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台湾的历史沿革来说,恢复澎湖巡检司是一件大事。政治意义很大:洪武年间“被搬家”近二百年后,中央政府再次在台湾设立了统治机构,进行直接统治。军事意义也不小:澎湖巡检司成为整个福建省的沿海前哨,也是明军进兵台湾岛的跳板,无论是对当时的抗倭,乃至对后来的抗击荷兰、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甚至对后来的郑成功收复台湾,都非常重要。促成这件大事的人,不是深谋远虑的谋臣,也不是建功立业的将军,却是一个叫林道乾的海盗。
海盗经常造访台湾,这在当时不是稀罕事。这时候的明王朝,“海禁”并没有被取消。敢在海上来回折腾的中国人只有两种:一种是剿杀海盗的官兵,另一种就是被官兵剿杀的海盗。那年头东南沿海乱,海盗团伙多,福建到台湾的这段海峡不算长,海盗们常来常往,被官兵追得没处躲了,就跑到台湾岛上躲风头,风头过了立刻再出来打劫。多少年来,官兵来了海盗躲、官兵走了海盗来,来来往往地折腾,明朝政府从没想过要重设澎湖巡检司。可偏偏这个林道乾一冒头儿,朝廷却立刻这么做了。
因为这个林道乾,在当时并不是一般的海盗。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他都是一个很传奇的人,传奇到让明朝政府头疼无比。
林道乾,广东潮州澄海县南湾村人,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海上枭雄。身为海盗,这个人的出身格外特殊。那年头儿出来做海盗,和《水浒传》里上梁山差不多,要么是有家族传统,要么是被人逼得活不下去了,再就是穷得过不下去。可林道乾既不穷也没人逼他,家世也清白得很:他本来是潮州当地的小康之家,从小受过良好教育,据说还会写诗,做海盗之前,还在潮州县衙里做过小吏,属于当地人羡慕的“政府公务员”。直到今天,关于他出来做海盗的原因,依然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被人拉上贼船的,也有人说是得罪了县官,遭县令通缉。说法五花八门。
不知道为什么成了海盗的林道乾,很显然知道怎样做一个强悍的海盗。只不过他的“强悍”很奇怪。最早的时候,他带着一群人在海上活动,专做打劫的买卖,刚捞了一点儿好处,就主动“转换经营思路”。别的海盗大都打劫过往客商,他却反其道而行之,专门为往来的各类走私商船保驾护航,只要肯交保护费,就绝对保证过路客商安全,开起了海洋上的“保安公司”。但这个奇怪的人,在当时的海盗中却也是一个强人。史载他“智力无二,有风望”,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物。特别是和明朝沿海的水师打仗,经常出奇制胜、以少胜多,连此时福建第一名将俞大猷都曾败在他手里。更“奇怪”的是,虽然后世史料说他是“倭寇”,但在广东、福建沿海的许多百姓眼里,他更是“民族英雄”。因为他不止打明朝的官员,还打日本倭寇和葡萄牙殖民者。比如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有三艘葡萄牙战舰进入蒲苇港,企图上岸劫掠。还没摸到岸边,葡萄牙战舰就被跟踪过来的林道乾船队一通猛打,几乎全军覆没。他更喜欢干的是“黑吃黑”,每当有倭寇骚扰福建、广东地区,他都带着船队埋伏在倭寇船队的归路上,专挑倭寇满载而归的时候下手,一抢一个准儿。吓得倭寇每次返航的路上都战战兢兢。
奇怪加彪悍,外带有“民族英雄”的色彩,林道乾的这一支海盗发展很快。最早收保护费的时候只有二百多人,不过几年竟发展到了三千人。不过朝廷是不管什么“民族英雄”的,敢破坏国家法律,当然要往死了打。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林道乾遭遇了其海盗生涯里第一次沉重的打击。当时他企图攻打福建走马溪,却一头扎进了俞大猷布下的口袋里。这次林道乾吃了大亏,部下伤亡近半。还是老样子,林道乾又撒丫子逃到了台湾岛,但这次俞大猷也死硬,竟然一路追了过来。双方又在台北基隆港打了一仗,林道乾再次大败,仓皇向台南蹿去。这下俞大猷没办法了:他虽然能打,但台湾岛水道纵横,自己在这里实在是路盲,当然不敢再追。然后就发生了那件台湾历史上的“大事”。经俞大猷奏请,明朝恢复了澎湖巡检司,在澎湖驻兵守卫。毕竟这个林道乾战斗力太强,不防不行。
