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肯定自己
你就是佛,佛就是你,在生活中,要敢于肯定自己,不要受他人所左右,更不要看低自己,正确地,勇敢地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生活,走向成功。
“即心是佛”是马祖学禅的心得。马祖俗姓马,法号道一,“马祖”是中唐以后弟子们出于对道一法师的敬重才这样称呼他的。他曾在福州入弘禅宗,普度众生。
各地出家人都很仰慕马祖。有一次,一位名叫法常的和尚从大梅山来见他。
马祖问道:“你来这里有什么事?”
法常答道:“我来求佛法。”
马祖又问:“求什么法?”
法常恭敬地说:“向你请教!”
马祖合掌,接着又合眼,嘴里吐出四个字:“即心是佛。”
法常听了,顿时开悟,谢过马祖,回到自己平时参禅的地方。
过了一段时间,马祖想起了法常,就派一位弟子前去探望,看看他对“即心是佛”四字是否真正悟通。
弟子找到法常,一进门就看见法常在专心参禅,于是开口便问:“禅师,你从前在马祖那里曾经得到什么见识?”
法常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合掌合眼,一心参禅。
弟子见法常聚精会神,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就大声喊:“马祖过去跟您说过什么?”
法常答话了:“即心是佛。”
弟子接着又说:“马祖现在说‘非心非佛’,不再说‘即心是佛了’!”
法常听罢,长叹一声:“这个老汉捉弄人,让他‘非心非佛’吧,我还是‘即心是佛’。”
弟子回去见到马祖,把法常的情况细述一遍。马祖感到法常悟得透彻,脚踏实地,心不受扰,不禁合掌欢喜,对众弟子说:“梅子熟了!”
此话一语双关,表面上实说法常所住的大梅山上的梅子已成熟,暗中却指法常的功夫已经到家了。
有个人为南阳慧忠国师做了30年侍者,慧忠国师看他一直任劳任怨,忠心耿耿,所以想要对他有所报答,帮助他早日开悟。有一天,慧忠国师像往常一样喊道:“侍者!”侍者听到国师叫他,以为慧忠国师有什么事要他帮忙,于是立刻回答道:“国师!要我做什么事吗?”
国师听到他这样的回答感到无可奈何,说道:“没什么事要你做的!”
过了一会,国师又喊道:“侍者!”
侍者又是和第一次一样的问道。
慧忠国师又回答他道:“没什么事要你做!”
这样反复了几次以后,国师喊道:“佛祖!佛祖!”
侍者听到慧忠国师这样喊,感到非常不解,于是问道:
“国师!您在叫谁呀?”
国师看他愚笨,万般无奈地启示他道:“我叫的就是你呀!”
侍者仍然不明白地说道:“国师,我不是佛祖,而是你的侍者呀!你糊涂了吗?”
慧忠国师看他如此不可教化,便说道:“不是我不想点拨你,实在是你太辜负我了呀!”
侍者回答道:“国师!不管到什么时候,我永远都不会辜负你,我永远是你最忠实的侍者,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慧忠的眼光暗淡下去。有的人为什么只会应声、被动?进退都跟着别人走,就不会想到自己的存在!难道他不能感觉自己的心魂,接触自己真正的生命吗?
慧忠国师道:“还说不辜负我,事实上你已经辜负我了,我的良苦用心你完全不明白。你只承认自己是侍者,而不承认自己是佛祖,佛祖与众生其实并没有区别。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因为众生不承认自己是佛祖。实在是太遗憾了!”
人人都可以是佛,为何非要把自己定位为众生呢?人人都可以成为将军,为何非要一辈子当一个士兵呢?就是因为,你常常看低自己。
有一次,一位学僧问惟宽禅师:“狗有佛性吗?”
惟宽禅师答道:“狗是有佛性的。”
“马有佛性吗?”
“马是有佛性的。”
“为什么这些动物都有佛性呢?”
“因为它们都是众生,众生均有佛性。”
“既然这样,那么你有佛性吗?”
“我没有佛性。”
“那为什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你没有?”
“因为我不是你所说的众生。”
“你不是众生,是佛吗?”
“我不是佛。”
“那你究竟是什么?”
“我不是一个‘什么’!”
“佛性到底是什么?是我们能看到,或是能想到,或是能感觉到的吗?”
“什么也不能,只能悟到。”
惟宽禅师反过来问学僧:“荒田没有水,瘠土没有肥,能耕吗?”
学僧答道:“不能。”
“往荒田里注水,往瘠土上施肥,就一定能种出粮食吗?”
“恐怕不能吧!”
“香里有没有佛?油里有没有佛?”
“没有。”
“买香油,买油烧能烧出佛吗?”
“当然不能!佛到底是什么?”
