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BudweiserLager)是全球销售量第一的啤酒品牌,由全球最大的啤酒集团安霍瑟—布施Anheuser-Busch酿酒公司于1876年开始酿造销售,行销世界80余国,成为世界最畅销、销量最多的啤酒,长久以来被誉为是“啤酒之王”!
一百多年以来,百威啤酒秉承安霍瑟—布施公司沿用百余年的世界独一无二的榉木发酵工艺,保持了始终如一的卓越品质。从最初挑选上好的全天然原料,包括麦芽、啤酒花、大米、酵母和水,到最后的口味测试,安霍瑟—布施公司共有240道保质工序来保证百威啤酒全球一致的清澈、清醇、清爽的天然口味。
如今,百威啤酒已在世界11个国家设有分厂,拥有全球百分之九的市场占有率;在美国,拥有近50%的市场份额,比其最大的竞争对手还要高一倍。在2002年度世界知名品牌价值排行榜上,百威以113.49亿的资产名列第24位,成为世界第一啤酒品牌。
1、品牌缔造者——啤酒帝王阿道普斯·布施
诞生于1876年的美国百威啤酒,百年发展中以其纯正的口感,过硬的质量赢得了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使之始终雄居业内翘楚。
1852年,一位名叫乔治·施奈德(George·Schneider)的德国移民,在圣刘易斯市创立了一家规模不大的啤酒厂,名为巴瓦瑞酒厂。由于经营不善,难以为继,便将酒厂转让给了他人。为了扩大啤酒产量,酒厂新老板向本市一位肥皂制造商安霍瑟(E·Anheuser)贷款,然而此举并未扭转败局,酒厂再陷困境,最终由安霍瑟接收了酒厂。此时,在密苏里州40家啤酒厂中巴瓦瑞酒厂仅名列第29位。安霍瑟接管酒厂以后,经营上虽稍有起色,但在当地还是一个无名的小品牌而已。
1861年,安霍瑟之女莉莉(Lilly)与酒厂的原料供应商阿道普斯·布施(Adolphus·Busch)结婚。此前,阿道普斯·布施1857年从德国移民到美国密苏里州的圣刘易斯市,利用家中遗产开办了一家酿酒原料供应公司。婚后,阿道普斯开始将全部精力与才干投入到岳父安霍瑟的生意中。1866年,他与岳父安霍瑟合伙将巴瓦瑞酒厂改建成酿酒公司。1875年他升为合伙人,工厂更名为安霍瑟·布施(Anheuser-Busch,简称AB公司)。1876年安霍瑟——布施酿酒公司开始生产原产捷克巴德约韦奇的巴德威泽啤酒,即国人所称的百威啤酒。
在创建之初,安霍瑟——布施酿酒公司为了借用著名啤酒产地捷克Budweis的名气,吸引德裔美国顾客,另一方面也为了和捷克的“Budweiser”啤酒竞争,该公司将自己出产的啤酒也定名为“Budweiser”。由于相隔遥远以及当时缺乏商标权保护法的规范,与捷克百威重名的美国百威啤酒就这样堂而皇之地问世了。
1880年,老安霍瑟去世,阿道普斯·布施成为公司首任总裁。阿道普斯·布施是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他一踏进啤酒厂门时,就立志有朝一日要占领全国市场,并创造一种适合不同口味,能行销全美国的啤酒。
当时,美国的酿酒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没有瓶装啤酒、没有冷藏保护的小桶装啤酒运到远处,肯定已经变质。但是,圣刘易斯的啤酒生意绝对是一枚鲜美甘甜的李子,因为光本地人一年就要消费啤酒数百万加仑。
阿道普斯·布施确信,只有开创一种能迎合各种不同口味的全国性啤酒品牌,才能占据霸主地位。他开始积极地寻找一个更好的酿酒商或是一个酿酒秘方。1873年,阿道普斯·布施发明了特殊的装瓶方法,这一方法可使啤酒不受温度变化影响,使该公司的瓶装啤酒能运销全美。他没有就此满足,仍然寻找机会开拓全美市场。布施的策略集中在那些只买不卖的“啤酒收藏家”(col-lector)身上,他找了一群最好的。
每个月,这一群啤酒收藏家们都会带着优惠拜访那些销售布施啤酒的酒吧,每回布施都会根据对方当月的购买量给予一定数量的折扣;他们进出于一个又一个的酒吧,亲切地晃动着手中的啤酒,用事先准备好的说辞作为任何话题的开场白,“我告诉你……”布施的啤酒的销售情况几乎与立穆普的一样好。
当时,AB公司发行一本免费赠阅的系列画册,非常引人注目。其中最精彩的是“卡斯特的最后战役”;另一个作品是一幅引人的海报,主角是阿道弗斯和俾斯麦(Bismarck,1815-1898,德意志帝国第一任首相),里面的阿道弗斯说,“我向阁下保证啤酒已成为美国的国饮”,对方报以一贯的严厉神情,但带着明显的满足感。
