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青春期,身体的快速生长与变化,给无数纯真无瑕的女孩带来了生理发育的紧张和迷茫,此时的她们是那样的敏感和羞涩,又是那样的好奇和盲目。她们羞于向人说,向人问,又渴望有人告诉她们这一切都是怎么回事,并渴望有人理解她们。作为青春期女孩的母亲,应该去了解你的小公主,帮助她揭开青春的困惑。
女大十八变,女孩正悄悄蜕变
十几岁的青春期少女,正是青春期身体发育的时期,在此期间要长个子,要突出女性的身体曲线美,正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的阶段,同时也是心理发育日趋成熟的时期。因此,作为妈妈,对于女儿的身心发育,必须给予特别的关注。
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妈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小公主已经不是那个经常依偎在自己怀中撒娇的黄毛丫头了。
进入青春期的女孩,身体和心理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小女孩10岁前还和男孩长的相差不多,经过青春发育期的天然装扮,很快就变成体态轻盈、矜持健美的少女了。
少女青春期的生长发育,是有一定的时间性和次序性的:
8~9岁,脱离幼儿形体态,子宫开始发育,骨盆也开始发育,其横径明显增宽;臀部变圆,呈现出女性特有的优美线条。
10~11岁,乳头长出,一般从左侧乳房开始,乳头稍稍突出,触碰微痛,这是青春萌动的突出标志;阴毛开始出现,生长在外阴和大阴唇的皮肤上,刚萌出的阴毛细而稀少;身体增长加快,盆骨增大。
12~13岁,乳房进一步隆起,乳头突出,乳头有色素沉着(乳晕),内外生殖器开始增大,阴毛逐渐增多,并且密集卷曲,呈现出女性倒三角形的特征,腋毛也开始萌出;有的少女开始出现月经,但很少排卵,月经周期不规律;身高增长速度达到高峰。
14~15岁,可有排卵的月经,月经周期较有规律;骨盆变化明显,腋毛开始生长,有的女孩脸上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粉红皮疹或丘疹(即青春期粉刺),声音变得尖细。
16~18岁骨骺愈合,身高增长缓慢或不再长高,人体的发育接近成熟。
性征的发育,有比较严格的时间性。如果女孩8岁以前乳房就发育,9岁以前月经来潮,这就是性早熟现象的表现;而晚于18岁仍无性征发育或月经来潮,就可能有性发育障碍。
性征发育的次序同样应予注意。正常女孩第一次月经来潮,都是在阴毛长出之后、腋毛生长的同时或者在腋毛长出之前;倘若乳房尚未发育,或阴毛未长出之前,月经就抢先来潮,也要怀疑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青春期的进入时间,往往被认为是第二性征的出现。女性第二性征表现为男女在外形上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女性第二性征表现为与男性完全不同的特点:皮肤细腻;喉咙不突出,声音尖锐,音调较高;乳房丰满而隆起;女性阴毛在耻骨联合上呈倒三角形分布,而男性则呈菱形分布。此外,女孩的骨盆横径增宽,皮下脂肪增多,使胸部丰满、臀部变圆,腰部则相对较细,肢体柔软丰满,呈现出女性特有的体态曲线。短短几年时间,一个童稚的小女孩就变成体态婀娜的大姑娘了。
青春期女孩在发育初期,往往会对自己身体上的意外变化,感到疑惑不解甚至生出一种无名的羞耻感。这种感觉虽然多半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但是它对于正处于敏感期的青春期女孩来说,影响是巨大的,甚至直接关系到以后性格的形成以及心理卫生等问题。
青春期女孩的妈妈,想要与女儿搞好关系,最基本的也是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她们的生理变化问题。要知道,女孩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开始产生一些异样的变化时,最先要告诉的应该就是自己的妈妈;但大多数女孩面临这个问题时,又会碍于面子耻于开口,最后使自己陷入想告诉又不好意思开口的两难局面,最终以埋怨妈妈的不理解做为结尾。女孩就这样与妈妈产生了初次的代沟,而粗心的妈妈却对此一无所知。这个过程,往往是母女关系开始出现问题的源头。所以,作为妈妈,平时一定要多多关注自己的小公主,及时给她解除困惑,这样才能让母女关系有一个好的开始。
告诉她“亭亭玉立”是因为在快速长高
一个童稚的女孩,转眼间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这是体内分泌的激素起了巨大的作用,细心的妈妈要告诉青春期女孩,这只不过是她身体里的激素在作怪。
激素是人体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虽然量并不多,但作用却很大。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主要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松果体、胰岛和性腺等组成,它们影响着青春期形态、功能及性的发育成熟。青春期的变化主要受内分泌的影响,同时又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人体中有各种各样的激素,其中促进少女青春期生长和生理功能进一步成熟完善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由脑垂体产生和分泌的、控制青春期生长的重要激素。一般在白天安静状态时,血液中只能发现较少的生长激素,但夜间熟睡时,血液中会出现较多的生长激素,所以说,充足的睡眠对青春期少女的生长发育是非常重要的。生长激素可以直接作用于全身的组织细胞,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机体的生长,而最明显的作用是促使骨、软骨及其他组织的生长。如果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出现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若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又会使生长过度,身材则会过高,甚至引起巨人症。