惟宽禅师最后说:“真正的佛,是一种澄静的智慧,一种明亮的作为,不是烧香叩头就能得到的。事事妙圆,处处空寂,无争执,无欲望,一切都可以放下或者牺牲,这就是真佛!自我就是佛,佛就是自我。”
佛就是自我,自我就是佛。成佛与做人一样,它需要智慧和积极的行动,重要的是自己的胆量和魄力。
一天,一个青年去拜见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慧能一看他就知道是佛门龙象。于是问道:“你从哪里来?”
青年恭敬地说:“从不远的地方来。”
慧能心想:“这么小的年纪就有如此造化,真是难得!”
于是又问道:“你的生命在哪里?”
年轻人答道:“生命?我早就忘记了!”
慧能十分欣喜,召唤少年向前近来:“好好说,你府上是哪里?”
“渐中。”
“来拜见我是为了什么事?”
少年说:“世间均是垃圾,无处容身,请师父收我为徒。”
慧能为了考验他出家的决心,笑着说:“不要出家!”
少年坚定地说:“不要不出家!”
后来,这个青年继承了六祖的衣钵,成为著名的南阳慧忠禅师。
慧忠禅师在河南的深山里苦修了40年,与世人隔绝,没有任何烦恼与欲念,终于见到了清明的世界。
有个僧人问他:“怎样可以成佛?”
南阳慧忠微笑:“放下、忘掉。”
“怎样才能物我两忘?”
“超越一切,无欲无求!”
“佛是什么?”
慧忠扬眉大笑:“佛就是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想一念,你就是佛。”
心中有佛,则自身就是佛。在生活中,只有心中先有了明确的想法,才会有积极的行动。要知道你是伟大的,除了你自己,没人能够打败你。
寻师认得本心源,两岸俱玄一不全。是佛不须更觅佛,只应如此更忘缘。
--唐·龟山正原
认识你自己
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就是认识你自己,只有我们真正认识了自己之后才能认识整个世界。而认识自己比认识整个世界要困难多了,给我们造成困惑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禅院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智闲禅师,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前辈支使和指教。”
智闲禅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熟悉一下寺里的众僧吧。”
第二天,小和尚又来见智闲禅师,诚恳的说:“众僧我都认识了,下边该做什么呢?”
智闲禅师微微一笑,说:“肯定还有遗漏,接着去了解、去认识吧。”
三天后,小和尚再次来见智闲禅师,满有把握的说:“所有僧侣我都认识了,我想找点事情做。”
智闲禅师微微一笑,因势利导的说:“还有一人,你没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特别重要!”
小和尚满腹狐疑地走出禅师的禅房,一个人一个人地寻问着、一间屋一间屋地寻找着。在阳光里、在月光下,他一遍遍地琢磨、一遍遍地寻思着。
不知过了多少天,一头雾水的小和尚,在一口水井里忽然看到自己的身影,他豁然顿悟了,赶忙跑去见老禅师……
其实,世界上有一个人,离你最近也最远;世界上有一个人,与你最亲也最疏;世界上有一个人你常常想起,也最容易忘记。而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唐朝时在江西有一位猎人,他非常喜欢打猎,但却厌恶出家人。
有一次,他追赶一只小鹿,小鹿为了逃命,慌不择路,竟然跑到了马祖道一禅师的禅院里。猎人直奔禅院而来。正好碰到马祖禅师在寺院门口,那人下马问马祖道一禅师:“师父,有没有看见一只小鹿从这里经过?”
马祖道一禅师反问:“你是什么人?为何追一只小鹿?”
那人回答:“我是猎人。”
马祖禅师一听来了兴趣,接着又问:“那你一定懂得箭术?”
猎人很自豪地回答:“当然懂得。”
“那你一箭能射中几只鹿?”马祖问。
那人回答说:“一箭就射一只。”
马祖禅师说:“那你不懂得射箭术!”
那人愣了,有些莫名其妙,不服气地问道:“难道大师也懂得射箭术?”
马祖道一禅师反问他:“你不相信吗?”
“不敢,不敢,”那人有些纳闷,“请问大师一箭射几只鹿?”
马祖道一禅师平静地回答:“我一箭能射一群。”
那人有些惊讶:“它们都有生命,大师何必非要一箭射一群呢?”
马祖道一禅师反问道:“射一只是射,射一群也是射,都有生命,有什么不同呢?”猎人无言以对。
马祖禅师接着说道:“你既然知道它们都是有生命的,你为什么只知道射它,而不自己射自己呢?”
猎人听后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诚惶诚恐地说:“大师叫我自己射自己,我怎么下得了手呢?”
马祖禅师说:“你已被困惑很久,今天是该觉悟的时候了。”
猎人听后,立即丢弓折箭,拔刀削发,跪在马祖道一禅师面前,决心皈依佛门。
在大雁山有一位佛光禅师,他在此修行禅定,研习禅道。佛光禅师很善于讲法,他经常把深奥的法理融入到生动的事例中,然后再用简单的诗偈表达出来。
有一次,一位信徒来向他讨教,说:“我曾听说:供养百千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不知百千诸佛有何过?无心道人又有何德?”
