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钟如敬佛
说话听声,锣鼓听音。同样的锣鼓,以不同的心态去敲击,产生的效果迥然不同。而修养不同的人,受人们尊敬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啊。
钟是佛教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家,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沉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人应及早休息。所以,寺院一天的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
有一天,奕尚禅师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地竖起心耳聆听。等钟声一停,他忍不住召唤侍者,并询问:“早晨打钟的人是谁?”
侍者回答说:“是一个新来参学的和尚。”
于是奕尚禅师就让侍者将那个和尚叫来,并问:“你今天早晨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打钟呢?”
和尚不知道禅师为什么这么问他,于是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啊!只为打钟而打钟而已。”
奕尚禅师说:“不见得吧?你在打钟的时候,心里一定想着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那是真心诚意的人,才会发出这种声音。”
和尚想了又想,然后说:“报告禅师!其实也没有刻意想着什么,只是我尚未出家参学的时候,家师就时常告诫我,打钟的时候应该想到钟就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敬佛,用一颗禅心来打钟。”
奕尚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并再三的提醒:“往后处理事务时,不要忘记持有今天早上打钟的禅心。”
这位沙弥从童年时代起,就养成了恭谨的习惯,不但敲钟,做任何事情,动任何念头,都一直记着师父和奕尚禅师的开示,保持敲钟的禅心。他就是后来的悟由禅师。奕尚禅师不但识人,而且能够从钟声里就能够听出一个人的品德,这也是由于他是有禅心的人。
宋朝曹翰将军的部队路经圆通寺,寺僧知道曹翰的军队纪律不好,吓得四散逃逸,只有住持缘德禅师端坐法堂不动。曹翰非常生气的说:“你怎么连一声招呼都不打?难道你不知道面前站着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将军吗?”
缘德禅师听了之后,睁开双眼,慢慢回答:“一个军人站在佛前咆哮,如此无礼,难道你不怕因果报应吗?”
曹翰更是大吼:“什么因果报应不报应,难道你不怕死吗?”
缘德禅师也提高了声音说:“难道你不知道面前坐着一个不怕死的禅僧吗?”
曹翰非常讶异于禅师胆量,问:“这么大的一座寺庙只剩下你一个人,其他人呢?”
缘德禅师说:“只要一打鼓,他们就会闻声回来。”
曹翰就猛力敲鼓,敲了好久,但却没有出现任何人。曹翰不高兴的说:“已经打鼓了,怎么还没有人回来?”
缘德禅师从容的说:“因为你打鼓的时候,杀气太重,请念一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然后敲一下!”
这会,曹翰念佛打鼓,打鼓念佛,不久藏起来的寺僧都跑回来了。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僧人,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做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
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做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僧人,于是毫不考虑地就给了他一块布。
当这位僧人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了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持生活。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他找到了一个可怜的流浪汉,于是他带着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山中居住,帮自己照顾乳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跟僧人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僧人想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继续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后来,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
昙照禅师每日对信徒说法,第一句话总是:“快乐呀!快乐呀!人生好快乐呀!”
但是,有一次他生病了,躺在床上不断地叫唤道:“痛苦呀!痛苦呀!好痛苦呀!”
住持和尚老远就听到了,过来责备他道:“一个出家人,生了点小病,就不住地叫苦喊痛,像什么话!”
昙照说:“健康快乐,生病痛苦,这是自然的事,为什么不能叫苦呢?”
住持回答:“以前你不是这样的呀。我记得有一次你掉进水里,快要淹死了,后来被人救起后,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当时你那种视死如归、无惧无畏的样子,令全院的和尚很是佩服。而现在,你怎么变得这么娇气呢?况且,你平时不住地讲快乐、快乐的,怎么生了这么点小病,就毫无顾忌地大叫痛苦呢?”
昙照对住持和尚道:“你过来一下,到我的床前来!”
