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抟土造人多年之后,天下仍然十分荒凉,人们都处于蒙昧时代。玉皇大帝便派圣母带着仙犬下凡管理人间,让人类不断开化。
在人间,后来叫陕西蓝田的这个地方有一个风兖部落,女首领叫华胥氏。她年轻有为,与族叔风偌率族人们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
风兖部落的名称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因为当时的人们对自然的强大力量感到非常神奇,于是对风、雨、雷、云等自然现象充满了崇拜,并赋予了神话般的说法。他们崇拜风,就把自己的部落取名叫“风兖”。
圣母便投胎到华胥部落女首领之家,成了部落女首领的女儿,人称华胥姑娘。随着华胥姑娘的长大,她出落得越来越美丽。
在离华胥部落很远的地方,有个大湖叫雷泽,即后来的甘肃,雷神就居住在里面。那时当雷神不顺心时,雷泽就浊浪滚滚,汹涌起伏。要是雷神震怒时,水灾就更厉害了。
美丽的华胥姑娘就要求前往雷泽国,她想说服雷公不要随意发怒,危害人间。在一次雷泽发大水时,华胥姑娘找到了雷神,她的胆大和直率感动了雷神,但雷神让华胥姑娘嫁给他。华胥姑娘为了人们的安危,便嫁给了雷神。
有一天,华胥姑娘到雷泽去游玩,偶尔看到了雷神的一个巨大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雷神透过脚印感应到华胥姑娘也在此,便让天上的彩虹飞下来绕住了华胥姑娘。雷神领着华胥姑娘进到了华池,在华池,华胥姑娘与雷神交合后怀孕了,而这一怀孕就怀了十二年。
华胥姑娘在农历三月十八日生下一个人首蛇身的男孩,原来雷神的真身就是龙身人头的。雷神看到自己儿子继承了自己的模样非常高兴,脾气也越来越好了。
在华胥的调教下,从此雷神只在适当的节气里才打雷闪电和行云布雨,于是雷河两岸便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了。
华胥非常爱自己的儿子,在儿子还听不懂话时,她就教儿子怎么做一个勇敢的人,希望儿子早日回到人间造福人类。华胥为教导儿子费尽了心思。儿子刚刚大一点,华胥为了让儿子早日回到人间有所作为,就背着雷神,悄悄找来一个大葫芦,把它劈成两半,做了一条小船。
华胥把儿子放在葫芦上让其顺着天河而下,前往人间的姥姥身边。伏羲在姥姥身边长大,听姥姥讲母亲华胥的故事,说在华胥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她像男孩一样顽皮,母亲捕鱼时,她就往水里抛石子;母亲生火做饭时,她就用木棍拨乱柴草;母亲打磨工具时,她就在旁边模仿“咯咯吱吱”的声音。
慢慢地,华胥开始懂事了。她看到母亲额头上渗出了汗珠,就拿起蒲扇在一侧扇风;她看到母亲手上划了一道口子,就主动为母亲包扎;她看到母亲两鬓长出了白发,就尽量不让母亲操劳……
伏羲的姥姥不紧不慢地讲着,眼角逐渐湿润了。伏羲看出了姥姥的心事,就对姥姥说:“母亲离开您那么长时间,您一定很想她了吧!不如我回去禀(bǐng)告母亲,让她也回来与您相见。”
于是,伏羲决定回天庭告诉母亲关于姥姥的事情。但是他已经长大了,当初乘坐的葫芦船已经装不下自己的身体了。他四处打听去天庭的方法,终于得知了一个传说。
有一个名叫“都广”的地方,生长着一棵神树,它的名字叫作“建木”。它的形状很特别,树干两旁没有任何枝丫,表面非常光滑,只有树冠的部分才有一些细枝,弯弯曲曲地交错重叠着,就像一把撑开的大伞。而且,无论太阳从哪个方向照射,地上都没有它的影子。只要沿着树干爬上去,就能到达天庭,只是还没有人能成功爬上去。
伏羲为了把姥姥对母亲的思念传达给母亲,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爬到天庭。他便沿着“建木”往上爬,越爬越高,渐渐地可以回头看见远处的雷泽了,再往上爬就只能看见满天的云彩了。他不知道爬了多久,终于爬到了树冠。就在这时,他感觉有人拉了他一把,回头一看,发现自己身处一个玉石雕砌的长廊中,刚才的神树也不见了。
此时,伏羲已经到达了天庭,他找到了自己的母亲华胥,向她讲述了姥姥对自己的照顾和关爱,还讲了姥姥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华胥听了儿子伏羲的话,百感交集,于是请求雷神允许自己回去看望老母亲。
雷神答应了华胥的请求,并把这件事禀告给了玉帝。玉帝被伏羲的孝心所感动,就封伏羲为华胥部落的帝,也就是人间的王。伏羲称王之后,把所有氏族人员召集起来,按照他们的领地和图腾,为他们定姓取名,这就是中华姓氏的由来。所以,后来的人们把伏羲尊奉为“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