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各国,最初往往由学会调查入手,及著有成效,政府乃专设机关详订计划,以利进行。这种办法在中国缓不济急,势难采用。
民国元年一月,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首于矿务司下置地质科,派鸿钊为科长。在民国以前,中国行政界还未曾见过“地质”两个字,所以民国元年也就是中国地质学界一个新纪元。
在调查事业尚未着手之时,行政界忽然产生一个地质名词,看似奇特,其实在中国并不奇特。各国先有基础,后设机关,自是正办。中国没有基础,先要筹备,这个地质科正是为着手筹备事务而设的,便见得那时候政府当轴已注意到调查地质这一件事了。(当时,实业部部长张謇未到部视事,由次长马君武兼代。马氏曾留学日本、德国,对于地质学颇富兴趣的。)
鸿钊趁着这个机会,便一面代实业部拟就一道《调查地质咨文》(载在民国元年《地学杂志》第二号),是咨商各省都督征调四项:(一)地质专门人才;(二)地质参考品,共分八类;(三)各省舆图;(四)矿山区域图说。一面建议在南京设一个地质讲习所,拟定一个简章和课程表。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筹备调查地质,有三个要素:(一)人才;(二)设备;(三)地图。地图还可选取从参谋部和各省测量局所出版的来应用,也可由调查人员亲自去测量校正的。设备主要的是图书仪器,只要筹得经费,便可着手。至于人才,除聘用客卿外,非由本国及早栽培不可。古人说:“百年之计,树人。”我们谈不到这样远大,但至少也要消磨三五年的光阴,才得养成一班调查专员,所以我便提出这个建议。
后来南京临时政府才成立四个月,便整个儿移到北京来,把实业部分为农林和工商两部,也就在工商部矿政司下照样设一个地质科。那时候万事草创,当轴对于地质事业还是纷纭莫决,我便籍故离职。这一科的事务,后来便归丁文江氏来主持。丁氏依照南京实业部的旧案,于民国二年借北京大学地质学门旧址,设立一个地质研究所。丁氏旋奉命赴云南调查,同时工商部派鸿钊为该所所长。民国三年,农林工商两部合并为农商部,该所遂改隶农商部。民国五年六月,地质研究所得毕业生叶良辅等二十二人,同时农商部设立地质调查局,派地质研究所毕业生十余人充该局调查员。是年十月,又改称地质调查所,先后由丁文江、翁文灏二氏主持。
所以从民国元年到五年,可以说是地质调查筹备时期。从五年到现在,才算是地质调查实行时期。在这个期间,专才年年增加,跟着调查机关也增加不少,可立一个简表如下:
◇实业部地质科
成立年月:民国元年一月
前后主任:章鸿钊
备考:民国元年四月,南京临时政府移到北京,以实业部分为农林工商两部,仍于工商部置地质科。
◇工商部地质科
成立年月:民国元年四月
前后主任:丁文江
备考:民国二年六月,改称地质调查所。
◇工商部地质研究所
成立年月:民国二年六月
前后主任:丁文江、章鸿钊
备考:民国三年工商部与农林部合并为农商部,该所改隶农商部。民国五年六月,学生二十二人毕业,即停办。
◇农商部地质调查局 (即实业部地质调查所)
成立年月:民国五年一月
前后主任:张轶欧、丁文江、翁文灏
备考:该局设地质股与矿产股,由鸿钊与翁文灏分主股务。是年十月,改称地质调查所,以丁文江为所长。十五年,丁文江辞职,以翁文灏为所长。十六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改隶农矿部,今隶实业部。内部组织改设某馆某室等名,即:一、图书馆;二、地质矿产陈列馆;三、燃料研究室,内附矿物岩石研究室,化学试验室,古植物研究室及照像室;四、土壤研究室;五、古生物学研究室,内附新生代化石研究室;六、地性探矿研究室;七、地震研究室;各置主任。二十四年冬,该所由北平移至南京,仍于北平设置分所,额定人员四十八人,但化学试验室与土壤研究室所用人员不在额定之内。常年经费:实业部每月六千元,北平研究院每月二千元,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年九万六千元。新生代化石研究室由罗氏基金会捐款成立。土壤研究室由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托设立。