很快圣路易斯的啤酒厂日益兴旺起来,由于酒厂之间相互竞争,大打价格战,导致了啤酒更加地廉价,以至于五分一杯,无论多贫困的人都可以承受;。一个英国财团曾尝试打进当地市场,并成功收购了许多小工厂。因为威廉·立穆普和阿道普斯拒绝了英国人的收购计划,一场啤酒战由此开始。一桶啤酒的价格从6美元降到3美元。酒吧老板们将价格降为五分两杯。当一个零售商以五分价格提供两杯啤酒附加酒吧旁边小湖的一次小船游览时,啤酒的价格达到了历史最低点。立穆普和布施支持了下来,英国人退出了这场“混战”。
阿道普斯的事业真正发生转折是在瓶装啤酒诞生的时候。那时,他并不是镇上第一个生产瓶装啤酒的,却是第一个装船运输的人。他的朋友卡尔·康拉德是啤酒进口商,他完成了新的装酒工序实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才是真正的“百威之父”。
20世纪70年代早期,康拉德有一次到波希米亚旅行,在当地一家小修道院用餐的时候,他兴奋地发现招待送上来的啤酒味美绝伦,他出价不菲,迫不及待地买下了这一酿酒秘方。返回美国,他让布施酒厂为他制造这种啤酒,他以当初出产这种酒的城镇名Budweis将新酒命名为Budweiser——百威,并开始在自己的小店对新酒瓶装。但康拉德像老安霍瑟一样,很快发现自己难以保持收支平衡,不久就欠了布施一大笔钱。账单不断增加,精疲力竭的康拉德被布施说服,将配方卖给了布施,康拉德自己以技术员的身份加入布施酒厂。
1883年1月24日,AB公司获得在美国装瓶和出售百威的权利。当圣路易斯的竞争对手们还在用四轮马车争夺订单时,阿道普斯已经沉着地从地方市场转身,大方地投资了一套行头扮演起旅行啤酒大使的角色。
阿道普斯·布施对百威啤酒最大的贡献在于其独特的销售理念。过去在美国,酿啤酒和买啤酒都只是在某个小镇上进行的小规模商业活动,布施首先把自己的经营范围扩大到了全国。而且他还在各地建立了连锁冰啤屋,以此向经销商证明卖啤酒不仅仅是一种地方行为,它可以兼容每个地区的不同口味并且受到各地顾客的欢迎。
在阿道弗斯的努力下,百威品牌很快在全美打响,市场渐渐壮大,几年之内,AB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声名显赫。阿道普斯在国内的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代理人,而且拥有了各州的不动产。圣路易斯的厂房迅速拔起,以至于整个城市几乎成了侏儒。
赚了钱的阿道普斯开始向不同的商业领域开拓,他出资购买了铁路、煤矿和几家旅馆。随着百威成为酒厂的主要产品,他将原来的16个商标减少到4个——Michelob、浮士德(Faust)、百威和淡啤。
其间,立穆普曾拼命追赶布施的脚步,但最终,长久以来的竞争结束了,阿道弗斯失去了对手。
阿道普斯因百威啤酒而声名显赫,在当地大受欢迎。他五十周年结婚纪念日,几乎变成了当地人的节日,尽管那天他本人并没有在圣路易斯。钦佩他的本地人,给身在加州的“国王”和他的妻子送去一张立体的黄金贺卡后,还在大体育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大家一共喝了40,000瓶免费啤酒;那一天,阿道普斯也非常应景地送了妻子一个镶满钻石的王冠。
1913年,老阿道普斯在以妻子名字命名的莱茵河莉莉城堡去世,遵照遗嘱被安葬在圣路易斯。市民们为这个啤酒帝王的去世服丧,葬礼空前绝后——6000名员工列队前行,25辆运送花圈的卡车;德国君主派出私人代表,美国总统亲往吊唁;整个城市陷入深切的悲恸……
在此后的时间里,阿道普斯创立的美国百威不断开拓国际市场,获得了极大成功,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在美国和世界市场的占有率分别达到46%和9%,其年产量达到130万吨,自1957年以来一直雄居美国之首,产品保持多年全球销量第一。百威啤酒目前行销世界80多个国家,并在11个国家酿造生产。
啤酒帝王阿道普斯擦亮了百威啤酒的名字,让世界各国的人们油然而生敬意。然而AB公司才是他真正的纪念碑,将不变的敬意赋予他的灵魂。家族的事业延续至今,如他当初期望的一样。后代延续着他的传统,并超越了他原有的伟大和辉煌。
