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在1797年5月至7月驻在芒泰贝洛城堡期间,干了许多大事。除了彻底摧毁了威尼斯共和国并使热那亚共和国获得新生外,他还忙于下列的事情:伦巴第即西沙尔平共和国的问题,巩固自己在法国政治上的权力,以及对奥谈判。
伦巴第的前途历来是拿破仑所关心的事。他知道伦巴第在全意大利是最能适应实行宪政而对其人民有益无损的,但它必须依赖法国才行。如果让他们自己来搞,他是没有什么信心的。这一点可以从他与梅尔齐及米奥·德·默利托在苍泰贝洛城堡的一次谈话中看出来。
那时他正如日初升,常因以天才自负而得意忘形,出言放肆。那次谈话的时候,他正是处于这种心境。
在他提到督政府之后,他突然转向伦巴第贵族梅尔齐说:“梅尔齐先生,至于你的国家,它比法国更缺少共和制的因素,并且比任何其他国家更容易管理。你比谁都清楚,我们对意大利将按我们的意志去干,不过时候还未到,我们必须让路给当务之急。我们在这里将成立一两个像我们那样的共和国。”
拿破仑不信任当时在意大利的民主派的力量是有点理由的。他在1796年底曾经写道:伦巴第有三派:一派接受法国指导,另一派很想获得自由甚至有点迫不及待的心情,还有一派则是亲奥地利的。他鼓励第一派,限制第二派,而压制第三派。
拿破仑抱怨说,西斯佩代恩和西沙尔平两个共和国的选民在他不在时举行的第一次选举中,表现得很坏;因为他们竟受僧侣的影响而没有选出法国所属意的人物。
不久,他又给塔列朗写信说,真心热爱自由的力量在意大利还势单力薄。一旦法国的势力撤出,意大利的雅各宾派就会遭到居民的杀害。
后来的结果证明拿破仑的忧虑是有道理的,因而也就驳斥了某些人对他的责备,说他对待西沙尔平共和国的所作所为完全出自利己主义的打算。
其实解放一个已经安于受压迫的人民,是不容易的。因此,他新建立的共和国竟然取得暂时的、部分的成功,这倒可以认为是他在政治上精明能干的明证。
拿破仑在米兰组织了4个委员会,专门草拟法律。这4个委员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完成了西沙尔平共和国的宪法。这是一部具体的法国宪法。
为了防止选举结果再出差错,拿破仑不仅亲自建选了5个督政及其属下的部长们,而且连那180个元老院议员及平民院议员也都是由他亲自指定的。
民主政治就是以这样奇怪的形式降临意大利的。这种民主政治主要不是人民努力的成果,而是一位天才组织者命令下的产物。按照公道,应该还补充说:他物色来参与这一政治建设工作的有许多意大利的第一流的人才。
拿破仑指定一位贵族塞贝隆尼出任西沙尔平共和国的首任总统。著名的望族维斯孔蒂家族的一位后裔被派到巴黎任驻法大使。许多在奥地利占领时期或者在前不久的几次战争中离开伦巴第的有才干的人,都被拿破仑温和的政策吸引回来了。
7月19日在米兰为庆祝新政府成立而举行的狂欢节,呈现出这个多难之邦久未经见的一派万民欢庆的景象。大广场上人山人海,齐声跟着总统宣读公民誓词。米兰大主教作了弥撒,并为国民自卫军的军旗祝福。
节日最后的几个节目是竞技、舞蹈和为悼念那些为争取新生的自由权利而战死的意大利人举行祈祷。不过在一片欢呼万岁和教堂的群钟交鸣声中,拿破仑却有意识地弹出一种严肃的调子。就在当天,他下令镇压一个专搞雅各宾派过激行动的米兰人的俱乐部;并号召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精力,用他们军队的优良组织,来向全世界表明现代意大利并未衰退,它仍然有资格享受自由。
在米兰兴起的那股热潮扩展很快。威尼斯共和国在大陆上的一些城市,纷纷请愿,要求加入西沙尔平共和国;出席参加狂欢节庆祝活动的西斯佩代恩共和国的代表们也强烈要求,让他们那个小国也享受同样的优待。在这以前,拿破仑一向拒绝这些要求,为的是避免妨碍对奥谈判,因为当时谈判仍然拖延不决。但不到一个月,他们的要求就得到满足了。
西斯佩代恩便和波河以北那个较大的更有生气的西沙尔平共和国合并了,同时合并的,还有科摩、贝加摩、布里西亚、克雷马和佩斯基耶腊等重要地区。这样一来,这个共和国的版图就扩展到北起阿尔卑斯山的主脉,南至里米尼,西迄提挈诺河,东抵明乔河。
拿破仑的战略使得将领们不知所措,同样,他的过人智慧也使得那些外交家钦佩。
拿破仑于1797年9月25日提出辞职,原因是督政府不顾拿破仑的多次抗议,他们在皮埃蒙特制造了内乱,以致威胁到拿破仑和法国交通线的安全。
实际上,督政府对于这位在意大利的司令官深感恐惧,但愿给他增加困难。以在意大利扩大自由的领域为借口,他们指示塔列朗,要坚持把威尼斯和弗留利并入西沙尔平共和国。
当拿破仑收到这份正式的最后通牒后,拿破仑向督政府递交了辞职书。辞职书写道:
政府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完全出乎人们意料,令人毛骨悚然。从此,世界上再没有任何力量能使我继续为它服务了。我的健康情况迫切要求静养。