佛光禅师用诗偈作答:“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途。”
禅师又解释道:“只因多了一片白云,归巢的鸟雀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因为供养诸佛,心思全在佛上,反而迷失了自己;供养无心道人,却是以无心无念而超越一切。百千诸佛固然无错,可无心道人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
信士又问道:“既然寺院为清净之地,为何还要打鼓敲木鱼?”
佛光禅师仍用诗偈回答他:“直须打出青霄外,免见龙门点头人。”清净的寺院所以敲打木鱼、撞击皮鼓,另有其深义。鱼在水中从不闭眼,所以敲木鱼表示勤奋修炼,永不懈怠;打鼓,是为警示世人,消业增福。
信士又问:“在家既能学佛道,何必出家着僧装?”
佛光禅师还是用诗偈作答:“孔雀虽有七色身,不如鸿鹄能高飞。”在家修行固然很好,但不如出家更能专心致志;孔雀的颜色虽然好看,却比不上大雁能够高飞千里!
信士听后顿悟了其中的道理。
有一天,释迦牟尼传教时正走在一座风景秀丽的山上,迎面走来一群青年男女。
“尊者,您是否看见一个年轻的女子从您来的路上走过?”
释迦牟尼无言地摇摇头。
他们不清楚释迦牟尼摇头的意思,是表示没有看见呢?还是表示不清楚那女子的模样呢?于是大家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描述她脸蛋长得如何如何漂亮,有的描述她衣服穿得如何如何鲜艳……
从他们的话中,释迦牟尼得知,原来这群结伴出来玩耍的年轻人,都是一对对夫妻。只有一个小伙子还没有结婚,就带了一个女子一起出游。
谁知这个女子非常贪心,趁大家玩得正在兴头上,就偷了那小伙子的钱和几件心爱的东西,悄悄地溜走了。小伙子发现后,气得嘴唇发紫。大家都很同情他,于是帮他一起四处寻找,发誓一定要抓到那个女贼。
释迦牟尼耐心地听完了他们的叙述,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这群年轻人,语重心长地说道:
“年轻人啊!你们找那个女子,花了这么大力气,可以说是十分认真了。然而你们可知道,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更需要赶快找到不可!年轻人,你们想想看,是去找那个女子重要,还是寻找自己重要呢?”
年轻人张口结舌,陷入了沉思。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来时欢喜去时悲,合眼朦胧又是谁?
--清·顺治
身怀宝藏不自知
有多少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我们往往怨天尤人,觉得世道不公平,自己一无所有,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自身便是最大的宝藏。
大珠慧海最初参见马祖道一禅师时,马祖道一禅师问道:“你从何处来?”
大珠慧海答道:“我从越州大云寺来。”
马祖道一禅师又问道:“你来我这里有何事?”
大珠慧海答道:“我来贵处求佛法。”
马祖道一禅师再问道:“我这里一无所有,求什么佛法?自家宝藏都不顾惜,却跑出家来乱求什么!”
大珠慧海感到很疑惑,反问道:“不知哪个是自家宝藏?”
马祖道一禅师答道:“就是现在站在我面前问我的人,这便是你的宝藏。一切都具备和充足,没有什么欠缺的,使用起来自由自在,你何必还要向外求呢?”
大珠慧海顿悟,认识到自己的本源心性,于是情不自禁地连连拜谢马祖道一禅师。
我们自己往往对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总以为自己一无所有,从不从自身出发,来挖掘自己无限的潜能。我们可以再看另外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个孤儿,生活无依无靠,既没田地可以种,也没有钱用来经商,他十分迷茫和彷徨,整天过着流浪与乞讨的日子,没有人看得起他。有一天,他感觉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便去拜见一位高僧,向他求教。
高僧把他带到一处杂草丛生的乱石旁,指着一块石头说:“明天早晨,你把它拿到集市去卖。但要记住,无论多少人出多少钱要买这块石头,你都不要卖。”
孤儿满腹狐疑,心想这块石头虽然不错,但怎么会有人花钱买呢?但是他还是抱着石头来到集市内,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蹲下来叫卖石头。
可是,那毕竟是一块石头啊,根本没有人把它放在眼里。第一天过去了,第二天又过去了,依然无人问津。直到第三天,才有人来询问。第四天,真的有人想要买这块石头了。第五天,那块石头已经能卖到一个很好的价钱了。
孤儿回到寺庙里,兴奋地向高僧报告:“想不到一块石头值那么多钱。”
高僧笑笑说:“明天拿到黄金市场上去,记住,无论人家出多少钱都不能卖。”
孤儿又把石头拿到黄金市场去,一天、两天过去了,第三天,又有人围过来问,几天以后问价的人越来越多,价格也已被抬得高出了黄金的价格,而孤儿依然不卖。但越是这样,人们的好奇心就越大,石头的价格被抬得越来越高。
孤儿又去找高僧,高僧说:“你再把石头拿到珠宝市场去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孤儿把石头拿到珠宝市场,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到最后,石头的价格已被炒得比珠宝的价格还要高。由于孤儿无论如何都不卖,更是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对此,孤儿大惑不解,去请教高僧。
高僧说:“世上人与物皆如此,如果你认定自己是块陋石,那么你可能永远只是一块陋石;如果你坚信自己是一块无价的宝石,那么你就是无价的宝石。”
我们自身就是一个无穷的宝藏,可是有多少人能够认识到呢?