2、品牌核心——酿造世界上最好的啤酒
啤酒业内竞争日趋激烈,众品牌各出其招,争夺市场份额。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啤酒之王百威却脱颖而出,发展成为在华销售额最高的外资啤酒品牌之一,并占据中国高档啤酒市场近50%的份额。探究其成功秘诀,最关键原因就在于其品质优先的经营理念,对卓越品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打造。
百威啤酒引以自豪的就是其一流的国际品质,它采用质量最佳的纯天然材料,以严谨的工艺控制,通过自然发酵,低温储藏而酿成。百威啤酒对用料筛选严、要求高,位于同行业之首。整个流程不使用任何人造成份、添加剂或防腐剂。在发酵过程中,又使用数百年传统的山毛榉木发酵工艺,啤酒口感格外清醇、清澈、清爽。
许多消费者都知道日常饮用的牛奶和果汁有严格的保鲜日期,并可通过包装上的保质期来判断它们的新鲜程度,但若谈起啤酒的新鲜度,恐怕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全新的概念。其实,啤酒也是同样娇嫩的食品,唯有新鲜的啤酒才有更好的口感。
百威啤酒品尝起来有清醇、清澈、清爽的口感,始终在业内坚持极为严格的180天保质期。不仅如此,还在产品上标示出生产日期,并鼓励消费者在110天内饮用。这个110天的最佳饮用期是百威酿酒专家们经过长期大量的实验而制定出的全球统一的新鲜度标准。
为什么百威啤酒能有如此显着的新鲜风味?其优质的天然原料、严格的生产标准、完善的品控体系、先进的包装和储运环节、强大畅通的分销网络功不可没。
百威一贯的宗旨是始终不计成本地选用最优质的全天然原料。百威酿制商安霍瑟—布施公司下设的布什农业资源公司对于酿制百威的原料,包括大麦、啤酒花和大米,从种子培育、种植、收割、装运到酿造,实行全面的监控,为百威的优异品质打下扎实的基础。
百威酿造水来自地表60米以下的优质深井水,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并采用全德国进口的设备加以净化。酒花被视为啤酒的“调味料”,百威纯生采用100%美国进口的上等抗阳光啤酒花,7天内加工的新鲜大米,加拿大天然大麦麦芽以及地底60米以下的优质深井活水。这些全天然的优质原料令百威纯生拥有独特的清爽口感。
为确保全球统一的卓越品质,安霍瑟—布施公司要求旗下所有酿造商都必须严格遵循其一整套的生产规范和质量标准。包括百威(武汉)国际啤酒有限公司在内,每一家酿造厂都有安霍瑟—布施公司的专业酿酒师,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严密监督和指导。
百威啤酒酿造的多个工序,全部采用最现代化的系统控制,偌大一个酿造车间只需2-3人管理。一百多年来,虽然酿造设备几经改造更新,便传统的酿酒工艺依然如故。发酵工段则仍然采用卧式大罐,两段发酵;后期发酵中,按照百多年的传统作法,在后发酵罐底部,有一个带孔的鱼雷状的桶中,装满山毛榉木片,这不仅可增加酵母菌附着的表面积,同时也使其往酒液中散发山毛榉的天然芳香,从而赋予百威啤酒一种特有的香味,这就是百威啤酒宣传广告中的“山毛榉陈酿”的由来。为了使酒液的原汁原味得以完好保留,百威纯生利用0.45微米的微孔膜来滤除酵母菌及杂菌,这种工艺在滤除杂质时,丝毫没有破坏原料中丰富的营养元素。百威纯生还采用了0.5秒内的快速封装技术,此外,格外严格的稳定性检验保证了每一瓶百威纯生始终如一的完美享受。
完善的品控体系,酿造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的精心运作,造就了百威全球如一的不凡品质。从挑选上好的全天然原料开始,到最后的啤酒品味测试,百威共有240道严格的质量保证工序,这确保了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酿制,每一罐、每一瓶、每一桶百威啤酒都有着同样清澈、清醇、清爽的绝佳口感和宜人风味。
每一天,百威啤酒厂的酿酒师都会对所生产的啤酒进行品味测试,每一周,啤酒厂则会把啤酒样品速递至美国圣刘易斯市的安霍瑟—布施公司总部,接受总部专家的口味评估。值得一提的是,身为第四代酿酒大师、公司董事会主席的奥古斯特·A·布施三世每周都会亲自品味并评估安霍瑟—布施公司及其合作生产厂的样品啤酒。他身体力行地告诫着全体员工,确保质量是每一位员工的职责,也是公司经营中不变的宗旨和核心。