住持到了他床边,昙照禅师轻声问道:“住持和尚,你刚才说我以前讲快乐呀,快乐呀!现在又不住地叫痛革呀,痛苦呀!请你告诉我,究竟是讲快乐对呢?还是讲痛苦对呢?”
按照佛法,答快乐对还是痛苦对都是错的。因此,住持无言以对。
禅心一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雨笠烟衰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策。
--民国·苏曼殊
“贪吃”的小和尚
看问题一定要全面,否则只见一面,不及全部。只要我们能够看到事物的正反两面,我们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禅宗讲究辨证融会,全面看待一个事物,从整体上掌握整个事物。
大觉寺旁边住着一位老太太,她每天都到寺里来烧香,但每次总是一边烧香一边哭哭啼啼。这令寺里的老住持非常纳闷。香客什么样的都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可就没有像她这样天天以泪洗面的。
这一天老和尚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问老太太道:“你为什么天天这样痛哭不止呢?”
老太太这才长叹一声:“唉!全是因为我那两个宝贝女儿。”
“你女儿怎么了?”老和尚追问道。
“我的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卖草鞋的,小女儿又嫁给一个卖雨伞的,让我这老婆子怎么能安心呢?”老太太一边擦眼泪,一边说。
“她们都有了归宿,这不是很好吗?”住持更觉得纳闷。
“你说得倒好!晴天,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下雨,大女儿的鞋卖不出去。我怎能不发愁呢?”老太太反驳道。
住持听了,觉得有些道理,可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我可怎么过呀哦可怎么过呀!”老太太说着说着便又捶胸顿足起来。
老和尚想了片刻说道:“你是不是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呢?”
听到这句话,老太太停止了哭泣。“晴天,大女儿的鞋店生意红火;雨天,小女儿的雨伞就畅销了。晴天雨天都有生意可做,这不是很好吗?”
经老和尚这么一说,老太太破涕为笑:“唉!我真是老糊涂了,怎么就不知道反过来想一想呢?多谢法师,多谢法师。”说完便回家去了。
从此老和尚再没见老太太哭过,反而每次看到老太太时,她的脸上都挂着笑容。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从早晨起就大雨滂沱,禅院外面的路边几个卖小吃的小商贩一直没有生意。
到中午的时候,卖烤饼的人已经烤好了一大摞饼,反正也卖不出去,感觉有些饿了,就吃一块自己烤的饼。卖西瓜的人坐着无聊,也敲开一个西瓜吃起来。卖辣香干的人也忍耐不住,开始吃起辣香干来。卖杨梅的人也只好吃自己的杨梅。
雨一直下个不停,四个小商贩就这样一直吃着自己要卖的东西。
可是,卖杨梅的吃得牙酸,卖辣香干的吃得辣麻了,卖烤饼的吃得渴极了,卖西瓜的吃得肚子发胀。
就在这时,从雨中缓缓走过来一个年轻的小和尚,他从四个小贩手中将这四样东西都买齐了,然后坐在附近的亭子里。只见他拿起那些食物,有香的、有辣的、有酸的、有甜的,一番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看样子味道好极了。四个小商贩看得纷纷流下了口水,面面相觑,啼嘘连声。
可是,忽然传来了一阵呵斥声:“慧生,你师弟哪里去了?”听起来是一位老师父的声音。
“师父,刚才慧生师弟看到门外几个小商贩,说是教化他们去了。”一个年轻的和尚回答。
过了一会儿,亭子里的小和尚起身离去了。再看那四个小商贩,他们已经在相互吃着对方的东西了,而且感到很甜美很开心。而那位小和尚却已经开始参禅打坐了。
看到事物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方面,我们定会对事物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一个摆脱常规的认识。
在一座大山上有两个寺院,他们是不同的派别。每天早上,两个寺院分别派一个小和尚到山下的市场买菜。因为他们两个总在同一个时间出去,所以总能碰面。两个人经常或明或暗地较劲使力,互试机锋。
一天,一个问另一个:“你到哪里去?”
