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我们怎样做父亲:文化名人谈青少年教育
潇龙

一辑 父母的责任 1.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

[赏析]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对中国封建思想的批判是不遗余力的,在近代“西风东渐”思潮的影响下,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剖析入木三分,一针见血,这与后起之秀柏杨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

自秦汉以来,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准则影响中国极为深远,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血脉即根系于此。以此外扩,形成了一整套延续千年的价值体系,并且其影响力还将继续下去。

在鸦片战争以前,古老的中国一直在运行着皇朝更替的基本规律,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五百年而王者兴”的历史铁律还将延续下去。正是由于西方价值体系和伦理观念源源不断地输入,才逐渐改变了这种固有的价值理念,并为近代的中国注入了一种全新的观念和视角。

深受西方现代思想观念影响的鲁迅,在重新思考和鉴别的基础上,对古老的“父为子纲”的价值理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他主张以平等、自然、宽容的心态代替传统的“父为子纲”的观念。鲁迅不但是这样说的,同样是这样做的,鲁迅在对待他的孩子海婴上,倾注了他所有的爱心和责任,实践了他的“新型”的父子观念。

鲁迅在文中提到,父子之间的关系,父亲不能居高临下以“恩人”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孩子,而要以一种平等、自然的心态来对待,这既是对过去“父为子纲”观念的颠覆,也是对于更加“民主”的父子观念的一种开启。这种理念虽然诞生在上个世纪,却依然显示了其生命力和人道的价值观,值得当代的父母们去思索和学习。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