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三章 保护海洋你也要行动

海边游玩,千万别将垃圾留在海滩

当喧嚣了一天的海滩在夕阳的余光中恢复了平静时,我们时常会发现沙滩已不再是金色的一片。由于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给美丽的海滩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随意丢弃的纯净水瓶、塑料袋、西瓜皮、啤酒瓶、废报纸、烟头等垃圾随处可见,然而竖立在不远处的垃圾桶内却空空如也。您知道吗?这些丢弃在海滩上的垃圾不但会引起视觉不快,还给海洋环境造成了威胁:美国“海洋保护管理所”在一项报告中警告说,海滩垃圾正在破坏海洋环境,仅为期一日的一次垃圾清理活动就在长约2.9万公里的海岸线和水道中清理出约3700吨垃圾。其中香烟、塑料袋成为了海洋环境头号“杀手”。当这些垃圾随着潮起潮落卷入大海,将会威胁濒危海洋动物的生存。所以当您踩在软绵绵的沙滩上时,除了留下您的脚印,请什么也别留下。

您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家的生活垃圾会给海洋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仍以简单坑埋、填充洼地、地面堆积、挖坑填埋、投入江河湖海、露天焚烧等处理方式为主,而那些被投入江河的垃圾最终要汇入大海。因此,在您日常倒垃圾时,费一下神,将它们区别对待:不可回收垃圾——果皮、菜皮、各种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橡胶、废织物等;有害垃圾——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过期药品、打印机墨盒等,把它们分别归类,做好垃圾处理的第一步。

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物品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一次性用品已经成为了方恒快捷的代名词。在饭店吃饭,随意使用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住宿宾馆,更加少不了一次性拖鞋、毛巾、牙刷……这些物品只使用一次甚至连用也没有用,就直接被塞进了垃圾桶。一次性用品的制造,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电、煤等能源,还需要大量的塑料、纸张、木材等一些原材料。为了珍惜资源,保护美好的环境,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让循环、长久耐用的用品成为我们的方便物品。沿海城市由于距离海洋较近,对海洋造成的污染更直接、更迅速,所以,当我们到沿海旅游时,更要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物品。

海边旅游时尽量避免开冷气空调

能够给炎炎夏日带来丝丝清凉的空调已经作为现代科学带给人类的一大馈赠走进7千家万户。当您在海滨旅行时,当您享受着空调带来的清爽时,您是否想到,这丝丝凉风带给环境多么巨大的伤害。据了解,人体正常体温(37℃)时,皮肤表面的温度约为33℃,当室内温度高于33℃时就会有热的感觉,而低于33℃时则会有凉的感觉。空调的控制温度调整到26℃左右,人体感觉比较舒适。如果室温太低会减弱身体对热反应的敏感度,容易引起空调病。

众所周知,空调的制冷剂是一种名叫“氟利昂”的化学物质,它同时还可以作为清洗剂和发泡剂应用在各个行业。氟利昂自20世纪80年代被合成出来之后就成了破坏臭氧雇的罪魁祸首。臭氧层是为地球遮挡紫外线的“遮阳伞”,若离开臭氧层的保护,人粪就会被紫外线灼伤,罹患皮肤癌等疾病。氟利昂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海洋因其独特的气流构造,更利于氟利昂进入平流层破坏臭氧层。

为了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不被紫外线无情的灼伤,在海边旅游时请不要贪恋一时的清凉,尽量少开、不开冷气空调,如遇气温过高时,请将空调的温度调整到26℃左右。

不在海水中随意小便

很多人都有在海滨浴场游泳玩耍的经历,碧蓝的海水,美丽的浪花,使人流连忘返。尤其是居住在海边的朋友们,炎热的夏季里,美美地在海水里游上一回泳,不仅驱走了炎热,全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和愉悦。海滨浴场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游泳者的心情和健康。我国海滨浴场普遍承载量过大,到了旺季常常会看到浴场里人头攒动(俗称煮饺子),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享受海洋制给我们快乐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浴场的环境卫生,不要因为嫌麻烦就在海水里随意小便。虽然浩瀚的海洋本身有自净的能力,但这毕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里且不说尿液对海水的污染,就是对游泳者也是一种直接的污染。有报道称,某些游客流量大的浴场,近几年相关的环境保护部门几乎每年都要从中清理大量的尿液。