“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另一个答道。
问话的小和尚听他这样说,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站在那里无话可说。买完了菜,他回到寺院向师父请教,师父对他说:“下次你碰见他的时候就用同样的话问他,如果他还是那样回答,你就说:‘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这样你就能击败他了。”小和尚听完,高兴地回去了。
第二天早上,他满怀信心地下山,在山下又碰到了那个小和尚。
他便立刻问道:“你到哪里去?”
“风到哪里我便到哪里。”另一个小和尚回答道。
小和尚完全没有招架之力,因为对方的回答不在自己的预料之中。他又站在那里,一时语塞。
回到寺院,师父见他满脸晦气,问道:“难道我教你的方法不行吗?”
小和尚便将早上的事情如实讲出。师父听了哭笑不得,对小和尚说:“那你可以反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小和尚眼睛一亮,心想:明天一定能取胜!
第三天早上,他又碰见那个小和尚,于是问道:“你到哪里去?”
“我到市场去。”另一个答道。
小和尚又无言以对。
回去之后,师父感叹道:“有心才能有‘悟’啊!”
别人只是随意说话,普通平常,而你要探究禅意。两相对照,孰优孰劣,不判自明!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过桃花下,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比丘尼
与佛祖的交易
世俗的一切总是侵蚀着我们的真诚与善意,让我们以错误的视角来看待整个社会。我们不得不对这个社会甚至人生作出一个缺乏善意的判断,进而陷入困惑的抉择。
从前有一位商人因病过世,他的儿子从小随父经商,虽轻义重利,但却是一个大孝子。因此面对父亲过世,他来到寺里请佛光禅师为其父诵经超度。
孝子毕竟是商人出身,所以很关心诵经的费用,于是他不停地问佛光禅师:“诵一卷超度经需要多少钱?”
佛光禅师看他腰缠万贯还如此吝啬,于是故意一本正经地答道:“诵一卷阿弥陀经超度大约需要十两银子。”
孝子听后认为太贵,于是同佛光讨价还价说:“老禅师,十两银子恐怕太贵了吧!你能不能给我打个八折,我付你八两如何?”
老禅师看他一脸认真的样子,感觉这人还真有意思,于是点头答应:“好吧!就依你了。”孝子听后一脸喜悦。
佛光禅师于是来到孝子家为其父进行超度。诵经过程中,孝子亦垂手站立一旁,俯首恭听,当听到佛光禅师念道:“十方诸佛,请将今天诵经功德,回应亡者,让他往生东方世界。”
孝子感觉有点不对劲,就向禅师提议道:“禅师,你有没有搞错,我只知道人死以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哪有去东方的道理?”
佛光禅师解释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需要十两白银,你坚持要打八折,也只好送亡者去东方世界啦!”孝子听后很是惭愧,只好说:“我再添上二两银子,还是让我父亲到西方世界去吧!”
人生是不能打折的,我们的世俗心让我们沉浸于烦琐的尘世中。面对金钱,我们的人生经常会打折。
南泉禅师是唐朝著名高僧。他在大觉寺讲法时,每次听经的人都把法堂挤得水泄不通,这使得好多信徒只能坐在门外听经,于是就有人提议建一座更加宽敞的讲堂。
这天,有一位商人信徒用袋子装了八百两纹银送给南泉禅师,并说明这钱是他自己捐助用来盖讲堂的,南泉禅师听后欣然接受,收下银子就去忙别的事了。
信徒对禅师的这种态度有些不满:好歹这也是八百两纹银,要知道这几乎花了我一年的积蓄。可禅师拿到这笔巨款竟连一个“谢”字都不说。
于是,信徒就紧跟在南泉禅师的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袋子里装的可是八百两纹银。”“噢!你不是说过了吗?我已经知道了。”南泉禅师漫不经心地回答,说完又去忙别的事情去了。
信徒不由地在后面高声喊道:“师父!我捐的可是八百两纹银,数目可不小啊!你怎么连一个谢字都不说呢?”
