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2章:道源玄鉴盘

门外,莫声谷的目光温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他上下打量了宋青书一番,见他面色虽有些苍白,但眼神清亮,不似前几日那般隐有郁结之气,心中稍安。

“听你三师伯说,你前几日练功岔了气,身子可好利索了?”

“劳七师叔挂心,已无大碍。”宋青书恭敬地侧身,将莫声谷请进屋内,“只是一时心急,想在武学上有所突破,反倒落了下乘。”

这番话半真半假。

原身的记忆中,确实有因为急于求成而导致内息不畅的记录,正好可以拿来当做掩饰。

莫声谷走进屋,在桌边坐下,并未深究,只是语重心长地道:“青书,你的天资在三代弟子中无人能及,这一点,我们几个师兄弟都有共识。但武学之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更忌心浮气躁。”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了些许:“你父亲对你期望甚高,可越是如此,你越要稳住自己的心。根基若是不牢,楼阁起得再高,终究有倾塌之日。”

宋青书心中一凛。

他知道,莫声谷这是在敲打他。

原身的骄傲与自负,早已被这些长辈看在眼里。

他没有辩解,而是躬身一揖,态度诚恳至极:“师叔教诲的是,弟子前些时日心高气傲,险些误入歧途。幸得此次岔气,反而让弟子静下心来,想通了许多事情。武道之途,还需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

这番姿态,倒是让莫声谷有些意外。

他印象里的宋青书,虽尊师重道,骨子里却有股不服输的傲气。

像这样坦然承认自己错误的模样,还真是头一回见。

莫声谷眼中的锐利缓缓褪去,化为欣慰:“你能这么想,再好不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看来这次小挫折,对你而言反倒是件好事。”

他站起身,拍了拍宋青书的肩膀,力道沉稳。

“好好休养,莫要多思。你那套《武当长拳》若有不明之处,随时可以来找我。”

“是,恭送七师叔。”

宋青书将莫声谷送到门口,看着他挺拔的背影消失在晨雾弥漫的石阶尽头,这才缓缓关上了房门。

“呼……”

门扉合上的瞬间,他整个人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后背已是一片冰凉的冷汗。

与这位七师叔的短暂交谈,比他想象中还要耗费心神。

武当七侠,没有一个是易与之辈,他们的眼光毒辣,任何一丝破绽都可能引来怀疑。

所幸,第一关算是糊弄过去了。

宋青书快步走回床榻,盘膝坐下,迫不及待地将心神再次沉入意识海。

那枚古朴的青色玉盘——道源玄鉴盘,依旧静静悬浮着。

方才仓促之间,他只来得及消化关于【玄鉴】和【道源】两大核心功能的宏观信息,以及《太极长拳》的推演。

但那涌入脑海的信息流,远不止于此。

随着他的意念集中,更多细碎而关键的信息碎片被他捕捉、整合,最终汇成两道全新的认知。

【武学刻录】!

【武学空间】!

这是道源玄鉴盘基于【玄鉴】功能衍生出的两大应用。

所谓【武学刻录】,是指玄鉴盘可以像书库一样,将宋青书接触到的一切武学秘籍、乃至他人演练的招式,悉数“刻录”下来,储存在玉盘内部。

只要刻录完成,他便可以随时在意识中调阅、观摩,其清晰程度远胜过任何记忆。

而【武学空间】,则更加匪夷所思。

那是一个完全由他的神魂与玄鉴盘力量共同构筑的虚幻空间。

他的意识可以随时进入其中,演练所有已刻录的武学。

最关键的是,武学空间内的时间流速,与外界截然不同!

“时间流速……为外界七倍!”

当解读出这条信息时,宋青书的心脏几乎要从胸腔里跳出来!

七倍!

这意味着,外界过去一天,他在武学空间里,便拥有整整七天的修炼时间!

距离光明顶之战只剩三个月。

这个如同催命符一般的时间枷锁,曾让他感到窒息。

可现在,有了这七倍的时间流速,三个月,对他而言就相当于二十一个月!

