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在各个微博网站上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壮观的场面。140个字符、关注、手机发送、碎片化、公民记者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关键词正在推动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互联网信息传播革命。人们进入了微博时代以后,如同阿拉丁神灯出现的变化,微博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功能一个接一个被挖掘出来,伴随微博上如此多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功能的发现,深度的理论研究已经开始,各种推论正在形成中,并且一次又一次被最后证实;接着,新的期待又在被人酝酿、被人认证。
微博让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半径在扩大,并且让人们在更自由的状态下有选择地沟通。从表面上看,这种选择性的沟通是随意的甚至是无意识的,但是更深入一步观察,这样的选择其实是跟随着话题走的。而话题的选择又是由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情趣、我们的工作内容、我们对商品的审美、我们的生活需要等决定的。我们以不同的话题为圆心,组建起一个又一个认知的网,又因为我们自己的参与而改变这些认知的网的质量和数量。我们更多地依赖这些网去互动、去沟通,并通过这样的形式感知社会、认识社会。
如今,微博越来越风靡。但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获得成功的原因是来自一个简单真理。Twitter的发明人在《Twitter的成功是人性的胜利》这篇文章中解释了它成功的简单道理,这就是“准许用户表达自我,并与他人交流”。正是这种人和人之间的表达与交流的开放性和简单性,让一个看似简单的服务展现了广阔的、迷人的、可能因此改变世界的前景。
在微博上,对话正在成为一种人文运动,掌握对话理念和技巧的人也在成为具有新能力的人。大公司和小企业之间、世界品牌和它的受众之间、明星和粉丝之间、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都会在对话中悄悄改变自己的角色和位置。
在微博上,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这样的场面:一场声势浩大的对话,被人称呼为碎碎语也罢、话痨也罢、街谈巷议也罢,各有各的观点和评论,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参与对话的人的身份虽有如此大的差异,但他们会不顾这种差异而加入讨论,因为他们不愿意落伍。
看微薄,就相当于订了几份报纸。有些微博是好玩的,还有些段子可以在别人的微博那看到。不一定得要自己去关注。在排队、坐车、等待、无聊的时候,微博是极好的消磨时间的办法。睡前看30分钟微博,看着看着就困了,睡得更香。每个人都可以把一些读书的心得,简短地记一条微博。写一下的好处是,梳理思绪,理解得更清楚,有时可当复习再看,温故而知新。当然只是非常简短地记。用笔记下来的东西,在记忆里才长久。
当然,而微博的坏处也有不少。有时看得过瘾了,忘乎所以然,一看就看很久,有点浪费时间。有了微博之后,就不想写长点的东西了,甚至说话也变简单了,懒得啰啰嗦嗦说很多。五花八门的信息和观点太多太多,象潮水一样涌来,很容易把自己淹没,使自己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和用同样多的时间读书相比,看微博得到的知识要少得多。因此,从汲取知识这个角度来看,读书的时间价值比微博大得多。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在微博上花的时间多了,看书的时间就少了,所以微博只能当作一种调剂。当然,读书和微博的功能本就不一样,不能对微博也有对读书这么高的期望。毕竟它还有那么多的好处,只要自己好好利用,自制能力强点,别沉迷就好。
140个字打进去按一个钮就发了,这跟写一篇博客的难度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写一篇博客,可能还会觉得这是一篇正式的文章,还在乎文字是否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