2.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成熟的重要激素。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它与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协同作用,加速骨骼生长并使骨骼成熟。儿童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人生长缓慢,甚至停滞。在青春期,甲状腺对制造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碘的需求猛增,如果这时摄取碘不足,就可能发生甲状腺代偿性肥大,所以青春期女孩应适当多食些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以预防甲状腺缺碘性肿大。
3.肾上腺激素
肾上腺可产生多种激素,其中和青春期发育密切相关的有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等。雄激素能促进骨骼和肌肉的蛋白质合成,使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加快,对体毛的生长和声音的改变也有一定的作用。
4.性激素
女性的性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主要有两种:雌激素和孕激素。性激素除了进一步促进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外,对于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和维持也有重要作用。
这些在青春期起重要作用的激素,是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严密控制下工作的。青春期的生长发育是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精细调控下进行的,多种激素各自发挥着作用,在环境、营养、组织反应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共同促成了青春期生长突增和性发育成熟。
在女孩步入飞速成长的阶段时,妈妈就应该加强自己对女孩生理结构的认识,以此来帮助青春期女孩健康蜕变,快乐成长。当女孩鼓起勇气问妈妈,身体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变化时,妈妈应该能够正确、自然地向女孩讲解一下女性的内分泌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女孩的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迅速发育及其功能的充分发挥,是青春期神经内分泌变化的主要部分,也是促进女孩第二性征发育逐渐成熟的基础。
女孩青春期到来之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一直处于受抑制的状态,活动水平很低。神经内分泌学者认为,这是由于此时该轴对卵巢激素的负反馈作用处于高度敏感状态,同时还可能与受体内阿片肽、神经递质等中枢神经的抑制机制有关。在青春期开始时,神经内分泌发生以下改变: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机制的解除,下丘脑和垂体对雄激素负反馈作用敏感性下降,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的细胞对下丘脑释放的促性腺释放激素的敏感性增加。这些改变使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活动起来,这已被公认为是青春期的发动机制。
此外,还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出现、生长激素分泌开始增加等常识。
当女孩从妈妈的口中了解到这些后,就不会再对自己一个劲儿地长个而困惑了,妈妈也会得到女儿的信任,这便首先为青春期母女关系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身上长出了绒毛毛,这没什么可怕
女孩进入青春发育期后,由于内分泌激素的作用,随着身材的长高、生殖器的发育成熟,会出现阴毛、腋毛等第二性征。有的少女不能很快接受这一身体上的变化,会对阴部出现阴毛感到厌恶,甚至感到羞耻。其实这一部位之所以被称为“耻部”,是因为这一部位羞于示人,每一个人都有,又有什么羞耻呢?欧美人就称这一部位为“维纳斯丘”,听起来很美妙。
阴毛并不是毫无用处,而是为保护女性的身体而长出来的,阴毛能够吸收这些部位分泌出来的汗和黏液,向周围发散,有利于身体健康。在性生活时,它还能起到增加外生殖器处摩擦所引起的快感作用。此外,阴毛还有保暖的作用,保护卵子正常生存温度。另外,人体阴部汗腺管较为粗大且丰富,出汗量多,加上部位隐蔽,容易发生透气不良,阴毛的存在,可以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
