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一部分 华北地区6

[联接]占地面积数百亩。藏书100万册。

由9个学院及研究生院、体育部、管庄校区、延庆分校组成。有36个本科专业,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62个硕士点,另有MBA(含EMBA)、MPA和14个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2个博士点,6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在冶金、材料、机械、矿业等领域的7个全国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管理、科技史等学科享有盛誉;控制、热能、力学等学科具有雄厚实力;一批新兴学科,如计算机、电子信息、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等焕发出勃勃生机。另有2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实验室(新金属材料),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效轧制),4个部委级开放实验室。有2个国家一级学会、22个二级学会、19个三级学会挂靠。

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6人,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1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5人,教授258人、副教授361人。在校各类学生总数2.4万人,其中本专科生10875人,各类研究生5490人(博士生1140人、硕士生3056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294人),在站博士后33人,外国留学生81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办于1952年,原名北京航空学院,由当时包括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等8所著名大学的航空院系合并而成,是新中国首所航空工程大学,并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5所重点院校之一;80年代中期被列入国家“七五”重点建设15所高校之一;1988年更为今名;90年代被确定为国家“八五”重点建设14所高校之一。该校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四家班子联手助其腾飞。它声称多学科类大学,但在航空航天技术研究及应用、工程技术方面尤其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相关学科(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工程等)师资力量强、科研水平高,将使你飞跃蓝天、翱翔宇宙的愿望变为现实。该校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架轻型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自动化领域的飞行模拟器、计算机领域的硅编译系统、新材料和信息存储领域中的相变型光盘、先进的机器人技术等;并涌现出发射“澳星”的捆绑式火箭总设计师王德臣,“神舟”号飞船的总设计师戚发轫、总指挥袁家军,科研试飞英雄王昂、国家发明一等奖获得者高歌,及一大批“两院”院士。工科列全国前10名左右、科技综合实力列全国前20名左右。校址地处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毗邻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与北四环,位置优越,校园宽敞。因为有老乡在,北航我也不少去,感觉它颇为安静、朴实。

[联接]占地1800余亩。藏书120万册。

有21个学院(研究生、继续教育、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宇航、经济管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飞行、理学、人文社会科学、法学、北京大学工程研究、软件、高等工程、北航海淀应用技术、中英国际、现代远程教育、创业管理培训),6个直属系(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土木工程、外国语言、汽车工程、工程系统工程、生物工程)。有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精密仪器及机械、材料学、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省部级重点学科22个。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7个。1个专业性出版社。

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0名,正、副教授1200余名,博士生导师近300名。在校学生愈2.6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500多名,硕士研究生5000余名,外国留学生近300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一所以外语、旅游为特色,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全国著名外语类高等学府,其主要任务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外事、旅游和国际经贸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它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于1964年创立的。如果说“北外”是以基础、全面的外语类学科教研为优势的院校,则“北二外”便是以实用性、时新性的外语类学科教研为特色的院校。它下辖有民办二级北京旅游大学;有一个自己的中国旅游教育出版社;培养了大量优秀导游,在该方面是中国高校中的佼佼者。著名校友有中信集团副总经理、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副部长、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等。专业好,学生分配好,将来工作待遇好,又位于首都,故录取分数也比较高。该校还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女生甚多,长相姣好,在北京乃至全国高校之林中都以美女成群而闻名。

[联接]占地面积200百余亩。藏书数十万册。

设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系,国际传播、法政、旅游管理、国际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国际文化交流、继续教育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和跨文化研究所,共8系、8院、1所。有16个本科专业(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国际政治、法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专业),7个硕士点(英语、日语、俄语、旅游管理、外国语言文学及应用语言学、企业管理、国际贸易),2个第二学士学位(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有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00人。有各类在校学历生8000余人。

