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三章 往来于名利之间

持之以恒方可登峰造极

世间最容易的事情往往也是最难做的事情,最难的事情也是最容易的事情。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够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够做到并坚持不懈的,只有极少数的人。

做人与修行一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滴水都能穿石,何况是有无穷生命力的人呢?

善静和尚27岁的时候,弃官出家。他去乐普山投奔元安禅师,禅师令善静管理寺院的菜园,在劳动的过程中修行。

有一天,寺内一位僧人认为自己已经修业成功,可以下山云游了,于是就到元安禅师那里向他辞行。因为下山是要得到禅师批准的。

元安禅师听了僧人的请求,笑着对他说:“四面都是山,你往何处去?”

僧人无法想出其中蕴涵的禅理,只好转身回去。

那僧人无意中走进了寺院的菜园子。

善静正在锄草,看见僧人愁眉苦脸的样子就惊讶地问:“师兄为何苦恼?”

僧人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善静马上想到“四面的山”就是暗指“重重困难”、“层层障碍”。元安禅师实际上是想考考僧人的信念和决心。可惜,僧人参透不了师父的旨意,于是笑着对那僧人说:“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野云飞。”意思是: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高山都无法阻挡。

僧人于是又来到元安禅师那里,对禅师说道:“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野云飞。”

僧人以为师父一定会喜笑颜开地夸奖他,然后准他下山,谁知元安禅师听后,先是一怔,继而眉头一皱,两眼直视僧人道:“这肯定不是你拟的答案!是谁帮助你的?”

僧人见师父已经察觉,于是只好把善静和尚的名字说了出来。

元安禅师对僧人说:“管理菜园的僧人善静和尚,将来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多学着点吧,他都没有提出下山,你还要下山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关键在于自身,只要下定决心,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曾会学士与珊禅师是多年的好朋友。有一次学士外出,偶然遇到了雪窦禅师,于是他就写了封给雪窦,让他到灵隐寺去找珊禅师,珊禅师一定会照顾他的。雪窦禅师欣然接受,然后拜别,云游去了。

一别就是三年,曾会学士因为公事,来到了灵隐寺。他突然想起了三年前曾介绍过雪窦禅师来这里,于是便问珊禅师:“雪窦禅师现在怎么样了?”

珊禅师疑惑地说:“没有这个人呀!是不是搞错了?”

曾会学士说:“怎么会错呢?我亲自介绍他来的!”

珊禅师十分为难,“派人在寺中的上千僧众中寻找了个遍,可是找了一上午,也没有找到这个人。”

曾会学士说:“你还记得拿我介绍信的那个人吗?”

珊禅师摇摇头说:“没有啊!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你写的信呀!”

珊禅师看学士那么着急想找到这个人,于是便和学士一起去找,可是找遍了每一个地方,就是不见雪窦禅师的踪影。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在一个很破的屋子的角落里找到了正在打坐的雪窦禅师。

曾会学士高兴地喊道:“雪窦禅师!”

雪窦见是曾会学士,也感到十分惊喜,他与珊禅师各自作礼。珊禅师一见雪窦禅师就看出了这个和尚将来一定会有不一般的造化。

几人寒暄了一阵,曾会学士问道:“三年前我亲笔写的信你给丢了吗?为什么不给珊禅师看呢?害得你住这样的房子!”

雪窦禅师从衣袖里取出原封未动的信还给曾会,说道:“我只是一个云游的和尚,没有什么渴求,为什么要请托于人呢?”

只要自己努力,就不怕被埋没,付出了就会有回报。但是,不以物小而不为,要知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呢?

还有这样一则故事。

弟子们问禅师:“老师,如何才能成功呢?”

禅师对弟子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禅师示范了一遍,说道:“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次。大家能做到吗?”

弟子们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禅师说:“做完了这件事,一年之后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

弟子们想:“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一个月之后,禅师问弟子们:“我让你们做的事,有谁坚持做了?”大部分的人都骄傲地说道:“我做了!”禅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好!”

又过了一个月,禅师又问:“现在有多少人坚持了?”结果只有一半的人说:“我做了!”

一年过后,禅师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几个人坚持了?”这时,只有一人骄傲地说:“老师,我做了!”

禅师把弟子们都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我曾经说过,做完这件事,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现在我想要告诉你们,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

后来一直坚持做的那个弟子成为了禅师的衣钵传人,在所有的弟子中只有他成功了!

只要锲而不舍,即使蚯蚓都可以上食黄土,下饮甘泉。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卓越的人总能坚持不懈地干好一切。

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应当一切时,勇猛大精进。

--《六十华严经卷五》

超越名利实现内心和谐

世之熙熙皆为利来,世之攘攘皆为利往。世界上人事繁杂,常常让人痛苦不堪,多少人忙碌一生皆为名利,面对诱惑时能够超越名利才能够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禅宗主张超越一切,只有学会超越,才能将世间的喧嚣置之度外,不为外界凡尘之事所烦扰。

神会禅师前去拜见六祖慧能,六祖问他:“你从哪里来?”