少女阴毛开始萌芽的年龄为12岁左右,一般是在乳房发育之后。阴毛的发育一般要经历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女孩在12岁以前,阴阜上只有细小的绒毛分布,而无真正的阴毛长出,这时的阴毛特征被称为“幼稚型”。
第二阶段,12岁左右,首先在大阴唇,继而在阴阜上开始长出浅色、稀疏的阴毛。
第三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加,阴毛色素加深,毛体变粗、变长,而且卷曲。
第四阶段,阴毛接近成年女子,局限于阴唇之上,不再向上扩展。
第五阶段,阴毛生长较多,卷曲状,把外阴表面覆盖起来,其分布颇似“倒三角形”,底边沿耻骨向下掩盖大阴唇,会合于肛门。这是典型的成年女性阴毛。
阴毛的生长于少女体内内分泌功能有关。通过观察阴毛出现的迟早、数量的多少和分布状况等现象,便可以了解到青春期女孩垂体、肾上腺和卵巢等功能情况。
女孩一般在14岁时开始出现阴毛,到十七八岁时,阴毛的疏密状况基本定型。阴毛的有无、疏密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体内肾上腺皮质所产生的雄性激素的水平,二有阴部毛囊对雄激素的敏感程度。在女孩阴毛发育期,由于某种原因使肾上腺皮质产生的雄激素水平低下,或阴部毛囊对雄激素不敏感,就会造成阴毛稀疏或不长阴毛。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细心的妈妈就应该陪同女孩去医院检查一下了。
在现实中,阴毛的疏密个体差别很大,阴毛稀少或无阴毛的女性如果其他第二性征正常(如乳房发育、体型、声音变化等),月经按时来潮,说明性器官司的发育及性功能不会有什么问题,能够过正常的性生活,也会有正常的生殖能力。阴毛对人体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也不是反映性功能或生育能力的标志,这已被日常生活中的大量事实和科学研究所证实。所以,阴毛稀少或无阴毛的女性自己不要为此而烦恼和担心。
腋毛的生长也是第二性征发育的标志。不过,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少女体内的雄性激素含量的多少也不尽相同,腋毛阴毛生长的浓密程度也就会不同。
人体的腋毛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与人体其他部位的毛发一样,对它所生长的体表部位起到保护、遮挡的作用,可防止外来细菌入侵皮肤;另一方面可以在双臂摆动、腋窝部位的皮肤处于不断的摩擦时,起到缓解、保护手臂与腋下部位的作用。
当然对于舞蹈或其他表演专业的女孩来说,腋毛的显露对于舞台形象有一定的影响;进入炎热的夏天,很多女孩都偏爱清爽的吊带衫,这样抬臂提肘时显出腋毛会很不雅观,况且汗水沾在腋毛上,较容易滋生细菌,导致产生异味或引起局部皮肤感染,从这一角度看,剪掉腋毛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所以,青春女孩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或者季节、环境的不同来选择是否保留腋毛。妈妈应该指导或建议女孩最好采用物理的方法,用剪刀剪或者用刀片刮,同时要注意不损害皮肤,少用损害皮肤毛囊的脱毛剂。另外,由于腋毛的除去,尤其在多汗的夏季,腋窝处的皮肤很容易在较长时间的摩擦下出现伤痕,女孩最好能常常洗澡,并且在家中时给腋窝处敷一层清凉的爽身粉以保护皮肤。
胸部含苞待放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其实,乳房发育是女孩进入青春期后,最早出现的第二性征。青春期女孩的乳房发育有很大的个体差异,除受激素作用的影响以外,还受遗传、环境因素、营养条件、体育锻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的女孩才八九岁乳房就开始发育了,而有的女孩要到16岁或年纪更大点乳房才开始发育。大多数女孩在月经初潮之前,一般为9~14岁时乳房开始发育。乳房的日渐隆起,而且富有弹性,成为女性成熟的标志。
第1期:一般在女孩9岁前(即青春期前),乳房仅有小乳头。
第2期:9~11岁乳房和乳头隆起呈“小丘”,出现乳晕。
第3期:12~13岁,乳房和乳晕融合,突起大。
第4期:13~14岁,乳晕和乳头从乳房上隆起,乳房明显增大。
第5期:15~16岁,乳房发育成熟,丰满而隆起。
乳房发育的速度也有个体差异。有些女孩乳房发育得较晚,但发育得较快,而有些女孩乳房开始发育得较早,却发育得较慢。一般来说,乳房开始发育的早晚并不影响其今后发育的快慢,也不影响成年后乳房的大小和形状。
女性的两侧乳房并不一定完全相等,只能说大小相似。有些女孩的乳房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左右发育不平衡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以后的生育和性功能并无影响,对身体健康也没有不利之处,到发育成熟时,两侧乳房的大小就会一样了。青春期以前,只有不分叶的乳腺直导管,而青春期后,导管才分叶,形成成熟的乳腺小叶。结缔组织和脂肪也增加起来,使乳房整个轮廓突出于胸部,为女孩的体态增添了光彩。
青春期为乳房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青春期是性变化开始到性成熟的阶段,一般需要3~5年。此阶段到来的早晚,可因种族、地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白种人较早(9~12岁),黑种人要晚些:我国人群大多在13~18岁为青春发育期。同一种族的人,住在热带的要比居住寒带的青春期来得早。
