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枝禅
释然 |
本书由新华先锋(出版)(得间)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
代序禅是一枝花
南怀瑾
禅宗,是释迦牟尼佛教的心法,与中国文化精神结合,形成中国佛教,融化古印度佛教哲学最精粹的宗派。中国文化,儒道二家之学为二大主流,如黄河长江,灌溉全国,久已根深蒂固。佛法在后汉、两晋、南北朝间,陆续输入。初期翻译教典经文,名辞语句,多援引老庄或儒书。外来法师如鸠摩罗什,翻译名言,必与此土思想文字,比类发明。什师门下高弟,如僧肇、僧睿辈,名僧道安师弟,以及慧远诸公,皆学问渊博,贯串古今。影响所及,梵语佛法,形成中国化者,势所必至。禅宗本为教外别传,不立语言文字,直指见性之学,一变再变,而成中国特有之宗风,亦理之所必然者。
在佛学中,“禅定”是大小乘共通行持修证的方法,“禅定”的原名为“禅那”,又有中文的翻译为“静虑”,后来取用“禅”的梵文原音,加上一个译意的“定”字,便成为中国佛学惯用的“禅定”。禅宗,虽然不离于禅定的修证,但并不就是禅定,所以又名为心宗,或般若宗。心宗是指禅宗为传佛教的心法,般若是指唐代以后的禅宗,注重般若(智慧)经,与求证智慧的解脱。近世以来,欧洲学者,又有名为达摩宗的,为从印度菩提达摩大师到中国首传禅宗而命名的。
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宗派,它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因为不一定需要文字,所以传到中国以后,就成为中国文化式的佛教了。如果说它是佛教的革新派,那也并不准确,因为它既没有革个什么,也没有新兴个什么,它的宗旨和修行途径,既没有变更本来佛法的面目,也不是中国自己所创造的,只是把印度传来原有的佛教制度,确实痛快地改变一番,既可适合中国文化的民情风俗,又从此建立一个新型的中国佛教气象,而且影响后世各阶层的社会规范。可是它正如佛陀所教的寂默一样,虽然在中国社会里,作了一番伟大的事业,却仍然默默不为人知,但就中国禅宗所创立的制度来说,它对佛法,果然作了一件不平凡的事,同时,对于中国的各阶层社会,也奠定了后世组织的规模。
禅宗固然是中国佛教的,中国佛学的特色,但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整个佛学的体系而言,它的基本宗旨,与最高的目的,并非因与中国文化融会以后,就根本推翻了释迦佛教的主旨,只是在教授法的方式,与表达最高真谛的言辞与方法,产生一种中国文化特出的姿态,而且渗合借用儒、道两家学术思想的名言和作风而已。因此研究禅学,若不全面了解佛学大小乘的学理,遍览经、律、论三藏的经典,明白中国各宗佛学的大义,以及不通佛教修行求证定慧的方法与工夫,只取禅宗的机趣而言,必然不能触及其中心的宗旨与道果,至少,会落在愈走愈偏,愈学愈仄的情况。况且现代印度瑜伽术等类似禅定的工夫,已经普遍展开,在世界各国传布,如果讲禅宗毫无实际的修证经验,恐将被人唾弃,认为是清谈欺世的谎言而已。倘是一个立心学禅的学人,应抱“遁世不见知而无闷”,“确乎而不可拔”的宗旨,决不要因为举世谈禅我亦谈,不肯真诚向学,只图“曲学阿世”,以博取一时的虚誉,那就于人于己,都有莫大的损失了。总之,千万不要忘记,禅宗以证取涅盘妙心,了脱生死而超然于物外为主旨,岂可离了佛学的教理,而徒托空言而已。
本来佛法与禅悟,是属于智慧的造诣,聪明才智,到此一无用处,然而具备真智慧的人,究竟又有多少?如果动辄以六祖自比,早已失其谦虚之德,已经充满了矫慢之情,那与禅宗的宗旨,适己背道而驰了。何况释迦说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宗旨,却在他说过无数的经典以后,才提出这个扫荡执著文字名相的家风,他并非根本就不用文字而直截了当地立此宗旨,这点须要特别注意。总之,佛法与禅宗,都是因时因地适变的教学方法,凡是真智慧人的作为,成功各有千秋,大可不必刻舟求剑,致有回首茫然的结果;不过为学为道,必须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做去,先求人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否则,浪费一生学力,那就太可惜了!