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是1940年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1943年并入延安大学,1948年成为华北大学工学院,1949迁入北京,1950年中法大学并入,1951年改名北京工业学院,当时就是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88年定为今名。在全国诸多冠以“理工”之名的普通高校中,北理工可能是军事色彩最为突出的,且长期直接由国家兵器工业总公司管辖,所以许多优势专业,如装甲车辆工程、爆炸力学、军用光学等,均与此有关。该校的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等学科在国内数一数二。甚至他们都是以数字来命名院系,更显示出一种军事性的神秘感。其工科与综合实力均在全国高校排行前30强上下。人大与北理工离得比较近,仅隔着一条北三环路;以文科为主的人大又与以理工科为主的北理工是教育部批准的合作办学院校;且北理工面积比较大、教室比较多,所以大学几年我经常晚上早早吃过饭后就徒步赶去北理工上自习,我大学时的很多文章就是在北理工的教室里完成的,同时还在那里读了不少文学名著、各类报刊、英语课文;写累了、看腻了还可以放下来,到外面的操场、草地上走走想想、运动运动。故直到现在我仍对它心存感激。

[联接]占地面积1200亩。藏书113万册。

设信息科学技术、机械与车辆工程、生命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工与环境、管理与经济、人文社会科学、理学、机电工程、设计艺术、软件等10个学院,28个研究所(中心),并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西山分校、秦皇岛分校、珠海校区、良乡校区。有7个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点,11个博士后流动站,32个博士点,57个硕士点及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42个本科专业。有84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有国家重点学科11个(光学工程、工程力学、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物理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应用化学、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部级重点学科36个。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爆炸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2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车辆传动实验室等),4个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颜色科学与工程国家专业实验室、信号采集与处理实验室、汽车动力性及排放测试实验室、阻燃材料研究国家专业实验室),7个对外开放实验室,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有教师和研究人员3000多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6名,教授、副教授(含研究员、高级工程师)1000多名,博士生导师196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8名、享受政府津贴专家248名。有各类在校生31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近18000人。

北京联合大学:其前身是北京市于1978年依托在京重点大学创建的36所分校,它们就像36颗神采各异的珍珠散落在茫茫的京城汪洋大海的各个地方。每个地方实际上就是一所独立的学院,只是用“北京联大”这样一个统一的名字把它们都包进来。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就是它的特色。比如其中原文理学院即北大分校、原政法学院即人大分校、原工程学院即清华分校、原师范学院即北师大分校等。其本部在亚运村小营,附近有中央民族乐团、炎黄艺术馆、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单位。该校是北京市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市属高校。其办学效果突出,优秀校友颇多,主要有: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师京城、北京电视台总编辑陆莹、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马艾地、清华紫光公司副总裁曹钢、著名导演郑晓龙、著名律师巩沙、著名电视主持人杨光,著名作家刘恒、陈染等。多年前我们有个朋友曾与该校一群女孩集体玩“恋爱游戏”,即她们几个人一起给他写信、打电话,结果发现彼此都是闹着玩的,也便一笑罢了。但因为大家心地比较纯正、事情本身也比较浪漫,所以如今回忆起来还觉得挺甜蜜的。

[联接]有24所分校,总建筑面积67.3万平方米。藏书116.3万册。

设应用文理、师范、信息、机电、自动化、管理、生物化学工程、旅游、继续教育、国际语言文化、特殊教育、广告等13个学院。有91个本专科专业(本科43个、高职高专专业55个)。另有10余个科研机构。有计算机应用、法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学等3个市级重点建设本科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机电应用技术、广告等4个教育部重点建设专科专业。是教育部确定的高职示范校建设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北京市教委确定的重点建设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基地。

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其中34%为教授、副教授,博士16人,硕士249人;还有一批稳定的外聘教师。有在校生3万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800多人,高职高专生8300多人。

北京舞蹈学院:其前身是北京舞蹈学校,始建于1954年,著名舞蹈家戴爱莲任校长;1959年正式成立我国第一个芭蕾舞团,由白淑湘等人组成;1963年并入中央歌剧院,成为该院芭蕾舞团,后又成立独立的中央芭蕾舞团;1978年成为具有本科教育资格的北京舞蹈学院;1989年由城南陶然亭旧址搬迁至西北部海淀区。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专业舞蹈教育机构,为国家培养了众多舞蹈演员,舞蹈教师、舞蹈编导、舞蹈史论人才,分布在国内外各个地区,被称为“舞蹈家摇篮”。其附属中等舞蹈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位于民族学院南路,风景秀丽的紫竹院公园北侧,一条幽深的巷子中,闹中取静;且毗邻中央民族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图书馆文教区,氛围较为高雅。