◇河南省地质调查所
成立年月:民国十二年秋
前后主任:陈叔玉、魏中谷、曹云章、张鸣韶、张人鉴
备考:十六年春,该所以经费无着,奉令裁撤。十九年春,一度恢复,又中止。二十年五月,又正式恢复。现在技术人员七人,经常费用每月一千五百三十八元。又,钻探经常费每月五百六十四元。
◇湖南省地质调查所
成立年月:民国十六年三月
前后主任:李毓尧、刘基磐
备考:隶于湖南省政府建设厅,现在技术人员十人。经费每年二万六千余元,此外仰给于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及实业部地质调查所的补助。
◇广州两广地质调查所
成立年月:民国十六年九月
前后主任:朱家骅、朱庭祜、何杰
备考:初由朱家骅建议成立,隶于广州政治分会。十八年四月,政治分会撤销,改隶国立中山大学。额定技术人员二十九人,现在有十四人。经费最近每月毫银七千元,合大洋五千六百元。
◇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
成立年月:民国十七年前后主任:李四光
备考:初设于上海,现迁于南京。所内分专任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员等,地质方面共十五人。现在预算每月七千元。
◇北平研究院地质研究所
成立年月:民国十九年三月
前后主任:翁文灏
备考:该所即设于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内,以地质调查所人员兼充主任与研究员。二十四年,地质调查所移至南京,该所名称仍旧。
◇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成立年月:民国二十一年秋
前后主任:常隆庆
备考:该所经费仰给于重庆民生公司川康银行、美丰银行的捐款,和四川军政首长及实业部地质调查所的补助。现在技术人员九人。
◇贵州地质调查所
成立年月:民国二十四年九月
前后主任:朱庭祜、胡嘉诏
备考:原属省政府。二十五年秋,朱氏去职后,改隶建设厅,由厅长胡嘉诏兼主任。技术人员无定额。
从民国元年到现在,共阅二十五年。除前农商部地质研究所为临时培植专才机关,旋于民国五年撤销外,其他接踵成立的地质调查所或研究所共有八处。此外,江西、南昌也有一个地质矿业调查所,是民国十七年十月成立的。还有各省附设的矿产机关,也往往注意到地质方面去。这大可想见民元以后中国地质界一种活动勃兴的景象。
并且,这种事业除聘请一二客籍顾问外,可以说完全由国人手里去建设的。民国五年,农商部地质调查局成立时,派一位矿政司顾问瑞典安特生(I.G.Andersson)氏做副局长,是一个有名无实的例外。
在民元以前,国人几不知道地质为何物,调查地质为何事。所以一任客卿款关直入,驰骋往来,绝无一人去过问。民国以后,虽然还有美国人发起的中亚考查队(民国十年~十九年)、瑞典人发起的西北考查队(民国十六年以后六七年间)在中国作长期的调查,但每次都有国人参加,在中美或中瑞合组的名义下共同进行。如张席禔、钟健、裴文中诸氏之参加中亚队,袁复礼、丁道衡诸氏之参加西北队,成绩异常可观,尤其在古生物方面贡献特大。原来中亚考查队之计画,是想调查我全国的,后以国人群起反对,乃集中于蒙古,至十九年后亦即停止。这是在民元以前的外国人所梦想不到的。抚今思昔,正不知道应作怎样感想!
我对于上述各个机关,不论中央、地方,范围大小,都抱着无限期望。现在人才年多一年,只要经费充裕,自会各向国家或地方需要的标准,逐渐向上进展,那是毫无疑义的。不过我的感想中,要加以商榷的尚有三点:
各个机关还要加上一层密切的连络,至少要完成一个精神上的统一,这是第一点。
调查机关所在的地点,似还未达到均平的分配。现在南京有两个机关,一个属中央研究院,一个属实业部;西南有三个机关,一个属两广,一个属湖南,一个属贵州;四川还有西部科学院;黄河以北七八行省,只北平剩下一个实业部地质调查分所;未免轻重不得其平。这是第二点。
北平原是文化区域,又是地质事业发轫之地,现在虽还留下一个地质调查分所,亦以内容空虚,不适研究,似宜及早加以充实。这是第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