积极参加清理海滩的义务劳动

每年的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和世界环境日(6月5日),我国沿海城市都要组织一些清理垃圾的活动。在活动中,海洋环保社团和海洋环保志愿者积极向民众宣传清扫海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积极开展清理海滩的义务劳动。这种活动对于提高广大公众“保护海岸,清洁海滩”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促进人人参与保护海滩的环保行动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但对于个人来说,也应该积极参加到这种环保活动中去。如果都行动起来,我们清理的将不仅仅是海滩,而是人们的心灵,同时,还会将“同一片海,同一个家”的环保意识根植于我们的心中。

了解国家不允许向海域排放废水的种类

国家对木允许向海域排放的废水种类做出了明文规定和等级限制。如:禁止向海域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和高、中水平放射性废水;严格限制向海域排放低水平放射性废水;严格控制向海域排放含有不易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废水。这些废水排放到海洋,都会给海洋带来或大或小的影响,有些甚至是非常严重的。如:油类排入水体后形成的油膜,会阻碍海水蒸发,影响水气交换,减少空气中氧进入水体的数量,从而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藻类因油污染,光合作用受阻而致死;油污沾在鱼鳃上引起鱼窒息死亡:石油中所含的多环芳烃,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有致癌作用;酸液或碱液进入水体,能使水的pH值发生变化,pH值过高或过低均能杀死鱼类和其他生物,抑制微生物生长,影响海水的自净能力。

对于国家的规定,我们除了自己要及时了解和严格遵守外,还可以留心身边的企业是否有违规排放行为,如遇违规排放,可以向当地的环保部门举报。

不向江河湖海倾倒废弃物和污染物质

在海上航行,由于船体空间有限,加上海上湿度大,剩菜剩饭极易变质、腐烂,为了保证船上人员的安全,剩余食物一般都向大海倾倒。可您知道吗?这些剩余食物首先会引来海鸥等海鸟尾随船只争相食用,造成它们的食物结构发生变化,另外由于这些剩余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物质,会导致水生生物特别是浮游藻类大量繁殖,使生物的种群、种类发生改变,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并使水质恶化,这时水体会呈规出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赤潮”。所以,当您在海上乘船边欣赏美景边大快朵颐的时候,请千万注意量力而行,不要浪费盘中的食物。

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千万不能小视。浅海海域营养丰富、温度适当,是鱼、贝类生长繁殖的良好场所,也是多数鱼类的产卵地,若固体废弃物进入海洋会造成局部海域严重缺氧。海中的礁岩为虾、蟹类提供了栖息地,若大量的固体颗粒沉积到礁岩上,就会破坏原有的生活环境,使它们被迫离开栖息地。此外,大量固体废弃物进入海洋后,会在海水的腐蚀和阳光的照射下,产生有毒物质,对海洋生物资源产生较大影响,甚至能使对毒物质较敏感的海洋生物绝迹。有的固体废弃物还会直接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命安全,如在海上漂浮的大量塑料制品被鱼类和海鸟误食后,会堵塞它们的肠道和胃,致使其慢慢死亡。在福建省福州、东山两地曾发现冲上海滩的海豚,经专家解剖,发现致死的原因就是误食了大量的塑料制品,它们的整个肠、胃充满了固体垃圾,像个垃圾桶似的!