我的安慰在于问心无愧和后世对我的定论。你们可以相信,在出现任何危险的时候,我将是第一个出来捍卫共和三年宪法的人。
辞职当然没有照准,对拿破仑的慰留的词句竭尽恭维之能事,而且督政府还准备批准和撒丁王国订立的条约。确实,这场怒火一过,拿破仑又充满了主宰一切的决心。
尽管,督政府已经说了,任何把威尼斯放弃给奥地利而得来的和平都是不光荣的,但他还是决定讲和。有理由相信,他当时对于放弃威尼斯已感到后悔。
拿破仑在马宁总督的城堡帕塞里阿诺和威尼斯人的社交往来很可能使他对那个准备拿来和奥地利作交易的、壮丽的城市有些好感。然而,只有拿它做交易,他才能和平地结束那个令人厌倦的对奥谈判。
奥地利谈判代表科本兹伯爵极力想得到威尼西亚全部和教皇领地,以及伦巴第的一半,这些过分要求遭到拿破仑不懈的迎头痛击。这位瘦小的科西嘉人确实善于运用外交诡计,他一会儿诱使奥方上当,一会儿又故意发怒虚声恫吓,使奥方代表大为震惊。
经过许多天的斗智以后,谈判的范围缩小到美因兹、曼图亚、威尼斯和爱奥尼亚群岛的问题。爱奥尼亚群岛的归属问题引起了十分激烈的争论。科本兹坚持它们完全独立,而拿破仑则激动地要求爱奥尼亚归属于法国。
在一次这样的交锋中,拿破仑十分激动,竟把陈列着一个珍贵花瓶的小橱撞翻了。但是,说他砸碎了这个花瓶来表示他有力量粉碎奥地利王朝,这又是后来的渲染了。
关于这件事,科本兹向维也纳的报告中仅提了一句:“他的举动活像一个小丑。”拿破仑很巧妙地透露了督政府要他向奥地利提出的苛刻条件,这大概比这一狂暴的自夸更为有效吧。最后他以立即进攻奥军阵地相威胁,他在上述三个地方的问题上获得成功,但是要把威尼斯给予奥地利。
条约是于10月17日在坎波福米奥小村中签署的,公布的条款可概述如下:奥地利把它的比利时各省割让给法兰西共和国。
法奥双方同意按照“最惠国”待遇缔结一项商务条约。奥地利皇帝把莱茵河东岸的布赖斯高领土给予因此而丧失领地的摩德纳大公。条约还规定,将在拉什塔特召开会议,由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全权代表调整两国之间的关系。
条约的秘密条款规定奥皇应运用其在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影响,为法国取得莱茵河左岸的土地,而法国将居间斡旋,为奥皇取得萨尔斯堡大主教辖区和位于该地与莱茵河之间的巴伐利亚领土。其他一些秘密条款则规定那些由于公开条约中所宣布的变迁而受到损失的某些君主可以在德意志取得补偿。拿出威尼斯作交易一事激起了很大的愤怒。
在独立了1000多年之后,威尼斯这座古城竟被声言要解放意大利的那位将军划给奥地利。拿破仑企图通过一个威尼斯的犹太人施加的影响来抚慰该市的临时政府,但未生效。这个犹太人在改信天主教后,改名为丹多洛,这是在威尼斯最响亮的名字。拿破仑把他叫到帕塞里阿诺,向他说明了把威尼斯移交奥国是万不得已的事情。
法国再也不能为一个毕竟只是“道义上的问题”而使它最优秀的子弟流血牺牲了,所以威尼斯人必须养成对现在听天由命、对未来抱着希望的心情。他的这番劝说毫无用处。
威尼斯民主主义者决定采取孤注一掷的行动。他们秘密派了3位代表,丹多洛是其中之一,携带巨款去向法国督政府行贿,要他们拒绝批准坎波福米奥和约。
倘若拿破仑未曾获悉他们这项秘密使命,那么,这件事本来是很可能办成的。他得悉这一计谋,又惊又怒,因为如果此计得逞,那就会使他名誉扫地。于是他派迪罗克去追赶那3位代表。结果这3个使节还未越过阿尔卑斯山滨海支脉便被逮住了,随即被押送米兰,由他亲自审问。
在拿破仑的痛骂之下,他们毫无惧色,一言不发。最后还是丹多洛求他宽大为怀,这才打动了拿破仑。于是他平静地命令他们出去,去目击他们的可爱城市的陷落。
“虎头蛇尾”这句讽刺话是罗马帝国的史学家用来谴责当时的各种运动的。这话也可借用来作为拿破仑早期热情的墓志铭。在意大利战役开始时,对这位英雄的功绩法国上下交口颂扬,因为他曾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传播了自由,曾用无价的珍贵文物充实了巴黎各博物馆,而他的军队俘敌15万名,并在18次大规模激战以及47次较小的战斗中均获全胜。
5位督政这时也把他们对这位不可一世的意大利“总督”的怀恨与恐惧掩饰起来,装成兴高采烈的样子来欢迎他。
这场官方的喜剧,演到以下这个场面时,达到了高潮:在欢迎这位征服者的盛会上,巴拉斯向北一指,大叫道:“到那里去,抓住那个横行海上的大海盗吧;到伦敦去,惩罚那些长期逍遥法外的暴行吧!”说到这里,巴拉斯装作激动得说不出话的样子,把这位将军紧紧抱住。
在其余4位督政作类似的频献殷勤中,拿破仑这位青年英雄一生事业的第一幕——意大利战役就演完了。
不久之后,舞台的幕重新拉开,上演的是:可与亚历山大大帝的功勋相比拟的东征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