品质口感的稳定性是啤酒品质管理的关键,只有新鲜的啤酒才会带来好的口感。正因如此,百威在品质保鲜上下了许多功夫,包括考虑饮用时的温度、新鲜度。通过周密详尽的库存管理来严格控制百威的新鲜度,并率先运用空调设备的仓库来存放啤酒,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啤酒的新鲜度,确保把最新鲜的啤酒送达每一位消费者的手中。
举个例子,为了保证新鲜度,百威严格限制库存。一般啤酒的保鲜期是6个月,百威的标准是117天,要求经销商只保持一周到二周的库存。在经销商的环节上,百威要求经销商不要再搞二级分销商。零售点保持一周库存,经销商二周,工厂最多一周。路途上近的三天,最慢的10天。这样,所有库存加一起也就1个月到1个半月。
要保证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喝到的产品品质都一样好,百威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秘密武器”,那就是它那让竞争对手望尘莫及的强大的分销系统。在啤酒这么一个残酷竞争的行业中,奥古斯特,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改变了大多数酿酒商们利用网络试探市场信息的办法,要求所有经销商提供关于手下的零售商们是如何分配他们的货架空间给各个啤酒的品牌、哪个品牌拥有最醒目的货架等方面的信息。
比如说,一位客人在一家酒吧购买了一瓶百威淡型啤酒,百威的经销商们就可能已经记录下来了这位客人究竟花了多少钱,你买的时候啤酒是温的还是冰的,你是否有机会在街头买到更便宜的百威;至于你购买的啤酒是在哪里酿造的,他们更是了如指掌。
起初,百威的经销商们还是需要自己苦思冥想用怎样的办法收集这些信息,以及怎样将信息传递给百威公司,后来由于很多人都使用Excel表格来传递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很难管理,百威公司于是和一家软件公司合作,自己研制了一个软件,将经销商们的数据收集工作统一化,也简化了他们的整合数据工作。
如此一来,百威的经销商们不仅只是纯粹依赖人力资源,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建立了一个名为“BudNet”的全国性的销售智能系统,这一系统对于百威的重要性和机密性绝不亚于中情局的档案对于美国政府的重要性和机密性。
百威就是利用这些精细准确的数据和信息随时调整市场策略,制定有针对性的促销推广方案,去满足现今啤酒市场极为细分的不同消费群体对啤酒的需求,而且也及时探测到竞争者偏好的走向,即时反馈,迅速反应,创造出极大的竞争优势,在争取市场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占尽先机。公司和他的经销商们都逐渐意识到这一策略的重要性,批发商和零售店的数据收集产生了双赢的效果。
严谨完善的品控体系,追求完美的品牌精神,使百威能始终凭借其清爽、清澈、清醇的绝佳口感和超凡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奠定啤酒之王的地位。再加上其卓越的品牌形象,独特的营销手段,难怪消费者对百威始终青睐有加。
3、品牌国际化——百威雄霸天下
从1957年开始,安霍瑟—布施公司即连续46年雄霸美国啤酒业领导者地位,市场份额更是达到无以复加的48%。在保持本土领先的同时,安霍瑟—布施公司也不断向国际啤酒市场发起攻势,获得了全球啤酒市场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成为全球销售量第一的啤酒品牌。
在国际化战略中,安霍瑟—布施公司只经营2家国际酿酒厂,分别位于英国和中国的武汉。但由此,却将百威啤酒的触角延伸至海外许多国家。
百威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之所以成功,除了其确实是美国首屈一指的高品质啤酒外,显明的品牌个性是其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从百威啤酒1981年成功地进军日本市场即可看出百威啤酒在品牌个性化方面的成功运作。