尽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为了确保粮食、水果和蔬菜的健康生长,大多数地区对农药的使用逐年增加。您千万不要以为,对土地施用农药不会危及海洋。其实,这些农药用量每年约有20%经江河排入海洋,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后,一部分经过海洋环境自然降解,另一部分则沿食物链转移、浓缩或者放大。它的副作用会直接影响海洋生物正常的生理机能、繁殖习性、生物遗传、洄游路线和摄食行为等,从而破坏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平衡,降低海洋生物生产力。另外,这些残留农药沿着食物链转移和放大,从低营养级转移到高营养级,并逐步浓缩,致使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某些农药的含量越高。个别典型的农药,如氯化碳氢化合物、甲基汞等,通过在生物体内发生生化反应,会形成比农药毒性更大的物质,这部分海产品若上了人们的餐桌,其所含毒素被人体吸收,将直接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

污水未经处理,不能随便排入大海

我国沿海每年都有大量污水和有毒物质排放。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排放入海的污水约60亿吨,其中工业污水约40亿吨,生活污水约20亿吨。大量污水入海破坏了许多海域中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鱼类、贝类中毒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使某些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的海区的经济鱼类绝迹,渔民失业,某些海区甚至已成为无生物的死海。因此,沿海企业或居民在生产或生活过程中应注意对污水的控制,如造纸厂应严格按国家标准排污,居民应尽量减少生活污水的挑前。

请勿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废旧电池、温度计、旧电视等电器中都含有一定程度的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等。这些重金属若进入大气、水、土壤中,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如随废水排放入海的重金属,即使浓度很小,也可在藻类和底泥中积累,被鱼和贝的体表吸附,产生食物链浓缩,从而造成公害。如日本的水俣病,就是因为烧碱制造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在经生物作用变成有机汞后造成的。

为了保护我们的海洋环境,我们可以使用充电电池,减少电池的浪费,把废旧电池收集起来送到收集点进行无害化处理;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日化产品,拒绝害人害己的伪劣产品;温度计破损后用塑料纸将汞(水银)包裹好后送到专业收集点;不为追求新奇而更换家电,旧家电报废后送到专业环保处理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不向海洋排放热废水

除了火力发电厂、核电站、钢铁厂的循环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铸造、造纸等工业排出的主要废水外,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废热水中也含有大量废热。废热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局部海域中耗氧量的增加,导致溶解氧的减少,影响海洋生物的新陈代谢,严重时可引起生物群落的变化;其次,海水温度升高会引起海洋生物群落,特别是浮游植物发生变化,使适应于正常水温下生活的海洋动物发生死亡或迁徙,还会诱使某些鱼类在错误的时间进行产卵或季节性迁移;或可能引起生物的加速生长和过早成熟。食物链中低级部分(如浮游植物)一旦发生改变,其结果是直接导致该海域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不向海洋排放热废水,或者先将其搁置,待冷却后再处理。