处处皆佛
无畏、无悔是个人成功的最基本条件也是最关键的要素。要想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在自己的人生上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是如果能够时刻都运用好无畏和无悔的性情,你就能够拥有辉煌的人生。
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
少小离家,云山苍苍,心里难免有几分惶恐。
于是他在出发前特地拜访了本地最有名气的一位老和尚,请求指点。
老和尚正在河边临碑练字,用一根树枝在沙地上挥毫写意,见年轻人讨问前程,就随手写了两个字“无畏”。
老和尚并未抬头,只是对他说:“人生四字秘诀,老朽先给你一半,已够施主半生受用。”说完便又自信摹字。
年轻人便觉失落,不甚理解地离开了。
三十年后,这个年轻人已有了一些成就,当然也添了很多伤心事。
归程漫漫,近乡情怯,他又去拜访那位老和尚。
可是老和尚几年前已经过世,僧人取出一个信封交给他,说:“这是师父生前留给你的,说施主日后必然来取,请施主自行打开吧!”
年轻人一振,慎重地接过来拆开封套,只见里面赫然两个字“无悔”。
年轻人顿感万念攒心,涕泪交加,回想自己三十年所得所失,竟然在老和尚一念四字之间,不由得敬由心生,留意已决。
五年之后,同道僧人拿一帖佛寓告已经出家的年轻人,请接住持之事。
年轻人不解,僧人告日:自施主三十年前前来求解,老住持已算准施主今日。
十年后,这位年轻人终成一代宗师。
人生在世,应该把握生命的每一分、每一刻,勤奋不已,勇猛精进!不要过于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而重要视自身素养的修炼。
一天,佛陀问他的弟子:“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什么呢?”
弟子们恭声答道:“佛陀!我们是为了滋养身体,以便保养身体,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
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环视弟子,沉静地问:“那么,你们说说身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是几十年。”一个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个弟子见状,肃穆地说:“人类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嗯,你能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对佛法的了解,仍限于表面。”
他又听到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浮游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
“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人微,对佛法已有了表面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刻。”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被激发起来。又有一个弟子说:“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和朝露没有什么两样,看起来很美丽,可阳光一照,一眨眼的功夫,它就干涸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这时,一个弟子站起身,说:
“佛陀!依弟子看,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他此语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看着佛陀,期待他的开示。
佛陀赞许地说道:“说得好!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像浮游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其实,生命只是一呼一吸!”
人们总是问佛陀:“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呢?”
佛陀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什么话也不说。
但是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出来,看来人们还是对这个问题比较关心的。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佛陀对他的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
弟子急忙拿来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过来靠近我,让我看看蜡烛的光。”
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面前,用手遮掩着,担心风把蜡烛吹灭了。佛陀却训斥道:
“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他就吹灭了蜡烛,问:“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它的火焰到什么地方去了?”
弟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说不上来。
佛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和火焰熄灭是一样的道理,佛陀死了,他就消灭了。因为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火焰是个性,个性存在于整体之中,火焰熄灭了,个性就消失了,但是整体依然存在。不要关心佛死后去哪里了,他去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为佛。等到你们顿悟的时候,你们就不再会问这样的问题了。”
无处青山不道场,
何须策杖礼清凉?
云中纵有金毛现,
正眼观时非吉祥。
--唐-无名禅师
贪嗔勿取
人们常说无欲则刚,人一旦有了贪念,那么就会陷入可怕的境界。禅宗就像一面明镜,可以让每个人看清自己的内心,抛弃自我的陋念。寡欲知足,取得自己应得之份,才能平平安安地过幸福安宁的生活。
从前,有一位菩萨住在罗陀国。该国的商人每次出海采宝时,都把这位菩萨请到船上,希望借助他的力量,化险为夷,平安抵达目的地。后来,菩萨逐渐年老力衰,不愿陪他们出海。可禁不住商人苦苦恳求,他就同意了。
船只朝宝物的所在地前进,这时天空刮起北风,船只偏离了航向,一直向南方漂流。到了第七天,海水竟然变成金色,就像铺了一层黄金一样。
商人们问菩萨:“绿色的海怎么会变成金色呢?”
