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矿业之沿革

矿业之发畅

日本矿业之新纪元,仅始自二十五年或三十年之前。更溯而至其前,则凡二三百年间始无进步。

日本自上古产金、银、铜、铁及各种玉石类,征于旧记古器,所证自明。金、铜二品于中世之后,多资于商工诸业及贸易商务之用,尤见贵重。

往时之矿业

距今一千二百年之前,文武天皇天长二年(西历六百九十八年)遣大和国忍海郡之人某,至对马采金矿而冶之。自是五十年,孝谦天皇天平胜宝元年(七百四十九年),陆奥国贡献黄金。丰臣秀吉之时,已开掘佐渡金山。由是观之,日本为产金国,于古代既历然矣。

据记录《吗尔哥坡罗声言》曰,日本为金矿无尽之宝藏。阁龙之心于航海,其初时之目的在日本之金银,亦可考证。

德川时代之输出金银

中世以后,日本金银溢外者极多。以德川时代观之,庆长六年(一千六百一年)至明和三年(一千七百六十六年凡百六十四年)间,金之输至中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者,约三千一百三十八万钱(三万一千三百八十贯),平均一年十九万一千钱。此百六十四年间银之输至中国及荷兰者,约十一亿二千三百万钱(八十二万三千贯),平均一年六百八十五万一千钱。日本以金银供欧、亚二洲之用,不亦多乎。

产铜

铜之关系于日本经济及贸易商务更为重大。盖日本冶铜之业所由极古。上代制镜、剑及他武具者用铜甚多。其后以铜作货币通行国中。于是铜之需用益广,除铜币外佛像、佛具、用铜者尚多。奈良之朝铸造大佛,尽集全国当时所有之铜质而用之,亦可见其用铜之盛。

德川时代之铜贸易

日本输铜于外已久。当其初金银制贸易商务之枢轴,而铜只为输出重要之一货。政府见金银溢外之无穷,欲防遏之,尽力于铜之输出以计贸易之权衡。贞享二年(西历二千六百八十五年)改正《贸易法》。元录八年(一千六百九十五年),定《贸易船舶制限例》,要在防范金银滥溢。此时,准允中国、荷兰二国商人以铜之输出,而不许其搬去他货。若铜之供给不足,则便宜制限贸易之数,今勿毁其进出之平衡。

正德五年(一千七百十五年)下新令。据其所定,铜之输出,合其至中国、荷兰二国之数,以不逾四百五十万斤为一年之定额。此可见幕府汲汲裁制贸易之意。其后准许海参、干鲍等之输出,以补铜数之不足。是等海产,称曰苞货。

既而,铜矿业颇衰颓,不复能支持贸易之制。然当是时,近者自中国、朝鲜、海峡殖民地、印度等,远者至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诸邦,各地用日本铜者,已极盛。

史家评长崎贸易者,或谓宽文八年(一千六百六十八年)之前为银贸易时代,后至贞享二年(一千六百八十五年)为金贸易时代,嗣后则为铜贸易时代。此说颇得其要焉。

外国矿业技师

王政维新(西历一千八百六十八年)后百物更改,政府竭力于殖产兴利之计,而矿业亦开新纪元。明治初年,多招聘西邦技师及专门家,使授日本矿业界以学理艺术。其中有英国人哥突芙列,在工部省矿山局,为其矿山师长。英国人嘎瓦在佐渡矿山,为制矿师。法国人哥阿尼在生野矿山,亦为制矿师。美国人袵因充任于佐渡山之采矿,兼制矿师。德国人内宝奉职于小阪矿山。英国人吗丁施技于高岛炭山,坡塌以矿山土木师在三池炭山。其余法、德二国人,被聘用者尚多。

先是,文久年间,美国人餔列窟及潘陪利为幕府所佣,始核查北海道矿山情态。矿山作业用爆发药,实由潘陪利所示授。

地质教师

日本核查地质之业,先推美国人赉满枝功。明治六年,日本开拓使经华盛东政府推荐,招聘赉满。此人已赴任先查察北海道地质之梗概,而绎究石炭、石油、铁、砂金等诸矿,既而承内务省劝业寮之聘佣,未几而转职于工部省。期间绎究越后及诸地石油矿,又核查九州石炭、釜石铁矿等,而测算日本主要矿产在地中之量。

可知日本核查地质者以赉满为其鼻祖。赉满之始至所随有满罗者,核查北海道砂金等,后为东京大学之矿物地质讲师,迨归美国则为哥伦比大学教习。日本矿业由泰西文明国而得知识及技术,历有踪迹如此。而智识经验基于安克罗索逊民族(英、美两国人)之传授者最多。