尽量减少养殖污水排放

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点,为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人民饮食营养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近20年来,水产养殖病害日益严重,淡水养殖发病率达10%以上,海水养殖发病率更高,如对虾和扇贝养殖发病率高达80%以上。养殖者为了防治病害,几乎使用了所有人用和兽用抗菌药品,各种药品的滥用已达到惊人的地步。导致药物在养殖体内大量积累,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并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加大了病害防治的难度,养殖者的损失也越来越大。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做好鱼病防治工作,不盲目用药,不擅自加大药量,不使用违禁违规的药物,不长期使用单一药物,合理搭配药物以提高药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家餐桌上的安全,同时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发展高效、低污染的规模化养殖模式,实现养殖的无公害,已成为现代水产养殖的普遍呼声。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海上牧场已从单一养殖逐步实现立体养殖,海水的表层用来养殖海带等海藻,底层用来养殖蟹贝,中间层用来养殖经济类鱼或虾等。这是因为施肥养殖海藻、向鱼虾投放饵料时,会造成养殖区水质变肥,从而繁生大量的浮游生物;而贝类是滤食微型浮游或底栖藻类、有机碎屑及细菌等的生物。这种立体养殖技术充分利用了养殖海域的立体空间和养殖动物共生互利的原理,通过养殖系统内部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达到对各种资源的最佳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不但可以净化水质,有效地防止了海水的污染,还可以增加养殖户的收益,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养殖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如鱼类养殖,由于投喂的饵料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易导致养殖污水中氮、磷、有机物、悬浮物的含量增高;再如贝类产生的粪便,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主要是碳、氮、磷等)。有机物的沉积会刺激微生物的活动,增加耗氧量,从而导致底栖生物由于缺氧而死亡。因此,如果养殖污水未经处理便排入大海,必将使氮、磷等营养物质大大释放,造成局部海水富营养化;同时各类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的使用污染了水域环境,使一些生物的栖息地遭受破坏,干扰野生种群的繁衍和生存,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白质,易导致养殖污水中氮、磷、有机物、悬浮物的含量增高;再如贝类产生的粪便,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主要是碳、氮、磷等)。有机物的沉积会刺激微生物的活动,增加耗氧量,从而导致底栖生物由于缺氧而死亡。因此,如果养殖污水未经处理便排入大海,必将使氮、磷等营养物质大大释放,造成局部海水富营养化;同时各类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的使用污染了水域环境,使一些生物的栖息地遭受破坏,干扰野生种群的繁衍和生存,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白质,易导致养殖污水中氮、磷、有机物、悬浮物的含量增高;再如贝类产生的粪便,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主要是碳、氮、磷等)。有机物的沉积会刺激微生物的活动,增加耗氧量,从而导致底栖生物由于缺氧而死亡。因此,如果养殖污水未经处理便排入大海,必将使氮、磷等营养物质大大释放,造成局部海水富营养化;同时各类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的使用污染了水域环境,使一些生物的栖息地遭受破坏,干扰野生种群的繁衍和生存,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不要随意在海滩和海底采砂

海岛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物、旅游、港口等各种资源丰富,是我国国民经济走向海洋的“桥头堡”,也是海外经济通向内陆的“岛桥”。我国海岛众多,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6500多个,其中约94%为无居民海岛,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的岛屿和岩礁约有上万个。其开发价值确实可观。随着海岛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开发和利用海岛的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用岛纠纷逐渐增多;海岛的开发和利用随意性大,许多人擅自挖石、采砂、从事养殖活动;一些单位和个人的海岛国有意识更是淡薄,圈占海岛的现象不绝。这些都将给海岛的开发利用带来隐患。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加入到保护海岛的行动中,了解有关法律法规,杜绝擅自破坏海岛的行为。

海砂,看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实,大规模的开采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灾害。如果浅海附近的厚层沙滩被挖掉,处于动力平衡状态下的水下岸坡就会运动、塌陷,最终引起海岸的侵蚀,导致海滩逐渐消失,礁石再现;另外由于非法采砂的范围不确定,很容易导致对岸堤等重大海岸工程的破坏。在海岸侵蚀强烈的地方,如海南海口市的海甸岛及新埠岛、广东汕尾等地,不仅受到风暴潮和巨浪的威胁,而且土地流失严重。许多海滩旅游区的临海设施遭到破坏,海滩泳场遭到破坏,部分港口及其他海岸工程设施受到损坏。另外,海砂开采作业也会对海域造成严重的污染,海底翻耕,造成底层海水浑浊,并释放大量的硫化物等污染物,消耗了海水中的溶解氧,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危害到海洋生物的繁殖生长。

请保护海岸线岛礁资源

我国沿海岛礁资源丰富,海洋生物种类繁多,风景优美,如果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就能为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事实上,一些人只顾眼前利益,对岛礁的鱼、贝、藻毫无节制地“痛下杀手”。有些人在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生命危险登礁攀岩掏鸟蛋、采牡蛎和藤壶出售给餐饮店。还有些人破坏和开采岛、礁、滩、沙、石等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资源。这既破坏了岛礁的渔业资源,危及岛上珍稀动物特别是鸟类的生存,还严重损害了海岛的生态平衡和自然风光!