“我们进人了黄金之海,这里充满了不可胜数的黄金,彼此照耀闪烁,才会呈现出这种情形。我们偏离了航向,非常危险,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回到北方。”不料,船只顺风而行,继续漂向南方。几天后,海水又呈现出白色,好像冰雪世界。
菩萨又对商人说:“现在,我们到了珍珠之海。这里全是珍珠,由于珠色交相辉应,才呈现出这种光芒。但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回到北方。”然而,船只还是顺风而去,继续漂向南方。
几天后,海水三度变化,呈现出青色,无异铺上了青琉璃。菩萨对商人们说:“现在我们来到青色的琉璃海。海里有无数的青色琉璃,由于琉璃颜色相映,才呈现出这种光彩。”
几天后,海水四度变化,又变成红色,好像血海一般。菩萨对商人们说:“现在,我们进人红色的琉璃海,海里充满无数的红色琉璃,由于琉璃颜色相映,才呈现这种光景。”
几天后,海水五度变化,好像流出一片墨汁,到处是漆黑的颜色。接着,远处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声音凄厉,好像猛火点燃了干燥的竹林。而且,当船向南方漂流时,忽然有一根巨大的火柱,从海底掀腾而起,喷薄而出,直向天空。商人们第一次看到如此可怕的情形,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性命难保。
他们唉声叹气,不知所措,最后不得不向菩萨求援。这时,菩萨说道:
“连世间的大丈夫,都会贪生怕死。悲伤绝望只会令人失去理智,大家还是想方设法运用逃离苦海的方便吧。只要得到了这个方便,就能安全到达彼岸。大家不要沮丧,因为这个方便,我已经给你们了,请大家好好念佛吧。”
众人立刻焚香礼拜诸佛,祈求风平浪静。片刻之后,恶风终于停止,大家才脱离险难,到达藏宝之地,如愿以偿地得到许多金银财宝。
这时,菩萨向商人们说:“这些金银财宝,世间难逢。因为诸位前世有过布施,今世才能得到这样珍贵的财货。但是,你们前世广行布施的时候,有过吝啬之心,以致现在遇到恶风,身心备受惊慌苦恼。诸位对这批金银财宝,必须知足。如果贪婪无厌,必然会再次遇到灾难。在诸位寻找财宝的过程中,价值最高的莫过于生命,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啊!”
有一位叫做金碧峰的祖师,已经修成正果,达到了无我无物的境界。有一天,皇帝知道他的神奇,便聘请他为国师,并特别赐给他一只足金铸成的、精美华贵的金钵。见到这个金钵,本已修得一颗无所执之心的金碧峰,也不禁起了凡夫之情,有时甚至是在禅定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只金钵。
当金碧峰禅师寿命将尽的时候,黑白无常二鬼要来捉拿他,但每次来捉拿他,金碧峰都沉浸在禅定之中,这时候,他的身心都是了无踪迹的,所以每次二鬼都是无功而返。后来,二鬼听说金碧峰贪恋金钵,经常在禅定时起心动念想到这只金钵。那时他动了这种念头,身形就会显现。于是,黑白二鬼来到金碧峰禅师的住处,等待时机要捉拿他归案。
这一天,金碧峰又进入禅定中,黑白二鬼仍然无处下手,只好等在一旁。禅定中的金碧峰突然又想起了那只金钵,身形一时显现,二鬼立刻上前捉拿,金碧峰一警觉便马上收了心,霎时间又无影无踪了。
有了这次差点丢掉性命的教训,金碧峰禅师就把皇帝所赐的金钵彻底毁掉了。从此,金碧峰禅师真正达到了无牵无挂的境界,黑白二鬼对他也无可奈何。
无欲则刚啊!我们的缺点是自己造成的,如果能够时时提醒自己,就能不断完善自己,也就不会给人留下任何借口。
诸苦所因,
贪欲为本。
若灭贪欲,
无所依止。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迷途与忘我
我们周围充满了机遇和诱惑,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心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要被一些假象所迷惑,从而迷失自己的归途;忘我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力量源泉,能使时光永恒、品行升华、事业成功!
在大雁山有一位佛光禅师,他在此修行禅定,研习禅道。佛光禅师很善于讲法,他经常把深奥的法理融入到生动的事例中,然后再用简单的诗偈表达出来。
有一次,一位信徒来向他讨教,说:“我曾听说:供养百千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不知百千诸佛有何过?无心道人又有何德?”
佛光禅师用诗偈作答:“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途。”
禅师又解释道:“只因多了一片白云,归巢的鸟雀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因为供养诸佛,心思全在佛上,反而迷失了自己;供养无心道人,却是以无心无念而超越一切。百千诸佛固然无错,可无心道人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 信士又问道:“既然寺院为清净之地,为何还要打鼓敲木鱼?”
