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 状态:
- 全部 连载 完结
- 排序:
- 热门 更新 评分 最新
- 博物志《博物志》是西晋张华编撰的博物学笔记小说,全书共十卷,内容涉及山川地理、异国民俗、奇禽怪兽、草木药术、方士神话、典礼器物等等,是继《山海经》之后,又一部包罗万象的奇书。原书已散佚,今本是由后人辑录而成的。
- 汉初五十年秦末汉初,天下大乱,豪杰群起,逐鹿中原。名人灿若繁星,有数不尽的故事向君一一道来。本书为通俗说史类著作,总揽汉初风云变幻;吞吐当年战场硝烟;文中略夹东北方言令人莞尔;深度探寻历史又微涉考古;反对派咋能推翻超级大国?楚汉战争又咋发展?大汉立国后如何巩固政权?汉人是什么样的风采?且看--汉初五十年。
- 颜氏家训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颜之推编。颜之推(531年~591以后),字介。颜氏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先世随东晋渡江,寓居建康。侯景之乱,梁元帝萧绎自立于江陵,之推任散骑侍郎。承圣三年(554),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他为回江南,乘黄河水涨,从弘农(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偷渡,经砥柱之险,先逃奔北齐。但南方陈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归之愿未遂,即留居北齐,官至黄门侍郎。577年齐亡入周。隋代周后,又仕于隋。家训一书在隋灭陈(589)以后完成。
- 心经“心经”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最流行。
- 倩女离魂“倩女离魂”郑光祖的代表作。本是出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宋代人改编为话本,金代人则编为诸宫调。元杂剧初期作家赵公辅有同名剧本,但本剧改动了传奇小说的若干情节。与“拜月亭”“西厢记”合称三大爱情剧;与“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称为四大爱情剧。
- 茶经(无注释版)“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推动了汉族茶文化的发展。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汉族民间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 贤劫经(无注释版)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终竟三岁。始初三年。悉具衣服。所化已周。著衣执钵游维耶离。与大圣众无数百千诸比丘俱。菩萨八十亿。尔时世尊处在闲居。安然庠序从燕室兴。慧王菩萨。喜王开士。精专独处。亦寻起出奉迎如来。严治场地敷设众座。彼时四辈诸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天龙鬼神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及人非人。咸来云集。一切诸会蒙众菩萨光明所照。皆得安和。诸会菩萨一切大圣。神智畅达逮得总持。已成三昧具足五通。
- 警世通言:新注全本(无注释版)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三言”中的第二部,以婚姻爱情为主题的话本小说为最多,有的表现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有的表现下层女子不幸的生活遭遇和痛苦;有喜剧,也有悲剧。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都让人耳目一新,美不胜收。尤其可贵的是,冯梦龙在这些作品中,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使人可惊、可喜、可悲、可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 杜甫全集(无注释版)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 长生殿(无注释版)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 死水微澜(无注释版)农家少女邓幺姑来到天回镇当上了杂货铺的老板娘(蔡大嫂),丈夫蔡兴顺愚钝,被人喊作“傻人”。“罗歪嘴”彪悍豪侠,与邓幺姑你来我往,暗生恋情。因争风吃醋被罗歪嘴赶出天回镇的陆茂林密告罗歪嘴勾结义和团反洋人。四川总督派兵砸封兴顺号,蔡傻子锒铛入狱,罗歪嘴逃得无影无踪。顾天成怀着复仇心理来到乡坝打探罗歪嘴行踪,不想被落难的蔡大嫂所吸引,提出要娶她为妻。为了救出狱中的丈夫,为了儿子的前程,为了情人不再遭追杀,她慨然应允。罗、顾二人争夺蔡大嫂,最后顾胜罗败。她的丈夫蔡傻子自然无法保证她安然地生活下去。因此,对于能有一个可以“保护”她的男人的渴求,也就在蔡大嫂的心中激起了“微澜”。
- 曾胡治兵语录(无注释版)本书是中国近代语录体军事著作。蔡锷辑,共12章,1.4万余字。本书中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正、仁爱、勤劳、和辑等前十章为治军问题。主张选将要慎重,为将要智勇兼备,练兵要严格。兵机、战守两章为战略战术问题,讲究持重谨慎。主张“简练慎出”,无充分准备不轻言战。以后发制人为主,又注 意抢占先要以求先制,重视以主待客持久待变,提出“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战法重奇正。防守强调掌握重点,进攻重机宜,行止重谨慎。
- 片云集(无注释版)王统照(1897-1957),字剑山,笔名息庐、容庐。作家。1924年毕业于中国大学英文系。曾任中国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建国后,历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省文化局局长。著有多部小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家之一。鲁迅说:“在不断壮大的散文队伍里,王统照是一个有影响、有个性的作家;他‘不仅是诗人,小说家,也是很优美的小品文作者’”。在散文创作上,王统照耕耘于二十年代,丰收于三十年代,作品有《北国之春》、《片云集》、《青纱帐》等。《片云集》收集了作者1923年及其后散文18篇。
- 三姊妹(无注释版)主要作品有短篇集《疯人》、《希望》,中篇《三姊妹》、《二月》,长篇《旧时代之死》,诗剧《人间的喜剧》等,其代表作有《为奴隶的母亲》、《二月》等。本书是其中篇小说,小说以委婉的笔调,叙述了章先生与三姐妹的曲折的恋爱故事。
- 热风(无注释版)本书是鲁迅的一本杂文集,1925年11月编定。关于集名,鲁迅解释道:“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对于周围的感受和反应,又大概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我却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我自说我的话,所以反而称之为“热风”。”
- 天明(无注释版)刘半农(1891-1934),中国近现代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早年参加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新诗作品多以通俗的语言,反映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疾苦。同时,他还是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较早驰誉国际语言学界的学者。本书是一本杂文集,收录刘半农杂文22篇。其中有翻译外国作家作品的文章,也有自己对一些问题发表看法的篇章。
- 海外文学谈(无注释版)擅长表达充满个性特点的社会人生体验,提供一种“絮语”式议论美文。
- 死去了的情绪(无注释版)《死去了的情绪》是蒋光慈的文学评论集。在书中作者谈了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现代中国文学界、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苏俄文学家皮涅克、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革命文学等
- 野祭(无注释版)蒋光慈(1901-1931),现代著名作家。二十年代前期曾留学苏联,1924年回国后,积极倡导革命文学,致力于小说的创作。他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活跃人物之一,是具有代表性的革命小说作家。其小说多以大革命为背景,反映工农群众和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斗争。他经常采用“革命加恋爱”的主题,表现历史转变关头革命青年的苦闷、悲愤和奋起抗争的精神世界。 本书是第一部描写“革命加恋爱”的小说。
- 陈独秀诗集(无注释版)陈独秀(1879-1942),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本书收集陈独秀的诗、联一百多首(副)。从中既能了解到陈独秀斐然的诗意才情,又能感受到陈独秀傲然不屈的品格魅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事世事。诗如其人,读诗足以看出陈独秀的文化精神、政治思想、品格情操之全貌。他的诗风格既有诗经之淳朴、自然,也有乐府之古风、遗韵,更有魏晋之恢弘、恣肆;既有李白之奔放、豪迈,亦有杜甫之深沉、练达,更有韩柳之犀利、峻峭;他的诗往往以政治、哲理入诗,眼界广阔,思想深刻,词锋锐利。