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一章|
总论

说到古代的希腊文学,总不能忘记了雅典(Athens)这个都市。这个雅典,照耀了西洋文化史的第一页。然而雅典却不是古代希腊这民族的什么“首都”——在近代国家的希腊,虽然雅典确是首都。

雅典在那时,只是希腊民族的许多“都市国家”之一;在麦拉松(Marathon)大战前(这麦拉松大战是纪元前四百九十年雅典与波斯间的决胜的大战争),雅典的人口,还只有二万,即在配立克尔(Pericles)治理下(从纪元前460年到429年)的全盛期的雅典,亦不过是十万左右的人口而已。

十万人口的都市,在现代不过是一个大乡村,可是纪元前四百年顷的十万人口的“都市国家”的雅典却成为那时的文化中心,所有古希腊的文学杰作,伟大的建筑雕刻绘画,至今成为世界文艺之瑰宝者,都产生于此时此地。

所以希腊人不是几千万人的大国家的“百姓”,而是几万人的都市国家的“自由市民”。他们的生活是很简朴的,可是他们爱舒服,爱清洁,他们喜欢打扮得整整齐齐。他们每家都有些奴隶。他们把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劳役都交给奴隶们去做,他们自己便有工夫到街头酒店旁议论他们这小小的“都市国家”内的政治,听一个政论家的演说,或是自己对街头的群众演说,攻击时政。如果他的演说得到拥护,他立刻可以做一个执政者。

他们又有工夫到公共剧场里去听一位悲剧家的新作品,到一年中的四次大祭的竞艺会中听一位“合唱诗人”的新作;对于这位悲剧家或合唱诗人的“竞赛之作”,他们都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或赞或贬。

就是这样立脚在奴隶经济上,雅典人建造了他们的“自由的”国家和生活。除了“自然律”的命运而外,他们觉得更没有东西能够限制他们的自由。生活是美丽的,应该享乐死就是死,没有什么神秘;没有未来世界的憧憬,每天兴高采烈地活着。这样的意识在他们的文艺作品中是充分反映着的。

大约在纪元前二千年至一千年之间,从北方来的印度·欧罗巴(Indo-European)族的牧羊的部落侵入了希腊半岛以及沿海诸岛。这些牧羊的部落在历史上就称为赫赫有名的希腊民族。他们所征服的那些岛,原先也是耀着文化的微光的,希腊人就吞进了这些被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文化。直到后来,希腊人又攻下了他们所受惠的文化的堡垒,托洛衣(Troy)——位于小亚细亚北西角的一个用日光烘成的砖头所筑的一个城。

托洛衣大概是从埃及和巴比伦取来了古文化的,约在纪元前二千五百年时,成为伊琴(Aegean)海一带的霸权者。当希腊人在希腊半岛上站定了而且吸取了托洛衣的文化以后,这托洛衣和希腊便成了敌对。

也许因为托洛衣人掠夺了希腊的财物和妇女(所以荷马的史诗《依里亚特》中有美妇人海伦被诱拐的神话),希腊人要报复,这才有攻打托洛衣之举;现在所得希腊古代文学的第一页的托名为荷马所作的《依里亚特》这篇史诗,便是歌咏著这段辽远的史实。

建筑在托洛衣这地点的城堡,现在知道共有九个。荷马时代(即史诗《伊里亚特》时代)的托洛衣证实是第六城,约在纪元前一千二百年顷被希腊的远征军所毁灭了的。德国的考古家休烈曼(Sohliemann,1822-1890)在一八六八年挖掘了五十尺之深,遂发现了那九个城的故址。

在第六城,还看见了一些墙址和奥特赛的诡计所立的“埃立姆(Iliam,便是古希腊人所称的托洛衣)的无顶的塔”。然而这次希腊远征军的回响下传而至数百年后却被许多游行诗人涂满了神话的色彩;这些神话,说不定原来也有若干是从托洛衣借来的。

纪元前四百○四年,政治中心的雅典是失堕了,此后继续有一千年之久成为智识中心。纪元前三百八十七年,波斯攻服了希腊,然而希腊的文化却愈传愈远。

悲剧家由理庇得所避难的马其顿王国的国王菲理泼(Philip)总算在纪元前三百三十八年造成了希腊各小邦的联盟。菲理泼又请希腊的大哲学家亚理士多德教育他的王子亚历山大。就是这位二十岁的青年亚历山大脑子里装满了荷马史诗的精神,在纪元前三百三十六年继位为马其顿国王以后,他要将希腊及地中海一带的民族从波斯的专制政治下解放出来。

大军出发以前,他祷于台耳非神庙;当他到了托洛衣故墟时,他的军队就扎营在伊里亚特的英雄们激战的地方。他奉花圈于阿且里斯(托洛衣战事中的希腊军中最勇敢的战将)的坟墓上,他祷于阿典娜(Athene)神庙:就是这样把荷马史诗的托洛衣战争的英雄的气概煽动着他的远征军,亚历山大征服了世界,所向无敌。

就是这样,荷马的史诗成为希腊人的教育的工具。后来的罗马民族虽说是全部接受了希腊的文化,然而实际上渗入了罗马人骨髓中者,只是后期的希腊哲学的斯都阿学派(Stoic)和伊璧鸠鲁学派(Epicureans);这在希腊那些神的老信仰在罗马人心中死灭了以后,几乎成为罗马人的宗教信仰。

现在我们且从头把古代希腊文学的概略在此下数章叙述出来吧。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