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这时,一件惊天动地的新闻从京城传到了东吕里:天子遭雷劈死了!不久,商王文丁即位,他也曾想集中精力整顿朝纲,但他自幼体质孱弱,又笃信巫祝的祷告,三年后就因劳累过度,染病身亡,由儿子帝乙继承了王位。
这时,东夷势力强盛起来,相继叛商而自立为王。帝乙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国王,他花费数年时间,首先稳住西方与北国,又与位居东方要冲的攸国建立起牢固的同盟关系,然后亲率大军讨伐东夷之地。经过多次激战,才将东夷军打败。
但是,商王帝乙也深感夷人的确是一个需要认真对付的忧患。于是,在靠近东方的沫水北岸,他建立起一个陪都,这就是朝歌(今河南淇县),由次子受领兵镇守。公元前1076年,帝乙病逝,葬于殷。帝乙死后,其子帝辛继位,帝辛就是商纣王。
纣王是一个极其残暴的君主,整日只知道饮酒作乐,大肆挥霍。为了满足其奢侈荒淫的生活,他命成千上万的工匠在陪都朝歌建造了一度长三里、高千尺的“鹿台”,寻欢作乐。为讨好美女妲己的欢心,他还在院内挖了个方池子,池中灌满美酒,称作“酒池”,池边的树林上挂上肉块,称作“肉林”。纣王见酒池肉林也未博妲己一笑,就让许多男女赤裸着在池中嬉戏。
商纣王日夜宴饮,荒淫无度,广大奴隶和平民却衣不蔽体,食不裹腹。为了镇压那些敢于反抗的奴隶和平民,同时也为了制裁那些经常扫他兴的大臣,他除了沿用以前的黥、劓、刖、宫、辟等五刑外、还新设了一些更为残酷的刑罚。他让工匠造了一空心铜柱,先让把铜柱烧红,把“囚犯”衣服剥光,绑在铜柱上烫烙,称之为“炮烙”。
商纣王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广大奴隶和平民屡次的反抗,然而都因力量过于悬殊而被商纣王的军队残酷镇压下去了。另外,商纣王还对不服“王命”的东夷部族进行血腥讨伐,以姜尚为首的吕氏部族带领鱼皮、桑氏、林氏、郎氏、田氏、栾氏、杞梁氏、薄姑氏等东夷部族对纣王的攻伐进行了顽强抵抗。
尽管姜尚足智多谋,勇猛非常,终因寡不敌众,被纣王的军队无情镇压下去了,吕氏根据地营丘也被纣王付之一炬,夷为平地。姜尚因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在十万商军的重重包围中,侥幸杀出重围逃脱。辗转月余,最后流落到朝歌,以屠牛为业。
在朝歌的日子是姜子牙一生最艰难的岁月,尽管子牙长于治国,却短于谋身,他穷困潦倒,颠沛流离,在牧野一带谋生。曾在朝歌屠过牛,卖过肉,又在孟津开酒店卖过饭。因时运不济,卖肉无人买,卖饭无人吃,无奈又改行去卖面。
一次在朝歌大街卖面,一天到晚不发市,又饥又渴正欲收挑子,突然武成王黄飞虎的惊马跑过来,把白面全给踢翻了,心里又气又急,仰天长叹,却被老鸹一包屎拉在嘴里,去捡石头掷老鸹,又被蝎子蜇了手指头。可谓命运背到了极点,姜子牙此时已是快60岁的人,他又娶了一个老婆,名叫马珠,然而这也是一门不幸的婚姻。
人说“新媳妇有三日勤。”马珠过门之后,开始也还说得过去。谁料时间一长,真面目也就渐渐暴露出来。原来,那马珠是个好吃懒做的女人。整天在西家串门子,东家扯闲话,不理家务。晚上却不愿入睡,要子牙与她取乐。早上不起床做饭,日上三竿还在被窝里做着梦。
那姜子牙每天一大早就要出门做事,无奈只好带一个冷馒头而去。午间归来,马珠胡乱弄些饭菜,如同打发叫花子一般,应付了事。幸亏子牙惯于吃苦,也不与他争论,倒还相安无事。
如此凑凑合合,又过了一年,马珠为姜子牙生了一个女孩,取名邑姜。小邑姜生得聪明伶俐惹人喜爱。长到7岁时,更加天姿聪颖,善解人意。子牙见她如此可爱,就把一颗心全都放在了女儿身上。闲暇时节,便教她些诗文书画,邑姜一学就会,日渐出息。她还常常握着父亲的那把青龙剑,指指划划,十分喜爱。姜子牙也就因势利导,指导她学习剑术。
一日,姜子牙从屠场回来,时辰尚早,便约马氏说话。马氏隔着房门嚷道:“有什么屁就放!老娘在这里听着!”姜子牙说:“你我夫妻一场,也算有缘,现在都上了年纪,且女儿邑姜伶俐,也算有了结果,还是和和睦睦地过日子为好,何必天天发火?”