神会答道:“没从哪里来。”

六祖问:“为什么不回去?”

神会答:“没有来,谈什么回去?”

“你把生命带来了吗?”

神会答:“带来了。”

“既有生命,应该知道自己生命中的真相了吧?”

神会答:“只有肉身来来去去,没有灵魂往往返返!”

慧能拾起禅杖,打了他一下。

神会毫不躲避,只是高声问:“和尚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

慧能又杖打了三下,才说:“我打你,是痛还是不痛?”

神会答:“感觉痛,又不痛。”

“痛或不痛,有什么意义?”

神会答:“只有俗人才会因为痛而有怨恨之心,木头和石头是不会感觉到痛的。”

“这就是了!生命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观念,舍弃一切尘想与贪欲的。见与不见,又有什么关系?痛与不痛,又能怎样?无法摆脱躯壳的束缚,还谈什么生命的本源?”

慧能又说:“问路的人是因为不知道去路,如果知道,还用问吗?你生命的本源只有自己能够看到,因为你迷失了,所以你才来问我有没有看见你的生命。生命需要自己把握,何必问我见或不见?”

神会默默礼拜合十。

原来,生命就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观念,舍弃一切尘想与贪欲,因为,对于人来说,身外的一切都是多余的。

洞山禅师感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了。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连朝廷也急忙派人赶来。

洞山禅师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净莲般的微笑。他看着满院的僧众,大声说:“我在世间沾了一点闲名,如今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该去除。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

殿前一片寂静,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院子里一片寂静。

忽然,一个前几日才上山的小和尚走到禅师面前,恭敬地顶礼之后,高声说道:“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话刚一出口,所有的人都向他投来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声斥责小沙弥目无尊长,对禅师不敬,有的人埋怨小沙弥无知,院子里闹哄哄的。

洞山禅师听了小和尚的问话,大声笑着说:“好啊!现在我没有闲名了,还是小和尚聪明呀!”于是坐下来闭目合十,就此离去。

小和尚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泪流满面,他看着师父的身体,庆幸在师父圆寂之前,自己还能替师父除去闲名。

过了一会儿,小和尚立刻就被周围的人围了起来,他们责问道:“真是岂有此理!连洞山禅师的法号都不知道,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小和尚看着周围的人,无可奈何地说:“他是我的师父,他的法号我岂能不知?”

“那你为什么要那样问呢?”

小和尚答道:“我那样做就是为了除去师父的闲名!”

一日,一游方和尚来到普陀山,他听说大名鼎鼎的曹山本寂禅师在此参禅打坐,于是便登门拜访。

见到曹山禅师时,他正坐在蒲团上品茶。看到有游僧前来,曹山禅师便拿出寺中最好的茶礼敬宾客。这茶用泉水一冲,真是荷香扑鼻,几杯下肚,整个人分外神清气爽,二人也不言语,只管一心品茶。

想到这茶如此沁人心脾,一定是茶中之极品,和尚不禁开口了:“大师,您认为这世间什么东西最贵重?”

茶香袅袅,曹山的眼光越过窗棂,看见远处丛林里悬挂在枝头的一只死猫,他眉头一皱说:“死猫最贵!”

和尚感到莫名其妙,瞪大了眼睛:“为什么死猫最贵呢?‘死猫挂树头’,是用来比喻东西一文不值,怎么成了世间最贵重的东西了呢?”

曹山禅师轻轻抿了一口茶,意味深长地感叹道:“世人勾心斗角,争名逐利;为争皇位,同室操戈,手足相残。争来斗去,是非成败转头成空。世间无价值的东西才是生命中的至宝,它不会使人在争斗中发狂,不会使人在欲望中痴迷,它可以使人穿透生死的变幻,超越世俗的折磨,从而找到人生的极乐。你说死猫与财色、名利,到底哪个更珍贵呢?”

游僧听后,沉思良久,好像从中找到了恰当的答案。

三十年来海上游,水清鱼现不吞钩。钓竿砍尽重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

--唐·船子德诚

浪子回头金不换

人人都会犯错误,给别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有时可以避免事态恶性发展,甚至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灵魂,使误入歧途的人重归正路,才是最值的欣慰的事情。

佛家不计较出身尊贵还是卑微,也不计较人性的大善与大恶,认为所有的人都是可以被教化的。在佛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有一个小沙弥刚学禅不久,总是爱问禅师一些问题。

这天他又来问无名禅师,他说:“禅师,您曾说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普渡众生,如果碰到一个坏人,他已经丧失了人性,失去了做人的资格,那还要超度他吗?”