佛光禅师仍用诗偈回答他:“直须打出青霄外,免见龙门点头人。”清净的寺院所以敲打木鱼、撞击皮鼓,另有其深义。鱼在水中从不闭眼,所以敲木鱼表示勤奋修炼,永不懈怠;打鼓,是为警示世人,消业增福。
信士又问:“在家既能学佛道,何必出家着僧装?”
佛光禅师还是用诗偈作答:“孔雀虽有七色身,不如鸿鹊能高飞。”在家修行固然很好,但不如出家更能专心致志;孔雀的颜色虽然好看,却比不上大雁能够高飞千里!
信士听后顿悟了其中的道理。
佛光禅师修行参禅专心致志,四方僧人禅客纷纷前来拜访请教。可是,每当弟子前来通报有人向禅师学道时,他总是反问:“谁是禅师?”
佛光禅师专注禅理,就连吃饭时,也在思考什么。弟子见他手拿碗筷不动,就提醒他:“师父,吃饱了吗?”
他竟然忘了自己是在吃饭,反问弟子:“说什么?谁在吃饭?”
由此可见他聚精会神的程度!
农禅是当时修炼的重要方法,佛光禅师身体力行,从不分心。
有一次,弟子担心他太累,提醒他:“师父,您真是太辛苦了!”
佛光禅师却反问道:“谁太辛苦了?”
一天,佛光禅师的弟子大智赴外地参学归来,向师父汇报了自己的见闻体会。接着问道:“师父,我在外二十年,您生活得怎样?”
佛光禅师轻松地答道:“好,好,天天诵经修道,说法著述,犹如在广阔的海洋里遨游,心旷神怡。”
两人谈到半夜,佛光禅师让大智休息,天亮后再谈。可是到了天亮,大智醒来,却听见师父的阵阵诵读声,看来师父又是通宵达旦。到了白天,佛光禅师更忙,没有一丝空闲。不是接待前来拜佛参禅的禅客,就是在禅房里执笔阅改弟子的习卷和撰述讲稿。
大智问道:“师父,二十年来都这么紧张地生活吗?怎么不见您衰老呢?” 佛光禅师笑了笑说:“大智,我可没有时间想到老啊!”
大智听了这句话,终于心有所悟:原来一个人只要具有忘我精神,就能让自己闪烁出永恒的光芒。
一个深切渴望能够早日得悟正道的和尚,发誓要到深山中苦修,希望借着山川的空灵之气,洗净自己的心境,让自己得以早登化境。
一天,和尚在山林中行走,边走边苦思一个经书上解不开的难题。突然他闻到了一股腥味,猛一抬头,前面的山路上,赫然有一只吊睛白额的猛虎,正要扑上前来。
和尚大吃一惊,连忙转身撒腿就跑。情急之下,似乎跑得特别得快。那只老虎在后面远远地追着,和尚愈跑愈快,眼看就可以脱出猛虎的威胁了。
和尚没有想到自己只顾拼命奔跑,丝毫没看清周围的环境。跑着跑着,他竟跑到了一处悬崖上。和尚仍不肯放弃最后一线希望,他快步冲向悬崖边,往下望去,心中想着,悬崖底下若是深涧,自己冒着危险纵身一跳,或许还可以侥幸逃离虎口。
悬崖底下果然是一道极深的山涧,只不过,水中隐隐约约还露出几段枯木似的东西,漂浮在山涧里。和尚仔细看了看,那些枯木竟然是一大群鳄鱼。
正当他思索着该如何处置眼前状况的同时,那只猛虎已经追到。它倏地往前一扑,和尚没有退路了,只能往山涧中一跳,手中却紧紧地抓着悬崖边垂下的一条树藤,就这样让自己凌空悬吊在崖边。
和尚希望凭着自己的臂力,或许还可以支持一会儿,等到老虎失去耐心离去,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这时候,悬崖边不知从哪儿冒出一黑一白两只老鼠,竟不约而同地啃食起和尚手握的那道树藤,眼看两只老鼠再啃几下,树藤就要断了,和尚也将落人鳄鱼的口中。
和尚望着那两只老鼠,心中登时醒悟:这两只老鼠岂不象征白天与黑夜,不断地在啃食人们生命的剩余时光;而老虎、鳄鱼,则是自己一直不愿去坦然面对的恐惧。在生命即将结束的这一刻,和尚终于领悟到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自己活在当下。
就在这一瞬间,老虎、鳄鱼、老鼠全都不见了,和尚好端端地站在山林之中,脸上露出宝光笑容。
诸欲求时苦,
得之多怖畏,
失时怀热恼,
一切无乐时。
--《大智度论卷十七》
敬钟如佛
凡是带有几分禅心就会有所悟有所得。修行在修心,心静自然凉。处理任何事情时,都要有虔诚斋戒、敬钟如佛的禅心,这样何事不成呢?