禅师走过来对他说:“你怎么这么罗嗦呢?你捐钱给佛祖,建造法堂,是在为你自己积累功德,为什么还要我跟你说声谢谢?你如果把它当作一种买卖,我就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好了,你把‘谢谢’带回家去吧,从此你与佛祖‘银货两讫’了!”说完禅师又去忙别的事情了。
信徒愣在那里,一脸茫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唐·王维
佛祖买佛像
机遇往往只青睐有准备的人,因为机遇往往是稍纵即逝的,就看你是否能够把握。不要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希望会有更好的机会,更好的回报,着眼现在才是最真实的。
世间有许多事情都出乎常人的逻辑,但也不是打破常规的高明之见,而是让人摸不到头脑的荒唐之举。
一位佛教信徒不小心跌人了水流湍急的河里。但他并不着急,因为他相信佛祖一定会救他的。
这时,正好有人从岸边经过,但信徒心想:“我这么虔诚,佛祖一定会救我的。”于是没有大声呼救。
过了一会儿,河水把他冲到了河中心,他发现前面有一根浮木。但他仍然坚定地抱着这样的念头:“佛祖一定会救我的,我根本不用着急。”于是他照样在水中扑腾,一会儿浮一会儿沉。最后他被淹死了。
信徒死后,他的魂魄忿忿不平地问佛祖:“我是一位如此虔诚的佛教信徒,您为什么不救我呢?”
佛祖奇怪地问:“我还奇怪呢?我给了你两次机会,你为什么都没有抓住?”
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面对多次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机会总是孰视无睹,总希望出现更好的机会,而把成功从手中放弃。
有个和尚自称“沉默大师”,其实,他对禅道根本没有任何真实的领悟,只是欺世盗名而已。
为了让人信服,他专门找了两名能说会道的侍僧。别人前来参问,都由两位侍僧替他回答,而他自己则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一言不发,以显示他的“默照禅”不可以言说。
一天,正当他的两名侍僧因事外出之际,来了一位游方憎人。游方僧恭问:“如何是佛?”
“沉默大师”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只得东张西望。或许他在找那两位侍僧吧!
游方僧点点头,又问:“如何是法?”
对于这个问题,“沉默大师”仍然无法回答,他装模作样地看看屋顶,继而又看看地下。
多么神奇的“默照禅”啊!游方僧心中叹道,接着再问:“如何是僧?”
至此,这位“沉默大师”只好闭上眼睛,再也没有别的花招可要了。
最后,那位游方僧问道:“如何是福?”
呜呼!“沉默大师”在无可奈何之下,不得已举起双手,向对方投降,你饶了我吧!
那位游方僧对这次参访非常满意,他辞别“沉默大师”,又上旅途。
在路上,游方僧遇见了“沉默大师”的两位侍僧。谈起“沉默大师”,游方僧崇敬有加,赞不绝口:“我问他如何是佛,他立即向东看看,又朝西望望,表示众生总是到处求佛,却不知佛既不在东方,也不在西方。接着我问他如何是法,他以俯仰作答,表示佛法平等,无有高下。他在答复如何是僧这个问题时,只是闭起眼睛,一言不发,这正暗合了这样的名句:闭目云山深处卧,始知其人是高僧。最后,我问他如何是福,他的答复是:伸开助人的双手,以他的法施救度众生。他真是一位大悟的禅师!他的禅道实在太高深了!”
两位侍僧互相看了一眼感到啼笑皆非,无言以对。人世间往往有许多这样可笑的事情,我们的愚昧经常左右我们。如果我们认识到这种根植在人的大脑中的愚昧,就可以化解掉,并且可以借此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珍贵的释迦牟尼像,可店铺老板要价五千两纹银,分文不能少,看到佛如此钟爱它,便更加咬定原价不放。
佛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事,众僧问佛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佛说:“五百两足够了。”众僧唏嘘不已:“那怎么可能啊!”佛说:“天理犹存,当有办法,万丈红尘,芸芸众生,欲壑难填,则得不偿失啊!”