马氏说:“自从嫁到你家,没吃过一顿好饭,也没穿过一件好衣,这种日子我再也过不下去了。我已想了很久,和你的缘分已尽。只有和你离婚,各走各的路。”
姜子牙苦苦相劝,但马氏离意已决,无可奈何之下,姜子牙只好写了休书。念及马氏与他夫妻一场,且生下一个女儿,便将平生积蓄全部送给马氏,以备后用,女儿邑姜便跟父亲子牙一起过日子。
后来姜子牙遇到文王,一下子当上了文王的太师,荣耀非常。此时马珠后悔不迭,便亲自来到太师府,要和姜子牙复婚。姜子牙虽然尚未续弦,但对马氏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与他离婚,怎么也不能原谅,他从厨下端来一盆冷水,“哗”地一声泼在地上,问马氏:“你能把泼在地上的水再收起来吗?”
马氏见状,心知子牙对她已经死心,复婚已不可能,遂泪如雨下。回至家中,关起门来吊死了。姜子牙听到马氏自缢身亡的消息,想起她与自己夫妻一场,不禁流下了几满眼泪。他命人将马氏的棺椁运回西周故地,举办了隆重的安葬仪式。
姜子牙在商都朝歌宰牛屠羊,卖面贩猪,亲眼看到商纣王的倒行逆施,目睹了老百姓的斑斑血泪,深感腐败的商朝灭亡是迟早的事。此时的商纣王更加残暴,为了讨好宠妃组已,竟不惜制造出惨绝人寰的“虿盆”。
有一次,妲己为纣王歌舞,场中人很多,三宫六院齐声喝彩,七十二嫔妃赞不绝口。妲己舞得愈是起劲,纣王也就愈是高兴。但是,竟有一队宫娥沉默不语,有的还流下两行泪来。妲己见了,心中不悦。
妲己对身边的奉御官说:“奉御官,快查考,宫娥何事带悲容?”
奉御官说:“是,小的马上去查清。”
奉御官两只贼眼转个不停,把场中之人—一看了个遍,而后又轻轻走到妲己身边,口把皇娘国母称,“奴婢奉命查考,查出宫娥七十四名,这七十四人都是昭阳院姜娘娘手下的御待正宫。”
“原来如此。”
“她们眼里只有姜娘娘,没有你这皇娘。”
妲己听了心里好恼,紧皱娥眉,杏眼圆睁大叫:“这些人都好大胆,竟敢无法无天地轻视我,都不想活了。”
妲己把这事奏与纣天子。
“快把她们都拖出去杀了。”
“大王,不可,这如今,妾有一计,管保后来之人闻见此刑魂梦都惊。”妲己又说:“先不必将这些恶党打死,暂且将他等送下冷宫。”
纣王传旨,七十四位宫娥立刻入了冷宫。
妲己说:“陛下可降旨将摘星楼下方圆刨二十四丈,深要五丈。再传一道旨让城外百姓每一户要纳四条长蛇,都放此坑之内,将这些官人剥脱精光,扔于坑内喂此毒蛇,此坑名叫虿盆,好叫后人不敢作弊。”
纣王听了哈哈大笑道:“好主意!”
纣王传旨,不几日,虿盆造成。又过几日,万民来朝歌献蛇,因捉蛇而被蛇咬死者不计其数。然而,生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百姓们把蛇倒在虿盆内,那些蛇都饿极了。七十四宫娥衣服被脱尽,双手被缚住,被投进虿盆,大多数官娥都天生胆小怕蛇,一见虿盆里的蛇都吓得晕死过去。盆里顿时血肉模糊,其状惨不忍睹。
姜子牙所到之处,民怨沸腾。姜子牙到距朝歌一百里的地方,那里正发生虫灾。蝗虫所到之处,叶枯枝断。这蝗虫以宽两里的阵势由东而西,遇山过山,遇水过水。百姓们说是神虫,乃一支阴兵的化身。
姜子牙见了蝗虫,忙设了祭坛,祭天祭地。香点燃了,姜子牙连叩九九八十一个头。姜子牙又用一白练,拦住蝗虫的去路。第二天,百姓们去看,真的是神了,蝗虫一只也没有,也不知这些蝗虫都到哪儿去了。百姓们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才想着设祭坛的老头儿,于是,他们跑着要见姜子牙,四处找了,就是见不到人。原来,姜子牙早就走了。
祭坛上写着一首诗:
悬肉为林酒作地,
纣王无道类穷奇。
虿盆怨气冲霄汉,
炮烙精魂向火炊。
文武无心扶社稷,
军民有意破官缡。
将来国土何时尽?
戊年年来甲子朝。
百姓们读了诗,对诗的内容倒也理解。民间有许多顺口溜,早把酒地向林、虿盆、炮烙等事编人顺口溜中,只是还没有一首顺口溜中预测着殷商的气数。现在,这首诗里作了预测,妻子牙又灭了蝗虫,百姓们都认为姜子牙是神人。万民欢呼,江山有望。
姜子牙又走了许多地方,每到一处,都留下一个美丽的故事。不过,没人知道姜子牙姓甚名谁,没人知道他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姜子牙去了,去磻溪垂钓去了。
子牙走后,纣王又命人建立鹿台,此台工程浩大,累死人丁数万,尽填鹿台之内。子牙闻之怒道:“反了,反了,殷商不灭,天理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