月经来潮前,在卵巢雌激素的作用下,乳房逐渐增大,乳头和乳晕色素沉着。约经一年左右,乳房生长发育成圆盘状,逐渐变成半球状。
青春期女孩在乳房发育阶段,会遇到很多生理现象,对此,妈妈要给予女孩特别的关爱,及时指导女孩做好预防工作。
在乳房发育阶段,有些少女有时会觉得乳头很痒,其原因:发育前后,乳头会有少量分泌物泌出,这是乳房受激素影响的结果。由于乳头内神经很丰富,属于敏感部位,会对分泌的液体产生轻微的痒感,属正常现象。随着发育的日趋成熟,乳头会对它渐渐适应,痒感也就会消失。
由于乳头内出现了分泌物,妈妈就需要女孩要开始注意乳头的卫生保健,如经常轻轻擦洗乳头,出汗后及时洗澡,不要老戴不透气、易引起皮肤瘙痒的化纤类乳罩。同时由于乳头内的黏膜也容易感染霉菌而发痒,所以不要把乳罩与有可能沾染脚气霉菌的袜子一起洗涤。还有一条乳头保健措施是,乳头上的分泌物有时会结痂覆盖在乳头上,由于结痂堵塞了分泌物流出的孔道,会使乳头出现痒感,但乳头的皮肤很娇嫩敏感,猛然除去结痂会损伤皮肤,并造成乳头疼痛,可在洗澡时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除去结痂,如果结痂没引起瘙痒,可任其留在乳头,时间长了它会自行脱落。
青春期女孩有时还会感觉乳房疼痛:少女有时乳房偶尔出现疼痛是很常见的,不需要特殊治疗。
很多女孩的乳房疼痛是与月经有明显关系的,通常在月经前2~3天会感到乳房胀痛,这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会随月经的消失而逐渐消失。这是由于乳房的发育主要是受雌激素和孕激素这两种女性激素的作用,月经来潮前7~10天,体内雌激素的水平会很大程度地升高,乳管扩张,上皮细胞肥大增多,乳管周围会有基质水肿,幼稚纤维增加,淋巴细胞浸润,乳房胀大且较硬,便产生了胀痛感,有时还可以摸到结节并感到压痛。月经开始后一周左右,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乳管末端和乳腺小叶退化复原,乳管变小,上皮细胞萎缩及脱落,淋巴细胞消失,胀痛自然会减轻并逐渐消失了。
乳晕分泌很多油脂,不及时清洗会滋生细菌,易引起炎症;乳房或乳头有外伤或被重力触碰时,由于其中神经特别丰富,也易产生疼痛。如疼痛不已,不能自愈时建议去医院就诊,进行局部消炎后会很快康复。
另外,乳罩带得不合适,乳罩太松,乳房体积过大,悬垂并随着活动而摆动,拉动乳房内部的腺管和腺叶,也会产生疼痛感,乳罩过小,会因紧束压迫而产生疼痛。这种情况,就需要做妈妈的,及时帮助女孩更换合适的乳罩了。
陪女儿一起挑选胸罩
胸罩从青春期就要开始佩戴,而且通常要陪伴女性度过大半生。佩戴适当的胸罩不但会使女孩显得文明和美丽,而且从医学角度看,也会有利于健康。
首先,胸罩可以支托起乳房,防止其下垂变形影响青春期乳房的发育;同时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与左乳房毗邻,戴胸罩将乳房托起也有助于减轻对心脏的压力,有利于健康。另外,发育的乳房在少女走路或进行运动时会摆动,既不方便运动也不利于乳房健康,而戴上胸罩便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胸罩是乳房的保护伞,由于乳房位于前胸,皮肤娇嫩,间质是脂肪,在日常活动中,很容易受到挤压和撞击而受伤,所以必须加以保护。戴胸罩可以防止乳房皮肤被擦伤,也可以很大程度避免乳头受外伤,而且在风大寒冷的日子,可以发挥保暖防风的额外作用。
从乳房的生理角度看,乳房有很多腺管,而且血液运行丰富,乳房如果下垂,可能会使乳腺局部血液循环受阻,戴上胸罩可以防止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带来的乳房疾病,增强乳房的健康。
虽然佩戴胸罩有很多好处,但是,很多女孩却不好意思去买。这就需要细心的妈妈及时发现问题,陪同女孩去选购。另外,最重要的问题是,女孩由于是第一次购买,对胸罩的尺码、面料等都不是很了解,而这些问题又直接关系着胸罩戴起来是否舒适,是否健康等。而如果女孩是在妈妈的陪同下去挑选的,那么以上问题就能轻松解决了。
少女佩戴胸罩的时间应该科学适时,根据乳房发育的速度和大小而定。在女孩乳房还没有充分发育成熟的时候,戴胸罩本身就没有意义,并且胸罩本身的束缚作用会阻止乳房发育,反而不利于健康了。一般而言,我国女孩在16岁左右,乳房上下底部的距离接近16厘米,全身其他部位的发育也接近成熟,比如出现月经来潮、阴毛和腋毛长出、声音变化等第二性征,基本可以判断为乳房发育成熟,可以佩戴胸罩了。如果年龄小于16岁而乳房上下距离小于16厘米,则不宜戴胸罩。因为过早佩戴胸罩不仅对乳房的发育不利,而且会影响今后的乳汁分泌。
细心的妈妈,应该时时留意自己的女孩是否到了该佩戴胸罩的年龄,并主动提出要亲自为女孩挑选胸罩。胸罩的作用有很多,不单单是为了形体上的美观。因此,妈妈在为女孩选择适合的胸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少女的胸罩不要随便买
应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规格标准的或量体裁衣自制,这样可以选择形状标准、戴着舒服的。否则易使乳房不舒服,或束缚妨碍乳房的生长发育。
2.胸罩的质地应该柔软
防止擦伤皮肤和乳头,并应用透气性能好的材质,以纯棉布为佳,这样可防止乳房皮肤疾病,敏感肌肤的少女更应该不用化纤一类质地的胸罩。
3.发育期的少女胸罩的吊带应该宽一些
胸罩的吊带以2~3厘米为佳,不要太细;最好选择可以调节长短的吊带,不要太短太紧,以免勒伤胸背部皮肤;需要一提的是,夏天透明的隐形吊带,很方便衣着,但是不利于皮肤的呼吸和排汗,应该慎用。
