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黄宾虹与贵池的情缘

1884年,黄宾虹20岁,第一次到贵池。当时他是由其老家歙县潭渡经过贵池赴安庆转去扬州的。

戊戌变法前,已是32岁的黄宾虹于1895年夏秋之际来到贵池,与从湖南浏阳前来贵池的谭嗣同相会,畅论维新变法。

1900年,黄宾虹37岁时,在歙县三月游黄山后,于初夏时分,由新安道经青阳县,登览九华山,并宿于拜经台。

史称“莲花佛国”,享有“东南第一山”美誉的池州九华山,群峰竞秀,泉水淙淙,奇松挺立,秀甲江南。更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古刹梵宇,寺院风情,古迹甚多。

自唐以来,慕名前来探幽访胜的诗人墨客,络绎不绝,如李白、刘禹锡、杜荀鹤、梅尧臣、王安石、萨都剌、王守仁、汤显祖、袁枚、康有为等都到过九华山,留下了许多诗文赞句。

这是黄宾虹首次上九华,这在他上言致理岩大师一信中可证明:“庚子年余游九华山,宿拜经台,后二度至桂林阳朔南宁及四川峨眉,年年游山。因把游嵩山太白,留北平思南返,路未通耳。附小册一帧,将意近人喜小册便携带,西人亦无。”

从上述信中,可知黄宾虹不仅于庚子年上了九华山,而且对佛教影响绘画的历史是很有研究的,对明末清初四僧画家之一的弘仁,更是敬仰学习的。此信是黄宾虹客居北平时所写,思南返之心跃然纸上。

黄宾虹为九华山纪游诗作留传下来的至少有八首,大部分都是题画诗。

从中可以看出,九华山风景的主要景点,黄宾虹都游遍了,从化城寺至东崖,经回香阁,直经拜经台上天台峰,途中必经过现称为凤凰松的古松。

黄宾虹着实描绘了一番其风姿:“密如撒网露繁枝”“翠盖浓于绿玉卮”,十分形象地将凤凰古松刻画了出来,也许黄宾虹为她传神写照过,可惜未见其作品。

1916年10月,黄宾虹的同乡友人汪律本和李瑞清等两江师范旧友拟在贵池兴办垦牧渔业公司,他应邀来到贵池考察,对贵池的湖山之美十分赞赏。

1920年冬,汪律本在池州集股一万二千元兴渔业,时已57岁的黄宾虹本着对贵池湖山的喜爱参与了贵池垦田的事务。但在参与兴养渔湖时,只因屡遭水灾,使他甚感失望,只好作罢,返回上海。

1923年,黄宾虹已是60岁的老人,此时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书画、篆刻艺术的研究中。

这年春天,他再度来到贵池乌渡湖,游秋浦、齐山,并在池阳湖上筑屋数间,写生作画。在平天湖、齐山、杏花村,都留下了他徜徉的足迹;他还登上九华山,写生数十幅画稿。直到晚年,他对贵池的山水风光仍记忆犹新。

1924年9月,因江浙军阀齐燮元与庐永祥开战之时,黄宾虹与夫人宋若婴携三月出生之子黄鉴偕保姆经铜陵大通至贵池平天湖避居,回归上海时已冬尽。

黄宾虹对他居住的湖居,不仅题诗不少,更多的是画作。这一年他与友人苏仰周同游齐山吟诗志兴,并作《同苏仰周游齐山》。诗云:“闲踏齐山湖上堤,草痕新涨滋潮泥,苔芩异代成坡谷,林壑深从觅径蹊。浊世只应杯共醉,清游况复屐同携。翠微亭外嶙峋石,坐对天涯树若荠。”

在《齐山纪游》画图中题诗一首:“静吟边沙浴白鹭,荒寒画意石潜蛟,钓船常系人归暮,伴月沧流未寂寥”。真是诗情画意,令人神往。

在另一首《齐山》诗云“朝云未敬白苛陂,落日已过铜陵西,不向人间生皓发,宜寻仙客上青溪”。诗中的齐山,让他与友人共醉,齐山旁的清溪河及白苛陂,使他缅怀唐代诗仙李白畅游清溪的情景。

李白一首首歌咏清溪、秋浦的诗作更激发了黄宾虹对贵池风光的赞叹,他接连写了一系列相关的诗作:如《齐山纪游三首》、《池阳湖舍四首》、《秋浦三首》、《池阳舟泊》、《池州晓望》等。

黄宾虹早期一幅立轴《池阳湖上》,画中湖面浩荡,有小舟随波荡漾,后景是齐山,左上方题诗一首:“秋飙吹冷苍岩烟,松杉郁勃枝连蜷。丹黄杂树出其麓,下映湖水生澄鲜。我思结庐就云窟,坡陀历落神怡说。荒唐何事说桃源,一棹归来波浪阔。”

好个波浪阔,才能神怡悦!那时的池阳湖也就是平天湖,后来称东南湖,三面水绕齐山,夏秋之季水面宽阔,常有小舟荡漾,确实可与西湖比美。

从20世纪20年代直到50年代晚年,黄宾虹仅画《池阳湖舍》、《湖舍初晴》等这一类的山水画便有20余幅。

1952年,黄宾虹所作《湖舍初晴》虽没有题“贵池”二字,但所画构图大致与《池阳湖舍》相同,可见当时已经89岁高龄的他,还在思念贵池齐山的湖舍之居。此后虽然没有发现文字记载黄宾虹到贵池,但他对贵池一直是记在心中。

1931年,黄宾虹68岁在上海时,这一年安徽发大水,旅沪安徽水灾救济会筹备书画赈灾,黄宾虹被公推为书画鉴定委员,受委与书画名家商洽书画合作事宜,他大力奔走以襄助。

1934年10月3日,71岁的黄宾虹在上海时,上海百川书画会在湖社举行第一届画展,黄宾虹有五幅山水画参展,为黄山、蜀山、贵池、雁荡、桂林,并为会展目录写《序言》;黄宾虹将贵池山水与黄山、桂林、雁荡同等齐名,可见贵池在黄宾虹心中的分量多重,可以这样说,近代用中国画来宣传贵池山水的画家,黄宾虹先生是第一人。

黄宾虹在20世纪40年代居北平时期,目击时艰,但他画的画仍是南国风物,以作画寄托对故土之思情。

1942年他79岁时,竟然为女弟子顾飞专作池阳山水册页十二帧,在《黄宾虹全集》第10集中便选用了其中二幅,图中题到“余垦荒池阳湖上,春日泛舟,颇有风恬浪静之乐,披图如在梦中”,贵池的湖、贵池的山时在黄宾虹的梦中,这是多么重的情怀。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