有一次,石屋禅师和一个偶遇的青年男子结伴同行,天黑了,那个男子邀请禅师去他们家过夜,对他说道:“天色已晚,不如在我家过夜,明日一早再行赶路?”
禅师向他道谢,与他一同来到了他家。半夜的时候,禅师听见有人蹑手蹑脚地来到了他的屋子里,禅师大喝一声:“谁!”
那人被吓得跪在地上,禅师揭去他脸上蒙着的黑布一看,原来是白天和他同行的青年男子。
“怎么是你?哦,我知道了,原来你留我过夜是为了这个!我一个和尚能有多少钱!你要干就去干大买卖!”
那男子说道:“原来是同道中人!你能教我怎么干大买卖吗?”他的态度是那么恳切,那么虔诚。
禅师看他这样,对他说道:“可惜呀!你放着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不去学,却来做这样的小买卖。这种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你想要吗?”
“这种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在哪里?”
禅师突然紧紧抓住男子的衣襟,厉声喝道:“它就在你的怀里,你却不知道,身怀宝藏却自甘堕落,枉费了父母给你的身子!”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这个人从此改邪归正,拜石屋和尚为师,后来居然成为一名著名的禅僧。
艳冶随朝露,馨香还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唐·法眼文益
让心灵保持清净
世间充斥着欲望、诱惑、困扰,一不留心便会陷入人生的困境。即使是终日颂读禅经也未必能够寻到安宁,关键在于清心,心静则万事宁。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日打坐,便问:“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吗?”
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
弟子们都感到迷茫。
慧能禅师接着说:“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地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弟子躬身问:“那么,怎样才能去除妄念、不被世间的物象所迷惑呢?”
慧能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生愚痴,处处都是苦海。”
禅师的话唤醒了弟子们,他们终于醒悟。
在普通人看来,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对立的,但真正的人却知道它们都是人的意识,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世间的万物皆是虚幻,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终点。财富、成就名位和功勋对于生命来说只不过是灰尘与飞烟,而心乱就是因为身在尘世,心静则是因为身在禅中,没有中断就没有连续,没有来也就没有去。
从前有位佛教徒,天天手持鲜花到寺院去供拜佛像,坚持不懈,从不间断。
寺院里的无法禅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间,称赞他道:“你常用鲜花供佛,来世一定会得端庄福报。”
这位佛教徒听了非常高兴,便问无法禅师:
“大师,我到寺院用鲜花供佛,每次心中如同甘露冲洗般的清净。可是,在家中我又往往被冗杂的家事搅得心神不定,在街市间往往被尘嚣搅得神志不清。请大师启迪,怎样才能使我常保清净呢?”
无法禅师反问他:“那么你知道如何使得鲜花长期保持鲜活吗?”
“那容易呀!只要天天换水,去掉烂梗,花朵就能够保持鲜活了。”
无法禅师满面笑容:“那就对了,要让自己的心常保清净,就和你说的情形相似!要想净化身心,就要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这位佛教徒顶礼谢过大师:“大师德高望重,能够让我顿悟,我今后一定常来寺院向大师请教,还想搬到寺院,住上一段时间,过过修行的生活,并分享鼓钟梵呗的清净日子。”
无法禅师敛住笑容,指着这位信徒说:“你的身体就如同寺院,你的双耳就如同菩提,你跳动的脉搏就如同钟鼓,你的胸腔呼吸就如同梵呗,你的言辞举止间无处不可以清净。为什么一定要执著于寺院的形相,非要住在寺院修行呢?修行重在修心呀!”
修心才能修道,光讲究形式,内心得不到一点清净,如何能求得佛法。万事皆空,唯有心存。万事皆存,唯有心静。
一次印宗和尚正在堂上讲法,下面数百名僧众鸦雀无声,认真听讲。这时一阵清风吹来,门外几面幡旗迎风招展,两个小僧看在眼里,不禁争论起来。
一僧说:“风吹幡动。”
另一个说:“你错了,是幡在动,与风何干?”
