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接]本部占地面积900亩,另有几个机构、分校在北京其他地区(清华东路、张自忠路、房山区等地)与外地(黄山、珠海等地)。藏书250余万册。
设研究生院、18个学院(公共管理、法学、新闻、信息、经济、人文、对外语言文化、外国语、商学、财经金融、国际关系、劳动人事、环境、档案、马克思主义、徐悲鸿艺术、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和8个校属系(中共党史、统计学、人口学、社会学、农业经济、体育等)、13个校级研究所;有56个学士学位专业、8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91个硕士点、64个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授权、8个博士后流动站。有25个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人口学、中国古代史、文艺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档案学、新闻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个教育部重点学科(档案学),12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和科研基地,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及数十个研究所、院、中心。
有教师1221人,其中教授423名,副教授603名,博士生导师326名;另有168位国外学者和210位国内名流为名誉教授、客座和兼职教授;有14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其中7人担任评议组召集人;在教育部8个全国高校文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有6个主任、2个副主任;有122人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人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50人入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在校博士生1100余人,研究生3300余人,本科生5000余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峥嵘岁月何惧风流。”大家想必都听过这首《别衣警察》歌,看过影片《龙年警官》吧。好男儿好巾帼年少壮志,谁没有做过当公安干警的美梦?公安大学前身是华北公安干部培训班,创办于1948年;先后经历华北公安干部学校、中央公安干部学校、中央人民公安学院、中央政法干部学校等时期,彭真、罗瑞卿曾兼任其校长;1984年改建为全日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8年原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并入,2000年原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学校并入,其综合力量更加强大。它是公安部直属综合性高等学校,中国同类院校的排头兵,相关专业实力居前列。下辖一家专业性大学出版社。校本部位于京城中心地带,附近有北京火车西站、中央电视台、中华世纪坛、军事博物馆等单位,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此校是特殊类院校,属提前录取批次,地位显贵,专业可观;加之北京的吸引力,故各地高分考生均踊跃填报,分数线历年很高。但因为学校的办学性质及学员将来工作的严肃、警觉性,故在录取时对考生的身体素质、政治审查要求也非常高。另外,学校虽好,但其超严格的警务化管理、高强度的军训体锻、大比例的政治思想课程,大家不知道能不能适应?先得做好各方面准备。
[联接]分3个校区,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藏书数十万册。
设警察管理系、法律系、外语系、公安文学系、侦查系、治安系、科技系、交通管理工程系、警察战训系等17个教学系部。有7个科研机构,及物理、化学、法医、物证、痕迹检验、文件检验、照相、交通管理、技术预防、电子技术等实验室,图书馆、闭路电视、多媒体实验室、语音室等现代化教学系统。
有师资42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5人,其他具有高级职称人员64人。
中国农业大学:国富民殷、强农为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数代农大人情系乡土,忧患苍生,形成了该校特有的勤勉持重、爱国忧民的精神传统和严谨求实、厚德博学的办学传统。中国农大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肇始于1905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由北大农学院、清华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4年、1984年被列为全国6所重点院校、全国重点建设10所高校之一。1995年,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现任校长便是曾任北大副校长的著名数学家陈章良。它是我国农业类院校的排头兵,一所以大农科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性大学;构建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其生物与农业高技术领域研究居领先水平,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土壤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专业在全国数一数二。国家重点学科数(19)个居高校前十强。石元春院士主持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研究与开发”项目曾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它位于首都北京西北部,那是闻名于世的人文和自然风景名胜区,燕山蜿蜒,林木繁茂,名园荟萃,众多高等学府聚集于斯。附近有圆明园、颐和园、玉泉山、百望山等著名公园,有国防大学、中央党校、中国新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著名院校,还有著名的中关村高科技开发区等。校园内环境优美,古木葱茏,绿草如茵,适宜求学,当年我也爱去。中国农大橄榄球队是中国大陆第一支橄榄球队。
[联接]占地面积2000多亩。藏书142万册。