4.胸罩大小和松紧要适度
如果胸罩太大,就起不到束缚乳房的作用,胸罩经常移位,自身会感觉不舒服,又容易擦伤乳房皮肤和乳头;如果胸罩太小,又会使乳房有压迫感和影响呼吸,甚至导致乳头内陷。所以,应该先量一下乳房的紧身胸围和乳房最突出部位的紧身胸围,后者减去前者的差,可以用来指导选择胸罩型号。最合适的胸罩应该给乳头留有空间,并与乳房大小相适度,还要随着身体胖瘦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号码。
另外,妈妈还要指导女孩,胸罩不要与外衣一起洗涤,如果在一起洗涤容易染上细菌,乳头是很多腺叶乳管的开口处,乳晕也是很多乳管的开口,乳房的皮肤又很娇嫩,因此很容易被细菌侵入、伤着。平时最好用手洗胸罩,以免洗衣机洗涤使胸罩变形引起不适。
妈妈还要提醒女孩,夜晚睡觉时摘下胸罩。晚上睡觉时摘下胸罩既有利于放松胸背部肌肉,又可使乳房部位血液循环通畅,有利于乳房保健和继续生长发育。
青春期是女孩乳房发育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妈妈一定要指导女孩进行健康的保护措施,这样女孩才会更健康地成长。
陪伴女儿迎接她的初潮
很多女孩到十二三岁时,会发现阴道出现流血了,这就是第一次来月经,也就是月经初潮。它标志着女性生殖功能已逐渐成熟,也是判断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
月经初潮来临的时间与遗传、营养、全身健康状况、气候环境等各种内外因素有关。家族中的女性,比如母亲、姐姐,如果月经初潮早一些,那么这个女孩可能也会初潮较早;反之,家族的人初潮较晚,女孩的月经来潮也会偏晚。
女孩在青春期处于长身体的阶段,营养状况给青春期机体各功能的发育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往往体形偏高或偏壮的女孩月经初潮会稍早一些,而体质瘦小柔弱的女孩,月经初潮也会较晚些,甚至第二性征的其他部位发育有可能也会偏晚。此时营养的全面合理对女孩发育的好坏起很大作用,所以劝诫少女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节食减肥,因为只有体内的脂肪达到了体重的17%,才可以维持月经的到来。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指挥官,当情绪因素对它产生影响时,它对卵巢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的调节也会发生变化,这二者是月经来潮的基础与动力,情绪对月经初潮的早晚也是有影响的。
自然环境因素对月经的初潮也有影响。比如,热带地区的女孩往往会比寒冷地区的女孩初潮早;地处海南、广东的少女,因亚热带气候水土湿润,身体发育较早,初潮亦来得早;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东北、西北高寒地区,女孩的初潮时间往往较迟:非洲女孩大多7~8岁就会来初潮,这是因为人脑中松果体分泌的黑色紧张素(退黑素)与光照关系密切,在黑暗中分泌偏多,对性腺的抑制较强,在光照中分泌偏少,对性腺的抑制较弱。而社会环境同样对月经初潮的早晚有影响,性知识接触与了解多的女孩,会影响到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的调节,会使与性有关的内分泌系统早一些活动,使月经来潮偏早。
虽然,女孩们的初潮时间并不相同,但月经初潮的早晚不等于初潮是否正常,身体是否健康。只要在正常的时间内,身体没有不适,初潮早点晚点都属于正常的。
一般来说,女孩月经初潮来临的时间为10~16岁。当初潮来临时,不必感到羞怯和紧张,妈妈应该告诉女孩,这是每位健康女性必须经历的事情。妈妈还可以鼓励女孩与同龄的朋友交流月经情况及注意事项等,还可以向她讲述或请保健医生和其他的专业指导人员讲述经期的卫生知识。
月经初潮标志女孩青春期的开始。女孩月经初潮的血往往颜色很深,甚至有点偏于深褐色,一般第二三次月经来潮的血比第一次的会稍浅一些,呈暗红色,并因为抗凝酶的存在,经血虽黏稠却不易凝结。
一般月经来潮第一天出血量不多,第二、三天稍多,以后逐渐减少,持续4~5天经血便会干净,也有人只有三天就干净的,还有人经血干净后一两天又会有少量的血流出,只要不继续或大量地出血,都属于正常范围。一次月经的经血量大概50~60毫升,不应超过80毫升,如果经血不畅,偶尔出现小血块,往往会伴有小腹坠胀、疼痛的现象,这是有点血瘀,不会对健康有什么大影响的,这种症状会随着月经的干净而逐渐消失的。
女孩月经期及初潮后一两年时间内,由于生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会出现暂时的月经不规律现象,如时间不准、量时多时少,持续时间有长有短、颜色时而深褐色时而暗红色等,都不是病态,随着机体发育的渐趋成熟和内环境的稳定,这些现象都会逐渐消失的。
女孩月经初潮是标志着成长转变的大事,妈妈应该提前就向女孩做一些暗示,然后等女孩有了心理准备,再一起做一次探讨。这样,女孩因为有了妈妈的帮助,就会毫无负担的,轻松愉悦地迎来月经初潮。
让月经期的女儿爱自己多一点
月经的神经内分泌系统需要时间逐渐成熟完善,所以少女在初潮后的一段时间内,月经周期往往不太规律。从月经初潮到第二次月经,相当一部分人间隔在半年以上,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般在两年左右,不规则的月经逐渐转为正常的周期。所以,对初潮以后出现的月经周期不规则的现象,妈妈要告诉女儿:不要马上以为是得了病而自行用药,还是需要请医生判断、处理。
以下是青春期女孩月经期的一些正常情况,也是需要妈妈告诉女儿的。
1.月经血偶尔会出现色淡如水的情况