目前,有些沿海城市的政府部门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保护岛礁:通过电视、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保护岛礁资源的自觉性。但是,这些措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配合。如果我们还想在若干年后享受到经济价值巨大的海洋渔业资源,并在游艇上惬意地观光欣赏岛礁区内生态类型各异的海岛、海礁,就要从此刻开始行动!只有从内心意识到岛礁与我们共生共息的关系,才能真正地去善待岛礁资源。

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国家、省、市、县级的海洋自然保护区108个,总面积达769万公顷(不含台湾、香港和澳门)。这些自然保护区涵盖了我国海洋主要的典型生态类型,保护了具有较高科研、教学、自然历史价值的海岸、河口、岛屿等海洋生境,保护了中华白海豚、斑海豹、儒艮、绿海龟、文昌鱼等珍稀濒危海洋动物及其栖息地,也保护了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分为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其中核心区是保护的核心地带。海洋保护区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遗传资源,保护区内禁止进行破坏性开发活动,严格控制一般性开发活动:核心区更是动植物最后的庇护场所,除科学研究需要以外一般禁止任何人进入。所以当人们在接触大自然,企图揭开自然保护区的神秘面纱时,请不要进入核心区域,给生活在这里的动植物保留这片难得的宁静家园。

树立海洋生态旅游观念

自然保护区内的旅游给我们提供了欣赏独特自然景观的机会,为了避免旅游给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我们应该在头脑中牢牢树立“生态旅游”的观念。什么是生态旅游呢?它是一种促进保护、低投入、计划性强的旅游活动。对于游客来说,游客量、活动路线的安排等都有严格限制,不能随意游玩;对开发者来说,严格控制生态和经济容量,避免旅游区超负荷运载;不以人为的方式去破坏景区的自然风貌,不在景区盲目地建盖设施;就资源的利用而言,要采用新型、无公害的能源和资源,以及能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新技术、新设备;就旅游商品而言,其使用过程要尽量节约原料和能源。旅游者要记住:到这里旅游,要扮演当地生态环境的欣赏者和保护者的双重角色,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一个远道而来的消费者。运载;不以人为的方式去破坏景区的自然风貌,不在景区盲目地建盖设施;就资源的利用而言,要采用新型、无公害的能源和资源,以及能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新技术、新设备;就旅游商品而言,其使用过程要尽量节约原料和能源。旅游者要记住:到这里旅游,要扮演当地生态环境的欣赏者和保护者的双重角色,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一个远道而来的消费者。

拒绝食用鲸鱼或金枪鱼

鲸鱼或金枪鱼等海洋野生生物,是很多人餐桌上的美食,然而,肆无忌惮地捕杀给它们带来了灭顶之灾。以鲸鱼为例,这种世界上体形最大的哺乳动物,20世纪60年代曾一度因为过量捕杀而几尽灭绝。20世纪80年代,在南太平洋大约存在76万头鲸鱼,随着捕杀的加剧,鲸的数量锐减。蓝鲸是捕鲸人最喜欢的捕猎对象,但在不到100年无节制的捕猎后,99%的蓝鲸已遭捕杀;北大西洋露脊鲸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鲸种,种群数量已少于300头,预计在200年内即将灭绝。

日本和挪威是世界上最钟情鲸鱼美食的两个国家。日本仅在一年中,就猎杀了500多头小须鲸、440头抹香鲸。挪威则在2005年一年捕杀小须鲸655头。这是多么残忍的数据。要知道,人类的这种行为满足的只是一时的口腹之快,带来的却可能是一类物种的灭绝。象,但在不到100年无节制的捕猎后,99%的蓝鲸已遭捕杀;北大西洋露脊鲸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鲸种,种群数量已少于300头,预计在200年内即将灭绝。

日本和挪威是世界上最钟情鲸鱼美食的两个国家。日本仅在一年中,就猎杀了500多头小须鲸、440头抹香鲸。挪威则在2005年一年捕杀小须鲸655头。这是多么残忍的数据。要知道,人类的这种行为满足的只是一时的口腹之快,带来的却可能是一类物种的灭绝。

