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沛县有个通晓法律的人,名叫萧何。后来,萧何做了县县令手下有一个主吏掾(yuàn),主管群吏人事考核。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多次凭着官吏的职权保护他,直到刘邦当了亭长,萧何还常常帮助他。
后来,刘邦以官吏的身份到都城咸阳服差役,县里的官吏都只送他三百钱路费,只有萧何送给他五百钱。刘邦起兵反秦,并被推举为沛公,萧何就以县丞的身份督办公务,辅佐刘邦督查各类事务。
当刘邦的义军攻入咸阳后,无数将士都纷纷涌入秦朝府库,争先恐后地抢掠金银财帛,因为贪恋金玉、犬马、美女而舍不得离开。只有萧何对这一切视若无睹,而是急如星火地奔向皇宫,收集丞相、御史因为仓皇出逃而丢弃的法律文件、图书、图画、文献档案,并且细心地收藏起来。
韩信是项羽手下的侍卫官,因为多次向项羽献计而不被采纳,便来投靠刘邦。萧何得知此事后,知道韩信是个能够统领千军万马的军事奇才,就多次向刘邦推荐他。
可是,刘邦也没有看出韩信有什么才能,只让他负责接待宾客。韩信由于依然没得到重用,失望地离开了。萧何得知消息后,连夜把韩信追了回来。
于是,刘邦问道:“这么多将士逃走你都不追,为什么却要追韩信?”
萧何答道:“一般的将领多得是,逃走可以再招。但是像韩信这样的人才,简直是举世无双,大王要是只想在汉中称王,可以不用韩信;要是准备打天下,那就非用韩信不可啊!”
刘邦见萧何说得非常中肯,于是说:“那就让韩信做将军吧!”
萧何回答说:“只让他当将军,肯定还是留不住他。”
刘邦想了想说道:“那就拜他为大将军吧!”
此后,韩信果然被刘邦重用。韩信从此为刘邦操练兵马,出谋划策,南征北战,为刘邦战胜项羽和建立汉朝立下大功。刘邦便把他封为楚王。
后来,韩信因为私自窝藏项羽的部将钟离昧,刘邦降他为淮阴侯。韩信被降职后,心里不快,想趁刘邦率兵出征消灭叛军之机谋反。
吕后得知消息,就找来萧何,让他想办法捉拿韩信。萧何想出一条计策,说刘邦已经抓住叛军头领,要韩信进宫庆贺。韩信不敢进宫,萧何就亲自去请,陪着韩信进宫。结果韩信一进宫就被伏兵抓住杀了。
萧何为汉朝立下了大功,受封食邑万户,算得上当时最大的官僚地主。但是,他一向节俭持家,从不修高大的墙屋。他还常对家人说:“我的后代如果非常贤良,那我就让他们效法我的节俭;如果不贤,那么有钱有势的人家也看不上这些穷屋陋田,就不会对他们加以欺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