“不对,风不吹动,幡自己会动吗?”
“那你又错了,清风吹来,那大殿怎么不会动呢?”
两个人的争论引起了印宗禅师的注意,他停止了讲法,微笑着静听弟子们辩论。
弟子们看到禅师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过来了,于是大家纷纷争着讨论这个问题。有的说风动,有的说幡动,争得不可开交。这时坐在大殿角落里的一个小和尚站了起来。
他对众僧说:“你们不要争了。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他话语一出,立刻惊呆了众僧。这时印宗禅师也微微点头,向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这个人就是后来禅宗的六祖慧能。
风动或幡动都有自己的道理,都说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然而最根本的还是他们的心中对外物起了念头。
菩萨未曾染著色,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住一切诸三昧,所有功德悉迥向。
--《华严经卷四十》
换个角度看问题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地去体谅别人呢?又有几个人能够体谅自己呢?但是,如果互不体谅,那么生活将会痛苦不堪,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体谅别人,体谅自己,让生活充满乐趣!
对于每个人来说,如何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是需要学习的,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使自己遭受灭顶之灾,因此,出家之人也特别看重为人处世之道。
赵州禅师是著名的高僧,他不仅禅功高深,而且有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之道。
当朝皇帝崇尚佛教,这天他带领众人特地来拜访赵州禅师。此时赵州禅师正卧病在床,他躺着对皇上说道:“陛下!我现已老迈,且有病在身,虽然您特地来看我,但我实在无力下床接待您,请勿见怪。”
皇上听后不但没有怪罪,反而对禅师尊重有加,并赐予他袈裟禅杖各一件。
本地的赵王听说此事也专程来拜访。没想到这次赵州禅师却亲自下床到客堂迎接,此举令赵王有些受宠若惊。他第二天马上派遣一位门人送礼品给赵州禅师。听到侍者禀报,赵州禅师这回却下床来到门外迎接。
弟子们大惑不解,事后问赵州禅师:“皇上来时,你在床上迎接;赵王来时,你下床到客堂迎接;而门人来时你为何反倒出门迎接了呢?”
赵州禅师解释说:“你们有所不知,我待客有三等分别:上等人来时,我在床上用本来面目对待他;中等人来时,我下床到客堂用礼貌来接待他;下等人来时,我用世俗的方式去应酬他。”弟子们听后,觉得有理,对禅师的处世之道深为佩服。
为人处世,理应以诚相待,只有世俗之人,才特别看重礼节,爱慕虚荣。更有甚者,常常以貌取人。
日本的一休禅师以机智聪慧而著称。他对待别人的过失从不直言相劝,而是顺其自然发展,并趁机用机智幽默的方式将别人的过失巧妙地表达出来,让人在轻松愉快中深刻反省接受教育。
他门下有一位将军弟子,这天将军请一休禅师吃斋饭,一休非常高兴。他给弟子们讲完经法,就如约来到了将军府。因为来时匆匆,他也没来得及换衣服,守门的警卫看他衣服破破烂烂,以为是哪里来的臭和尚,无论如何也不准他进去。无奈,一休禅师只好回去换了一件崭新的袈裟,门卫这才让他进去。
将军左等右等仍不见一休禅师来赴宴,不禁有些着急。他刚想出门去看一看,这时只见一休禅师穿了一件崭新的袈裟急急忙忙从门外走了进来。将军有些诧异,但并没有多问,二人一起来到客厅。
等到用餐的时候,一休禅师自己并不吃,只是一味地把饭菜往衣袖里装。将军看见了有些纳闷,不禁问道:“师父!是不是想为家中老母或寺里僧众带些饭菜?如果是这样那就请您先用吧!过一会儿我叫人再给他们送去就是了。”
一休禅师道:“你今天是请我的袈裟吃饭,并不是请我吃饭,所以我就给袈裟吃!”将军一脸迷惑。
一休禅师解释说:“我第一次来时穿了一件旧衣服,你的门卫就把我挡在外面。我只好回去换了这身新袈裟,他才肯放我进来。既然以衣服的新旧作为邀请宾客的标准,所以我就认为你是在请衣服吃饭,我只好把饭菜让给新衣服吃啦!”
将军听完,一脸愕然。
虚伪是要付出代价的,以貌取人,常常会把自己置于难堪的境地,穿衣戴帽仅仅是一种装饰,并代表不了什么,为何要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别人呢?在生活中,除了平等待人之外,更要学会与别人和谐共处。
苏东坡和秦少游都是才高八斗的大文人,因而常常为了谈学论道,争论不休,互不退让。
有一天,两个人在吃饭的时候,刚好看到一个人走过,由于许多天没有洗澡,身上爬满了虱子,苏东坡就说:“那个人真脏啊,身上的污垢都生出虱子来了!”