俞大猷和林道乾都没有想到,无意之间,他们竟然开创了历史。澎湖巡检司设立的意义自不用说。当初俞大猷一路死硬地追到了台湾基隆,无意之间,他居然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支进入台湾本岛的政府军。而林道乾后面做的事情却更“雷”:以往海盗躲进台湾不是新鲜事,风声紧了躲进来,风声松了拍拍屁股就走。但这次林道乾有创意:来了,就不走了,不但不走,还要在这里盖房子。
林道乾成了明朝历史上第一批在台湾岛盖房子定居的大陆人,不止他一个人,还有他带来的几千残兵。不只盖了房子,还修了碉堡,开了荒地农田。他修的碉堡很有名。半个多世纪以后,荷兰人造访台湾,见这个碉堡修得好,就兴致勃勃地搬进去住。又过了近半个世纪,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人就凭着这个碉堡,外带几百荷兰兵,硬是和郑成功的水陆大军死磕了三天,最后郑成功还是靠断掉碉堡水源才艰难攻克。这个碉堡的名字,林道乾当时称它为“北海”,后来的荷兰人,又叫它赤嵌。今天,这里就是台湾岛的著名城市——台南市。
当然,对于林道乾来说,他是没有开创历史的热情的,在台湾修房子种地,那是无奈之举:当时明王朝大规模剿匪,原先福建沿海海盗们的据点,被一口气清理了个干净。至于盘踞台南的林道乾,明王朝也没打算继续渡海征剿:台湾当时还是个鸟不生蛋的荒凉地方,把澎湖列岛一封锁,让他没法到大陆打劫,看他能撑几天。
没想到的是,林道乾不但撑了下来,还越活越滋润:没粮食,就开荒种地,拿着海盗船上的货物,和当地居民换食物。不让我到福建打劫?那我就改行做正当生意。他派船队绕过中国大陆,一直开到今天的越南、泰国等地,把台湾当地的土特产拿过去贩卖,竟然一举打开了销路,生意越做越大,贸易网络遍布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拉队伍的本事也没落下,刚到台湾的时候,他只有二十多艘船、一千多人。到了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的时候,他竟然已经有了五十多艘战船、五千多人。有了兵马,林道乾又有想法了。这一年他派兵攻打福建诏安等地。起初打了几场胜仗,可是这时候福建精英云集,戚继光、俞大猷、刘显等名将都在这里。接着林道乾就被打了个头破血流,灰溜溜地逃了回来。祸不单行,也就是在这一年,入福建作战的戚继光马不停蹄,率领戚家军相继平定了横屿岛、牛田岛两处倭寇势力。这两处倭寇早年都曾被林道乾“黑吃黑”过,而且他们都来自日本九州地区,是诸路日本倭寇中战斗力最强的两股。这次被戚继光端了巢穴,他们急着找立足的地方,瞄上了林道乾盘踞的台南。这下林道乾害怕了,他倒不是怕倭寇,而是自己的实力和倭寇拼起来,就是能赢,恐怕也要元气大伤,到时候万一明军进攻,自己肯定完蛋。所以林道乾决定“狡兔三窟”,诏安之战后,林道乾仅留千余人留守台南,自己率领大部队来到东南亚,凭着他强大的实力压服了当地国王,竟然成了泰国国王的乘龙快婿,并拥有了一块自己的土地。
林道乾的这段在台湾的经历,对于台湾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他和他的部下,是第一批在台湾长期定居的大陆人。为了扩充实力,他大力招募沿海农民来台湾垦荒,并给予优厚的待遇。对台湾当地的少数民族,他也利用自己的“国际贸易人脉”,大力向其收购土特产。当地部落酋长居然和他拜了把兄弟,“民族关系”处理得非常好。而最重要的是,台湾后来享有的“东亚黄金贸易岛”的名号,离不开林道乾开辟的贸易航路。说这个人是台湾发展的拓荒者,那是相当妥帖的。
纵观林道乾做海盗的人生,可以说是强悍得不能再强悍,葡萄牙人、日本人都曾败在他的手下,明朝水军里一度能和他抗衡的只有俞大猷。俞大猷、戚继光、刘显三大名将合围,竟然还让他突围出来。别人不愿长住的台湾,他非要住。别人打家劫舍,他收保护费。别人当海盗,他有时候还当“民族英雄”。鸟不生蛋的台南,被他开发得有声有色。东南亚的国王们,都要给他三分薄面。大摇大摆地占了在现今泰国、越南、柬埔寨那一带的领土,属于“严重侵犯别国主权”,对方却连个“不”字都不敢说,乖乖地忍气吞声。如此强悍、奇怪,结合到他的身份,就很正常了——他是个海商。
在当时大航海时代的地球,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明王朝,海商是个新鲜词,却也是个必然产生的事物。海商的来路,基本就是早年海禁时代做走私起家的私商们。随着实力的增强,这些团伙也在迅速膨胀。本身做的就是“违法”生意,当然手里要有武装,能做买卖就做,不能做买卖就打,人生的目标就是赚钱,谁不让我赚钱,管你是官军、日本倭寇、西方殖民者、东南亚国王,统统打你没商量。在大航海时代的背景下,狭长的台湾海峡间,他们穿梭于两岸,来来往往于战火纷飞里。无意之中,他们成了连接大陆与台湾岛的纽带。