“怎样普度呢?”众增不解地问。“让他忏悔。”佛笑着回答。
众憎更加疑惑不解了。佛说:“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佛让弟子们乔装打扮了一下。
第一个弟子下山去店铺里和老板侃价,弟子讲到四千五百两,未果回山。
第二天,第二个弟子下山去和老板侃价,老板咬定四千两不放,又未果回山。
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弟子在第九天下山时所给的价钱已经低到了二百两。眼看着一个个买主一天天离去,一个比一个给得低,每天他都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了,老板怨责自己太贪心。
第十天,佛亲自下山,说要出五百元买下它,老板高兴得不得了。立即出手,高兴之余还赠送佛龛台一具。佛得到了那尊铜像,谢绝了龛台,单掌作揖笑着说:“欲望无边,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啊!”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西东?
--宋·苏东坡
一文钱填满整个房间
我们的内心是一个极其神秘的世界,它的空间无限大,我们往往穷其一生也不能探究出个一二。倘若我们能够保持一个平常心态,倒也能正确认识自我。
释迦牟尼说法的时候总是显得和蔼可亲,经常说一些弟子们熟悉、爱听的事情。尽管他是在说教,但并不枯燥乏味,也不板着脸教训人。为了使众人能够理解,他的说教总是深入浅出,用大量的比喻娓娓道来,弟子们都觉得非常亲切。
一天,释迦牟尼说法后,故意留出一些时间让弟子们提问。有个弟子向他请教“不知者无罪”是不是真的。
对于这个问题,释迦牟尼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作了一个比喻:“现在有一把火钳,它被烧得火烫,但肉眼却看不出来。如果要你去拿这把火钳,是知道它烧得火烫受害严重,还是不知道它烧得火烫受害严重?”
弟子想了想回答:“应该是不知道它烧得火烫受害严重。因为不知道才没有一点心理准备,被烫的时候就来不及采取防范措施。”
释迦牟尼和蔼地说道:“是啊!如果知道火钳烧得火烫而去拿,就会心惊胆战,深怀戒心,不敢丝毫大意,拿的时候不会用力去抓。如果不知道火钳烧得火烫而去拿,就会用力去抓。可见并不是‘不知者无罪’,而是不知者受害最大。人类就是因为不明真理,所以才会在苦海孽浪里翻腾沉沦。”
我们面对困难时,由于无知经常会出各种错误,但是有时候却是因为“无知”让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
一位信徒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于是向一位禅师请教,应该用怎样的心态面对困难。老禅师想了想说:“这样吧,我来给你讲个故事。”
一条山涧的西岸是悬崖峭壁,涧内水流湍急,打在岩石上冲起白花花的泡沫,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
四个旅客--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两个正常人来到了这里,他们想要到对岸去。悬崖之间只有一条铁索桥,四人别无他法,只能一个接一个抓住铁链。慢慢攀爬过去。
盲人安全地过去了,聋子安全地过去了,还有一个正常人也安全地过去了,可另一个正常人却因走在铁索中间时腿发软,不敢前进,最终掉进了河里。难道正常人还不如盲人、聋子?