百威把目标消费者锁定在25~35岁的日本男性,他们的消费个性是:最有购买力,有更多时间去追求自己喜爱的事物,新奇而又昂贵的产品很能吸引他们,他们有自己的文字、表达方式和独特的语言,对运动与时装非常有兴趣,喜爱多姿多彩的休闲活动,往往是市场舆论的制造者和领袖,啤酒是他们最喜爱的酒。这个对象的设定与百威啤酒原本就具有的“年轻人的”和“酒味清淡”的形象十分吻合。
设定了诉求目标后,百威即把重点放在杂志广告上,专攻年轻人市场,并推出特别精印的激情海报加以配合。广告的诉求重心则是积力强化品牌的知名度,以突出美国最佳啤酒的高品质形象。在行销的第一、二个阶段里,传播概念都建立在“全世界最有名的高品质啤酒”,视觉重点强调在标签和包装上。
在广告表现上,百威运用了扣人心弦的创意策略,即将百威啤酒溶于美洲或美国的气氛中,如辽阔的大地、沸腾的海洋或宽广的荒漠、使观众面对奇特的视觉效果,产生一种震撼感,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策略在第一个阶段里被运用得非常有技巧。在第二个阶段里,创意方向则针对美国风味加以泻染,以赞成强大而新鲜的感觉,以勾起目标对象心里的渴望。
通过个性化的品牌传播策略,百威啤酒这一品牌在日本青年一代中迅速传开了,成为日本青年最喜爱、最时尚的啤酒品牌,销售业绩突飞猛进。百威是1981年以后进入日本市场的,1982年在日本进口啤酒中就名列前茅,1982年销量比1981年增加50%,1984年就取得了销售200万瓶的业绩,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
百威啤酒进军中国也同样采取了品牌个性化策略。在中国最能突出其品牌个性的就是“百威蚂蚁”系列广告。百威“蚂蚁系列”电视广告首次出现在中国是在1997年。从用钉耙绊倒路人,用石头阻碍自行车,到电脑前的IT高手……机智的百威小蚂蚁们总是群策群力,一次次用幽默的小计谋成功地从人类手中“窃取”它们钟爱的百威啤酒。春节期间,百威为贺岁特别制作了新一则的蚂蚁广告,新颖睿智的创意,一气呵成的画面,写意大手笔的制作,无不体现出百威卓越的品牌形象,“百尺竿头更进步,威风八面又一年”的广告语更是将百威不懈追求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次,它们更是以“高超的技艺”与中国的名胜古迹和现代建筑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播放后一炮打响。
如今,百威啤酒已经成为中国知名度最高、销售量最大的洋品牌啤酒,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占居了中国高档啤酒市场相当大的份额,尤其是高档酒楼、涉外宾馆、高级歌舞厅等几乎是青一色的百威。
除此以外,百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还与其三种类别的国际通道有关。其一便是股权合作关系;其二便是直接经营;其三便是通过授权合同的方式。
百威采取的第一项措施是,在具有高潜在增长率的市场与当地领先的酿酒商建立股权合作关系。在建立股权合作关系时,拉丁美洲因较低的人均啤酒消费率被安霍瑟—布施公司作为首要重点。通过其在莫德洛(GrupoModelo)以及CompaniaCerveceriasUnidasS.A.(CCU)的投资,安霍瑟—布施公司已在该地区占有稳固的地位。通过控制莫德洛和CCU,安霍瑟—布施公司则可把控拉丁美洲市场。
而在亚洲,尤在中国,安霍瑟—布施公司的本意也是通过股权合作关系,以控中国啤酒老大——青岛啤酒20%股权的方式,建立合作关系,分享中国市场。
但由于种种原因,安霍瑟—布施公司受挫青岛,“被迫”于1995年在武汉收购了一家啤酒厂,后来增持至98%,但效果似乎并不好,直到2001年才开始盈利。
而这后来,便有了安霍瑟—布施公司总裁与青岛啤酒总裁金志国的倾情一握,以可转债方式开创了安霍瑟—布施公司海外股权合作关系的“另类”。