设13个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生物、动物科技、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资源与环境、工学、水利与土木工程、信息与电气工程、经济管理、理学、人文与发展、国际等),另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有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1个博士点,96个硕士点,60个本科专业。有19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果树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14个部级重点学科;10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8个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研究中心,9个部级研究中心;2个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化学)。另有中德综合农业发展中心、中日农机维修培训中心、中以国际农业培训中心、中日神内农牧经营研究中心等国际教育与科研合作机构。
有1170余位专职教师,其中中科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教授286人、副教授50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1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11人。有全日制本科生14400名,硕士研究生2530名,博士研究生1460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30余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761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77人。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17年建校,时名北京协和医学院;解放后改为中国协和医学院;1957年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合并,院校合一,是我国唯一国家级医学科学高级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1959年改为中国医科大学;1978年改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1985年改为现名;1995年建立全国首家护理学院。校本部坐落在首都繁华的中心区东单、王府井,离天安门、建国门只有一箭之遥,位置优越,堪称离中国心脏地带最近的大学;环境优雅,是典型的中国古式建筑风格。有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血液病)、外科学(胸心)、核医学、药物化学等国家重点学科。多年来一直以培养研究生、博士生为主,是长期实行8年制高等教育的唯一医学院校,称为“中国医学博士的摇篮”。下属的协和医院是中国最好、世界驰名的少数医院之一。机构编制在国内医科院校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医科排名或一或二。这里涌现出了以黄家驷、林巧稚、张孝骞、吴阶平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医学巨人。
[联接]校舍面积23.43万平方米。藏书数十万册。
设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研究生院及实验动物学部。本科专业设置:医学(临床医学,学制8年)、护理(护理学,学制4年)。授予博、硕士学位专业:细胞生物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寄生虫学、放射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生物物理学、口腔科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放射治疗学、核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临床检验与诊断学、麻醉学、肿瘤学、急诊医学、流行病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科技情报、中西医结合临床药物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药理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药学等。有基础医学教研室、研究室26个,教学实验室8个。国家重点专业7个: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血液病)、外科学(胸心)、核医学、药物化学;另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卫生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研究所、6所医院、5所分院、1家大学出版社。
有教师总数886人,其中教授227人,副教授481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国家级、部委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7人,博士生导师238人,硕士生导师478人。有110名外籍名誉和客座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大学始建于1954年,原名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改为今名,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等传媒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中国信息传播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广播电视类专业的第一选择,是广播电视类院校的排头兵。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该校的名声与地位也一天天高涨。在新闻、传播两大学科,它的排名数一数二,与人大、复旦齐名,甚至还有超越之处。实际上它才是真正的“广播电视大学”。如果不是因为中国已经有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广播电视大学”(那是成人教育性质,他们的“广播电视”之名只是说明他们主要通过“广播电视”这个工具或曰载体来教学;而人家就是研究“广播电视”,是以“广播电视”为对象),我倒是劝它用这个做校名,这样更加合适,当然也只有它当之无愧。办有《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现代传播版)、《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中国广告作品年鉴》、《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等专业名刊。它是培养主持人的摇篮;更确切地说,中央电视台的许多“大腕”主持人,还有很多省市电视台的“名嘴”,如赵忠祥、李咏、白岩松、李湘、王雪纯、陈鲁豫等,都毕业于这所学校。若打算成为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甚至一夜成名,选择它就没错。其校训是:“立德、敬业、博学、竞先。”它位于北京东部去通县、天津的高速公路附近,是京城的“东大门”,隔壁乃赫赫有名的“二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两所学校的文科味道都非常浓,女生较多,美眉如云,颇具浪漫色彩。