事后盲人说:“我看不见任何东西,不知道山涧的水什么样子,只是紧紧抓住铁链,像平常一样地走了过来。”
聋子说:“我听不见水流的咆哮声,恐惧减少很多,只注意不向下看,便安全地走了过来。”
而那个过了河的正常人则说;“我过我的桥,悬崖峭壁、水流湍急与我有什么关系?只注意踩稳抓牢就是了。”
老禅师语重心长地对前来请教的信徒说:“可见,那个失足掉河的正常人恰恰是因为他的耳聪目明。你明白该用怎样的心态面对困难了吗?一颗平常心啊。”
一颗平常心可以克服一切困难,一颗平常心让我们勇敢面对生活。当然一颗平常心也可以装满我们整个人生。
有位禅师为了测试他的三个弟子哪一个最聪明,就给了他们三人每人十文银子,让他们用十文银子买来的东西想办法装满一个巨大的房间。
第一位弟子反复思考了很久之后,心想:“什么才是市场上体积最大、价钱最低的东西呢?”最后他跑到市场上,买了很多棉花。但是棉花买回来以后,只将这间房间装了一半多一点。第二位弟子与第一位弟子的思路非常相近,他也在反复寻找市场上体积最大、价钱最便宜的货物。最终他挑选了最便宜的稻草,但是十文银子的稻草也只能将房间填满三分之二。
轮到最后一位弟子了,前两位弟子和禅师都等着看他的答案。只见他手上什么东西也没有的回来了。两位弟子感到非常奇怪,禅师却在暗暗点头。这位弟子请禅师和另外两位弟子走进房间,然后将窗户和房门紧紧地关上。整间房间顿时伸手不见五指,漆黑一片了。
这个时候,这位弟子从怀里取出他仅花了一文钱买的火柴和一文钱买的蜡烛。他用火柴点燃了蜡烛,顿时漆黑的房间里一片昏黄的光芒。这片光芒虽然微弱,但是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都照到了。第三位弟子成功地仅用两文钱填满了整个房间。
光明也能照亮我们的内心,这个光就是平常心态。
粉壁朱门事甚繁,高墙大户内入山;莫言山林无休士,人若无心处处闲。
--唐·龙牙禅师
用心品尝的蜜糖
人生如果无所欲求,那么我们一定会安于现状,知足常乐。如果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欲望,并且总是得不到满足,那么内心就永远不会得到片刻的平静。人生的价值莫不在于奉献,只有具有正确的理念,我们才能直面惨淡的人生,也敢于对人生的困难提出挑战。
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
过了片刻,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
乙说:“我现在拼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
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
无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劳动,不是理想、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
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吃吧!”
无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
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一切,就能快乐。”乙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
信徒们无言以对。
无德禅师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贫者,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
一位信徒向禅师请教:“什么才是生命的意义?”
禅师思索了一会儿回答:“享受你所拥有的每一个当下。”
看着信徒困惑的表情,禅师说:“不如给你讲个故事吧。”
有个旅客在沙漠里走着,忽然后面出现了一群饿狼,追着他要群起而噬。他大吃一惊,拼命狂奔,为生命而奋斗。当饿狼就要追上他时,他见到前面有一口不知有多深的井,不顾一切地跳了下去。
谁料那口井不但没有水,还有很多毒蛇,见到有食物送上门来,昂首吐舌,热切引颈以待。他大惊失色,胡乱伸手想去抓到点什么可以救命的东西,想不到竟天从人愿,他抓到了一棵在井中间横伸出来的小树,把他悬在半空中。
于是,他就陷入了上有饿狼下有毒蛇的境地,不过那人虽然身陷进退两难的绝境,但暂时还是安全的。就在他想松口气的时刻,一阵奇怪的异响传人他的耳内。他骇然地循声望去,顿时就魂飞魄散,原来有一群大老鼠正以尖利的牙齿咬着树根,这救命的树也就要断了。
就在这生死一瞬间,他看到了眼前的树叶上有一滴蜜糖,于是他忘记了上面的饿狼,下面的毒蛇,也忘记了快要被老鼠咬断的小树,闭上眼睛,伸出舌头,全身心地去品尝那滴蜜糖。味道好美啊!这是他一生中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因此,感恩的泪水慢慢濡湿了他的双眼,他感到自已的身心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解脱……
“这就是享受我们所拥有的每一个当下的含义,你明白了吗?”禅师微笑着说。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压力太大了,在重压之下,我们常常找不到生活的乐趣。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中寻找片刻的轻闲,这样我们会感到生活其实有很多平时没有发现的美好。
小和尚被派去买油,庙里的厨师告诫他:“你一定要小心,我们最近财务状况不是很理想,你绝对不可以把油洒出去啊。”
小和尚在上山回庙的路上,想到厨师严厉的告诫,越想越紧张。他小心翼翼地端着装满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完全不敢左顾右盼。
可是,在快到庙门口的时候,由于没有向前看路,结果踩到了一个洞。虽然没有摔跤,可是却洒掉三分之一的油!小和尚紧张得手都发抖了,无法把碗端稳。回到庙里的时候,碗中的油就只剩下一半了!