了解我国湿地资源、保护漫地环境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我国湿地分布广、类型多,是亚洲湿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居世界第4位,其中滨海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沿海地区约有1500多条大中河流入海,形成了浅海滩涂、珊瑚礁、河口水域、三角洲、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的湿地不仅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补给地下水的功能,而且具有抵御海啸和风暴潮、护卫滨海国土、防止海水入侵、美化人居环境的作用。

可是,由于大家普遍对湿地了解不足,保护意识淡薄,我们的“地球之肾”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盲目的围垦、改造,环境污染的加重,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使得沿海自然湿地的数量不断减少,质量逐年下降,生态功能退化乃至丧失。保护湿地,每一个人都不该做冷眼的旁观者。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您不妨多了解一下您周围的海洋湿地资源,宣传海洋湿地保护的相关措施和法规,唤醒大家的保护意识。

不随意捕杀海洋生物

国际环境保护学家们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太平洋和大西洋中的许多珍稀海洋生物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并不是自然,而是由于人们的捕杀。这种过度的捕杀不仅使珍稀海洋生物的数量减少,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遏制的话,就可能会演变为一场灾难。海洋学家也表示,全世界都在致力于保护珍稀物种,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捕猎者以捕杀珍稀动物为赚钱手段,非法捕猎者成为了珍稀物种最大的天敌。作为一名普通公民要增强对海洋生物的保护意识。我们要更好地生活在同一个星球,就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海洋中的生物,停止对海洋生物的随意捕杀和对海洋环境的破坏,给动物们一个快乐温暖的家。

渔民在捕捞作业时有时会误捕到国家级的保护动物,然而由于一些人缺乏相关知识或保护意识,使这些珍贵稀少的海洋动物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而死亡。更有甚者为了追求经济的利益,将偶然的捕捉发展为直接捕捉。目前我国国家一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有13种,其中属于海洋动物的有儒艮、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红珊瑚、鹦鹉螺、库氏砗磲、多鳃孔舌形虫、黄岛长吻虫。国家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有水獭、长须鲸、太平洋丽龟等67种。如果误捕到这些保护动物要赶紧将其放生,遇到受伤或死亡的保护动物,要立即将情况反馈给渔政部门,不要私自处理。

到海边游玩,不惊吓和捕捉海鸟

去海边游玩的人们也许会看见这样的场景:海鸟们看到有人靠近,尖叫着冲向天空,在离地面30米处飞转徘徊,形成一团以人为中心旋转的“鸟云”。它们随时准备向人俯冲,目的仅仅是尽它们作为父母的责任——保护它们的鸟蛋。

出现这样的场景我们应该反思自身的行为,在海边游玩时,面对可爱的海鸟我们最好做到以下几点:(1)随时提醒自己保持隐秘与安静,不要惊吓海鸟;(2)避免追逐海鸟,让它们能自在地觅食与休息;(3)不用任何不当的方法驱赶或诱引海鸟;(4)观赏海鸟时,谨记它们迫切需要休息与进食;(5)遇孵蛋或育雏中的鸟巢,应尽快离开,避免亲鸟弃巢:(6)不进入海鸟繁殖地;(7)不捕捉海鸟,不公布海鸟繁殖地点(主要是为了避免引起鸟贩的注意);(8)拍照时,应重视被拍摄海鸟的自然生态习性,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不投喂、不盗取海洋野生动物

人们热爱生命,热爱小动物,经常能看到有人在海边给各种鱼儿投喂面包,在海边抛洒食物给海鸥吃,并以此为乐。岂不知海鸥等海洋动物有着特殊的食物结构和食物链。就海洋动物本身来说,人们手中的美味对它们而言可能就是剧毒,另一方面,这样容易让海洋动物对人类投喂食物产生依赖,丧失独立生存的能力,再有,国内外也经常有海洋动物误食食物包装袋致残、致死的报道。从海洋生态的角度来讲,这种给海洋动物投喂人工食品的行为也不可取。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都遵从着自己的规律——食物链,它们互相制约,此消彼长。如果真的关心、爱护那些海洋动物,除特殊情况之外,请不要随意向它们投喂人工食品。

近年来,海龟数量大幅下降。海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是上岸的海龟几乎没有丝毫的防卫能力,特别是刚出生的小海龟,一只同样大小的螃蟹就可将它吃掉,因此,一只雌海龟虽可年产近千个卵,但真正孵化出来并成功活到成年的,却是微乎其微!