除了股权合作,安霍瑟—布施公司的第二项措施便是将百威打造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高档啤酒品牌。在某些国家,安霍瑟—布施公司与经验丰富的本地合作伙伴达成授权合同。而在其它国家,安霍瑟—布施公司选择保持当地的营销团队。凭借这种策略,安霍瑟—布施公司的各种品牌在国际范围的年总销量逾700万桶,其中在加拿大、英国和中国年销量分别为一百多万桶。
1981年,旨在全球生产、推广和销售百威啤酒的安海斯——布什国际公司成立,从而使百威啤酒迅速成为国际知名啤酒品牌,同时又相继在国内新建了4家啤酒厂。1997年,全球百威啤酒产量首次超过1亿桶,1998年,安海斯——布什公司啤酒产量达到1303万千升。
如今,百威啤酒已在世界11个国家设有分厂,其中包括中国。其啤酒产量之大,让世界所有啤酒厂家难望其项背,在2002年财富全球五百家最大公司评比中,安霍瑟—布施公司名列第397位;2002年全球500强竞争力的评比中,安霍瑟—布施公司以154.55的竞争力综合指数名列第319位;而在2002年度世界知名品牌价值排行榜上,百威以113.49亿的资产名列第24位,成为世界第一啤酒品牌。
4、百威PK燕京——洋绅士与土霸王的糜战
进入中国市场之初,迟来的百威啤酒依靠直销和塑造高端品牌这些并不新鲜的办法,在7年的时间里击败了大多数越洋竞争者。为了在中国树立其高端形象,美国百威啤酒的确有些煞费苦心,以至于现在你一想起百威啤酒就会联想到世界杯、肯尼基、甲A等等。
在最初进入中国这个拥有400多家啤酒厂的竞争过度的市场中,百威将自己的品牌定位为高端,无疑是个聪明的举动,这不仅意味着避开了与燕京等国内中低端啤酒厂家的正面交锋——百威不需要在那些陌生的地方市场和价格低廉的地方啤酒拼体力,与此同时,这也是百威在进入中国时的产能情况下所做出的明智之举,因为百威在中国的啤酒产量微不足道,这致使在不具有规模效应的情况下,在中国酿造同品质啤酒的代价要大于美国。而在美国本土,百威提供多种品牌啤酒,产品线囊括了高、中、低端市场,而且由于高档与中低档啤酒的价格只相差20-30%,因此百威在本土更象一个大众品牌啤酒,并占据全国50%市场份额。
在中国市场经过11年持续投资和不断深入,百威啤酒在一线城市(沿海大城市)和二线城市(省会级大中型城市)均已完成了从经销商网络到终端形象的布局,在高档啤酒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45%—50%。
然而,尽管百威在高端市场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国内啤酒高端市场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和省会级大中型城市,容量有限。百威经过周密的调查后发现,在2007年以前的10年中,中国啤酒市场总量已经翻了一番,其中县级市场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县级城市消费力也提高到了一定水平,中低端市场正在高速增长。可这块市场并非国外啤酒品牌所擅长,国内大大小小的数百家企业早已在低端啤酒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百威啤酒品牌要想在中国市场上有进一步的开拓,占据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县级市场就成为必然选择。
2007年,一向以高端面目示人的百威啤酒主动宣布“下沉”,打破原先相对固定的消费市场的界限,开始进军中国县级市场,以合资、兼并等各种方式进入国内啤酒领域,与燕京等国内品牌抢占中低端市场。
而与此同时,燕京啤酒却调整了市场竞争策略,力求“上浮”,将目光瞄准国内高档啤酒市场,向高端市场展开强势进攻。他们相应对产品结构作出了调整,打造高端市场,努力提高燕京高档啤酒在星级饭店、宾馆、航空公司、知名超市的占有率。
燕京提高了在南方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等几大航空公司的销量,燕京纯生啤酒进入了国际航空公司头等舱。同时,通过品牌拉动和影响,燕京成功地进入美国得沃尔玛、法国得欧尚、家乐福等北京知名超市,已经开发70多家超市集团,形成卖场近1000家。另一方面燕京还加快步伐拓展像成都、合肥等省会城市,加快对市场发展潜力较大的重点地区进行重点开发运作,力争实现在局部市场扩大占有率的构想。