厨师对小和尚大发雷霆,小和尚十分难过地哭了。
老和尚跑来安抚厨师的情绪,并私下对小和尚说:“我再派你去买一次油。这次我要你在回来的途中,多观察你看到的人和事物,并且向我做一个报告。”
小和尚想要推卸这个任务,但在老和尚的坚持下,只得勉强上路了。
在回来的途中,小和尚发现其实山路上的风景很美。这样边走边看风景,不知不觉就回到庙里了,而碗里的油一点都没有损失!
看来,真正懂得从生活经验中寻找人生乐趣的人,才不会觉得自己的日子充满压力和忧虑。在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中,自已不妨多寻找一些乐趣,从而让身心放轻松。
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梦中何必争人我,放下身心见乾坤。
--《净宗要义》
无须言说的智慧
话不说不明,但是世间的很多事情都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有的即使用语言加以描述,也很难做到完全的表述清楚,很多时候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可以实现人与人的沟通,这就是所谓的心有灵犀。
曾经有一个青年,在未出家前,常常遭到别人的辱骂,反骂回去时,换来的却是更大的羞辱,最后因为耐不住自尊连番受挫,一时心灰意冷,才忿而出家。
教他佛学的师父洞悉了他心中的障碍,忽然一改和善的态度,动辄吼骂,视之为无物。
“怎么?骂你,你不高兴是吧!不服气,你也可以反骂回来呀!为什么不敢?因为我是你师父?因为怕骂了我,我会赶你出去,天下之大就没有你可以容身之所?还是你怕会骂输我,担心自尊受到更大的侮辱,惟恐又刺伤了从前的痛处?”
青年气得额头青筋浮凸,简直就像是密封在罐子里的炸药。
“像你现在的心境,如何习法学道?我这里有两条路给你选,一条是去后山禁闭室修行两年,一条是立刻滚出山门。”师父不留情面地说。
青年气虽气,但一想到:这已是人生最后的退路,离开这儿,岂不又要回到原来的世界?一个人寂寞独处,总好过骂不赢人,一再地被羞辱好。他决定修行两年。
两年期间,师父不定时的会来到后山,在禁闭室外,故意骂他不长进,是庸夫一个。而他总是紧闭门窗,独自在里头气得跺脚,以忍功回应。无奈,越忍耐就越气,修行还怎么修得下去?
一天,师父又来到禁闭室外,大骂他不是个东西,没想到他却出声回应了:“谢谢师父的赞美,弟子还真不是个东西呢!”
师父察知他有所转变,但不晓得到达何种程度,继续骂:“哎呀!你这个烂东西,竟然敢顶撞师父!”
青年再回应:“啊!师父,您说对了!弟子全身上下就没一处是好东西,若非这个虚假不实的烂身体,弟子早云游四海去了!”
“哼!你这废物,将来出门可别说是我的徒弟!”
青年在屋里大声笑答:“不敢,不敢!我会说自己是师父的一堆屎,将来有机会埋在土里,滋养大地,使万物受育。幸哉!幸哉!”
师父终于再也骂不下去,高兴地说:“你现在的心胸,想必是万里无云的晴空了。既然阴霾已去,还赖在笼子里干什么?出来吧!”
许多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们要静静地用心体会这种玄妙的禅理。
无德禅师行脚来到佛光禅师处,佛光禅师对他说道:“你是有名的禅者,为什么不找个地方隐居呢?”
无德禅师无奈地答道:“我不知道,究竟哪里是我的隐居之处呢?”