将近两年!

足够了!

这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逆天改命之机!

宋青书紧握双拳,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但他的眼神却亮得惊人。

激动、狂喜、亢奋……种种情绪在他胸中激荡,最终又被他强行压下,化为一片冰湖般的冷静。

他立刻开始梳理自己的计划。

首先,也是最核心的,便是利用这宝贵的“两年”时间,疯狂提升实力。

“《太极长拳》是根基,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练到大成,形成身体本能。”

这门由道源玄鉴盘推演出的拳法,潜力无穷,是他未来武道之路的起点。

其次,他必须想办法接触到更多、更高深的武当武学。

《绕指柔剑》、《神门十三剑》、《梯云纵》……这些都是武当派嫡传的上乘武功。

原身虽然都学过,但只是学了拳架,并未得其精髓。

如今有了玄鉴盘,只要能将这些武功重新“刻录”一遍,他就有信心解析出其中最深层的奥秘,甚至像推演《太极长拳》一样,将它们一一返本归元,化为己用!

“想要接触更高深的武学,就必须改变我在长辈们心中的印象。”

宋青书的思路无比清晰。

一个心浮气躁、眼高手低的天才,是得不到真正信任的。

他必须表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沉稳、谦逊与勤奋。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实力的提升,更是形象的重塑。

一个脱胎换骨的宋青书,才能在武当山这个盘根错节的环境中,获得最大的支持,撬动最多的资源。

“从明天起,不,从现在起。”

宋青书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闭上双眼,心念一动。

“进入,武学空间。”

嗡!

仿佛穿过一层无形的水幕,他的意识瞬间被拉入一片白茫茫的虚无空间。

在这里,没有上下四方,没有日月星辰,只有一个与他一模一样的虚幻光影,静静站在他对面。

他知道,这就是他用来对练和观察的“陪练”。

没有丝毫犹豫,宋青书的意识体开始按照脑海中那套圆融无缺的拳架,一招一式地演练起来。

“起势”、“揽雀尾”、“单鞭”……

尽管只是意识体的演练,但每一个动作带来的肌肉牵引感、气息流转感,都无比真实地反馈回来。

更重要的是,在空间内,他对时间的感知被无限拉长,足以让他将每一个最细微的动作,都调整到与玄鉴盘推演出的完美范本分毫不差。

一遍,十遍,一百遍……

他完全沉浸在这种对身体与力量的极致掌控之中,不知疲倦。

……

当一丝微光透过窗棂,照亮了古朴的房间时,宋青书猛地睁开了双眼。

一夜无眠。

但在武学空间中,他已经不眠不休地苦练了整整七天!

他翻身下床,只觉得神清气爽,不但没有丝毫疲惫,反而精力充沛到了极点。

那套《太极长拳》的拳架,已经如同呼吸一般,深深刻入了他的骨髓。

他走到铜镜前,镜中的少年面容依旧俊朗,但眼神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锋芒毕露与骄傲,被一种内敛的沉静所取代,仿佛一柄藏入鞘中的绝世名剑,看似朴实无华,却自有渊渟岳峙的气度。

他换上一身干净的青色道袍,将长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束起,整个人的气质显得愈发干练。

没有像往常一样在自己的小院中练功,宋青书推开门,径直朝着武当山最大的演武场走去。

天色尚早,晨雾还未散尽,演武场上空无一人,只有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勤奋的形象,展示给所有人看。

然而,当他踏上演武场中央的青石板时,眼角的余光却瞥见,在演武场最东侧的角落里,一个挺拔的身影正迎着初升的微光,缓缓演练着一套剑法。

那身影动作舒展,剑光吞吐不定,虽看不真切,但那股熟悉的沉稳气度,却让宋青书的瞳孔微微一缩。

是七师叔,莫声谷。

似乎是察觉到了他的到来,那道身影的剑招微微一顿,随即缓缓收势。

莫声谷转过身,清晨的阳光恰好勾勒出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他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明显的诧异,落在了宋青书的身上。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