表者甚多。若有机化学之攻究,行于理科大学及他学校者亦不少。
久原教授
京都帝国大学久原教授殊见其热心。原理化学,或曰物理化学,在欧洲一千八百八十七年(明治三十年)以后发畅渐著,在美国则近年发畅亦速。日本之原理化学,其根底虽未深,而洽布于教育界之度,则反胜于他国。
池田大幸刚教授
池田、大幸两博士,以其挽近发畅之理论为基址,统括而编良教科书有功于斯学之普洽。
工业化学
化学教育,当初时尤注重于工业化学。亚秃锦孙、代巴斯之所教而现成化学大家者,多属于工艺化学之部门。高松博士在东京瓦斯会社,高山博士在工业试验处,中泽博士在京都高等工艺学校,高峰博士在纽育,下濑博士在下濑火药制造处,阿喜多博士在工科大学。此等诸博士或推奖化学之应用,或指导重要之攻究,贡献于化学工业,其功劳亦多。距今三十年之前,日本有制造硫酸者仅一处。今则增至十有余处,其余多类之。此后新工业之兴起犹多望焉。
药化学
药化学之传入日本尤早,徳川时代于旧医学校已讲授其一斑。兰、德二国化学家为日本招聘任医学教育之务者,皆推奖药化学之攻究。爱窟满博士功劳最多。
长井教授
长井博士,明治之前尝在大坂研钻化学,后往柏林入故荷芙满之门,受其教数年,深攻究药化学。其后,医科大学举长井博士任药学教授,于是药化学之攻究可观者多。
田原教授
尚有田原博士等,于药化学之发畅,与有力焉。
医化学
若医化学之攻究属于近年之进步,隈川博士等有益之论文已公于世者亦不少。
农艺化学
农科大学自其称驹场农学校之时,已为农艺化学发畅之中心。
锦吉教授
日本用农艺化学教育家,始于锦吉教授。其充任之期虽较短,而所播之种子遂结丰饶之谷果。
刻尔那、烈布两教授
刻尔那博士及其后继者烈布博士,咸有功于农艺化学之发达。烈布不仅以化学利于农业,且深攻究植物生理学。两博士与古在、丰永、铃木、麻布诸博士皆有论文录于《农科大学学术报告》中。
东京化学会
东京化学会网罗各科化学家,图化学公通之进达。是会,明治十一年所创立。据三十八年五月所查,有会员四百三十四名。其月刊会志收录其每月常会经朗读之报文,兼抄录各国学士公表之论文。
工业化学会
工业化学会,三十一年所创立。据三十八年五月所查,有会员八百四十一名。其月刊杂志有裨益于化学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