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学或者海洋考古学这一研究领域,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如日本不过是最近一个时期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并进行了一些工作的,而欧美等国的考古学家们在最近20年当中,已经在世界各海域的调查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方法和技术都得到长足发展,并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就。
现在,即使在一般民众中,也增强了对水下考古学成就和水下文物的关心。以前在日本上映并博得好评的美国电影《岛的女儿》,1976年11月在某电视台电影剧场节目中改名为《驾驭海豚的少年》重新播放,至今仍使不少人对于在海中发生的奇闻异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故事发生在爱琴海的休德拉小岛上,一位以采捞海绵为生的人潜入水中之后,发现了骑在海豚上的“少年黄金像”,接着,由于脚踩在钉子上而发现了一艘2000年之前的沉船,影片中穿插的男女恋情的罗曼情节十分引人入胜。当然,故事是虚构的,但围绕少年像引发起人们的占有欲这一情节,说明这一在海底发现的古代文化遗产十分贵重,因而紧紧抓住人们,扣人心弦,令观众极为感动。事实上,在爱琴海的海底,自20世纪初期,由于采集海绵已发现很多古希腊雕像的精品,这些我们将在后面加以介绍。
不管对以上叙述的事实是否理解,只要你发现沉眠在海底的古代文物有重大历史和文化意义,就会试图拉开那声遮挡遥远历史的帷幕,以便更清晰地观察古代世界。学问是没有界限的,只有不断地清除各种传统的清规戒律,才能更容易地完成以前认为无论如何也办不成的事情。当前,水下考古学迫切期望着广大民众都能认识到,人类已走到了破解那诱人的海洋之谜的大门口。
沉没在大西洋的所谓阿得兰代斯大陆的传说,迄今为止已为无数著作引用和讨论过,然而,自远古以来,大海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苦难和数不清的灾害,阿得兰代斯大陆的传说绝不是偶发事件,而不过是无数次悲惨灾害的象征。
在七个大洋的海底,蕴藏着很多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实物证据。它们由于飓风、洪水、地震或者水位上升等各类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沉没海底,消失得无影无踪。从以前的发现看,在海底有相当多沉没的城市、聚落、港湾、岛屿等。
自人类从青铜时代掌握以航海作为海上的交通手段以来的几千年间,不知有多少船只为波涛所吞噬而沉入大海。
在这些沉没于海底的城市及其它遗迹和沉船中,隐藏着多少海洋民族的悲剧,它们因沉没而不能反映人类多方面的历史。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自古以来海洋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个空白。以这些消失的遗迹作为研究对象的水下考古学,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知识。
在这些成果当中,要说与古代历史中关系最密切又最为著名的,当属在地中海所发现的古代海底城市和港湾遗址,其中之一是公元前373年,由于地震而沉于海底的希腊的科林特湾沿岸的埃利凯。另外两个古代港湾遗迹就是至今仍沉睡在海底的腓尼基的西顿(今黎巴嫩的赛达)和推罗(今黎巴嫩的苏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