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三章半锅水(上)

我叫二郎,朋友们也习惯叫二郎神。我要讲的是一个我和一位缚灵老人之间的故事。

这些故事或长或短,或简单或复杂,甚至有些事情在列位明公的身边也曾发生过。转眼我与故事的主人公——五姑已经认识六年有余,几年时间,跟随这位长者所见所闻,一直想写出来留个纪念,又无奈总是不能塌心写作。

恰逢我生病休养期间,又征得老人同意之后,才决心把故事整理成文。在此透露一个小秘密,五姑年轻时行事乖张,难以琢磨,得了个雅号叫“疯子”,所以接下来我所讲的桩桩件件都是“疯子”的故事,疯人疯话疯事,真真假假诸君自行体味。

我与五姑的相识,完全是从我两个月大的孩子莫名其妙的开始半夜哭闹开始的。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新晋父母最为头疼的事情之一。

最开始,只是觉得孩子身体不舒服又不会讲话,只能用哭来表达,可是各大医院跑了一圈,也没查出个所以然,晚上声嘶力竭的哭依旧没有停止,听的全家人十分心疼。

听我奶奶说,这叫“吵夜郎”,需要裁剪3寸长的纸条,上写“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吵夜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然后贴到人多的地方,让过路人读,孩子就不会再哭了。

不过,对于我这么一个接受了完全唯物主义教育的人来说,怎么可能会相信封建迷信这一套?所以我一边嗤之以鼻说这是封建社会糟粕,一边赶紧回家裁纸,写好之后贴满小区和附近的路灯杆上。我知道这么做是挺缺少公德心,但是也请原谅我爱子心切。

在全家总动员之后,哭泣却还是涛声依旧。后来,经舅舅介绍我与五姑结识,本以为这个精瘦精瘦,带着近视眼镜的老太太会开坛做法,大费周章才能解决孩子啼哭不止的挠头问题。

没想到,她只用了简单的三两句话就把我给打发回家了,甚至电视剧中常见的辟邪物件都没给我一个。抱着怀疑态度我试了试,没成想却灵验的不得了,孩子当晚就睡的很是安稳,少有哭声。

关于破解婴儿无故夜哭的办法十分简单,在此我把这个方法分享给各位。

1.取一个平时家里吃饭的碗,洗净擦干。

2.用食盐填满整个饭碗。

3.用一块手绢把装有食盐的碗系紧,手绢在碗底打结。

4.碗口朝下,放在孩子枕头旁边。

特别说明,刚放下去的前两天碗里的食盐会莫名其妙的少一些,不用担心,也不必害怕,填满就可以了。这个方法之针对普通婴儿哭闹,特殊情况除外,在孩子三岁之前这个碗可以放在孩子身边。

孩子过了三岁,这个碗可以自行处理,不过基本都是扔掉,因为你会惊奇的发现食盐已经和陶瓷碗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了。

虽然只有这三言两语,我已经把五姑奉为神人了,虽然我不知道哪个神仙张嘴就骂街,抬手就点烟。为了感谢五姑,我特意带着孩子去登门道谢,本以为会跟第一次一样不冷不热给我几句,就把我扫地出门了。

不成想。五姑见了孩子高兴得紧,抱起来不愿意放手,又问了孩子生辰八字,掐算一阵之后更是开心,嘱咐一定不可骄纵孩子心性,未来孩子会有大前途,这话听的我也是十分高兴。她就一直抱着孩子,变换着腔调让小娃娃开口叫她五姑奶奶,孩子被她逗的也是一阵阵发笑,五姑自己也活脱就像个孩子一般。

后来,五姑又帮忙解决了几次孩子身上的小毛病,表示感谢的同时,也充分激活了我封印已久溜须拍马之功力,每个月派专人去给五姑染头发,然后我全程负责陪聊。

身为一名美发店的投资人,过了艰辛的创业期,此刻的我已经像风一样自由了,“甩手掌柜”这个词汇放在我身上再合适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和五姑才慢慢建立深厚的犹如母子之间的感情,也才有机会接触到那些颠覆我世界观的离奇的事情。

2011年九月上旬,我接到五姑的一个电话。

电话里五姑问我下午有没有时间,要我跟她去河北青县走一趟,说要去别人家“破事儿”。在我印象当中,这是五姑第一次带着我去解决这种事情。

“破事儿”这种说法好像是五姑的专有名词,就是指代所有和鬼神邪祟有关,需要解决处理的事情,我个人觉得应该有破解、破坏的含义在里面。

听说只是开车跑腿的活儿,我也就放下了心。五姑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疾病,年轻时候叱咤风云的飞车一族,最近几年竟然连开都很少开了。两个女儿都在外地打拼,老人独自一人在家难免让我们这些后生晚辈时常记挂。