禅师没有直接作答,只是拿起笔来,在纸上反写了一个“佛”字,然后禅师问小沙弥道:“这是什么?”

沙弥说:“是一个字,只不过写反了。”

“那它是什么字呢?”禅师紧追不舍。

“一个‘佛’字!”小沙弥毫不含糊。

禅师又接着追问:“那反写的‘佛’字算不算佛字?”

“不算!”沙弥坚定地回答。

“既然不算,那你为什么又说它是个佛字?”

“算!”沙弥马上改口。

“既然算是个字,那你为什么又说它反了呢?”

小沙弥愣了一会儿,不知如何作答。

禅师认真地说:“正写是字,反写也是字。你说它是佛字,又说那是反写的,是因为你心里有真正的‘佛’字的印象。如果你原来就不认识这个字,即使我写反了,你也无法分辨出来,如果只教给你反写的佛字,那么你遇到正写的佛字恐怕就要说是写反了!”

小沙弥似有所悟。

禅师又接着说:“同理而言,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重要的是你能够认识人的本性。当你遇到恶人的时候,能够想办法唤出他的‘本性’,本性既明,便不难度化了。”

善人需要度,恶人更需要度。越是污泥,越能长出清净芙蓉,放下屠刀,便可以立地成佛。世间生灵皆有佛性,何况一个“恶”人呢?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一时的过错,而断送他未来所有的机会。下面这个故事也是关于可不可以成佛的。

一大早起来,寺院门口就吵闹不休,玄素禅师前去询问,了解到原来是一个屠夫想要进寺烧香拜佛,但是寺里的僧人嫌他满手血腥,不肯让他进殿,于是双方就在那里发生了争执。玄素禅师看到了这个景象,立刻阻止了众僧人。

他问道:“因为什么事情在这里吵闹呢?”

旁边的僧人说道:“这个屠户每天杀猪宰牛,双手沾满了血腥与罪孽,怎么能让他玷污了佛门净土!”

旁边的人也附和道:“每天晚上,他家里就会传来猪狗牛羊的哀叫声,听得人心烦,让人无法入睡,像他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到这里来呢?”

玄素禅师说道:“你们这样说就不对了,他身为屠夫,为了生计被迫屠宰生灵,一定于心不安,有很多罪需要忏悔。佛门为十方善人而开,也为度化十方恶人而开。”

屠户满面感激,来到禅师面前说:“方丈慈悲,我杀孽太重,于心不安,于是我想要请方丈和各位法师到我家里去,我准备在家里办斋供养各位,以安慰我不安的心。我们全家斋戒沐浴三日,恳请各位光临寒舍,助我完成这个心愿。”

众人听了他的话,纷纷满脸乌云,摇头不止。玄素禅师却用微笑化解了乌云,他说道:“在佛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只要与佛有缘,就可度他,佛门慈悲,不会舍弃任何人。”

佛门是慈悲的,而人心也是善良的,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更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既要发扬善行,更要帮助走入歧途的人重归正路,浪子回头金不换,只要有心向善,就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只要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就是一个善良的人,应该得到人们的宽容和谅解,更应该得到大家的关爱。

无德禅师教育徒弟非常严格,在他的门下,有一位和尚在走夜路的时候,不小心踏死了一只青蛙。无德禅师知道了以后,就非常严厉地教训:“你怎么可以随便踩死生灵呢?这是犯了杀生大戒,为免恶报轮回,你到后山跳下悬崖舍身谢罪吧!”

和尚一听,刹那间犹如五雷轰顶,这才知道闯下大祸,只好拜别师父,万分伤心地走到悬崖,准备殉身谢罪。

这时,有一个杀猪的屠夫刚巧经过此山,看到和尚跪在路旁哀哀痛哭,便上前问:“小师父!你为什么在此哭得如此伤心?”

和尚回答:“我踏死一只青蛙,师父要我跳崖自杀,忏悔谢罪!”

屠夫一听,顿时悔恨万分地说:“你不过无心踏死一只青蛙,罪孽就这么重,要跳崖才能消业。我天天杀猪,满手血腥,这罪过岂不无量无边,不知有多深多重。你不要跳崖自杀,让我跳吧!让我来代你谢罪赴死!”

屠夫一念忏悔心起,就毫不迟疑地,纵身朝悬崖一跳,正当他随风飞坠,眼见就要命丧深谷之时,一朵祥云冉冉从幽谷中升起,托住了屠夫的身体,救回了他的生命。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沧溟几度变桑田,唯有虚空独湛然。已到岸人休恋筏,未曾度者要须船。

--唐·龟山正原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工作,就难免会犯错误,而知错就该才是最重要的;当别人犯了错误时,要以宽容的心态来加以对待,给他反省改过的机会。

修行学佛之人主张发菩提之心,心胸宽广,慈悲济世救人,以行善为根本,使众生从生死苦海之中得以超脱。

唐代著名的智舜禅师一向在外云游参禅。

有一天,在山上林中打坐,忽然看见一个猎人,打中了一只野鸡,野鸡受伤逃到禅师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

不一会儿,猎人跑来向禅师索要野鸡:“请将我射中的野鸡还给我!”

