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2. 逝去的辉煌,繁荣不再

从殷墟发掘的文物,可以看出商朝的物质文化水平已经到了极高的程度。通过这些深藏地下几千年的文物古迹,可以想象其往日的辉煌。殷墟发掘的大小墓葬计有4000多座,其中埋葬平民的小型墓最多。小型墓都作长方形土坑竖穴,长2米,宽不足1米,随葬品不多,流行墓底挖腰坑、坑内殉埋狗架的习俗,1934年,史语所进行第十次发掘,在过去私人挖出大量青铜器和其他珍品的侯家庄西北冈,发现了10座大墓,其中有一座是未完工的假大墓。大墓多有四出墓道,平面呈“亚”字形,墓口面积200多平方米,墓内有棺椁的痕迹。这些墓虽被早期的挖宝者不止一次地盗掘过,但仍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物,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组精巧的石刻,并且所有大墓的墓室和墓道的填土内都有一层层数量可观的人骨架和头骨,他们是被杀戮的牺牲者。人们相信,这些大墓就是殷代的王陵。

在1950年的春天,在郭宝钧带领下,新中国对殷墟的首次科学发掘开始了。他们在挖出司母戊大鼎的武官村北发掘了一座大墓,即武官大墓。该墓墓室南北长14米、东西宽12米,墓口至墓底腰坑深8.4米,有南北两条墓道,长都在15米以上,平面呈“中”字形。墓室用椁,从四壁的印痕可以看出,椁底用30根圆木铺垫,椁的四面由九层原木井字形交叉相叠而成,椁顶也用原木铺就,外设夯土二层台。武官大墓早年被盗掘、焚毁,发掘者仅得鼎、簋、爵、彝、卣、刀、戈、镞等青铜器和玉佩饰、石器。石器中的磬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大型乐器之一,它正面刻有虎形装饰,悬挂轻轻敲击,可发出清扬的乐音。腰坑殉一执戈奴隶,东西二层台上布满人殉坑,排列有序,共计殉人骨41具。墓室上部填土中还发现人头骨84个。另外,南墓道埋殉1人、1犬、12马,北墓道也有2人、4犬、16马。总计为武官大墓殉葬的有79人,这些殉人根据埋葬部位及出土时的情况,可判断为墓主人的生前侍从、姬妾及奴隶等。

在1976年于小屯村北发掘的妇好墓是殷墟考古的一项重要收获。妇好墓为长方形,无墓道,墓口长5.6米,宽4米,深7.5米,规模不算大,但未经盗掘,墓内随葬物保存完整,计出殉人16具,狗6只,葬品总数达1928件,其中有青铜器468件(青铜礼器200余件,兵器130余件),玉器755件,石器63件,宝石器47件,象牙器3件,陶器、蚌器数十件,另有海贝6820多个,仅青铜器的总重量就达1600多公斤。各类器物的造型、雕琢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因此,妇好墓被认为是3000年前的艺术宝库。由于铜器铭文中有“妇好”、“司母辛”等字样,结合甲骨文中的记载,学者们认为该墓墓主妇好就是商王武丁的64个配偶之一,在甲骨文中,曾有她率兵出征的记录,这与妇好墓出土有大量兵器相印证。

以前,史语所在殷墟发掘中曾发现一批排列有序的小墓丛,墓坑呈长方形竖穴,极少随葬品,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1950年~1976年,考古工作者又先后在武官大墓附近发现了200多座这样的葬坑,坑长2米,宽1米,深2米左右,同一排中坑距在0.3米~0.5米之间,多呈南北向,每坑埋无头遗骨8-10具,经鉴定,多为男性青壮年。东西向坑3排,死者多为成年女性或儿童,全身躯俯。这些人骨架不是被砍头,就是被肢解、腰斩,有的被活埋,其挣扎之状历历在目。葬坑在殷王陵区内,从其分布排列情况来看,它们不可能专属于某一大墓,应是王陵区的公共祭祀场。目前还不能确知在这个祭祀场里究竟杀埋了多少奴隶,现已发掘的5000多平方米范围内的200余个祭祀坑就已清理出人牲1330具。1976年清理的191个坑可分为各不相同的22组,每一组就是一次祭祀活动的产物,也就是说,商王在这里至少举行了22次祭祀活动。另外,1959年在后岗发掘的一圆形祭祀坑,内有人头及无头骨架70多个。1971年大司空村的一座椭圆形祭祀坑内,清理出人头31个,躯架26具,小屯村南、村北,苗圃北地等都有人牲的零星发现。

1936年,在小屯附近发现35个车马坑,5个车马坑大致呈“品”字形布局,每坑埋1车、3人,其中有3坑各埋马2匹,两坑各埋马4匹,车马饰件保存完好,成为日后复原的基本材料。这5个车马坑可能是按当时的军事布局排列的,是研究商代战车制度的重要实证。而一车三人,正合商周“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的兵车之法。1953年~1987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大司空村、孝民屯、郭家庄等处又发现了多座车马坑,基本弄清了殷代车的形制。车为两轮独辕,辕长2.56米~2.92米,两轮间距为2.23米~2.4米,轴长3.09米,轮有车辐18根,木箱作长方形,后边有缺口,可供上下之用,有的车箱底部有装铜镞的矢箙。

而且,在小屯村及附近,历年发掘清理的地面夯土建筑基址有50多座,基址平面有长方形、正方形、凸形、凹形、条形和圆墩形等,建筑面积在40~1200平方米不等。它们分别属于甲、乙、丙三组,排列整齐。基址内除发现夯土、柱洞、柱础石外,还发现排水用的陶质水管、测量水平用的水沟和举行奠基仪式时埋葬的人骨架。1989年,又在乙组宫殿基址的东南发现了一座大型宫殿基址,该基址呈凹字形,由南、北两排并列的房基和西面与之相连接的房基组成,占地5000平方米,可以想象出它当时的宏伟气势。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