秦少游却表示反对,说道:“我看才不是呢,虱子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
这样一来,两个人各持己见,争执不下,便决定去请佛印禅师说说公道,评论虱子是怎么生成的,并且互相争议输的人要为一桌酒席付账。
苏东坡由于求胜心切,私下跑到佛印禅师那里,请他务必要帮自己的忙。可是过后不久,秦少游也去请禅师帮忙,佛印禅师都答应了他们。
两人都以为稳操胜算,放心地等待评判的结果,禅师评断说:“虱子的头部是从污垢中生出来的,而虱子的脚部却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
禅师做了一次美妙的和事佬,苏东坡与秦少游两人的观点也得以和谐共存。
处世的绝妙之处就在于让二者的观点和谐共存。但是,生活中,我们很难把握到这一点,稍微不慎,就会出现偏颇,从而造成更大的矛盾。因为,人们总是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
一大早,朱友峰居士就兴冲冲地抱着一束鲜花,提着一篮子供果,赶到大佛寺去供佛。
他右脚刚踏进大殿,左侧突然跑出一个人来,正好与朱友峰撞个满怀,将他抱着的鲜花、提着的水果,都给撞翻在地。朱友峰看到满地的水果和破碎的鲜花忍不住嚷道:“你看!你怎么这么鲁莽,把我供佛的水果和鲜花都给撞成了这个样子,你怎么向我交待?”
那个撞他的人,有些不满地说道:“撞翻就撞翻了,顶多说一声‘对不起’就完了,你干嘛那么凶?”
朱友峰一听更加生气了:“你这是什么态度?本来自己错了,却还有理责问别人!”接着,双方就彼此谩骂,互相指责起来。
这时,寺中住持广圆禅师正好从此经过,他将两人带到一旁,问清原委后对他们说道:“莽撞行走是不应该的,但是不肯接受别人的道歉也是不对的,这都是愚蠢的行为。能坦诚承认自己的过失以及礼貌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明智之举。”两个人听后都低下了头。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生一世需要处理的各种事情太多了。在人际关系方面,要处理好与师长、亲族、朋友的关系;在经济方面,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在家庭方面,要培养夫妻感情、照顾子女生活;在精神方面,要提高自己的修养,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如此这般,才不会虚度人生。如果过于计较一些小事,那么又怎能拥有美好的心境呢?又怎么与他人相处呢?
一位学僧斋饭之余无事可做,便在禅院里的石桌上作起画来。画中龙争虎斗,好不威风。只见龙在云端盘旋正欲俯冲,虎踞山头作势欲扑。但学僧描来抹去几番修改,却仍然是气势有余而动感不足。
正好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见到学僧执笔前思后想,最后还是举棋不定,几个弟子围在旁边指指点点,于是就走上前去观看。学僧看到无德禅师前来,于是就请禅师点评。
禅师看后说道:“龙和虎外形不错,但其秉性表现不足。要知道,龙在攻击之前,头必向后退缩;虎要向前扑时,头必然会向下压低。龙头向后的曲度愈大,也就能冲得越快;虎头靠近地面越近,也就能跳得更高。”
学僧听后非常佩服禅师的见解,于是说道:“老师真是慧眼独具,我不仅把龙头画得太靠前,虎头也抬得太高,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
无德禅师借机开示:“为人处世,亦如同参禅的道理。退却一步,才能冲得更远;谦卑反省,才会爬得更高。”
另外一位学僧有些不解,问道:“老师!退步的人怎么可能向前?谦卑的人怎么可能爬得更高?”
无德禅师严肃地对他说:“你们且听我的诗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你们听懂了吗?”
学僧们听后点头似有所悟。
进是前,退亦是前,何处不是前?在与他人发生冲突之时,要学会谦让,不要只为逞一时之强,而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牙齿还有咬着舌头的时候,何况是独立的人呢?因此,与人交往,应该与人为善,胸怀大度。
唐开元年间有位梦窗禅师,他德高望重,既是有名的禅师,又是当朝国师。
有一次他搭船渡河,渡船刚要离岸,这时远处来了一位骑马佩刀的大将军,大声喊道:“等一等,等一等,载我过去!”他一边说一边把马拴在岸边,拿了鞭子朝水边走来。
船上的人纷纷说道:“船已开行,不能回头了,干脆让他等下一回吧。”船夫也大声回答他:“请等下一回吧!”将军非常失望,急得在水边团团转。
这时坐在船头的梦窗国师对船夫说道:“船家,这船离岸还没有多远,你就行个方便,掉过船头载他过河吧!”船夫看到是一位气度不凡的出家师父开口求情,只好把船开了回去,让那位将军上了船。
将军上船以后就四处寻找座位,无奈座位已满,这时他看到了坐在船头的梦窗国师,于是拿起鞭子就打,嘴里还粗野地骂道:“老和尚!走开点,快把座位让给我!难道你没看见本大爷上船?”没想到这一鞭子下来正好打在梦窗国师头上,鲜血顺着脸颊汩汩地流了下来,国师一言不发地把座位让给了那位蛮横的将军。
这一切大家都看在了眼里,心里是既害怕将军的蛮横,又为国师的遭遇感到不平,纷纷窃窃私语:将军真是忘恩负义,禅师请求船夫回去载他,他还抢禅师的位子并且打了他。将军从大家的议论中,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心里非常惭愧,不免心生悔意,但身为将军却拉不下脸面,不好意思认错。
不一会船到了对岸,大家都下了船。梦窗国师默默地走到水边,慢慢地洗掉了脸上的血污。那位将军再也忍受不了良心的谴责,上前跪在国师面前忏悔道:“禅师,我……真对不起!”梦窗国师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不要紧,出门在外难免心情不好。”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南北朝·契此和尚
茄子与蛤蟆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着不同的表象,而事务的善恶好坏却没有固定的标准来加以区分,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用头脑去思考,才能得出答案。
一个学僧参问赵州和尚:“和尚今年多大年纪了?”