智舜禅师非常耐心地开导猎人:“它也是一条生命,放过它吧。”

猎人说:“你要知道,那只野鸡可以当我的一盘菜哩!”

猎人一直和智舜禅师纠缠,禅师没有办法,立即拿起行脚时防身的戒刀,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贪婪的猎人,并且说:“这两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鸡,你可以拿去做一盘菜了。”

猎人大惊,终于觉悟到打猎杀生是残忍的事情。

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舍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性,正是禅师慈悲的具体表现。禅者,不单纯是逃避社会,远离人群,禅者更要具有舍己救人的精神,从智舜禅师割耳救野鸡的行为可见一斑。

有位信徒前来拜访赵州禅师,由于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带着歉意地说:“我空手而来!”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

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问说:“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啊?”

“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赵州禅师回答说。

信徒更是疑惑了,问:“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啊?”

赵州禅师说:“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

信徒不解赵州禅师话语中的禅机,满腹疑惑,不禁自言自语:“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啊?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啊?”

赵州禅师这才开示信徒:“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信徒仍然疑惑不解。

赵州禅师说:“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禅性,但你并不缺禅性。要把去恶行善的心提起,要把争名夺利的心放下:作为一个正常人,最根本的就是要认识到行善是自己份内的事情,止恶是自已应尽的责任,何况你是一个禅者,一个有修行的人啊。”

如果世界上只有禅者来行善,那么力量就太小了,乐善好施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但是,有许多时候,即使你是在做好事,也可能会受到别人的误会,在误会面前,你还能够不为所动吗?而白隐禅师却能够做到。

白隐禅师一个人过着平静随和的生活,人们都说他为人纯洁,心地善良。有一次,白隐家附近的一个女孩还没有结婚就怀孕了。她的父母知道这个事情后非常生气,逼着让她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并且发誓要严惩那个不知羞耻的人。那个女孩死活也不肯说,在父母的逼迫下,她承认孩子的父亲是白隐。

那个女孩的父母怒火中烧,前去找白隐理论,说:“平日里以为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没想到你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来!既然做了,就出来承认,收留自己的孩子。”

白隐只说了一句话:“是这样的吗?”

然后就答应收留那个孩子。

孩子出生后,白隐负责照顾他。他从邻居那里得到了牛奶、食物和孩子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照顾那个孩子,不管别人用怎样的眼光来看他。邻居们也都尽全力来帮助他,没有一个人相信白隐是那样的人,但是闲言碎语还是少不了的。

时间已经过去一年了,那个孩子的妈妈因为无法忍受思念孩子的苦痛,将实情告诉了她的父母亲--原来孩子真正的父亲是一个贫寒的年轻人,他们相爱已经有很多年了,因为害怕父母不承认这个女婿,所以才做出那样的事来。事情发生后,女孩因为害怕而不敢把真相说出来,就欺骗她的父母,说那个孩子的父亲是白隐。女孩的父母知道真相后,痛斥自己女儿不该做这样毁他人名声的事情,然后立刻就去找白隐,并把事实的真相告诉他,向他表示深深的歉意,请求他的宽恕,然后要求把孩子带回去。

白隐把孩子送还给他们说:“是这样的吗?”

白隐禅师还是只有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没有提及这一年来所蒙受的不白之冤,和照顾孩子的艰辛。

这个世界上能够置个人利害得失于不顾的又有几人?在蒙受不白之冤的时候,你究竟能够沉默多久?这就看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了。人无完人,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失。

一天晚上,一位老禅师在禅院里散步,忽然发现墙角边有一张把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这位老禅师也不声张,他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着。一会儿,果然有一位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落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老师。小和尚顿时惊惶失措,呆若木鸡般地僵立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但是,更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老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此时此刻,小和尚一定知错明过了,那就没有必要再饶舌训斥了。以后,老禅师也没有再提起这件事情,可是禅院里所有的弟子都知道了这件事情,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在夜里越墙出去闲逛了。

这就是老禅师的肚量,它给犯过错的弟子提供了冷静反省的空间,从而使其幡然醒悟,自戒自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一个宽容的人,到处可以契机应缘,和谐圆满,笑对人生。然而,有时候,普度众生也需要小小的手段,一休娶妻就是一个典型故事。

众所周知,一休是是日本的著名禅师,他是聪明的化身。他是出家之人怎么会娶老婆呢?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有一天,一休正在房内打坐,这时来了一位信徒向他哭诉,原来这位信徒因为治病而债台高筑。现在债主每天都上门来逼债,他整日提心吊胆,半夜才敢回家。这样的日子他真不想过了,真想一死了之。一休婉言相劝,问他除了死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信徒摇摇头说没有,这可让一休为难了。

信徒见状,又大哭起来说:“没法活了,没法活了,只可惜苦了我的女儿,一个人孤伶伶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一休听到这里,忙对他说:“你不是还有一个女儿吗?你可以为她找个女婿,让女婿来帮你还债呀!”

