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辩才无双的蒯通

蒯通是秦末汉初时期有名的辩士,善于雄辩,曾任职韩信的帐下谋士,向韩信陈说利害,出了攻灭齐国、三分天下的计策。

他第一次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是秦二世元年八月,当时陈胜命武信君武臣北上扫荡赵地。

蒯通游说范阳县令徐公,说:“我是范阳的百姓,名叫蒯通,我私下可怜您就要死了,所以表示哀悼。但是,我又要祝贺您因得到我而获得生路。”

徐公很是疑惑,问道:“您为什么表示哀悼呢?”

蒯通说:“您做县令已十多年了,杀死人家的父亲,使人家的儿子成为孤儿,砍去人家的脚,对人施以黥刑,受害的人太多了。慈父、孝子们之所以不敢把刀子插到您的腹上,是因为他们害怕秦朝的法律。现在天下大乱,秦朝政令得不到贯彻执行,这样的话,那些慈父、孝子们都将争先恐后地把刺刀刺到您的腹上,以报仇雪恨并成就功名,这是我表示哀悼的原因。”

徐公又问:“您为什么祝贺我得到先生获得生路呢?”

蒯通回答说:“赵国的武信君不知道我无能,定会派人前来询问他的吉凶祸福,我现在要去会见并劝说他,战胜敌人取得地盘,攻破城池才占据它,是很危险的。如果采用我的策略,将不战而取得土地,不攻而占有城池,传送檄文就能够平定千里。”

看到徐公有些不相信的表情,蒯通继续道:“武信君肯定会有所疑虑,到时候肯定会问我的策略是什么?我就会趁机告诉他,范阳县令本应整顿军队,守卫城池,奋起抵抗,但是因为怯懦怕死,贪慕富贵,所以想首先向您举城归降。而他首先向您投降而您不给他恩惠的话,那么边地之城的将士和百姓,肯定会互相转告说范阳县令首先投降而被杀。其他抵抗势力,一定会据城坚守,像金城汤池一样,难以攻取。”

徐公脸色有些难看,但是不得不赞同蒯通的分析在理。于是再次追问后续的情况,会怎样发展。

看到徐公已经动摇的神色,蒯通自信一笑,道:“这时候我就会劝解武信君,让他用黄盖朱轮的车子迎接您,让他在燕、赵的边界驰骋炫耀,那么,边地之城的将士和百姓一定会互相转告,说范阳县令先投降而获得了富贵。其他抵抗的城池也一定会竞相投降,就像泥丸在山坡上滚动一样轻而易举。而这就是我所说的传送檄文就能平定千里的策略。”

徐公听完蒯通的一系列谋略,深感佩服,连连拜谢,并且准备好车马遣送蒯通离开。

蒯通回去后,用这些话劝说武臣。武臣果然用一百辆车,二百名骑兵,以侯印迎接徐公。燕、赵之地听说此事,有三十多座城投降,正像蒯通的策略所预料的那样。

前203年,汉将韩信俘虏魏王豹,攻破赵、代,使燕国降服,接连平定三国,然后率兵向东将要攻打齐国。军队还没有过平原县,听说汉王刘邦已派郦食其劝降了齐国,韩信想停止进军。

蒯通游说韩信,说:“将军您受汉王的命令攻打齐国,而汉王又另外派兼有暗探身份的使者单身前去劝降齐国,难道有诏书命令您停止进攻吗?为什么不进军?况且郦先生以一个士人的身份,乘车前往,凭三寸不烂之舌,而劝降齐国七十余城,将军您率领几万兵众,才攻下赵国五十多座城。当了好几年将军,反而不如区区一个儒生的功劳大。”

于是韩信认为他说的有道理,采纳了他的建议,终于渡过黄河。齐王已听从了郦食其的劝说,就把他留下,一起饮酒作乐,撤除了对汉的防御。韩信因而袭击历下的齐军,于是来到临苗城下。齐王认为郦食其欺骗了自己,就把他用沸水煮死,于是兵败逃走。

韩信最终平定了齐国,自立为齐国的代理国王。当时汉王正在荥阳受围困,就派张良前往,立韩信为正式齐王,以便安抚他,使他坚定地站在汉王一边。项羽也派武涉去劝说韩信,想要和他联合。

蒯通劝说韩信自立为王,韩信犹豫不决,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自以为功多,汉王不会夺回他统治的齐国,于是婉言谢绝了蒯通的建议。蒯通因游说而不受信用,非常害怕,就假装疯狂而做了巫师。刘邦平定了天下之后,韩信因罪被贬为淮阴侯,又因谋反而被处死,临死的时候叹息着说:“我真后悔不听蒯通的话,以至于死在女人的手中!”

刘邦说:“你说的是齐国的辩士蒯通。”于是下诏书命令齐国把蒯通召来。蒯通来到朝廷,刘邦要将他处以烹刑,说:“你为什么教唆韩信反叛?”蒯通说:“狗总是要对自己主人以外的人狂吠。那时候,我只知道有齐王韩信,并不知道有您。况且秦朝丧失帝位,天下之人共同去抢,有才能的人首先得到。天下纷乱,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去做您所做的事,只是能力不够,您能把他们都杀尽吗?”刘邦于是赦免了他。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