矿业行政及教育

明治初年,政府锐意于矿业之发畅,尤尽力于矿业技术之练养。明治四年工部省之下置工学寮,今讲授采矿冶金之学术。十年废工学寮而开工部大学,其所讲授采矿冶金之学术益高其程度。其后废工部大学,移其学科而合之于帝国大学,且更高尚其程度,别令专门学堂设采矿冶金科,养成技术家。初事急于成功,而矿山多属于官营。如佐渡、三池、生野、高岛、阿仁、釜石、中小阪、大葛、小阪十矿山皆然。经营略成后,明治十八年除佐渡、生野、三池三处外,皆归于民营。既而所余三矿山亦离于政府。今则铁山及石炭坑带特殊性质者,仅属于官府经营而已。

明治六年,政府始宣布《日本坑法》,渐次变革,至二十三年制定《矿业条例》。其后日本矿业界有长足进步,法例可修补者不啻一二。于是三十八年更制定《矿业法》,其实行始自七月一日。此《矿业法》在各国为最整备。

水利之利用

兹有一事须特记者,日本矿业进步,与水力应用之增进,有密切之关系是也。明治二十三年,全国矿山所用之汽力及水力,不过五千三百马力,至三十五年则达十二万二千马力。十三年中,增至二十三倍。明治二十三年,足尾铜山始用水力电气,以供器机原动力。

嗣后各地有仿之者,三十五年则矿山所用之水力电气合为六千马力。盖日本矿山掘地进下甚浅,间有沿地面而掘采者。然欲开地下无尽之富源、则层层深达亦为必至之势。于是有利用水力之要。惟日本之地势多山脉,丘陵起伏,水流纵横,处处有急湍激流,用水力者得便固多。日本矿业之未来利用水力将益多可知耳。

矿业之现情

日本输出石炭之多冠于东亚诸邦,而其产铜之饶亦在世界有数之列。铁之出产虽未丰富,然若松制铁处,规模宏大,作业整备,足耸动人之耳目。此三者彰大显著,世界所共知,而日本矿业亦不止此三种。

矿业之数

据最近统计,日本矿业及主要矿山出产之数,系明治三十六七两年者,如下——

全国矿产

续表

注:铁之数,于三十六年度,别有制铁厂所制铣铁一万二千八百九十一吨(法吨),钢铁四万二千二百六十四吨(法吨),不加算于表中,矿产系三十七年者虽由概算而无大谬。

主要矿山产矿数

续表

续表

续表

明治七年之前,日本矿业未振兴,其后矿产逐年渐增加,今示其出产每隔十年之数以便于比较,如下例:

主要矿产比较表

续表

下,开列坑地(试掘开掘)面积表、矿山劳工人数表、平均劳银表,及矿山所用动力表。盖矿区之广狭不必为矿业之大小,劳工多少及劳银高下,虽仅排列数目,亦不足知矿业实质,然并观是等诸表,略可窥日本矿业进步之梗概。

坑地面积

坑地面积表

劳工之数

劳工员数表

劳银

平均劳银表

动力

矿山所用动力

往时之输出矿产

日本矿业逐年进步,而矿产输出至外者亦多。事之属于王政维新前者无记录可征,其属于维新之者初亦不足观,惟铜、石炭、硫黄等数品,自往时至近年外输略无断绝。明治元年石炭输出一万五千五百八十四吨,价七万九千五百十九圆,翌二年则一万四千五百五十二吨,六年则四万七千百七十二吨。明治三年铜之输出六十八万五千七百六十六斤,六年则达二百八十七万六千百四十二斤。至硫黄则元年输出十九万六千六百七十五斤,六年输出百十一万二千七百四十九斤。矿业之发畅与输出之增进有密切之关系。今示主要矿产每隔十年输出之数如下。

矿产输出

主要矿产输出表

矿产输出

主要矿产最近五年(三十二年至三十六年)输出之数,如下——

主要矿产输出表·铜

矿产输出表·安质姆尼

矿产输出表·满俺

矿产输出表·石炭

矿产输出表·硫黄

矿产输进

最近五年(三十二年至三十六年)间,外国矿产输进日本者,如下——

外国矿物输进表·铅

外国矿物输进表·锡

外国矿物输进表·水银

外国矿物输进表·亚铅

外国矿物输进表·铁

外国矿物输进表·石油

矿产输出

明治三十七年,日本主要矿产输出至外者,概略如下: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