信徒一听这话又愣住了:“师父有所不知!我女儿才刚刚八岁,谁又会娶他呢?”

“那你就把女儿嫁给我吧!我替你还债。”一休微笑着对他说。

信徒听后,大惊失色道:“这……这,你是我的师父,怎么可能做我的女婿?何况我女儿还这么小!”

但是一休并不在意,只是挥挥手对他说:“没问题,我做你的女婿,一定能帮你还债,你就赶快回去准备此事吧!”

信徒回去后将此事告诉了邻居,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一休娶妻的消息轰动了全城。迎亲那天,看热闹的人把寺院门前挤得水泄不通。一休见状立刻在门前摆上桌椅,拿出文房四宝,舞文弄墨起来。随后又拿出他的著作《狂云集》,签名售书。《狂云集》本来就是集诗、歌于一体的著作,再加上一休的签名,更是锦上添花。众人见了自然争相购买,以至于竟然都忘了自己是来凑热闹的了。没过多久,就积了一大箩筐的钱。

一休问信徒:“这些钱够你还债了吗?”

信徒高兴得几乎要流眼泪,连连说:“够了!够了!多谢师父!多谢师父!”他一边说一边准备向一休叩头谢恩。

一休赶忙将他拉起来说道:“好了,好了,问题解决了,我的任务也完成了,女婿我也不用做了,还是做你的师父吧!”说罢转身而去。

人生一世,善良慈悲固然重要,但是聪明机智亦不可少,在世之人,应该把聪明的头脑用在善事上,这才是济世救人。

有个小沙弥从小就离开父母,跟随师父出了家。

一天,师父以慧眼发现小沙弥只剩了十天的寿命。难过之余,只好告诉他,明天起回家好好和父母团聚,十天后再返寺。

十天过去了,想到年纪轻轻的徒弟,从此离开人间,师父不免有些黯然。但就在悲伤中,突见水沙弥活蹦乱跳地从外面回来了,气色红润,精神极佳。师父非常纳闷地问他:“你父母还好吗?回家有没有吃过好的补品?”“父母都好。”小沙弥回答,“没吃过补品。”

“奇怪啊!”师父几乎怀疑自己的神通失灵,再问:“这些天,你是怎么过的?”

小沙弥一五一十细诉了十天的经过,师父不觉有何特别,但猛然灵光一现,急忙道:“你再细说一遍,第一天回家途中风雨之夜的经历。”

原来,那晚风雨交加,有一窝蚂蚁眼看就要被河水冲走,小沙弥一念慈悲,心有不忍,用树叶把蚂蚁收集到一起,然后放在高处后,才拍拍手踏上归途,事后他几乎忘了这件事。

师父说:“你知不知道?你做了件好事,无意中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唐·黄檗希运

谦虚有礼,谦让有度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作为至理箴言,要做到高而不危,满而不溢,才能真正地走向成功。为人处世要讲求谦让有礼,但是也要注意谦让的分寸,因为过分的谦让会让人产生虚伪的感觉。

从前有一个学僧在无德禅师座下学禅,刚开始他还非常专心,学到了不少东西。可是一年之后他自以为学得差不多了,便想下山去四方云游,禅师讲法的时候他什么都听不进去,还常常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无德禅师把这些全看在了眼里。

这天无德禅师决定问清缘由,他找到学僧问道:“这些日子,你听法时经常三心二意,不知是何原因?”

学僧见禅师已识透他的心机,便不再隐瞒什么,他对禅师说:“老师,我这一年来学的东西已经够了,我想去四方云游,到外面去参禅学道。”

“什么是够了呢?”禅师问。

“够了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僧人认真回答。

禅师随手找来一个木盆,然后装满了鹅卵石,对学僧说道:“这一盆石子满了吗?”

“满了。”学僧毫不含糊。

禅师又抓了好几把沙子撒入盆里,沙子漏了下去。

“满了吗?”禅师又问道。

“满了!”学僧还是信心十足。

禅师又抓起一把石灰撒人盆里,石灰也不见了。

“满了吗?”禅师再问。

“好像满了。”学僧的语调有些犹豫。

禅师又顺手往盆里倒了一杯水下去,水不见了。

“满了吗?”禅师又问。

学僧没有说话,跪拜在禅师面前道:“老师,弟子明白了!”