钟,是佛教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家,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沉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人应及早休息。所以,寺院一天的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
有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地竖耳聆听,待钟声一停,他忍不住召唤侍者,问道:“早晨敲钟的人是谁?”
侍者回答道:“是一个新来的沙弥。”
于是奕尚禅师将沙弥叫来,问道:“今天早晨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敲钟呢?”
沙弥不知禅师为什么问他,便答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只为敲钟而敲钟。”
奕尚禅师问道:“不会吧?你在敲钟时,心里一定想着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那是正心诚意的人才会敲出的声音。”
沙弥想了想说:“其实没有想别的,只是我尚未出家时,家师时常告诫我,敲钟的时候应该要想到钟即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佛。”
奕尚禅师听后非常满意,再三提醒道:“以后处理其他事务时,千万不要忘记保持今天敲钟的禅心。”
这位沙弥从童年起,就养成恭谨的习惯,不但敲钟,做任何事情,动任何念头,都一直记着师父和奕尚禅师的开示,保持敲钟的禅心。他就是后来的森田悟由禅师。
奕尚禅师不但识人,而且从钟声里就能听出一个人的品德,这也是由于他是有禅心的人。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有一个乞丐来找荣西禅师,哭诉道:“禅师,我的妻儿已多日粒米未进。我想尽我的一切努力给他们温饱,可是始终无法办到。连日来的霜雪使我旧病复发,我现在实在是精疲力竭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妻儿都会饿死。禅师!请您帮帮我们吧!
荣西禅师听后颇为同情,但是身边既无钱财,又无食物,如何帮他呢?不得已只好拿出准备装饰佛像的金箔说道:“把这些金箔拿去换钱应急吧!”
听到荣西禅师的这个决定,弟子们都很惊讶,纷纷表示抗议:“老师!那些金箔是替佛像装金用的,您怎么熊轻易地送给别人?”
荣西禅师非常平和地对弟子说:“也许你们无法理解,可是我实在是为尊敬佛陀才这样做的。”弟一子们一时无法领会老师的深意,忿忿地说道,“老师!您说是为了尊敬佛陀才这么做的,那么我们将佛陀圣像变卖以后用来布施,这种不重信仰的行为也是尊敬佛陀吗?”
荣西禅师不再辩解,只是说:“我重视信仰,我尊敬佛陀,即使下地狱,我也要为佛陀这么做!”
弟子们仍然不服,还是嘀咕个没完。荣西禅师于是大声斥责道:“佛陀修道,割肉喂鹰、舍身饲虎在所不惜,佛陀是怎么对待众生的?你们真的了解佛陀吗?”
麝因香重身先死,
蚕因丝多命早亡。
世界从来多缺陷,
幻躯哪得免无常。
--明-憨山德清
沙弥开悟
执著地坚持自己的理想,无怨无悔地投身自己所喜爱的事业,但有时执著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目的,洒脱一些倒是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唐代仰山慧寂禅师,广州人,俗姓叶,九岁时,父母便送他到广州和安寺出家,到了十六岁时,父母又后悔不该送他出家,故又想尽方法,把他接回家来,令他还俗,准备完婚。慧寂知道后,大惊,着急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慧寂的父亲回答道:“从前我和你母亲之所以要送你到寺院里出家,是因为有一个算命先生说你命中犯凶煞,如果不投入僧门,求菩萨的庇护,便无法抚养长大。现在你已经度过了厄运,可以还俗,继承叶家香火,我与你母亲已为你安排好一门美满姻缘,你又何必执意回到寺里过清苦的生活呢?”