海商的活动,对台湾的直接影响,首先是开发了台湾。自从林道乾驻扎台湾后,海商们都纷至沓来,比如同时期的林国显、许栋、何亚八、刘香老、杨四等人,或大或小的,都在台湾岛设立了自己的据点,并迁移人口、定居开荒。最早认识台湾“经济潜力”的,也是他们。他们开始发现,原来台湾的物产是这么丰富,庄稼种什么长什么,年年大丰收。经济作物也多,台湾当地的橡胶、鹿皮、香料,拿到“国际市场”上,转手就能卖高价。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海盗”们虽然良莠不齐,但是在台湾岛大多还是守规矩的。比如林道乾修筑赤嵌,他的那块土地就是花钱从台南少数民族同胞手里买来的。盘踞台湾期间,每个月他们都要和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开“乡集”。双方公平交易,虽然之间也小有摩擦,也有个别不讲规矩的人,但总的来说还是和谐的。而且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许多海商还担负起“保卫台湾”的责任,帮助岛上的少数民族部落打跑倭寇,确实是“增进了两岸人民感情”。他们对台湾的另一个影响是:当时台湾的橡胶、鹿皮等土特产,经他们的手输入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西方殖民地,引起了西方殖民者的贪馋。后来荷兰、西班牙侵略台湾时,主要就是掠夺这几种作物。
但是比起同时代得到政府支持的西方海商们,这些中国的海商大多数时候都被称为“海贼”。而他们的军事力量,也确实是明帝国海防的威胁。其实他们的发迹,更多的是拜明帝国传统的“海禁”政策所赐。明朝过去禁止私商贸易、政府垄断海外贸易的做法,使沿海商人损失颇多,沿海乡民也因此贫困。在大航海时代下,海禁已经越来越“过时”,海商们其实就成了润滑剂。随着嘉靖晚期倭寇渐渐平息,怎样处理海商问题,也成了明帝国的难题。到了嘉靖皇帝临近去世的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许多有识之士提出废除海禁。这在当时的明朝不是小事,中国封建王朝最重“祖训”和“祖制”,海禁政策是朱元璋钦定的,如果擅自修改,势必承受舆论压力。最早要求废海禁,是在明朝嘉靖二年(1523年)。之后的四十年里,明朝政局变幻,官员换了一拨又一拨,争论却始终未停。坚持海禁的,大多是些顽固老臣,尤其是那些学理学出身的大臣。而主张废海禁的,越来越多的是当时新兴起的“心学”门派的大臣们,他们受王阳明思想影响,观念新颖,许多人也曾在东南沿海为官,亲眼看到当地“士民纷纷下海”的实情。在嘉靖皇帝去世后,当年十二月,新登基的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为了海禁一事再次召开廷议。两派大臣还是争论不休,反对开海禁派依然拿着“祖制”压人。这时候明朝户部侍郎王国光一句“昔撤澎湖巡检司,亦祖制也”反驳了反对派们:既然当年朱元璋裁撤的澎湖巡检司都可以恢复,那么海禁为什么不可以?中央驻台湾军事机构的重设,无意中竟成为中国打开国门的钥匙。次年正月,明王朝正式宣布:废除海禁,允许沿海商品自由贸易。在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始近百年的时候,中国的大门,终于主动向世界敞开了。
废除“海禁”,史称“隆庆开关”,是明朝历史上一件大事。关于它的“伟大意义”,世人说得比较多的,是“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增进了中外经济关系”“制造了明朝东南经济的繁荣”。公认的事实是,在明末海外贸易最繁荣的时期,世界市场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都流入到了中国。但世人关注比较少的,却是对于台湾的意义。