“谦受益,满招损。”不要因为取得了小小的成绩就认为自己不可一世,其实处处都是学问,你的所知道仅仅是九牛一毛,大海里的一滴水而已,因此,学会谦虚才能得到真经。

隐峰禅师跟随马祖禅师三年,自以为已经得道高深,于是就有些洋洋得意。他备好行装,挺起胸脯,辞别马祖禅师,准备到石头希迁禅师处一试禅道。

马祖禅师看出隐峰有些心浮气躁,决定让他自己碰一回钉子,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临行前特意提醒他:“小心啊,石头路滑。”这话一语双关:一是说山高路滑,小心石头绊了栽跟头;实际上却是说那石头禅师机锋了得,弄不好就会碰壁。

隐峰却不以为然,扬长而去。他一路兴高采烈,并未栽什么跟头,不禁更加得意了。一到石头禅师处,隐峰就绕着法座走了一圈,并且得意地问道:“你的宗旨是什么?”石头连看都不看他一眼,而是两眼朝上回答道:“苍天!苍天!”(禅师们经常用苍天来表示自性的虚空。)隐峰无话可对,他知道“石头”的厉害了,这才想起马祖说过的话,于是重新回到马祖处。

马祖听了事情的始末,告诉隐峰:“你再去问,等他再说‘苍天’,你就‘嘘嘘’两声。”因为石头用“苍天”来代表虚空,到底还是有文字的,可这“嘘--嘘”两声,不沾文字!真是妙哉!隐峰仿佛得了个法宝,欣然上路了。

他这次满怀信心,以为天衣无缝了。他还是同样的动作,问了同样的问题,岂料石头却先朝他“嘘嘘”两声,这让他措手不及。他呆在那里,不得其解。怎么自己还没嘘出声,就被噎了回来!

这次他没有了当初的傲慢,丧气而归。他毕恭毕敬地站在马祖面前,听从教诲。马祖点着他的脑门:“我早就对你说过:‘石头路滑’嘛!”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事应当谦虚认真,不要满足于现状。

骄傲不可取,但是过分谦让也要时刻警惕。

克契到佛光禅师那里学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由于个性随和,遇事总会想办法自己打理,尽可能不麻烦别人,就连修行,也是一个人闷着头默默地进行。

一天,佛光禅师问他说:“你来我这儿也有12个年头了,有没有什么问题?要不要坐下来聊聊?”

克契连忙回答:“禅师您已经很忙了,学僧怎好随便打扰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眼,又是三个秋冬。

这天,佛光禅师在路上碰到克契,又有意点拨他,主动问道:“克契啊!你在参禅修道上可有遇到些什么问题吗?有的话就要开口问。”

克契答道:“禅师您那么忙,学僧不好耽误您的时间!”

一年后,克契经过佛光禅师禅房外,禅师再对克契语道:“克契你过来,今天我有空,不妨进禅室来谈谈禅道。”

克契赶忙合掌作礼,不好意思地说:“禅师很忙,我怎能随便浪费您的时间?”

佛光禅师知道克契过分谦虚,这样的话,再怎样参禅,也是无法开悟的,必须要采取更直接的态度了,所以当佛光禅师再次遇到克契的时候,便明白地对克契说:“学道坐禅,要不断参究,你为何老是不来问我呢?”

只见克契仍然应道:“老禅师,您忙!学僧实在是不敢打扰!”

这时,佛光禅师大声喝道:“忙!忙!我究竟是为谁在忙呢?除了别人,我也可以为你忙呀!”佛光禅师这一句“我也可以为你忙”的话,顿时打入了克契的心中。

谦逊固然是种美德,然而过度执著于谦逊,却可能使你错失了开悟的契机。

闭门苦思数年,也许不如与禅师的一席对谈,能使你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看来进退取舍的智能与节度,也是生活与修行的重要功课。

从前有一位居士,他到一所有名的禅院去拜访一位禅师。与禅师见面之后他们谈话非常投机,不知不觉已到了午饭时间,禅师便留居士用餐。

侍者为他们做了两碗面条,面条味道很香,只不过一碗大一碗小。两人坐下,禅师看了一下面条,便将大碗推到居士面前,说:“你吃这个大碗。”

本来按常理居士要谦让一下,将大碗再推回到禅师面前,表示恭敬。没想到居士却看也不看禅师一眼,径自低头大吃起来。禅师见状,双眉紧锁,有些不悦。居士并未察觉,一个人吃得津津有味。

等他吃完,抬头却见禅师的碗筷丝毫未动,于是笑问禅师:“师父为何不吃?”

禅师叹了一口气,一言不发。

居士又笑着说:“师父生我的气啦?嫌我不懂礼仪,只顾自己狼吞虎咽?”

禅师没有答话,只是又叹了一口气。

居士接着问道:“请问禅师,我们如此推来让去,目的是什么?”