佛光禅师叹了口气,说道:“虽然你是很好的长老禅师,怎么连隐居之处都不知道。”
无德禅师说道:“我骑了三十年马,不料今天竟被驴子摔了下来。”
这样,无德禅师就在佛光禅师处住下来。
一学僧问无德禅师道:“要离开佛教义学,请禅师帮我抉择一下。”
无德禅师告诉他道:“如果是那样的人就可以。”
学僧刚要礼拜,无德禅师说:“你问得很好,你问得很好!”
学僧莫名其妙,说道:“我本想请教禅师,可是你却只说问得好。”
无德禅师答道:“我今天不回答。”
学僧问道:“干净得一尘不染时,又是怎么样呢?”
无德禅师答道:“那种客人我这里不留。”
学僧问道:“禅师的家风是什么?”
无德禅师说道:“我不告诉你。”
学僧非常不满,责问道:“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无德禅师也就不客气,说道:“这就是我的家风。”
学僧更是认真地责问道:“您的家风就是没有一句话吗?”
无德禅师说道:“打坐!”
学僧顶撞道:“街上的乞丐不都在坐着吗?”
无德禅师拿出一个铜钱给学僧。
学僧终于省悟。
无德禅师再见佛光禅师,报告说道;“当行脚的时候行脚,当隐居的时候隐居,我现在已找到隐居的地方!”
并不需要过多的说教,这种无言教育结果可以更加有效。说话的力量有时比不上不说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学习人生的哲理。
有一次,临济禅师行脚来到翠峰山,便顺道去参访翠峰禅师。翠峰禅师一见临济禅师,就问道:“您从何处来?”
临济答道:“从黄檗禅师那里来。”
翠峰禅师听到黄檗禅师的名字,非常高兴,问道:“平常黄檗禅师怎样教导学生呢?”
临济答道:“能用言语表达的东西都不是真理,黄檗禅师是从来不用言语教导学生的。”
翠峰奇怪地问道:“什么都不言说,什么都不教导,那学生怎么参学呢?”
临济答道:“教导是有的,只是不同于一般言说,有时扬眉瞬目,有时棒喝打骂,若论教授,一个字也没有。”
翠峰说道:“能否举个例子?”
临济答道:“我是举不出例子的,因为那是足迹所不能到达的境地,如一箭射过西天。”
翠峰问道:“足迹不能到达,心念总可到达。”
临济说道:“如果一定要心念到达,那难免有所偏差。”
翠峰又问道:“如果完全封闭语言意念,我们怎么见道呢?”
临济答道:“当下见道!”
世间变化无常,只有适应这种变化,才能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不要去探究一些毫无意义的事物,而是踏踏实实地看清当务之急。
洞山禅师问龙山禅师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座山有没有路,我怎么进来的,咱们暂且不谈。”洞山禅师答道,“我问老师,您究竟是从哪里进入这座山的呢?”
龙山禅师答道:“反正我不是从天上云和地下水来的。”
洞山禅师问道:“请问老师!你住进这座山有多少年了?”
龙山禅师答道:“山中无甲子,人间岁月推移都与我无关。”
洞山禅师问道:“你先住在这里呢?还是这座山先住在这里呢?”
龙山禅师答道:“不知道!”
洞山禅师不解地追问道:“为什么不知道?”
龙山禅师答道:“我既不是凡尘的人,也不是天上的仙,怎么会知道呢?”
洞山禅师反问道:“您既不是人也不是仙,难道您已经成佛了?”
龙山禅师说道:“不是佛!”
洞山禅师问道:“那是什么?”
龙山禅师答道:“说是一物即不中!”
洞山禅师提出了最关切的问题:“你是什么缘故才住进这座深山的呢?”
龙山禅师答道:“因为我以前曾看见有两头泥牛在打斗,一边斗一边竟坠入大海中,一直到今天也没看见牛的踪影。”
洞山禅师一听,不由地肃然起敬,立刻恭敬地对龙山禅师膜拜。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唐·布袋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