每个人体内的血浓度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会随着食物和天气、地域的变化出现细微的变化,如果人经常吃红枣等热血、增加血浓度或血小板的食物,或经常吃烤肉、烤饼等烘烤食物,水喝得又少,血液的浓度就会增加;反之,喝了大量水、稀饭后,血液就会显得相对稀淡些;待在干旱之地的人的血浓度就会比待在湿润之地的人的血浓度略高。另外,血的浓度还与人的体质有关,体质弱的人、血红蛋白低的人,其血液就会显得稀淡一些。中医就认为脸色苍白、怕冷、自汗、小腹老有寒冷感的人,其月经血就容易出现色淡如水的情况。
据此,如果是偶尔出现月经血淡如水的情况,女孩不必太在意,因为这不能算是病,机体自然会调理妥当;如果月经血经常是色淡如水,应进行调理。
2.月经血呈紫黑色
有时候青春期少女会发现自己的月经血量很少,颜色呈紫黑色或有血块夹在其中,小腹还会有一些压痛,这是正常现象。
一般来说,月经颜色呈紫黑色会出于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近期喝水较少,人有些上火,或者正发高热,体内血热,水分丢失较多,会出现月经血发干、颜色呈紫黑色现象;另一种情况是体内有寒气或气滞,出现血瘀,也会使月经血呈紫黑色或夹有血块。后一种情况往往还会伴有小腹压痛,但一般出现在月经开始一两天内,等到经血流畅了、量多了以后,就会好转。
两种情况都不算病,前一种多喝温开水,适当吃些稀粳米粥,或等发热退去,症状就会消失;后一种情况如严重,并伴有时断时续流血现象,应进行中药调理。
3.月经中有时出现肉块似的东西
有些少女会发现自己的月经血中,有时夹有肉块似的东西,不像纯血块,大的会有半截小拇指那么大,通常在第二三天月经量最大的时候出现。由于不知是什么东西,心里会很紧张。这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这不是什么病,也不必过于担忧,它只是随经血流出而自然脱落的子宫内膜而已。女孩之所以每月会来月经,是因为子宫内膜变厚后没有受孕卵着床,就自然脱落。其实女孩每月流出的月经血中都会夹有脱落的子宫内膜,只不过平时只是很小很薄的内膜皮只是很小很薄的内膜皮,不太引起人注意而已。如果脱落的内膜较厚,或某处内膜在前一次月经来潮时没有脱净,或有些许淤血被新长出的子宫内膜包裹住然后再脱落,就会出现月经血中夹有较大的肉块似的东西的现象。医学上称这类情况为“膜掉性月经”,它不会影响健康,也不会影响以后的婚姻生活和生育。但如果经常出现肉块,并老伴有小腹疼痛和月经量过多症状,则最好到医院去做一个检查。
4.来月经时有些腰酸感
一般正常的来月经,人体不会有太大的不适感,有人甚至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有些女孩会感到总有些腰酸,伴随的是全身无力感。
来月经稍微有些腰酸,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月经来潮是内分泌调节变化的结果,体内环境有变化,人会有些异样感,这不是病,所以女孩不必太在意,更不必太担心。
中医认为腰酸还与人体肾气虚、体寒有关。女孩平时在家时,可多吃些羊肉、红枣、龙眼、阿胶、牛奶等滋补气血的食物,同时注意放松心情,保持愉快,这会有助于减轻腰酸、体乏等症状。
有时身体受寒,或天寒腰腹部穿得不够、睡觉的床褥子垫得不够厚、晚上睡觉没盖好、赤脚凉着脚丫子,也会导致产生腰酸。现在潮流时尚露脐装,不少女孩喜欢赶时髦买来穿,因此也容易受风着凉导致月经期腰酸。所以女孩要学会自我保健,以免腰酸感。
女孩初潮后,月经期可能不会稳定,有的两三个月才来一次,有的却不到半个月就来一次。这时,就需要妈妈的精心呵护,判断女孩是正常现象还是一种病情征兆。妈妈率先做出举动,才可以让女孩安心。
教女儿选内衣裤和穿内衣裤
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发育,并分泌雌性激素,促进全身(包括乳房和内外生殖器)的发育。在内外生殖器发育的同时,开始出现白带。
白带是女性身体开始发育走上成熟的标志。正常的白带为乳白色,无气味,无刺激性,呈蛋清样或稀糊状。白带的来源包括正常子宫和输卵管所分泌的少量液体,子宫颈内的黏液腺体所分泌的黏液,是白带的最主要来源,还有阴道黏膜下毛细血管渗出液及其间所混杂的脱落上皮细胞,前庭大腺开口处所分泌的黏液;小阴唇内丰富的皮脂腺所分泌的少量皮脂。
白带具有抵御病菌入侵的重要作用。平时,少女的阴道内寄生着大量“阴道杆菌”,它能分解阴道上皮细胞中的糖原,阴道液呈酸性,使外来的致病菌没有生存之地。但阴道杆菌无法在干燥的环境生长,须保持湿润才能生长旺盛。少女白带生成较多,可使阴道保持一定的湿润,所以能有效防止病菌入侵。子宫颈口平时敷着一层稠厚的碱性液,也是预防感染的一道“关卡”,有些不怕酸的病菌,即使侥幸地通过了阴道,也会在子宫颈口外被消灭掉。
白带的质和量随着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同时还与雌激素水平以及盆腔、子宫的充血程度有关。通常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第14天左右,即排卵期(此时雌激素水平最高)和行经前后3~4天内(此时盆腔、子宫充血),白带比平日增多。此外,体力劳动或长途旅行时,由于宫颈内膜细胞分泌旺盛,白带也会增多。
青春期少女没有白带应引起注意。俗话说“十女九带”,每个健康的女性都或多或少有些白带,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到了青春期还不见白带出现,这就是异常现象了,应警惕患有处女膜闭锁或卵巢发育不良等疾病。如果白带的颜色改变,数量增多,或白带中混有脓血,甚至发出臭味,则提示生殖器官可能有病变,必须及时就医。
