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时贤文 ,诲 汝谆谆。集韵 增广 ,多见多闻。观今宜鉴 古,无古不成今。

己知彼 ,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 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 能几人。相逢 好似初相识,到老终 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 小人 心。运 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 ,一字值千金

【注释】

①昔:从前。

②贤文:能规范人道德行为的好文章。

③诲:教导。

④韵(yùn):韵文,如诗、词、赋、曲等。

⑤增广:增智慧,广风闻。这里指《增广贤文》这本书。

⑥鉴:借鉴。

⑦知:了解,熟悉。

⑧彼:对方,别人。

⑨会:懂得,理解。

⑩吟:吟咏。

⑪知心:指相互深切了解、深交的人。

⑫相逢:相互交往。

⑬终:始终。

⑭复:翻过来,倒过来。

⑮小人:品质不好的人。

⑯运:运气。

⑰用意:用心。

⑱一字值千金:史书记载,《吕氏春秋》完成后吕不韦曾在咸阳城门公开展示,有能增减一字的,赏千金。形容文章具有极高的价值。

【解读】

过去的名言,多能起到教诲告诫人们的作用,《增广贤文》概括了古今多方面的内容,是一本能够启迪人们心智的良好蒙学读本。没有古代的历史,就没有今天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古代的历史来指导今天的行动。这样,我们才会少走弯路,取得更大的成就。

要想既了解自己,也了解别人,就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体会别人的感受。有酒要与了解自己的人一起去喝才有意思,写诗要向懂得诗的内涵的人去吟,才会有所提高。

一个人生存在社会上,能够认识很多的人,但是,可彼此交心的却没有几个。人和人之间交往,应该一直像初次见面时那样相互尊重,才会保持一定的友谊,这样相交,到老也不会产生怨恨之心。

离水近的人,一般能知道鱼的情况;住在山边的人,大都能分辨出各种鸟儿的声音。山溪里的水随着季节的变化,时涨时退;不明事理的小人随着时事的变化,反复无常。

运气不好时,金子可能变成废铁;运气到来时,废铁也可能变成黄金。读书需要下苦工夫,只有舍得下苦工夫读书的人,才能写出文辞精妙的文章,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对社会有所贡献。

【故事链接】

秦王政扫灭六国后,改国号为秦,定国都于咸阳。他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便自称“始皇帝”,后来人们就称他为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如何管理天下?丞相王绾对秦始皇说:“六国诸侯刚刚被灭不久,原先燕国、齐国、楚国离咱们京城都很远,如果不在那里分封王侯,恐怕那些地方很难控制。您不如把几个皇子分封到那去做王,协助陛下统治天下。”

廷尉李斯反对王绾分封建议,他说:“陛下要想江山稳固,要善于借鉴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当年周武王得到天下后,曾经大封子弟功臣为诸侯。后来诸侯之间关系越来越疏远,最终导致连年混战。如今陛下统一天下,可以在全国设置郡县。子弟功臣多多赏赐些赋税钱财,不要分封诸侯,这样才容易控制。”

秦始皇决定采纳李斯的意见,他说:“以往天下苦战不休,都是因为分封诸侯王的缘故。现在天下安定,再分封诸侯王,又将会种下战争祸根。我认为廷尉的建议是对的。”

于是,秦始皇把天下划分为36郡,郡以下设县,每郡都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三个官长去治理,即郡守、郡尉和郡监。郡守是一郡最高行政长官,统管一郡重大事务;郡尉是管理治安的,全郡的军队由他统领;郡监执行监察方面的事情。

地方上治理办法确定了,中央政府组织机构也逐渐定型。秦始皇规定中央朝廷里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廷尉、治粟内史等重要官职,协助皇帝治理国家。

其中丞相设两个,左丞相和右丞相,都是皇帝的助手,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掌管重要文书监察;太尉主要掌管军队;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租税收入和国家财政开支。所有这些官员都归皇帝任免和调动,从国库里领取薪俸,一概不得世袭。

秦始皇听从李斯的建议,借鉴周朝的历史教训,建立的这一套封建专制政治体制,对后世影响极大。后来各个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政治体制,大体上是在秦制基础上逐步演变的。

李斯提出的这一套治国方案,也是广泛搜集前朝的经验教训,通过对历史的深刻研究才形成的,它是借鉴古代兴衰经验,指导当时行动的具体成果。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