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废寝忘食地专注求知

1784年10月19日,15岁的拿破仑进入了巴黎皇家军官学校,他脱下了旧制服,换上了袖口绣有银条纹并有红色衣领的新军装。现在,他是“军官候补生”并开始了真正的军训生活。两年后,这将使他成为为国王效忠的皇家陆军军官。

巴黎皇家军官学校是由路易十六奠基于1751年建成的。士官生被分配到各个不同的部门,富有的学生则被推荐为骑兵军官。

拿破仑由于扎实的数学功底,成了14名精选出来的非贵族炮兵学员之一。

拿破仑在他的父亲因患胃癌逝世后,本来就很窘迫的家庭陷入经济危机。

拿破仑在军校熬了十几天时间,就于10月30日提前入法国陆军当少尉。他被派到法国南方瓦朗斯城的一个炮团服役。

做了军官的拿破仑很懂得为母亲分忧,他把大部分薪金都寄给了家里,只留下一小部分,仅够维持生活。

他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容许自己有任何一点额外的花销,比如娱乐、上酒馆等。他不与人交往,不想也不敢想进入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

拿破仑在一个小书铺租了一间屋子,一有空就借老板的书来读,有时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他的求知欲异常强烈,认真地做笔记、写心得。阅读兴趣也很广泛,对军事、数学、地理、哲学等,都普遍涉猎,对游记亦有独到的兴趣。

他阅读了10世纪古典作家伏尔泰、卢梭、雷纳尔等人的著作,并深受这些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作为一个16岁的少尉,他也喜欢浪漫主义的文学著作,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作品经常放在他的枕边。

不仅如此,拿破仑还读过拉辛、高乃依、莫里哀等人的作品。但对文学著作的爱好并不影响他对军事学的专注,尤其是研究炮兵学方面的论著。

服役了一年之后,拿破仑终于被批准获得了半年的探亲假。1786年9月15日,他踏上了阿雅克修的码头,回到了阔别八年的家乡。

在旧居,拿破仑热情地看望了母亲和弟妹们。最初的几星期,他陶醉在久别重逢的欢乐中,并常常漫步在怪石嶙峋的海岸之滨,郁郁葱葱的山谷之中。

当心绪平静之后,拿破仑开始考虑家庭大计。此时他家的生活已十分拮据。

因为他的父亲在去世之前,曾经从事本来就不那么可靠的投机生意。现在,如果法国政府不肯表示宽容大度的话,那笔投机生意就可能使他一家倾家荡产。

拿破仑希望能从法国财政部门索取他家应得的一笔钱。于是,在获准延长休假之后,他就直奔巴黎。

拿破仑在巴黎到处活动、求情,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最后,只得回到科西嘉又度过了半年时光,并在家乡搜集资料,准备编写一本《科西嘉历史》。

休假结束了,拿破仑又回到了炮团。该团此时已调至奥松驻防。在奥松他生了一次病,变得十分瘦弱。身体好转后,他便到炮兵学校上课。

校长是泰伊将军,他对拿破仑早熟的才能极为赏识,主动要了他,并让他负责好几个试炮场。在那里,拿破仑结交了诺丹、加桑迪上尉等青年军官。

有一次,不知犯了什么错,拿破仑被关了一天一夜的禁闭。他在禁闭室的旧衣橱里发现了一本古罗马《国法大全》,便津津有味地读完了它。

他查阅资料做了大量笔记。这些笔记涉及大量名著:孟德斯鸠、罗兰、马布利、米拉波、马蒙帖尔、比隆等人的作品。

他研究阿拉伯、土耳其、波斯、英国、瑞士的历史及欧洲乃至世界各国的地理。

他对文学的兴趣也很浓,看过高乃依、拉辛、伏尔泰的剧本,还读过《德·科曼热伯爵》、《协斯蒂夫的同代女人》、《保罗与维吉妮》等小说。

拿破仑还常常写些有关炮兵的观测和报告。他曾向严厉而又和蔼的泰伊校长呈上一份关于炮弹射程的备忘录,其严密的逻辑性和计算的巧妙令将军喜出望外。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