慧寂听后,不觉悲痛万分,一方面觉得父母用心良苦,恩情深重,一方面又觉得双亲在利用佛门,以保全儿子生命。如今厄运一过,就要立刻背弃佛门,这种伪善伪信、自私自利的行为,实在是罪过。
想来想去,慧寂决心不造孽缘,不能顺着父母心愿成婚,可是又知道语言上的争执是没有用的,于是就趁家人不注意时,将自己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一刀斩断,鲜血淋漓地盛在盘里,捧着去见双亲,长跪不起地请求道:“孩儿已身入佛门,为正信弟子,此生誓愿求取无上正等正觉,双亲大恩大德,孩儿当时时祈愿回向,却绝不再还俗成家。今断二指以示决心,请双亲成全我的愿心!” 做父母的看到慧寂盘里血渍斑斑的两截断指,知道其意志坚决再难更改,只好让慧寂返回佛门。
后来,慧寂十八岁时,到江西吉州,拜访耽源禅师,传授圆相九十六种;二十一岁,参访灵山禅师,侍从十五年;三十五岁后,领众出世,成为灵山座下的大弟子,创立中国禅宗里“伪仰宗”一派;七十三岁时圆寂,大家都尊称为“小释迦”。
有一位小沙弥,从小就立下了修行成佛的宏愿。可是,他总是想不通,自己投身佛门已三年,师父既不教诵经,又不让拜佛,总是叫自己上山砍柴。要是这样,自己要到何年何月才能悟道呢?
一天,小沙弥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可他脑子里总想着怎样悟道。突然有一只罕见的动物来到了他的跟前,小沙弥好奇地问:“你是什么动物,叫什么名字,怎么长得这样奇怪?”
那只奇怪的动物回答:“我叫‘悟’。”
小沙弥一听,心中非常高兴,想道:好极了,它就是“悟”,我不正想要悟吗?我非把它抓住不可!
想到这里,只听那叫悟的动物敏感地说:“好啊!你一看到我,就想抓住我,我不会让你得逞的!”
小沙弥吓了一跳,心想:果然是悟,居然能知道我在想什么!
这时,悟得意地说:“怎么样,领教了我的厉害了吧?”
小沙弥暗想:好吧,就让你得意,我就骗骗你,装作什么都忘记的样子,然后趁你不防把你抓住!
不料,悟又开口说道:“你别想骗我了,以为我不知道吗?想装作什么都忘记的样子,然后趁我不备把我抓住。是不是?告诉你,那是行不通的!”
小沙弥听到自己的想法又一次被点破,很尴尬,但装着什么也不知道,故意不去搭理它。
悟得寸进尺,小沙弥心中想什么,它就马上全给他抖出来。
这样一来,小沙弥真的有点生气了。他想:这真是个可恶的家伙,居然连我想什么都知道,而且还要说出来,这让我多难堪。
这时,悟又说道:“你生气也没用。因为你心里想什么,我全都知道。”
看来,小沙弥的心思,确实都能被悟捕捉到。
这时,小沙弥开始重新思考:既然我心中想什么,悟全都知道,要抓住它根本不可能,我何必白费心思呢?与其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砍柴吧!何况,我上山就是来砍柴的,抓不到悟也没有什么损失,也没有什么遗憾。
想到这里,他的心情平静下来,专心致志地挥起斧头砍柴。悟闲着无事,站在一旁看他砍柴。
小沙弥越砍越投入,手越来越用力,只听“咔嚓”一声,斧头柄给弄断了。正巧,那断斧头飞了出去,不偏不倚,正好砸在悟的头上,一下子把它打昏了。
小沙弥意外地捉住了悟,心中很高兴。而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自己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原来要想开悟,先要放弃开始的念头,而不能执著于开悟。
在山中的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被要求去买食用油。在离开前,庙里的厨师交给他一个大碗,并严厉地警告:“你一定要小心,你绝对不可以把油洒出来!” 小和尚答应后就下山到城里去厨师指定的店里买油。在上山回庙的路上,他想到厨师凶恶的表情及严厉的告诫,愈想愈觉得紧张。小和尚小心翼翼地端着装满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丝毫不敢左顾右盼。
很不幸的是,在他快到庙门口时,由于没有向前看路,结果踩到了一个坑。虽然没有摔跤,可是却洒掉三分之一的油。小和尚非常懊恼,而且紧张得手都开始发抖,无法把碗端稳。当他回到庙里时,碗中的油就只剩一点儿了。