赵州和尚回答道:“一串数珠数不尽。”
学僧接着问:“和尚承嗣什么人?”
赵州和尚回答道:“从谂禅师。”
学僧好像想了什么似的,突然又问:“如果有人问:赵州说什么法?和尚您怎么回答呀?”
赵州和尚说:“盐贵米贱。”
说到“盐贵米贱”,让人想起了另外一则故事:
有一天,一个僧人问青原行思禅师:“请问大师,什么是佛法大意?”
行思禅师反问那个僧人:“庐陵米价是多少?”
那个僧人无言以对。
这两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所有伟大的修行,所有重要的佛法,都离不开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琐屑的日常细节。
如果你想进一步深入理解这个道理,那就听一听义玄禅师的教诲吧:
义玄禅师是临济宗的创始人,非常推崇自然的禅风。
这一天,看到外面风和日丽,义玄禅师便和徒弟信步走出禅堂,尽情享受这大好时光。在散步的时候,义玄禅师看到徒弟手拿着一卷佛经,便说:“求佛求法,看经看教,皆是造业。”
徒弟一听,赶紧把佛经收起来放人袋子里,然后问道:“不看佛经,如何求得佛法?”
义玄禅师望着远处的风景,边走边回答道:“无佛可求,无法可得。”
“那我来跟您学禅,该如何用功呢”徒弟听了,仍是不放心,亦步亦趋地跟着问道。
“佛法无用功处。”义玄禅师越走越快,“只是一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罢了,拉屎撒尿,穿衣吃饭,困了就睡觉!”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上述三则公案,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种启示,那就是宁可做小事,不可不做事;不会做小事的人,不可能做出什么大事。
如果在生活中,你经常注意到一些看似琐碎的细节,会使结果变得大不相同。所有这一切都是决定胜负、生死、成熟与不成熟的关键--不管你做什么,事业成败皆系于此。
怎样才能来去自由?宋代著名的清远禅师曾经给徒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持戒僧,一生严格持戒,对自己从未放松过。有一天晚上,持戒僧因事外出。这晚天色漆黑,持戒僧走得非常匆忙,突然脚下好像踩到了什么东西,那东西还发出了很痛苦的叫声。
持戒僧想:坏了,是一只蛤蟆吧?肯定是一只蛤蟆!天呐!我杀生了!那蛤蟆说不定肚子里还有好多仔,这下杀生无数了!
持戒僧当时就又惊又悔。这晚,持戒僧躺在床上,想着那死去的蛤蟆久久无法人睡。后来,持戒僧好不容易睡着了,却突然看到数百只蛤蟆前来索命,持戒僧吓得大叫一声醒来,方知刚才只不过是一个噩梦。
终于等到了天亮,持戒僧急匆匆赶到昨晚的事故现场,没有看到蛤蟆可怜的尸体,却看到一只被踩烂的老茄子!原来如此!持戒僧长出了一口气,这才放下心来。
故事讲完,清远禅师又说道:“大凡修行,必须离却情念,否则定会大吃苦头。现在我来问问各位:那持戒僧夜间踩着的,是蛤蟆呢,还是老茄子呢?如果说是蛤蟆,天亮了再看却是老茄子;如果是老茄子,天没亮的时候却有蛤蟆来向持戒僧索命。谁能解释解释?无法解释吗?大家站起来,使劲参!”