啤酒厂商和足球赛可以说是形影不离的老搭档了,两大啤酒巨头都极为重视世界杯带来的商机。美国百威啤酒自1986年以来就一直是世界杯的赞助商。2006年世界杯期间,百威充分利用其同世界杯赛事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与中国本土啤酒厂商展开竞争。百威向市场推出了以世界杯为主体的特殊包装的罐装啤酒,在电视上大做广告,并在世界杯开赛前就翻新了其零售门店。与此同时,燕京啤酒设在北京的总部也在北京500多个场所开办啤酒节,争夺夏季旺销市场。
纵观历史,百威啤酒一直以体育营销见长,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一巨大的商机,百威啤酒最早加入了借助奥运赞助商这趟专列,意在借奥运光环,为自己的品牌增辉。
燕京啤酒同样打出了奥运营销牌,公司首先与北京当地的强势媒体联合推出了一系列活动,开始为奥运营销铺路。2006年5月初,燕京啤酒与《北京娱乐信报》合作举办“美丽世界杯足球宝贝评选”活动,通过短信投票的方式实现与消费者互动。2006年6月,燕京啤酒又与《北京青年报》联手推出了“每日球迷大奖,独得100箱燕京”的球迷短信竞猜活动;与此同时,燕京啤酒还选取了北京一些特色酒吧及餐厅进行现场竞猜和彩绘活动与消费者互动。燕京啤酒还在此期间顺势推出了新产品“燕京冰纯啤酒”,为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奥运迈出了第一步。
同时,燕京啤酒还增强了对北京地区社区的覆盖和控制,专门针对社区举办各种形式的主题促销活动。从2006年5月到9月,每个周五到周日,燕京同时在北京8大区50个大型社区开展“奥运在我家,燕京啤酒社区行”系列活动。
相较燕京啤酒大张旗鼓的声势,百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公司,在这场奥运营销战中似乎显得有些不动声色,但事实上,百威抢占中国市场的步伐丝毫没有减弱——增股青啤、不惜重金购并哈啤,百威按照自己的节奏,已经把中低端啤酒市场分给青啤和哈啤了,因此作为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百威将可能会在2008年2月份开始以“大手笔”一举拿下奥运眼球,这是国际大品牌惯用的策略。
5、经典案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百威是典型的家族企业,最容易产生弊端的企业组织形式,家族的核心成员一直都是重要职务董事长、总裁的不二人选,这对其它企业来说是难于理解和维持的,而百威却保留这一经管制度至今,历经一百多年历史,仍然在全世界保持着经久不败的霸主地位。在这一百多年中,百威啤酒以其纯正的口感,过硬的质量赢得了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全世界最畅销啤酒之一。纵观百威发展的历程,在啤酒这么一个竞争残酷的行业,它发展进程的每一步都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1913年,美国百威啤酒的创立者阿道普斯·布施去世后,他的儿子奥古斯特继承了他的总裁之职,继续为百威事业尽职尽责地工作着。在他经营百威的20年间,公司经受了一系列的沉重打击,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接着是20年代的全国禁酒令。禁酒令的颁布,对百威酒厂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百威被打得头破血流,曾一度不得不被迫中断啤酒生产。为了摆脱困境,奥古斯特四处寻找新工艺,推出了一系列无醇饮品(包括无醇百威啤酒),为了保证产品的口味和质量,他又着手制造卡车车厢和冷藏车,生产麦芽汁、冰淇淋以及发面酵母等产品,使公司一步步渡过了难关,生产又步入了正轨。1933年禁酒令废除,公司立即恢复了啤酒生产。