[联接]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藏书10余万册。

设舞蹈表演、舞蹈导演、舞蹈学3个专业(下设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芭蕾舞、东方舞、国际标准舞和音乐剧等学科)。教学机构有中国民族舞剧、东方舞、中国民间舞、芭蕾舞、编导、舞蹈学、社会音乐舞蹈系,社会科学、音乐、成人教育部,考级中心。还有舞蹈学研究所、舞蹈图书信息中心,演视中心、青年舞团,及附属中等舞蹈学校。1999年开始招收首批舞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有教职工48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275人;副高以上技术职称97人,其中教授19人。在校学生1000余人。

石油大学:其前身是1953年创建的北京石油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69年迁往中国第二大油田——山东东营胜利油田,并改名华东石油学院,而在北京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在这两者基础上组建石油大学,校本部设于北京,北郊昌平县城,靠近十三陵水库与八达岭长城,校园对面便是中国政法大学本部。1997年首批进入“211工程”;2000年由原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归教育部属下;2000年北京本部成为其研究生院。该校是中国石油石化工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应用基础研究及超前技术储备研究的重要基地。不言而喻,其石化学科总体水平居全国首位,化工、勘探开发、石油工程等专业,尤其是有机化工、油气地质与勘探、应用地球物理、油气钻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举足轻重。胜利油田位于黄河三角洲;中国的3大河流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如今是中国经济最富裕、民众最有活力的地方,下一步中国就要开发黄河三角洲了。黄河三角洲腾飞在即,石油大学自然亦腾飞在即。

[联接]占地面积3400亩(北京本部400亩)。藏书近150万册。

设9个二级教学院(系、部)、20个本科专业,有3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博士点、31个硕士点,在化学工程、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机械工程等4个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有石油化工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北京市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各1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重点研究机构13个。

有教职工总数920人,专任教师40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7人,教授85人,副教授115人;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在站博士后41人。有本科生1500人、硕士研究生约600人、博士研究生120人以上、在校留学生规模为100人以上。

吉利大学:2001年由浙江温州著名的传奇式人物、汽车制造企业家李书福策划,其麾下吉利集团投资10余亿元人民币,在北京成立吉利国际教育有限公司并由其全权主管,于北京北郊、“上风上水”的昌平县沙河镇附近(恰好在北京到昌平高速公路的中间点,六环路自此通过)建成的国际化的、新型的、综合性的全国规模最大的、同时也是办学最成功的民办院校之一,真是大手笔、大气魄、大制作。前些年民办院校取名很不客观、规范(我还曾多次写文章指出这种现象),近两年国家对其进行了管理与调整,民办院校的“大学”校名基本上改成了“学院”,而独有吉利大学等个别学校仍保留原名,可见国家对它是非常肯定的。该校聘请的教师都是北大、清华、人大等名校的名师,师资队伍一流(包括几名院士,及著名外语专家、原北外陈琳教授等);该校所开专业都是“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要、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就业门路广阔;该校的校园、教室、教学设备、宿舍、食堂、生活服务、运动场地等硬件都是高标准的,甚至还要超过许多普通院校;该校的管理、政教、科研等工作也都比较严谨、条理;该校学生各方面的表现也是颇合格的;该校还为革命老区专门开设“宏志班”,减免学生3年全部学杂费。该校学生参加近2万人门次全国或北京市统考,成绩均位居前列,其中中英商务管理、餐饮管理、审计学、会计学等专业通过率名列前茅,高达90%以上;该校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唯一的民办高校代表,并获得佳绩;该校马龙龙教授主持的市场营销教改项目是北京市民办高校第一个科研项目;该校在2002年底北京市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综合测评中,第一个通过A类学校办学资格;该校是北京市表彰的29所文明先进高校之一。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