厨师拿到装油的碗时,当然非常生气,他指着小和尚大骂:“你这个笨蛋,我不是说要小心吗?为什么还是浪费这么多油,真是气死我了。”
小和尚听了很难过,开始掉眼泪。另外一位老和尚听到后就跑来问是怎么回事。了解以后,他就去安抚厨师的情绪,并私下对小和尚说:“我再派你去买一次油。这次我要你在回来的途中,多观察你看到的人和事物,并且需要跟我做一个汇报。”
小和尚想要推卸这个任务,强调自己油都端不好,根本不可能既要端油,还要看风景、做汇报。
不过在老和尚的坚持下,他只有勉强上路了。在回来的途中,小和尚发现其实山路上的风景真是美。远方看得到雄伟的山峰,又有农夫在梯田上耕种。 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边的空地上玩得很开心,而且还有两位老先生在下棋。就在边走边看风景的情形下,不知不觉就回到庙里了。当小和尚把油交给厨师时,发现碗里的油装得满满的,一点都没有少。
木食草衣心似月,
一生无念复无涯。
时人若问居何处,
绿水青山是我家。
--唐-龙牙禅师
弥勒修佛
修佛就像做人和生活一样,对于任何的事情都要有专心致志的态度,耐心等待,最终能有所收获。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获得人生的真谛。
很久以前,有一位已得大觉悟的佛,法名为“一切度王”,降到人世讲说法要。这时群众中有两位比丘,一位名叫“精进辨”,一位名叫“德乐止”,他们一起到一切度王的座前听闻法旨要义。精进辨就是后来的佛陀,德乐止则是弥勒菩萨。
那时,精进辨听闻佛法非常专心,一下子就听懂了,很快就得道,获得了六大神通;但是德乐止却在睡觉,根本不专心听法,所以没有得道。
精进辨对德乐止说:“勤奋修习才能获得道业进步,不可贪图睡眠。”
德乐止听了这句良善的谏言,马上振奋精神,但过不了多久又沉沉入睡。每次他都想:“不行!我一定要振作!”但总是忍不住又睡着。
这天,德乐止来到泉水旁边,在水边静坐,想要入禅定,没多久又昏昏欲睡。精进辨看到了,使用新得到的神通力,变成一只蜜蜂,飞扑到德乐止的眼皮上,做出要刺下去的样子。德乐止被吓醒,马上重新坐正,但没过多久又睡着了。蜜蜂看到德乐止又睡着了,便从他的袖口飞进去,从腋下钻到胸腹,小力刺了他一下。
“啊!好痛!”德乐止感觉到痛楚,一下子惊醒过来,精神陡然振作。
那只蜜蜂从袖口飞出,停在附近一朵鲜花上,德乐止端正挺直的坐着,一直盯着蜜蜂,怕它再飞来,于是提起精神,不再想睡了。
蜜蜂为了帮助德乐止快点悟道,想给他一点启示。它假装在花朵上睡着,睡得正熟时,脚跟站不稳,一阵风将花吹动,蜜蜂便掉入污泥中,然后蜜蜂急忙飞到水面,将身体洗干净再重新飞回来,安静地停止在花朵上,迎着清风唱出美妙的歌声:
“佛陀的道理就像甘醇的露水,一听闻就没有满足的时候。不应松懈怠惰,昏沉的失去体会妙义的感觉,譬如掉落到污泥中,被爱恨和欲念所捆绑。应当精勤修业,不要自恃佛陀常常会在。”
德乐止听到了,心中智慧大放光明,才知道蜜蜂是菩萨的化身,马上证得无生无灭的菩萨境界。
有一次,佛陀和他的侍者走在路上。中午的时候,佛陀饥渴难耐,便对侍者说:“刚才我们不是经过一条小河吗?你去弄些水喝。”
侍者于是拿着容器去盛水。路不远,他一会儿就找到了。可他刚到那里,就有一对商人骑着马从那条小溪经过,溪水被他们弄得浑浊不堪,根本不能喝!
于是侍者转身回去,告诉佛陀:“溪水被那些商人弄脏了,不能喝,还是重新找条小溪吧!我知道前面就有一条小溪,而且溪水非常清澈,离这里也不远,两个时辰就能到。”
佛陀说:“我们离这条小溪近,而且我现在口渴难耐,为什么还要再走两个时辰的路,去找前面的那个小溪呢?你还是到刚才的那个小溪吧。”
侍者满脸不悦地拿着容器又去了,他心想:“刚才不是看了嘛!水那么脏,怎么能喝呢?现在又让我去,这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吗?”
他决定不去了,转身对佛陀说:“我都告诉你了,溪水已经弄脏了,你为什么还要我白跑一趟呢?”
佛陀什么也没有向他解释,说道:“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你现在要做的只是顺从,你肯定不会白跑的!”