“让对方吃大碗。”禅师终于答话了。

“这就对了,让对方吃大碗是最终目的。那么如您所想,争相推来让去,何时将面条吃下肚去?我将大碗面条吃了下去,您心中不悦,难道您谦让的目的不是真心?你吃是吃,我吃也是吃,如此推来让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禅师听完居士的一番话,心中顿悟。

生活中,过分谦让反而成了虚伪,使彼此都处于尴尬的境地。人与人应当坦诚相待,何必过于拘礼呢?

一个年轻人,基于“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郁悒心态,终日深觉自己过得十分不快乐,周围的友人看到他的这种情形,都十分热心地提供许多快乐秘方,或是推荐知名的心理医生,希望能改善年轻人的心情,但均未能奏效。

经过好长时间的折腾,年轻人认为自己的忧郁症状已然绝望,索性放弃寻访名医,找了一座山,打算将自己放逐于山野之间,就此终老一生。一日,正当这个年轻人皱着眉头沿着一道山涧踱步,双眼的余光蓦然发现有位中年和尚坐在溪水中的一块石头上。

“在这人迹罕至的深山里,怎么还会有其他人呢?”年轻人诧异地打量着那个中年和尚,这一看之下,使得年轻人更是惊奇不已。他发现坐在溪中石头上的和尚,眉宇之间充满慈爱安详的神色,眼光极其柔和地望着潺潺的溪水,周身上下,散发着一种令人感觉十分愉悦的非凡特质。

年轻人仔细地想了想,认为一直困惑自己的问题,或许可以从此人的身上获得答案,当下便冲口而出:“嘿!你为什么看起来是那么的喜悦?”

中年和尚丝毫没有遭到惊吓的反应,转头看了看年轻人,眼光中充满智慧地答道:“想要让自己心灵平静、获得无限快乐,先要懂得‘以水为师’……”

年轻人不懂为什么平淡无奇的水,可以发挥如此神奇的效能?接着又开口提出心中的疑问。

和尚开始告诉年轻人其中的奥秘哲思:“水,是万物的根源,充满无限生命的可能。水,不具固定形态,随方就圆,可依任何容器改变它的外形,深谙圆融之道。水,利于万物而不居功,为善而不欲人知。水,能洁净万物,却不与之同流合污,借由三态变化,永远保持纯真本性而不变。水,看似柔弱无比,但却是大自然中最强大的力量。水,服从自然法则,哪里卑下,就往哪里去,拥有谦冲美德。”

有一个年轻人自诩才智过人,一向为此洋洋自得。这个年轻人在偶然的机会里,听到某地有一位颇负盛名的禅师,便不惜长途跋涉,来到禅师的住处,虽口中称道,是想要谦虚地向禅师讨教,请求禅师传授智慧,但实则是想要展露自己非凡的才华,妄想挑战禅师的盛名与权威。

充满智慧的禅师,当然胸中明了年轻人的来意,当下亦不予说破,只是淡淡地笑着并出了一道简单的题目,请年轻人回答。

禅师所出的题目是,有两个小孩一起相约打扫烟囱,工作结束之后,甲小孩的脸上被烟囱的煤灰弄得奇脏无比;乙小孩的脸上,则是干净如常,连一点儿煤烟都没有。禅师问年轻人,这两个小孩当中,哪一个会去洗脸?

年轻人毫不犹豫地便回答:“当然是乙小孩,他看到甲的脸上那么脏,心想,自己的脸上一定也和他的一样脏,所以乙小孩一定会马上洗脸。”

禅师缓缓地摇头,微笑道:“不对。”

年轻人迟疑了一会儿,又辩白道:“难道会是甲小孩?他从乙小孩的眼瞳当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知道自己的脸上很脏,所以--”

禅师还是摇头,沉着地说:“还是不对。”

年轻人满腹的自信在此刻完全被击垮,他讷讷地问道:“那么,敢问大师,是他们俩人一起去洗脸吗?”

禅师依然摇着头,说道:“这也不是答案,问题的重点在于,两个小孩一起去打扫烟囱时,不可能只有一个人脸上弄脏,两个小孩的脸上应该都有煤烟。题目本身就出错了,其中大有问题。从你的回答当中,可以看到你对问题未能做通盘了解,更能够清楚地看到,你对许多事物欠缺深谋远虑。”

年轻人愣在当场,沉思了许久,终于又抬起头来,羞愧地对禅师道:“我知道自己的肤浅之处了,尚请大师教诲。”

拨草占风辨正邪,先须拈去眼中沙。举头若味天皇饼,虚心难吃赵州茶。

--宋·黄龙慧南

放松心情,坦然面对

只有内心清净,才能得到幸福,遇到任何逆境,才会自然放得下,才能解脱自在,远离烦恼,这样才能真正懂得人生的幸福。一个人无论他地位如何,过着哪一种生活,只要他内心清净、安谧就可以过得幸福。

崛多禅师游历到太原定襄县历村,看见神秀大师的弟子结草为庵,独自坐禅。

禅师问:“你在干什么呢?”