海禁废除对台湾的直接好处,就是增进了两岸的沟通交流。大量的中国沿海商民出海贸易,台湾成了必经之地。许多船只都在台湾补充淡水、购买货物,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增强,而大陆先进的生产方式特别是农业生产,也在台湾本岛少数民族中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大陆人开始渡海移居台湾,甚至在当地娶妻生子。与海禁废除相关的,就是明王朝对“海商”们态度的变化,特别是在名臣殷正茂提督两广军务后,对沿海的海商改成了招抚为主,赦免其罪过。比如那位“创造历史”的林道乾,他在移居泰国之后,也曾经多次组织兵力侵扰沿海,和明朝的几次交锋互有胜负。到了隆庆四年(1570年),他终于接受了明朝两广军务提督殷正茂的招安,被安置在潮州地区。但是他最终没有得到明王朝的信任。到了万历元年(1573年),因为他和明王朝之间常年的相互猜疑,最终他还是决定离开。当时他召集了大批战船,意图离开中国到东南亚自立为王,结果明王朝召集重兵围攻。经过浴血奋战,林道乾还是突围而去,再次到了泰国地区定居下来,继续当他的泰国驸马爷。可这次明王朝却不想放过他。为了剿灭林道乾,明王朝动用了“外交压力”,要求泰国国王除掉林道乾。察觉风声不对的林道乾提前行动,再次在敌人动手前逃脱。关于林道乾的结局,说法甚多,有说他摆弄火器误把自己给打死了,也有说他逃到东南亚自立为王。但他确实是一个值得后人纪念的人。
在“隆庆开关”以后,中国东南沿海大规模的海商团伙暂时转入了低潮。有些招安的海商为明朝带来了精良的武装和先进的战船,在后来的抗倭援朝战争中还成了主力。有些海商却上演了悲壮的结局,比如曾与林道乾同属一个团伙的林凤,虽然在中国的知名度不高,在西方国家的历史上却是一个很有名的中国人。他与台湾的渊源同样颇深。和林道乾不一样的是,他家世代就是做海盗的,到他这一代到了极盛。嘉靖晚期,他一度盘踞在澎湖列岛,在元朝“澎湖巡检司”的故地建立了据点,拥有战船三百多艘,垄断了从日本到东南亚的贸易。嘉靖四十年(1561年),名将俞大猷发动进攻,端掉了林凤设在澎湖的据点,将其部下驱赶。兵败之后的林凤,游走于福建、广东两地的岛屿之间,和明朝打起了游击战,一度在海南建立了据点。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经过多年休养生息的林凤“反攻大陆”,一举攻陷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的南澳岛,之后又大掠澄海等地,甚至一度兵逼广州,成了林道乾之后令明王朝最头疼的人。后来在遭到明朝反击后,他于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冬退守台湾,驻扎在基隆地区。他的到来,是继林道乾后又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这次他带到台湾的部下近万人,战船六十多艘。之后他虽然一度侵扰福建、广东,但势力日衰。到万历元年(1573年)的时候,林道乾不知所终,他留在台南垦荒的几千部下,也就群龙无首。考虑到明朝此时已经在福建部署重兵,随时可能东进台湾,林凤决定去菲律宾开辟新殖民地。第二年,他带走了在台湾的六十多艘战船以及五千五百多人,除了作战部队之外,里面还包括许多农民、工匠。这支远征军到达了菲律宾,一度包围马尼拉,击毙了西班牙驻菲律宾的总督戈伊特。值得一提的是,林凤虽然是“海匪”,但很少滥杀。他在远征菲律宾时,采取了温和的政策,不但菲律宾华侨纷纷迎接他,就连当地的百姓也相继归附。后来西班牙调集重兵增援,寡不敌众的林凤兵败。万历二年(1574年)八月四日,林凤遭到西班牙优势兵力包围,在菲律宾彭加斯苦苦坚守了四个月,眼看着覆灭在即,却巧妙地用“声东击西”之计,用小股兵力引开西班牙舰队,自己率领主力舰队成功突围出来。一个月后,林凤带着剩下的四十艘战船重新出现在台湾岛。没过多久,他又集结起了一百五十多艘战船,近万人的规模,在台湾海峡和明王朝周旋。但这个时候,他的内部却出现了分化。常年跟随他出生入死的许多亲信部下,比如他团伙里的老二马至善、老七李成等人,都不愿意再打了。这时候的林凤,也已经年过花甲,进取之心大减。结果,马至善和李成率领一千多人向明王朝投降。其余的军队,包括当时在台湾的大部分部下,都被林凤打包带走。他率领着船队一直向西,临走前只说自己要“至西番国”。然后就不知所终了。关于这支舰队的下落,至今历史界争论颇多。有人说他们葬身于大海,有人说他们去了印度地区。然而在明王朝已然解除海禁的局面下,继续与政府武装对抗,已经渐渐失去了生存土壤。在台湾大航海时代的早期,这些海商无意中成了探路人,此时他们已经走过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也注定要退出历史舞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