侍者只好又去了,可当他再次来到小溪边的时候,却看到溪水是那么的清澈、纯净,泥沙早已经不见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只要耐心等待,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山水君居好,
城隍我今沦。
静闻钟鼓响,
闲对白云村。
--唐-法眼文益
放下屠刀
每个人都有向善的可能,千万不要自暴自弃。与人为善,也就是与己为善。感化别人,首先要让它从罪恶感中解脱出来,这也是一种无上的美德。
禅海从前是一位武士的儿子,一次到江户游玩,做了一位高官的随从。
后来,他与大官的太太两相情悦,十分亲密。纸里包不住火,他俩的私情终于被发现了。在自卫中他杀了那位大官,带着他的太太逃往别处。
他们没有生活来源,却习惯了奢华的生活,后来两人堕落成贼,而女人的贪得无厌使禅海深恶痛绝,他终于离开了她。
禅海到很远的一个寺庙出了家,做了一名游方僧人。为了补偿他的罪过,他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完成一件善举。
他知道某处悬岩上面有条道路非常危险,已断送了不少人的性命。因此,他决心在它下面挖一条隧道,取而代之。
他白天乞食,夜晚挖掘隧道,日日不辍。三十年过去了,一条长达两千多米的隧道,终于挖通了。
在禅海完成这条隧道的前两年,那位大官的儿子已经成为一名剑道高手。他四处寻觅禅海,终于发现了禅海,要置他于死地。
禅海平静地对他说:“我心甘情愿地把我的生命给你。但是,请让我挖成这条隧道,等到这件工作完成的那天,你就可以杀了我。”
于是,这位大官的儿子就耐下性子等待那一天。时间一天天过去,禅海仍在不断地挖着。一晃又是几个月,大官的儿子闲等着感到十分无聊,便开始帮禅海挖掘。等他帮了一年后,对禅海的坚强意志十分钦佩。
隧道终于挖成了,人们可以从它里面安全通过。
禅海放下手中的工具,欣慰地长吁一口气说:“隧道完成了,我心愿已了,现在请你砍去我的头吧。”
那位年轻的复仇者满眼含泪,动情地说道:“你是我的老师呀!我怎能下手砍自己老师的头呢?”
再看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住在大山里的禅师,他们讨论关于美德的问题。这时候,一个强盗也找到了禅师,他跪在禅师面前说:“禅师,我的罪过太大了,很多年来我一直寝食难安,难以摆脱心魔的困扰,所以我才来找你,请你为我澄清心灵。”
禅师对他说:“你找我可能找错人了,我的罪孽可能比你的更深重。”
强盗说:“我做过很多坏事。”
禅师说:“我曾经做的坏事肯定比你还要多。”
强盗又说:“我杀过很多人,闭上眼睛我就能看见他们的鲜血。”
禅师回答说:“我也杀过很多人,我不用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他们的鲜血。” 强盗说:“我做的一些事简直没有人性。”
禅师回答:“我都不敢想那些以前我做的没有人性的事。”
强盗听禅师这么说,就用一种鄙夷的眼睛看了看禅师,说:“既然你是这么一个人,为什么还在这里自称为禅师,还在这里骗人呢!”于是他起身轻松地下山去了。
年轻人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等到那个强盗离去以后,他满脸疑惑地向禅师问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说?我很了解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生中从未杀生。你为什么要把自己说成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呢?难道你没有从那个强盗的眼中看到他已经对你失去信任了吗?”
禅师说道:“他的确已经不信任我了,但是你难道没有从他的眼睛中看到他如释重负的感觉吗?还有什么比这样更能让他弃恶从善呢?”
年轻人激动地说:“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美德!”
远处传来那个强盗欢乐的叫喊声:“我以后再也不做坏人了!”这个声音响彻了山谷。
滔滔不持戒,
兀兀不坐禅。
酽茶三两碗,
意在镢头边。
--唐-仰山慧寂
僧抱秀女
有些事放不下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杂念。放下再放下,这就是排除烦恼、排除忧愁、立身处世的最有效办法。世事变幻,祸福无常。当你遇到一些意外的突发事件时,能否处变不惊,从容应付呢?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平凡的人们很少能做到。只有超脱生死的境界才会做到处事不惊。
坦山和尚天赋聪明而且勤奋好学,他虽然年纪轻轻,但悟道颇深,常常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来,事后却又能让他人深受启发。
一天,坦山和尚准备拜访一位他仰慕已久的高僧,高僧是几百里外一座寺庙的住持。早上,天空阴沉沉的,远处还不时传来阵阵雷声。跟随坦山一同出门的小和尚犹豫了,轻声说:
“快下大雨了,还是等雨停后再走吧。”坦山连头都不抬,拿着伞就跨出了门,边走边说:“出家人怕什么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