海龟在下蛋期间,最怕灯光的照射,它需要安静及黑暗的环境,一旦发现灯光照射,将会停止生蛋而迅速逃离,寻找另一个安全的环境再继续下蛋。雄海龟的孵化时间为2个月左右,雌海龟大约需要45天。然而,一只雌海龟到成熟能下蛋的成长时间需要长达30年。由此可见,海龟的繁殖期是多么漫长而不易。因此,我们一定要维护海龟的生存、繁殖环境,不盗蛋、不食蛋,爱护幼体,让它们在人类的呵护下永远繁衍下去。

不制作、购买海洋生物标本和工艺品

在沿海的旅游景点,海洋生物标本或工艺品随处可见。某些沿海的贝壳工艺品厂公开出售玳瑁饰品、珊瑚饰品和海鱼标本饰品。其中,鹦鹉螺、红珊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玳瑁、虎斑宝贝、唐冠螺和大珠母贝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些海洋生物标本的制作者和商家,为了短期利益,不惜冒着某些濒危海洋生物灭绝的危险,无视珍稀海洋物种的逐年递减。而作为这些海洋标本和工艺品的购买者,我们在用鹦鹉螺和珊瑚盆景装点家居,在用玳瑁饰品辟邪的同时,正为这些不法商家提供继续谋害海洋生物的机会。而一些导游和导购,也成了这些不法商家的帮凶。殊不知,我们的这些愚昧行为,不仅仅对这些海洋珍稀生物的生存构成了威胁,而且破坏了海洋物种的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的平衡。所以我们不鼓励制作、购买海洋生物标本及工艺品,尤其要禁止和举报买卖海洋珍稀和濒危物种标本或工艺品的行为,以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永续存在。

标本的制作者和商家,为了短期利益,不惜冒着某些濒危海洋生物灭绝的危险,无视珍稀海洋物种的逐年递减。而作为这些海洋标本和工艺品的购买者,我们在用鹦鹉螺和珊瑚盆景装点家居,在用玳瑁饰品辟邪的同时,正为这些不法商家提供继续谋害海洋生物的机会。而一些导游和导购,也成了这些不法商家的帮凶。殊不知,我们的这些愚昧行为,不仅仅对这些海洋珍稀生物的生存构成了威胁,而且破坏了海洋物种的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的平衡。所以我们不鼓励制作、购买海洋生物标本及工艺品,尤其要禁止和举报买卖海洋珍稀和濒危物种标本或工艺品的行为,以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永续存在。

我们要保护鲨鱼,不吃鱼翅!

所谓鱼翅,就是鲨鱼鳍中的细丝状软骨。鲨鱼属软骨鱼类,鳍骨形似粉丝,但咬起来比粉丝更脆,口感要好一些,但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鱼翅并不含任何人体缺乏或高价值的营养。

30年前。电影<大白鲨>风靡全球,可是,有多少人知道鲨鱼所遭遇的情形呢?在世界顶级潜水圣地科克斯群岛,当《大白鲨》电影原著小说《利鳄》的作者彼得·班奇里潜入水下时,他看到的不是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而是一处鲨鱼的坟场:一条条被割掉鱼鳍的鲨鱼葬身海底。后来彼得·班奇加入了保护鲨鱼的行列。

如果,一条活生生的鲨鱼在你眼前被割掉了鳍之后又被像垃圾一样地扔回了海底,你眼睁睁地看着这只仍然活着的海上霸王只能活活等死,你还能咽下那道黄金般昂贵的鱼翅羹吗?如果按照野生动物救援组织提供的数据,以年2.5亿消费人数,每人消费2个鱼翅计算,1年就有1亿只鲨鱼供人类这样食用。比恐龙还早1亿年就生活在地球上的鲨鱼,我们忍心就这样为了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而让它们从地球上彻底消失吗?没有交易,就没有掠杀,保护鲨鱼,从不吃鱼翅开始!

