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时候,有一个国势不振的甲国。
甲国的东邻是一个国势隆盛,穷兵黩武的乙国。
乙国的国君是一个贪心不足,专喜侵略的暴君。他见西邻国势不振,并且地大物博,遂发生了覬觎的念头,一次一次侵占了不少土地。
甲国知道自己虽有丰富的物产,但是因连年内战,政治腐败,武备不修,若真和别国战争起来,一定不是对手。所以甲国对乙国的来侵,只好委曲求全,割去一些土地,以求和平。
乙国看准了甲国的弱点,就常常来寻衅,每次总能得到甲国的一些领土。
几十年后,甲国给乙国拿去的土地是已很多了,但是乙国并不满足,还是继续不断的制造出些足以借口侵略甲国的事件,想因此可以再得些甲国的土地。
这时候,甲国已换了一个有作为的国君。他见自己的国土给乙国渐渐蚕食,心里着实不甘。于是,他一面从速阻止国内的战争,改良政治,整顿军备;一面又与一班贤臣良将,商讨一个对抗敌国侵略的方法。
其中有一个臣子对国君这样说:“我国从前的所以国势不振和乙国的常向我们侵略,固然是由于从前的执政者不足以当重大的责任;但是,许多人以为割一小部分土地给乙国,以求和平,是一件不必流血,而可免战事蹂躏的妙法,这也是一个大原因。因为这样一来,我们的国土一天天小下去,国势一天天弱下去;而乙国的国土却一天天增大,国势一天天增强。他强我弱,乙国还是要来侵略我们,除非我们没有了土地。所以我们拿一部分的土地去换得暂时的和平,是一个最笨拙的不过的方法,这好比抱了薪去救火,薪不尽,那火是不会熄灭的。”
国王听了,很是赞同。
“你说的话,很有理由。”国王说:“可是怎样才可以不拿土地送给乙国,请你说出一些办法来。”
“现在得立刻终止拿土地送给乙国,假使他们当真跟我们开战了,我们便唤起全国百姓抵抗他们。”
国王听了,就照着他的话做去。不但对乙国的侵略要求,作强硬的答复,并且要来归还以前失去的领土。
乙国见甲国突然变了态度,又惊又怒,列兵于甲国的边境,严词恫吓。
但是,这时候的甲国,并不为乙国的威吓所动,一面整顿军队,预备抵抗乙国的侵略,一面又把乙国过去的暴行遍告其他国家,请他们出来作一个公道的裁判。
乙国不顾一切,在一个深夜里,突然侵占了甲国的领土。于是双方点起了长期战争的火炬。
战争的结果,甲国得到了最后胜利。从此以后,乙国非但不敢再来侵略中国,并且把夺得的领土,全部还给了甲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