1934年,A·布施三世继承了其父奥古斯特的总裁之职,开始接管百威酒厂,他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并且头脑灵活,善于抓住和把握机会,在他的领导下,百威啤酒1938年以创纪录的200万桶产量,打破了保持21年之久的160万桶的纪录。1935年,经过他一手策划,瓶装、罐装啤酒的销量有了大幅度提高,首次超过桶装啤酒,“百威”品牌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认识,喝百威逐渐成为时尚。接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许多企业都受到了战争的重创,战后也未能恢复,但百威凭借着其早期打下的坚实基础,在战后取得了更辉煌的发展,相继新建了12家啤酒厂并成功推出了包括“布施啤酒”在内的诸多新品牌。
1946年,A·布施三世去世,总裁的职位由他的弟弟奥古斯特·A·小布施(August A Buschjr)继任。为了让百威取得更大的发展,他放弃了一切副业的经营,把所有资金都投入到啤酒的开发和研制中,着力建设新的啤酒厂,推广新的啤酒品牌。50年代的美国经济正值高速发展的复兴时期,百威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知名度随着销量的不断增多而不断扩大。
1951年,百威重金兴建的纽阿克啤酒厂投产,年产量达125万桶,再加上其它酒厂的产量,当年百威全年生产的啤酒达到了500万桶,是公司成立以来产量最高的一年。“百威帝国”逐步发展起来。1955年,雪山啤酒问世,进一步扩大了百威在啤酒界的影响力。接着,小布施又新增了8家啤酒厂,继续增加啤酒的产量,以满足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需要。在任职期间他还投资兴建了金属容器公司,以保证易拉罐的供应。在小布施的带领下,百威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1974年,百威啤酒产量达到3000万桶,又创历史新高,同年,小布施的儿子奥古斯特三世接替他成为公司第五代总裁。正是他把百威啤酒带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让全世界人都知道了百威啤酒。1980年百威啤酒股票成功在纽约交易所上市,不久,加拿大著名的拉巴特(Labatt)啤酒公司开始酿造和销售百威啤酒。百威在一步步走出美国,迈向全球。
1981年,旨在全球生产、推广和销售百威啤酒的安海斯-布什国际公司成立,百威啤酒迅速开始成为国际知名啤酒品牌,紧接着百威又相继在国内新建了4家啤酒厂,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百威的存在,百威啤酒已经在美国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1997年,全球百威啤酒产量超过1亿桶。1998年,安海斯-布什公司啤酒产量达到1303万千升。
在百威国际化的进程中,逐渐将触角伸向了改革开放中的中国。1995年,百威开始以高档啤酒定位进入中国市场,相对于国外的生力、嘉士伯、蓝带等啤酒,百威算是迟到的了。面对当时中国啤酒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百威以最快的方式将一家中德合资的啤酒公司的股权买过来,初期所占股份已有八成,目前涨到98%。股权非常单纯,能集中精力一致对外。
在进军广东市场时,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百威意识到要在这个激烈的市场做大,必须成熟一个地区再做另一个,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扩张模式还是比较合理的。百威选择了广州做为切入点,多年内只在广州做好市场,等广州的消费群建立起来以后,再着重于深耕渠道,同时做好品牌形象等工作。这些基础工作有了一定的规模后,再打入其它市场。事实证明,百威的做法是正确的。
如今,百威啤酒已占美国啤酒产销量的五分之一,其啤酒产量之大,让世界所有啤酒厂家都望其项背,堪称啤酒世界不可动摇的巨擘。百威步步为营的发展史,浓缩了美国啤酒的发展历程,它的成功为世界酒业树立了可贵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