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郑和的远航影响

旧港,是太平洋进入印度洋咽喉马六甲海峡的必经之地。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历来引起高度重视。公元1406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便抵达该地。次年,郑和船队在回航途中又在旧港停靠。而此时,盘踞于此的“海盗王”陈祖义早就打起了郑和船队的主意。

陈祖义自幼家境贫寒,家族逃亡至南洋后便入海为盗,盘踞马六甲十余年,成为历史上最大的海盗集团之一。他曾率领万余人、战船近百艘,猖狂掠夺过往船只,攻陷明朝沿海城镇甚至一些南洋国家也不敢招惹他。陈祖义因其惊人的海上实力和残暴的手段,被历史称为“海盗王”。

针对陈祖义的海盗行为,明太祖朱元璋曾悬赏50万两白银捉拿陈祖义。面对明朝的捉拿通告,陈祖义跑到三佛齐的渤林邦国,在国王麻那者巫里手下当上了大将。国王死后,他干脆召集了一批海盗自立为王。

成为渤林邦国国王后,陈祖义也要到明朝进贡,可是他的很多贡品并不是在本国港口准备好的,而是空船出发,一路北上,一路抢劫,抢到什么送什么。

回国的时候,又是一路抢回去,满载而归。最让明成祖无法忍受的是,他不但抢掠西洋小国的船,就连明朝的使船也不放过。永乐年间,捉拿陈祖义的赏金高涨到750万两,而当时明朝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1100万两,可见政府力处海盗祸患的决心。

面对郑和率领的浩浩荡荡的船队,陈祖义自然不会放过。郑和最初是想通过和平方式争取陈祖义归顺明朝,他会见了陈祖义,劝他改恶从善,停止海盗活动。

陈祖义深知郑和船队实力雄厚,不敢贸然行动,便表面上装作愿意归顺,却同时在暗地里召集团伙,策划乘夜色一举抢夺郑和船队。

幸运的是,陈祖义的这个阴谋被旧港一个叫施进卿的中国人知道了,他把消息及时传达给了郑和。郑和本也早已有所戒心,便召集将领进行周密部署,研究应战方案。

针对陈祖义实行夜袭的计划,郑和命令船队在天黑之前保持原有队形,一字并列排靠在港口,制造出毫无戒备的假象。当夜色渐暗,郑和船队迅速呈口袋状改变队形,然后各船逐次熄灯,静候陈祖义一行的到来。

一天夜里,海风呼啸,乌云翻滚,四周漆黑一团。陈祖义认为机会来了,就率领大队人马,乘着快船,悄悄驶向郑和宝船。

宝船静静地停泊在港湾内,灯光全熄了,一点儿声音都没有。陈祖义见了,高兴地说:“他们熄灯睡觉啦!船上有许多珍宝,夺过来就是你们的了,快上啊!”

众匪徒一听珍宝,两眼发光,鼓起勇气,纷纷爬上宝船。这时只听一声鼓响,船内灯火齐明,冲出了众多士兵。一霎间烟雾弥漫,火铳齐发,铁砂如雨,直杀得海盗措手不及,纷纷落入水中。

陈祖义见势不妙,带着三十余人,换上小船往远海逃去。

郑和早已布置船只等在那里,一见陈祖义来到,一声号令,四周船出如箭,把陈祖义团团围住。陈祖义无路可逃,束手就擒。这一次战斗,杀死贼党五千余人,烧掉贼船十余艘,缴获七艘。另有铜伪印二颗。

旧港一战,大获全胜。不仅为当地解除了一大祸害,也为下西洋扫清了道路。郑和又任命施进卿为旧港宣慰司长官,管理当地军民大事。这样一来,旧港地方的治安恢复了,当地人民无不拍手称快。郑和船队从此威名大震,南洋诸国纷纷皆对明朝称臣纳贡。

这是郑和下西洋以来发生的第一次战役,杀伤海盗5000余人,陈祖义的17艘海盗船中10艘被烧毁,7艘被俘获,并缴获私铸铜印两颗,又设法将陈祖义等集团头目三人生擒,囚于船中,随郑和船队押解回国。

郑和下西洋首次用兵就全歼了陈祖义海盗集团,不仅为东南亚海域铲除了海盗匪患,维护了海上交通安全,而且为沿海人民带来福祉,受到各国交相称赞。

公元1407年九月的一天,太仓刘家港码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明成祖朱棣派来的特使带领着苏州、松江两府的大小官员,在岸边列队相迎,热闹非凡。

在众人的注目下,郑和船队终于徐徐停靠在了阔别两年多的刘家港。郑和此次出使,主要访问了占城、爪哇、满剌加、苏门答腊、南浡里、旧港、锡兰山、小葛兰、柯枝、古里等国家和地区,除了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之外,各国国王都派遣使臣随郑和船队来到中国,陈祖义等三人海盗头目也同时被押解到了南京。

明成祖对陈祖义等的海盗行径历来深恶痛绝,以其罪行累累,十恶不赦,下令一律斩首。至此,旧港一带的海盗势力全部肃清,而接下来就是如何妥善处置由来已久的旧港问题了。

明初,广东、福建沿海地区有不少人流落海外,来到三佛齐一带谋生,并在此安家落户。其中来自南海的梁道明较早便带领全家移居于此,辛勤经营,成为当地有影响的人物,被公推为当地的华侨首领,以施进卿为副手。

这时,畏罪潜逃的陈祖义也来到了三佛齐,陈祖义靠着一点武艺和阴险的卑劣行径,逐渐笼络人心,开始与施进卿争位。公元1397年三佛齐被爪哇兼并,但由于爪哇不能控制三佛齐的全境,华侨便联合当地的部分居民,在爪哇控制尚不能及的地方建立了势力范围,并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城邦,谓之为“旧港”,梁道明成为旧港的华侨首领。

公元1405年,明成祖遣行人谭胜受、千户杨信等前往旧港招抚梁道明,梁道明受诏返回中国,施进卿便继承了梁道明的位置。而此时的陈祖义凭借其拥有的5000余人的海盗武装,加紧了与施进卿的权力争夺。

因而,当得知陈祖义密谋夜袭郑和船队时,施进卿及时把这一情况告知了郑和。郑和船队清除陈祖义后,施进卿接受郑和的建议,派遣其女婿跟随郑和船队来到南京朝贡。

经过与郑和等大臣的反复商议,明成祖决定在旧港设置宣慰使司,任命施进卿为首任旧港宣慰使,这也是郑和七下西洋在海外设置的目前唯一有据可考的官方机构。宣慰使司原本是面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机构,但明成祖将其用于管理旧港,旨在加强明政府对该重要港口的管控。

作为宣慰使司的主官宣慰使,是由朝廷任命该族部落酋长担任,并实行世袭制。虽然施进卿并非当地土著,但在郑和的推荐下,他被任命为旧港宣慰使,表彰他在消灭陈祖义的战斗中的杰出表现。

旧港宣慰使司的设立既稳定了当地局势,避免了争夺混战,也促进了当地的商贸经济和农渔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明政府对旧港的管辖也更加有效,使其成为一个安全、有序的商贸港口。

公元1407年九月,为纪念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平安归来而修建的龙江天妃庙落成了,这也是展示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庆典当天,郑和率领南京的所有下西洋官兵,前往天妃庙拜祭,举行了隆重的祈祷仪式。此举不仅表达了对天妃之神的感恩之情,同时也向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随后,郑和船队再次起航,开始迎接第二次下西洋的旅途。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