白带的产生的确会给女孩们带来一些麻烦,首先对内裤的选择就是一个问题。选择内衣裤的面料以棉布、丝绸为好,颜色浅色,棉布织物透气性强、吸湿性好,而丝绸面料穿着轻松舒适。女性无论在月经期还是平素阴道分泌物都较多,而经血和分泌物的色泽、多寡以及气味都可反映女性健康状况。倘若穿着红色或带有大花纹的内裤,经血或分泌物沾染其上,就不易分辨了。因此,少女宜穿白色或浅黄色、浅花纹等浅色内裤。
女孩在选择内裤和穿着内裤的时候,容易马虎大意。这时,就需要妈妈的提醒和教导了。
1.不要买化纤内裤
化纤内裤比较时尚,塑型效果较好,这是一大优点,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由于其通风不佳,所以有助于细菌滋生并引起异味,同时,人的皮肤易对其过敏,所以更容易引起阴道炎、尿道炎等疾病;另外,虽然其紧身塑型的效果好,但同时也会影响到发育尚未完全的少女的生殖器官的发育,如引起外生殖器变形等,这便是得不偿失了。
2.新买的内衣裤要清洗
服装厂在加工制作内衣过程中,常用甲醛树脂、离子树脂、增白剂等化学添加剂进行加工处理,以便达到防缩、增白、平滑、美观的目的。所以,新买的内衣裤不加清洗就穿在身上,残留在衣服上的化学添加剂与人体皮肤接触后,容易使皮肤发红发痒或产生过敏反应,有损身体健康。
3.不要将内衣裤翻过来晾晒
因为空气中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尘埃等,将内衣裤内翻外晒时,上述物质就会粘附在内衣裤的内层。当穿着内衣裤时,这些物质直接与皮肤接触,易导致过敏体质的人产生皮肤发痒、起风团、皮疹等过敏反应或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发生。
4.要勤换洗晒内衣裤
由于内衣裤贴身,故人体皮肤分泌的汗液会渗透到内衣裤中。汗液长时间残留在内衣裤时,会使衣服变色变质,而且阻碍皮肤表面代谢物的排泄和挥发。长时间不换洗内衣裤,渗透在内衣裤的汗液、分泌物等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导致皮肤病发生。
5.内衣裤穿着宜宽松舒适
内衣裤穿着宜宽松舒适,如果穿着过紧过小,外阴部的汗液容易捂住,难以挥发,会导致细菌繁殖,引起外阴炎、阴道炎。所以,内衣裤不宜太贴身。
6.不要向内裤喷涂香料
女性阴道的分泌物带有一定的气味,如果内裤质地不很理想,加之与汗液的混合,容易发出异味。有些女孩怕异味,便在内裤上喷涂香水或花露水等除味,这是不科学的,因为这样容易引起阴部皮肤过敏。
小痘痘来了,不要伤了“面子”
进入青春期,最让女孩伤脑筋的就是青春痘的到访,因为这让大多数女孩伤了面子。
青春痘又叫“痤疮”,它的成长在于荷尔蒙的分泌。女孩们一旦进入青春期,荷尔蒙的分泌会变得异常活跃。过分活跃的荷尔蒙刺激到覆盖在皮肤上的皮脂腺,皮脂腺就会分泌过多的油脂,这些油脂从皮脂腺中渗出并附着于皮肤的表面,堵塞了毛孔。这时,细菌伺机而来,与附着在皮肤上的油脂产生炎症,便生出青春痘。
从医学上讲,青春痘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根本原因是内分泌失调,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引起。青春痘的病因还与一些病原菌感染有关,已经证实青春痘的发生与丙酸痤疮棒状杆菌感染有关。这种青春痘棒状杆菌寄生于青春期的毛囊皮脂腺里,通过脂酶的作用,可水解甘油三酯,产生较多的游离脂肪酸,这些游离脂肪酸能使毛囊及毛囊周围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炎症较重时,可出现脓疱、囊肿。
因此,有人认为青春痘是人的一种生理现象,无须治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青春痘皮疹较少,炎症较轻,可不予治疗,待其自然消退。如果皮疹较多,炎症较重,则应积极治疗。尤其是患有脓疱、结节、脓肿、囊肿性痤疮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遗留下凹陷性或增生性瘢痕,影响皮肤外观。因此,痤疮不仅需要治疗,而且是应积极合理的治疗。但是痤疮有轻有重,原因复杂,不主张患者自己用药,用药不当反而会加重,应该到医院根据具体的情况予以治疗。
痤疮之所以叫做“青春痘”,就是因为它每个女孩成长蜕变的见证。细心妈妈应该理解女孩爱美的心情,帮助女孩与青春痘打一场漂亮的游击战。其实,提前做好防护措施,青春痘是可以避免和消除的。想要更好的防痘、治痘,首先应该正确对待痘痘问题,不要对痘痘妥协,也不应该盲目除痘。防痘、治痘要从根本上了解痘痘,然后结合自身特点采用正确的方法。
1.保持脸部的清洁
预防青春痘,最重要的就是要养成勤洗脸、洗净脸的习惯。青春痘之所以会发生,就是由于油脂与细菌的混合,所以应该在油脂和细菌相遇之前,就把脸洗干净。但是洗脸也不要过于勤勉和用力,否则也会对皮肤造成伤害的。
另外,还应经常洗头和换洗被褥和枕头,否则每天接触带油脂的不干净的被褥和枕头也会让细菌有机可乘,从而生出痘痘。
2.战痘诀窍
(1)切忌挤压
爱美的女孩儿,脸上长了痘痘,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用手挤压、挖除痘痘的习惯。其实,这种行为不但不能将痘痘赶走,还会使炎症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额头和鼻子两翼的面部三角区,挤压后,病菌可经过面部血管进入颅腔内,引起感染扩散,可导致非常危险的后果、常常挤还会使脸上留下黑黑的色素沉着即暗疮,于是疤痕就轻易地留在了脸上。因此,女孩们如果不想落下满脸疤痕就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要招惹痘痘。
(2)皮肤按摩
清洁皮肤不只是表面功夫,还应从内部清洁。每天晨起时,喝一杯温开水或不定时地多喝开水,能够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在保持皮肤清洁的前提下,可以经常对脸部进行按摩,从而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皮脂腺的分泌功能。