禅宗有一句格言,那就是“万物唯心造”,它的意思是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主观意识造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持戒僧夜间踩到的究竟是蛤蟆还是老茄子已经不重要,重要的只在于他认为自己踩到了什么。
而对于那些得道的禅师来说,这是一个无善无恶、无爱无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不被表象、成见、色相乃至世俗道德规范所拘泥,只有这样才能来去自由。
大千一粟未为宽,打破娘生赤肉团;万法本闲人自闲,更从何处觅心安。
--民国·八指头陀
不同用途的钱财
对待钱的态度可以看出我们内心的真实世界,钱只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过非常看重钱,那么就会失去自我,成为钱的奴隶。
一个穷汉每天都在地里劳作。有一天,他突发奇想:“与其每天辛苦工作,不如向神灵祈祷,请他赐给我财富,供我今生享受。”
他深为自己的想法得意,于是把弟弟叫来,把家业委托给他,又吩咐他到田里耕作谋生,别让家人饿肚子。交待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了,就独自来到天神庙,为天神摆设大斋,供养香花,不分昼夜地膜拜,毕恭毕敬地祈祷:
“神呵!请您赐给我现世的安稳和利益啊,让我财源滚滚吧!”
天神听见这个穷汉的愿望,内心暗自思忖:
“这个懒惰的家伙,自己不工作,却想谋求巨大财富。倘若他在前世曾做过布施,累积功德,那么,给他些利益也未尝不可。可是,查看他的前世行为,根本没有布施的功德,也没有半点因缘,现在却拼命向我求利。不管他怎样苦苦要求,也是没有用的。但是,若不给他些利益,他一定会怨恨我。不妨用些方便,让他死了这条心吧。”
于是,天神就化作他的弟弟,也来到天神庙,跟他一样祈祷求福。
哥哥看见了,不禁问他:“你来这儿干嘛?我吩咐你去播种,你播下了吗?”
弟弟说:“我也跟你一样,来向天神求财求宝,天神一定会让我衣食无忧的。纵使我不努力播种,我想天神也会让麦子在田里自然生长,满足我的愿望。”
哥哥一听弟弟的祈愿,立即骂道:“你这个混账东西,不在田里播种,想等着收获,实在是异想天开。”
弟弟听见哥哥骂他,却故意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听听。”
“我就再说给你听:不播种,哪能得到果实呢!你不妨仔细想想看,你太傻了!”
这时天神才现出原形,对哥哥说:“诚如你自己所说,不播种就没有果实。过去不播善因的种子,今天哪会有什么善果?你现在辛辛苦苦,断食来供养我,这样是自寻苦恼,只会麻烦我。若想得到财宝、妻子和眷属,身口方面当求清净,更要努力行布施。若不行善而想得福,那是根本办不到的。这是你必须明白的!”
贪欲会使我们仅仅为了钱活着。更多时候,我们可以轻易看到他人的贪婪,却不容易发现自己的无知。当然没有钱,我们是无法生存的。如果为了伟大的目的来求取金钱,只要合乎情理,也未尝不可。
月船禅师是一位绘画高手,但他有一点与其他画家有所不同,那就是每次作画前,购买者必须先交钱,否则决不动笔。
有一天,一位女子请月船禅师作一幅画,月船禅师问:“你能付多少酬劳?”
“你要多少就付多少!”那女子回答道:“但我要你到我家去当众挥毫。”
月船禅师便答应跟随前往,原来那女子家中正在宴客。月船禅师按照这个女子的要求画成之后,拿了酬劳正想离开,那女士却对客人说道:“这位画家只知道要钱,他的画儿虽然画得很好,但因心地贪婪污秽,所以画的善美也被破坏了。出于这种污秽心灵的作品是不宜挂在客厅里的,它只能装饰我的一条裙子。”
说着便将自己穿的一条裙子脱下,要月船禅师在它上面作画。月船禅师不动声色地问道:“你出多少钱?”
女士答道:“随便你要多少。”
月船要了一个特别高的价,然后依照那位女士的要求画了一幅画,画完后便若无其事地回去了。
很多人纳闷,月船禅师衣食无忧,为什么这么看重钱呢?只要给钱,他好像受到任何侮辱都无所谓,钱真得比什么都重要吗?
原来,月船禅师居住的地方常发生灾荒,而富人又不肯出钱救助穷人,因此他建了一座仓库,贮存稻谷以供赈灾之需。同时,月船禅师的师父生前曾发愿要建一座寺院,但不幸其志未成而身先亡,月船禅师也需要金钱来完成老师的遗愿。
当月船禅师完成老师的愿望后,立即抛弃画笔,退隐山林,从此不复再画。
有禅心的人,能做到不计人间毁誉,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懂得这种禅心呢?
我们都知道,由于宇宙有着无边无际的寥廓空间,所以它能包容太阳和星辰,包容一切存在,并肯定一切价值。
一个人如果能拥有如宇宙般寥廓的开阔胸襟,他就不会被种种爱憎、成见、色相、毁誉、怨恨所拘泥,从而拥有一种宁静而优游的自在和快乐。
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作是非来辨我,浮世穿凿不相关。
--唐·龙山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