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深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一天,他放学出门,哼着歌,沿着一条小河跳跳蹦蹦地过来。他看到对面的青山,排列着高高低低的树木,在斜阳的映照下,越发显得葱龙可爱。小河边的杨柳,拖着嫩绿的柔条,摇摇摆摆像是在欢迎他。他停住了脚,观赏那秀丽的风景,他想,他如果能把这样好的风景绘成图画,是多末有趣呵!
他从那天后,每天放学回家,总是在自己的案上学画;并要求他的父亲教他。原来他父亲是一个有名的画家,见王深喜欢学画,也自然尽心教他。可是王深的性很急,他不知道图画不是短时间可以学好的,学了几个月,总是绘不出一幅像样的画来,他就向父亲说:“我不会绘画,我不要学了。”父亲也只得任他。
但是,王深沿着小河回家的时候,他还是被那秀丽的风景诱惑着。有时跑过了,却仍跑回去驻足观赏;有时被一片片山后的白云勾住了,呆呆地看它们的卷舒变幻。他很奇怪这样熟悉的风景,为甚么不能绘成图画?
于是,他向他的父亲询问原因。
父亲知道他对于绘画有爱好的天性,而且有绘画的天分,只不过不肯耐心练习罢了。
“等会儿我当把你学不好画的原因告诉你。”他静了片刻对王深说:“现在我要喝茶,你替我煮了一壶茶会吗?”
“煮茶不是很容易吗?我会!我会!”王深点点头,笑着说。
一个炉子上,放着四五个煤球,王深引了火把煤球燃着,渐渐地,每个煤球有些红了,于是把盛着清水的壶,搁在炉子上,王深拿着扇子扇煤球,煤球的红,又渐渐地扩展开来,王深扇了一会,有些不耐了,他对父亲说:“爸爸,煤球红偏了,我想水可以熟了。”
“没有熟,该再扇!”父亲说:
王深无奈,又扇了一会,看炉子上四边已射出火来,他喜欢地喊着:“爸爸,这会真熟了!你没有看到炉子四边已射出火来吗?”
“没有熟,该再扇!我的孩子!”父亲笑着说:
王深想:“我的手快要酸了,怎么茶还没有熟?”又扇了几扇,不扇了。父亲就拿起扇来自己扇。
渐渐地:壶里的水响起来了;壶盖掀动了;壶口的汽,由缭绕形而变成直线了:父亲这才叫王深看炉子,说:“孩子,你看,炉子上的火怎样了?”
“炉子上的火完全青了!”王深说:
“对啦,必须等炉子的火纯青了,壶水才会热到了沸点,性急是没有用的。”父亲笑着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学不好画的原因了。绘画的成功,也是一天一天的工夫积成的,决不能一画就好。你才学了几个月,就想绘出一幅像样的画来,正像你的煮茶,一忽儿便想它煮熟,那有这容易的事!”
王深低头想了一会,才知道父亲要他煮茶的道理。自此以后,他又跟父亲学画,勤奋的学,不断的学,他希望他学画的工夫,也会到“炉火纯青”的时候。
后来,王深果然像他父亲一样,成功了一个有名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