[联接]占地面积近700亩。藏书103万册。
设新闻传播、电视、广告、国际传播、媒体管理、社科、影视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录音艺术、动画、文学、信息工程、理学、计算机与软件、继续教育、网络传播等16个二级学院,新闻、传播、电视、编辑、广告、广告设计、公共关系、国际传播、国际关系、英语语言文学、外语、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律、社科、文艺、导演表演、广播电视文学、摄影、美术、播音、应用语言学、录音艺术、录音技术、动画艺术、动画技术、中国文学、语言文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科学艺术、自动化、应用数学、光电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38个系;有64个本科专业,3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博士点,24个硕士点,1个工程硕士点。有1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传播学)、3个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实验中心。有26个研究所(中心)。拥有先进的教学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实验教学与设备管理中心、计算中心、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校园网、有线电视数字传输网、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网,及在国家广播电视光纤干线网基础上建立的现代远程教育网。拥有一批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具有传媒特点的专业实验中心(室)。
现有教职工1542人,专任教师772人,教授、副教授占50%以上,还聘请100余名客座、兼职教授。在读学生28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109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980人,外国留学生510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它是在中央团校(创建于1948年,是中国共青团组织的最高学府)基础上于1985年成立的,是共青团中央直属的高等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工作、管理专业等具有鲜明特色,在全国有一定地位。它是培养共青团干部和党政干部的重要基地,培养社工、法律、经管和新闻专业管理人才或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研究和信息交流中心。校址在宽广、繁忙的西三环上,离北京电视台、国家图书馆、紫竹院公园都很近。位于北京、响亮的名字、另有一块牌子叫“中央团校”(院校合一)、院长由历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兼任(历任校长有冯文彬、胡耀邦、韩英、王兆国、胡锦涛、宋德福、李克强、周强等)、属于提前单独录取的特殊院校等因素,使它一直被广大考生所倾慕,要分较高(除了分数高,对政审要求也挺严格)。
[联接]占地面积180余亩。藏书数十万册。
设青少年工作系、社会工作与管理系、法律系、经济管理系、新闻与传播系、公共管理系、中文系,及社会科学部、文化基础部、外语教学研究中心、计算机教学与应用中心、体育教学中心、夜大学、函授大学等教育机构。有刑法学、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2个硕士点;青年心理研究所、青年政策研究所、青少年法学研究所、金融研究所、东方文化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有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汉语言文学等10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应用、电子商务、旅游与酒店管理、涉外会计、工商管理、国际金融与证券等10个高等职业技术专业。具有完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新建的学生公寓内带有卫浴设施,并实现了电脑、电视、电话三通。
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达到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11.5%,具有高级职称的达到54.7%。有全日制在校生3600余人。
中国政法大学:其前身是1952年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清华大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上合并组建的北京政法学院;1983年更为今名。曾经新中国第一个法律史专业、第一个民商法专业、第一个经济法专业、第一个诉讼法专业、第一个比较法专业等都设在此地,新中国第一批法学博士也在这里诞生。在全国具有高等学历的司法工作者中,约有1/10来自该校。以“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为校训。现有学院路和昌平两个校区,前者位于蓟门桥畔,是其研究生院,靠近北京电影制片厂、大钟寺;后者坐落在北郊军都山下,是其本部所在地,靠近十三陵、八达岭。多年来政法专业就是非常热门、显贵的专业之一。在全国政法类院校中,原本西南政法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才是最强的,唯一的本系统全国重点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并非第一,但它设于首都北京的重要位置,得天时、地利、人和,很快便青出于蓝,后来居上。参与全国重要法律的制订与修改、创办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全国性学术会议、在中央各大媒体(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栏目,及在《法制日报》、《法制月刊》开专栏等)频频露面、声名赫赫等,自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因为位置好,条件好,待遇、机会、就业都有优势,故好的教师、好的学生(该校这些年来高考分数线一直是文科院校的头几名,与北大、人大、对外经贸大、中央财大等是“第一梯队”)不断集中,于是扶摇直上,如今显然已稳坐政法类院校头把交椅,被认为是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和对外交流的总代表;至少在社会的名望、地位上,无人抗衡。甚至,在政治、法律学科领域,它还敢与北大、人大这两所名牌大学分庭抗礼,构成三足鼎立,有些方面甚至凌驾两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