僧人回答:“探寻清静。”

禅师问:“你是什么人?清静又为何物呢?”

僧人起立礼拜,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请您指点。”

禅师问:“何不探寻自己的内心、何不让自己的内心清静?否则,让谁来给你清静呢?”

僧人听后,当即领悟了其中的禅理。

人都在追求幸福,幸福从哪里来?幸福应从内心清净中来,世界上的种种繁华虚荣,并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因为刺激只能是片刻的,无法永恒,运用耳、鼻、舌、身、意所求来的感官快乐往往都是暂时的,好比看一场电影或者听一场演奏,场散,曲终,终有结束。世间的真相就是无常,有生必有灭,有聚必有散,有合必有离,一切皆如梦幻泡影。

有一天,李端愿太尉问昙颖禅师:“禅师!请问人们常说的地狱,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

昙颖禅师回答说:“无中说有,如同眼见幻境,似有还无;太尉现在从有中死无,实在好笑。如果人眼看到了地狱,那么心里为什么看不见天堂呢?天堂与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太尉内心平静而无忧虑,自然也就没有疑惑了。”

太尉发问:“那么,内心如何无忧虑呢?”

昙颖禅师回答:“善恶都不思量。”

太尉又问:“不思量后,那心归何处啊?”

昙颖禅师说:“心无所归。”

太尉再问:“人如果死了,归到哪里呢?”

昙颖禅师问:“不知道生,怎么知道死啊?”

太尉说:“可是生我早已经知晓了的。”

昙颖禅师又问:“那么,你说说生从何来?”

太尉正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说:“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啊?”

太尉说:“是啊,只知道人生漫长,却没有发现岁月磋跎。”

昙颖禅师说:“百年如同一场梦。”

百年如同一场大梦,人更应该珍惜现在,减少忧虑,淡薄明志,宁静致远。人生每一个梦的实现,每一份由此而来的快乐,都是生命之歌的一个动听音符,都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美丽足印。我们应该使我们的心理具有弹性,放松心情,享受现在。

只有放松了心情,才会达到更高的境界,就像下面故事中洪川大师写字一样。

通常,到过黄蘖寺的游人,都会见到“第一义谛”四个大字悬在它的小门之上,而爱好书法艺术的游客,都会将之当作一件书法杰作倍加赞赏,查其来历,是出于洪川之手,约作于两百年前。

洪川大师将此四字写在纸上,复由雕工放大,刻于木板上面。在他写此四字之前,他的一名坦率的门人不知为他磨了多少墨汁,但也作了不少批评。

“这幅写得不好。”洪川大师写了第一幅后,他批评说。

“这一幅呢?”洪川大师问。

“不佳。比前一幅还差。”这位弟子说。

洪川大师耐着性子一连写了八十四幅“第一义谛”,仍然得不到这位弟子的赞许。

最后在他这位弟子离开的片刻时间,他心想:这下我可避开他那锐利的眼光了。于是,在心无所羁的情况下,洪川大师自自在在地挥就了“第一义谛”四个大字。他的弟子回来看了说:“神品!”

为什么洪川大师在弟子锐利眼光盯着的时候一直没有把字写好,而等弟子不在的时候,居然把字写好了呢?原因就在于他放松了自己的神经,不在乎外界的评价,不顾虑可能的结果,自由自在地进行发挥。在紧张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太需要放松自己的心情了啊!

有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十分厌倦战争,也厌倦了世间的你争我斗。于是,他特地来找一位有名的禅师,要求出家为僧。

将军对禅师诚恳地说:“禅师!我现在已经看破红尘了。请禅师收留我出家为僧,让我做您的弟子吧。”

禅师回答:“你有家庭,有太多的尘缘,心性火气也太重,你还不能出家,再等等吧。”

将军急忙说:“我现在什么都能够放下的。妻子、儿女也都不是问题,请您立即为我剃度吧。我实在厌倦了世间的争斗了。”

然后禅师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将军无奈只能暂时作罢。

一天,将军起了个大早,赶到寺里拜佛。老禅师一看到他就说:“将军为什么这么早就来拜佛呢?”

将军回答:“为了除去心头火。”

禅师当场就做了一首偈语给他,大致的意思是:“起得这么早,不怕妻子偷人吗?”

将军一听,大怒:“你这个老和尚,怎么信口开河,言语伤人?”

禅师长叹一声道:“轻轻一撩拨,心火又燃烧,你这样暴躁的脾气,还谈什么除去心头火呢?”

放松心情,就是要淡泊明志,使自己的心情不为外界所干扰,仅仅是口头上说自己看破红尘是没有用的,重要的在于内心。

心本绝尘何用洗,身中无病岂求医。欲知是佛非身处,明镜高悬未照时。

--唐·龟山智真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