天津距离青县路程很近,几十分钟的车程。那里是某知名品牌乳饮料的原产地,最火爆的时候广告都已经登录了央视。回忆往昔,我是绝对不会承认早些年我和朋友还去那里偷奶喝,而且还被保安给逮个正着的事实。

本打算开着我的“大黄蜂”带着五姑潇洒一圈,但是五姑说我的车和我的人一样不正经,她坚决不会坐。再加之她自己的车也很久没动过了,怕放久了影响车况。所以我只能顺从的请出了她的宝马750,一路狂奔上了津沧高速。

在路上我基本上没怎么说话,五姑除了偶尔接两个电话之外,始终都是嫌弃我开的太快,说年轻人应该稳重一点,而且开这么快她会晕车。我赶紧赔笑又放慢车速,她又说不如自己爬着去,这么宽的高速为什么不超车,搞得我很是为难。

后来估计她是懒得就说了,就开始闭目养神,不再理我。一路忐忑,生怕挨骂,进了青县地面。在一个整栋楼体被漆成绿色的商城门口,我们找到了事先安排等在那里的领路人,跟着他那辆比亚迪F0,一路顺利到达了目的地,青县盘古村。盘古村有个盘古庙,非常有特色,喜欢旅行的朋友不妨可以去看看那托天举月的盘古神像,顺便吃一下让人回味无穷的火锅鸡。

事主是老两口,看起来60岁上下的样子,见了五姑很是热情。事主大妈更是跟五姑携手揽腕一起往院子里走,想必是多年的老交情。我跟那位大爷客套了两句,也随后跟了进去。院子里有三间瓦房,铝材门窗应该都是刚换没多久。

青砖漫地,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没有养家禽,看起来生活条件是不错的。进屋之后,点烟倒茶,老两口与五姑热络的寒暄了起来,气氛显得很是融洽,完全看不出家里招了邪祟的感觉。

喝了两杯茶之后,李大爷这才话锋一转,略带为难的说起了家里遭遇到的怪事。一周前,老两口如往常一样带着小孙子睡觉,但是每天到了晚上十点多,总是能听到厨房有窸窸窣窣的响声,有点像一个人穿着防雨绸的衣服在原地踱步的感觉。

到厨房查看了几次都没什么异常,而且每次老两口只要走到厨房,那声音就戛然而止。老两口以为是家里闹老鼠,毕竟是农村的平房,屋里跑进来一只老鼠也是很正常事情,所以在各个房间的角落投放了点鼠药也并没在意。

但是,鼠药投下去之后的当晚,奇怪的响声可未因此而停止,反而是越闹越欢,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有锅盖被掀开的声音。农村的大锅和我们平日燃气灶上用的锅有很大区别,一般都是铝制的锅盖,所以每次掀开碰撞出来的声音会带着很强的回音,尤其是在四下寂静的时候,声音会格外的刺耳。

李大爷躺在炕上没敢动,怕是家里招了贼,自己一个年余六十的老汉恐怕很难是贼的对手,何况家里还有一个孩子,出于安全考虑,就抱着破财免灾的心态挨了一夜那声音才算完全消失。见天光大亮,想去看看自家到底丢了什么,但却惊奇的发现门窗完好,眼皮子底下的东西一件也没缺,再仔细盘查,确实是什么也没丢。

而且大锅里还添了半锅水,锅台上也有一汪汪水迹,锅盖却盖的好好的。李大爷顿时觉得奇怪,老伴从醒来就一直忙活叫小孙子起床穿衣,还没踏进厨房半步。九月份气温正高,自家大锅根本不生火,都是用液化燃气或者电磁炉做饭,烧大锅不仅浪费柴火又会把炕烧热,如此热的天气,睡火炕岂不是自找难受?

李大爷越想越蹊跷,摇着头把锅里的水淘干净,没搞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自此开始,家里厨房的动静可是一直没断过,每天晚上肯定会有,有时候声音大的都会吵醒孩子,而且每天锅里总会莫名其妙的多出半锅水,几次查看都没发现什么眉目,李大爷老两口也明白这绝对不是耗子能闹出的动静,但是也不敢再去看了,虽然家里没人受到伤害,但是这种情况,老两口知道八成是闹鬼了。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