不吃海豹油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现代人由于营养过多、活动过少,经常被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等“富贵病”困扰。长期以来,科学家发现生活在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却很少患有这些疾病。经过研究,他们发现因纽特入主要吃海豹油、海豹肉及鱼类等,由于这些食品中含有一种叫ω—3不饱和脂肪酸的神奇物质,它不仅可以让人们远离那些“富贵病”,还能滋养身体、延缓衰老,于是,“海豹油”就作为新的健康法宝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

海豹是一种聪明的海洋哺乳动物,在海洋公园的海豹池中,海豹表演项球、水上体操等节目赢得人们的阵阵掌声,给人们带来欢乐。海豹油正是通过对可爱的小海豹进行无情的屠杀从其身体里提炼出来的。近年来由于市场对海豹油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导致海豹数量急剧下降,特别是美国、英国、挪威、加拿大等国每年派众多装备精良的捕海豹船在海上大肆掠捕,许多海豹就这样被剥夺了生命。

由此我们呼吁为了能让更多的海豹不被残忍地剥夺生命,我们不吃海豹油!

拒绝野生海洋动物皮毛制品

以海獭为例,它们只生存在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它们身上长有动物界最紧密的毛发。早在260年前,人们就发现海獭的皮毛是御寒的珍品,于是曾大量捕猎。在阿拉斯加,据说当时有一个俄国人一次就捕获上万头海獭,取皮去肉,高价出售,牟取暴利。到1911年,海獭的数量仅剩下1000头。另外,海豹、海象等海洋动物也经常被作为掠夺毛皮的对象,遭到人类捕杀。

每一件野生海洋动物皮毛制成的衣服后面都有着淋漓的鲜血和赤裸裸的掠杀,拒绝野生海洋动物皮毛制品,就是从源头上制止了杀戮。

支持环保募捐

现代文明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文明的同时,也被文明所伤害!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生命质量却下降了。海洋污染是罪魁祸首。改变这个现状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公众参与的缺失是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要呼吁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到海洋环境治理中来。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你可以亲身到一线去做志愿者;可以参加环保社团组织的各种环保活动;进行环保宣传,以影响公众意识和政府行为,推动绿色文明建设等。但是,这些活动大多是公益性质的,其参与程度会受到活动经费的限制,从而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集合大家的力量,为环保社团或组织提供经费资助,也就是组织环保募捐。让更多的人,以更多的方式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改善我们的生命质量打下基础。每一个人都为环保捐款,乘以13亿人口,就会变成一个很大的数目;再大的污染问题,除以13亿人口∥都会变成一个很小的问题。携起手来,保护我们的海洋,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参与海洋环保宣传,傲海洋环保志愿者

在有些滨海城市,人们已经认识到海洋环境保护是关系到子子孙孙生存的大事,并成立了一些环保志愿团队,打出“保护海洋、从我做起”等大幅标语,举办环保演讲比赛和文艺演出,并在公众场合展览环保宣传图片,供公众参观。中国是个海洋大国,海洋存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积极参加民间海洋环保社团或海洋环保志愿者组织,利用世界环境日等契机,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让我们一起撒播绿色的种子,将海洋环保意识根植于人们的心中,还人类一个洁净的海洋!事,并成立了一些环保志愿团队,打出“保护海洋、从我做起”等大幅标语,举办环保演讲比赛和文艺演出,并在公众场合展览环保宣传图片,供公众参观。中国是个海洋大国,海洋存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积极参加民间海洋环保社团或海洋环保志愿者组织,利用世界环境日等契机,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让我们一起撒播绿色的种子,将海洋环保意识根植于人们的心中,还人类一个洁净的海洋!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