(3)切忌轻信祛痘产品
不要轻信一些所谓的“祛痘产品”,因为有些产品不但起不到祛痘的作用,还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能将痘痘“驱除出境”的话,可以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另外,还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治疗,以预防青春痘的发生和加重。首先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规律的生活,因为情绪不良生活不规律会引起或加重青春痘。其次,不可吸烟喝酒,特别是不饮烈性酒,不喝浓咖啡和浓茶,还要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糖果及高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最后,发现痘痘在脸上肆虐,千万不要过于忧虑,应该认识到这是青春期内分泌旺盛的一种正常表现,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同痘痘抗战,是可以消除掉的。
了解女孩,从帮助她穿衣打扮做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进入青春期后,会发现女孩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曲线美,于是便尽可能地为自己挑选那些能突显出苗条身段的衣服和鞋子。细心妈妈会发现,女孩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买什么穿什么,而总是自作主张挑选那些让大人看不上眼的衣服。或许,在妈妈抱怨女孩眼光怪异的同时,女孩也在心里埋怨妈妈的眼光陈旧。接着,母女两个就再也没办法一起逛街,一起买衣服了。代沟似乎就从这里开始了。
首先,妈妈对女孩的这种眼光的转变应该予以理解,因为每个人都经历过青春期,青春期就是一个追求完美和张扬的时期。其次,要耐心向她讲解穿衣打扮的学问,潜移默化地转变她穿衣的观念。
1.青春期女孩不宜束胸
女孩在青春期会出现身体长高、体重增加等现象,乳房发育也是其中重要的生理现象之一,把乳房束得过紧,必然会影响乳房的正常发育。由于束胸的方式会使胸腔的发育受阻,长期如此便会使胸腔内的心脏和肺,在发育和生理功能方面都会受到间接影响,从而影响全身的发育。严重者,还会诱发很多乳腺疾病,影响以后生育哺乳。
2.青春期女孩不宜束腰
有的女孩过于追求纤细的腰形,就选择束腰的方式。然而女孩正处于青春期,组织器官正处于生长发育中,此时束腰会导致发育畸形,并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
由于人的腰腹部有很多脏器及血管。神经,过度束腰会妨碍内脏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如妨碍腹式呼吸、胃肠功能,使胃里的食物无法正常排入肠道。
长期的束腰,还会引起子宫移位,尤其是蹲着做事或是经常咳嗽的女性,束腰会增加腹部压力,使子宫周围组织松弛,造成子宫下移、脱垂,影响今后的生育。过度束腰还会使腹部血管受到挤压,下肢静脉血回流受阻,从而引起下肢静脉曲张。一旦静脉曲张的下肢发生外伤,就会使伤口的愈合速度减慢。
3.青春期女孩不宜穿紧身裤
青春期的少女要杜绝紧身裤。紧身裤虽然可以收腹提臀,突出身体曲线,使人看上去更苗条。但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女孩穿紧身裤并不是一件好事。女孩的阴道经常分泌一种杀灭细菌的酸性液体,使外阴部常呈湿润状态。我们日常穿着的普通内裤和外裤比较宽松,不但有利于局部的血液循环,还能使空气流通、疏散潮气。而紧身裤则会严重妨碍空气流通,聚积湿气,在炎热的夏季,还会增加排汗量,致使阴道分泌物和汗液滞留、发酵。这样不但使下身散发出不好闻的气味,还给细菌繁殖营造了条件,容易引起外阴部的感染、炎症,严重的还会导致阴道炎、尿道感染等。
同时,紧身裤使骨盆、臀部被紧紧包裹住,不但使腰部受压迫,影响腹式呼吸的进行,造成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还会压迫腹内的血管,影响血液循环,引起头昏眼花等症状。紧身裤不但限制了日常生活和体育锻炼中的正常活动,长期穿着还会影响骨盆的发育,造成骨盆狭窄,给成年后的生育带来困难。
4.青春期女孩不宜穿高跟鞋
长期穿很高的高跟鞋,会让小腿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很容易抽筋。而且时间长了不利于你的走路姿势,使腿骨变形,从而影响到你的体形。处于青春期的女孩,甚至会不利于身材的生长发育。一般情况下,鞋跟高度适宜的鞋子穿在脚上,全身的重量由全足负担。由于高跟鞋跟部的过高设计并不符合人体力学,加上前部紧窄,穿上高跟鞋以后,身体会前倾,全身的重量落在了脚掌,受力集中于脚趾而不均匀,而脚掌腱膜前后各与跗骨及脚跟相连,因穿高跟鞋使掌面失去平衡,破坏了正常的重力传递负荷线,牵连至膝部及腰部承受压力,如不留意,不仅会造成使脚部酸痛、扭伤、摔伤等,还往往导致跖趾关节变形,跖骨骨折及腰酸背痛等症状,严重时更会影响行走活动。
可见,青春期女孩的穿衣打扮是个大学问,妈妈只要将这些知识慢慢灌输到女孩的头脑中,便可以改变她只要美丽不要健康的穿衣观念,而且母女也就不会因为穿衣的问题而产生代沟或纠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